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彬 梁 健 赵晓芳 韦思尊 杨柳山 张 赋 范 悦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动力,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中心内容。创新思维是指有开创性的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发散性思维,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结构思考,寻求答案的思维,包括发现新事物新现象、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创建新理论、发现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等,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在创新活动中,只有知识广博、信息灵敏、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创新中和跳跃性的创新思维中得到突破。创新思维是未来创新人才最主要的思维品质,心胸外科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新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
发散思维突破传统思维习惯,重新组合已有知识和经验,以一个问题为中心,思维路线向四周发散,多比较、多权衡,多思路、多方案,找出新颖独创的方法,选出最合理、最优化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是创新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是发明创造的先导,是百思不解后的顿悟,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大胆的猜想、应急性的回答、新奇的方法、方案以及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是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没有想象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创新思维只有创造想象参与,才能对现有知识、经验、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引导我们发现新事物,激发我们作出新努力新探索,进行创造性劳动。
在创新思维过程中,新思路、新方案的产生常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产生新思路、新方案的状态,称为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思维,表现为高度专著于创造对象的活动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想极为活跃。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平时勤于思维的人,易于处于创造思维状态,激活潜意识,容易触发灵感。灵感是长期积累知识经验、勤于思考的结果。灵感出现的基本条件是要长期思考,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要解决的问题上。长期紧张思考后短暂放松,大脑灵活,感受力强,最易产生联想、触发灵感。
创新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新思维是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创造思维不仅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说过:“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途径在于广博精深的知识、善于联想想象思维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变通性、克服习惯思维对新思想新理念的抗拒性,经常讨论,进行思想碰撞。
我国目前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不利于个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培养。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综合性医学人才,是目前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心胸外科是充满创新和机遇的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创造思维培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综合性医学人才。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标准答案,压制了学生的求异、质疑精神、不利于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形成。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应将教材中尚未定论的结论及疑难之处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尽可能找出多种解决方案。先天性心脏病种类繁多,手术方式有八十几种。让学生根据心房、心室、动脉的异常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得到多种先天性心脏病,而进行矫治的手术方式亦有许多种。让学生理解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手术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术就好比医学的生命,而患者的需要,则是不断探索新技术的动力源泉。吴清玉石是国内外著名的善于创新的心血管外科专家。他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在国际上首创了四种手术新术式治疗复杂心脏畸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不断适应患者的需要,对传统技术不断创新改良,是吴清玉教授一贯追求的目标。他进行Ebstein畸形矫治手术的实验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解剖矫治Ebstein畸形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即切除房化右心室,重建三尖瓣瓣环和瓣叶组织,恢复了三尖瓣和右心室的正常解剖形态和功能,使绝大多数患者免于瓣膜替换,得到国际同行才高度赞誉。
经常开展课题讨论,进行思想碰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于创新思维培养和形成。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主动思考和探索。课堂只讲授难点及重点内容,鼓励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利于创新思维培养和探索能力的提高。
向学生介绍学科的前沿和进展、目前的争论和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介绍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可能的新方法,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利于创新意识培养。
过于强调考试和分数,导致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应付考试,扼杀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采取学分制,鼓励学生自学、查阅资料及独立思考,提倡研究式学习,改革考试内容、方式、方法,使考试形式多样化,有的科目仅有通过和不通过,或者有的科目考核采取写综述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分析总结,在平时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
心胸外科是充满创新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 黄景彬,梁健,吴文森,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心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1,1(11):33-34.
[2] 黄景彬,梁健,吴文森,等.论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J].医药前沿,2011,1(11):35-36.
[3] 黄景彬,梁健.论医师职业精神培育[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399-400.
[4] 夏蔽.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 19(1) : 25-26.
[5] 刘华山.大学教育心理学概论[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39-252.
[6] 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 (10) : 9-10.
[7] 黄景彬,梁健,韦思尊,陈日兰,吴文森,张赋.增强医学创新教育,造就创新型人才[J].医药前沿,2012,2:1.
[8] 黄景彬,梁健,陈日兰,吴文森,张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医学教育改革[J].医药前沿,2012,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