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学习影响的研究

2014-03-30 15:47:30高小焱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法规范青少年

●高小焱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学习影响的研究

●高小焱

随着网络语言不断发展和流行,其自身具有的特点开始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更大。这些影响具有双面性,而对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研究应对,注意引导青少年合理、健康使用网络语言,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

网络语言;青少年;语言学习

网络语言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一种信息符号系统,是传统语言和现代高科技结合的产物。狭义的网络语言是一种交际符号,是网民在互联网上信息交流和处理的工具,如在QQ、BBS、聊天室等场合经常出现的词语以及一些特殊的表达符号。本文所要分析的主要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对于青少年语言学习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语言能提高青少年语言创造力

传统的语言教学培养的重点是识字读文,词汇语句都讲究严谨,要求学生要遵循语法规则,缺少了发挥和创新。但是网络语言却恰恰相反,在一个虚拟、自由的空间里为创新提供了良好氛围。在网络语言经济性、有趣性、形象性等特点的作用下,青少年的思想更为活跃,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研究表明,完全自由以及拥有无限发挥空间的网络语言一方面充分调动了青少年的想象以及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及语言的适应和运用能力。

(二)网络语言能提高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在语言学习中对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词语的选择、句子的组合、语序的调整、修辞方法的使用,不同思维方式最后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传统语言讲究逻辑性和条理性,而网络语言却是跳跃式的,追求创新和新颖,大大激发了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在网络上,他们可以任意发挥想象,把一直隐藏的个性话语言都体现出来。如“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菜鸟、潜水、网虫等。

(三)有利于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是格式化、单一化的,学生在学习中是处于被动地位,经常是死记硬背、重复训练,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网络语言的产生却弥补了这些不足。网络语言的有趣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而创新性又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使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由“被动性”向“主动性”学习的乐趣。

二、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学习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语言冲击着青少年的汉语习得规范性

1.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系统的冲击。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而现在没有一整套的规范条例来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约束,自由性和随意性日益代替了创造性和有趣性,使整个语言系统陷入一种无序化状态。首先,大量谐音词给汉语语音的规范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大虾”(产于水中的一种动物)=“大侠”(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其次,网络语言区中大量别字的出现会给词汇的规范使用带来影响,并且新创造的词汇会给人造成读写的困难,如“版主”=“斑竹”。最后,网络语言语法的不规范问题非常严重,如“很女人、很德国、我吃先、失恋ing”。

2.网络语言对语言学习方法的冲击。正确的语言学习是一个有序、逐步推进的过程,包括书写、遣词造句、阅读等习惯,但是网络语言的出现却打破了这条规则。网络语言打着它自己独特性、不规范性、有趣性的招牌来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使他们混淆了两种不同语言学习经验,对传统的语言学习产生了厌倦和怀疑,使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受到质疑。

3.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的冲击。在语句表达上,网络语言忽视了严谨性和条理性,一般简短和松散,并且在表达上夹杂了很多创新的符号和数字,如果长期使用,会使青少年的作文写作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口头表达能力大大降低,甚至造成语义的模糊。

(二)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较大冲击

传统的语言教学要求语音准确、语法规范、逻辑合理,符合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而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包括了许多不健康、不规范的内容。如果我们放松了正规的语言教学,那么青少年将失去接受规范的语言文字教育的机会,我们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也将丢失。

(三)网络语言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冲击

一个人的言语道德是正确道德观的一种体现。网络语言作为一门新兴语言,也要遵守社会认可、尊重人格、内容健康的原则,但是一些粗俗的语言频繁出现在网络上。作为青少年群体,正处于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想象力丰富,创新力强,但从心理到生理,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没有成熟,很难对网络上的不良现象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粗俗的网络语言过多出现不仅会造成心理上的污染,也会弱化对规范语言的使用,造成他们现实语言的弱化和阅读能力的快速降低,使我国民族语言的精华被忽视。

三、青少年语言学习的对策建议

由上面可以看出,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的影响是双方面,也就是说,网络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对此就要求我们不能对网络文化完全抵制,也不能对网络文化完全接受,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去引导青少年接触网络文化。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紧步伐去规范网络环境、网络语言,消除其中的消极影响。

(一)推动网络语言规范化

在我国,传统语言规范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字典和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推行的。这些辞书在编撰中不仅要坚持已有的语法规范,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虑受众群体的语言实际,面对曾出不穷的词汇和语法现象要不断修订和创新,与时俱进做好语言规范工作。

(二)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提高青少年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语文教育分“语言”和“文学”两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因此青少年在汉语学习上一定要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音、形、义、语法等方面,做到正确、熟练地使用。因为音掌握准确能避免谐音,形掌握准确能避免别字,义掌握准确能避免生造词。如果以上三点能做好,再进行语法的强化训练,就能避免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使青少年的语言运用能力大幅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青少年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在我国传统语言的学习阶段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高中,学生将由浅入深开始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对深受网络语言影响的青少年来说,在传统语文课中规范语言的正确使用是当务之急。首先,教师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要持有正确的态度,不仅要宽容,接受网络语言中积极的部分,还要谨慎,不要一味放纵。其次,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创造自主、研究式、创新式的语言环境,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语感体验,切实提高青少年语言运用能力。

(四)加快网络文明建设步伐,营造一个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如何加强网络管理,建立文明网络环境,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是整个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我们提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网络技术研发,建设网络语言监控平台,从技术上保证网络语言中反动、错误的部分能被及时纠正和清理;二是宣传正确导向,建立文明上网的道德规范,让青少年能够自觉运用标准、文明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语言观。

(五)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做好立法、执法、宣传工作

政府首先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全面规划,使之有法可依,并且随之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和修订;其次,通过政府行为来宣传语言规范的重要性,提高全国人民规范、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促使青少年在多元化的语言环境中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摒弃网络语言中不文明的现象;最后,各类部门,包括大众媒体都要成为宣传语言规范化、实践文明语言的带头人和模范者。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学习已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完全抵制网络语言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就一起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取其利去其弊,引导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

[1]刘海燕.网络语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孙果哲.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

[3]李铁范,张秋杭.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J].修辞学习,2006,(02).

[4]王宇衡.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08).

(责任编辑:金传宝)

高小焱/山东女子学院

猜你喜欢
语法规范青少年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青少年发明家
来稿规范
跟踪导练(二)4
KEYS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