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浪潮与文化地理视域
——论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

2014-03-30 13:14许燕转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东莞城市化

许燕转

(东莞理工学院 文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城市化浪潮与文化地理视域
——论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

许燕转

(东莞理工学院 文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东莞文学已然成为特色鲜明,且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域性文学,但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却被指认停留在尴尬的学步阶段。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忽视了这样一种视野,即从文化地理视域与城市化浪潮中的文学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复杂关系中取得化约点,如能从这样的角度来考察东莞文学批评,便可发现,其可被放置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来肯定和审视。本文藉着文化地理学与城市文学的相关理论和视野,将东莞文化与文学批评一方面置于地域空间的纵向言说中,另一方面置于城市化演变的时间序列中加以观照,由此有效看待东莞文化与文学批评的进展。

东莞文学批评;文学地理;城市化

在现当代城市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可能为中国社会精神生活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即它催生了城市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格心理、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乃至人文系统,成为“构建城市精神文化机制的一种媒介”[1]。因此可以说,城市化已经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社会现象,还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和渗透到城市精神系统的各个层面。在这其中,文化、文学和城市化之间无疑有着异常密切的关联。而这一点对于东莞文学、文化而言,无疑是确切的。21世纪以来,东莞城市化进展逐渐成为文学发展的主要叙事落脚点,并且开始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进入到东莞文学视野中。在其中所展开的东莞文学叙事,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时代文化背景,城市化浪潮给东莞带来的种种情感纠杂、文化碰撞、新旧交替和城乡视野互换等现象,为东莞文学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和诸种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于东莞文学本身的生发和发展都具有与文化地理与城市化浪潮不可割裂的必然联系,因此对东莞文学的批评也必须回到这种文化地理与城市化现场中来进行考察。而这一点,可以说,正是这几年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所萌发的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批评基点。然而在当前东莞文学批评界,还比较缺乏这种整体性的认知,本文正欲从这样的角度,对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做一定的总结和梳理。

一些评论家对东莞文学批评提出了几种类别,如胡磊[2]、柳冬妩[3]等就曾尝试性地指出东莞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三/四个板块,其中主要是学院批评、作家批评和媒体批评三个部分。“前者是指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也包括一些文学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批评,后者是指作协系统的相对而言的专职批评……”[2],而媒体批评则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受到重视。胡磊在《东莞文学批评三十年》中也对这三种批评分别作出了一定的评价和界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这些相对清晰,针对评论者外在身份的认识外,当前对东莞文学评论的批评仍是缺乏的,这与当前东莞文学、文学批评的发展是不相等齐的,需要得到诸多评论者的自觉认识。

事实上,对东莞文学批评的新考察,可以有这样的新思路:总体来看,东莞文学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对文学、文化活动、现象的评介和观察,这一部分正由媒体承担。他们总是及时迅速地掀开东莞文学的第一层面纱,传递和呈现给读者多种交杂的声音,充分地体现了媒体批评的功能和意义。第二种是针对东莞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思潮的评论,这基本属于文学评论的范畴,这是当前东莞文学批评中占最大分量的部分;第三种是超出东莞文学的具体文本或现象,以东莞城市文化为依托,在此之上去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的发展,而这一部分,通常不被划归在东莞文学批评中,这主要是讨论者过于拘囿于东莞文学的具体、实质性的标示,而忽略了作为文化的东莞文学存在。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以上三种类别,且不论其具体特色、水平,其实是东莞文学批评的三个层面:从个别作家作品到文学现象的描摹和探讨,到东莞文学整体风貌的梳理和研究,再到以东莞文学、文化为基准的批评对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当前城市文学、城市文化研究,是东莞文学批评发自地域性文学,而又提升、普涉到当前中国城市化文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链接。

一、城市化语境下的东莞文学推介——以媒体批评为基点

自上世纪90年代“媒介批评”概念和实操从美国进入到国内后,随着新媒介的迅猛发展,媒介批评已然成为批评的先行军。它并不是指揭露性、监督性的报道,而是指像“文学批评”那样的理论范式。尽管东莞媒介批评尚未形成系统的批评理论范式,但可以说,它不仅承担了东莞文学传播的最大推动者的角色责任,还对东莞文学在城市化语境下的身份确认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和力量。

近几年,东莞文学的兴起或繁荣,可谓是由东莞媒介所致力推动、打造的,东莞日报社旗下媒体《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时间网,以及东莞阳光网等,涌现出一批精良的媒介批评者,如刘述康、穆肃、刘燕、曹飞跃、吴久久等人,都出色地参与策划、报道、追踪、挖掘、批评并建构了东莞文学的媒体角色和形象。如由东莞日报社、桥头镇人民政府、东莞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东莞荷花文学奖评选活动,作为东莞最高的文学大奖,对东莞文学有着一定的聚集效应、爆发效应。“聚集效应”指的是温远辉接受记者穆肃采访时所说的“它在传统刊物和网络平台两种媒介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可以说,荷花文学奖的举办,对东莞文学起到了聚拢人气、活跃氛围、推动创作、形成气场的作用。”[1]“爆发效应”则指的是通过媒介的推介,东莞作家,尤其是一些尚未浮出水面,尚不为人知的新人作家、诗人,通过这种媒体“亮屏”,一下子得到一种从封闭到爆发开局的亮相,从而顺利进入东莞文学的网络之中。而“东莞时报2010年度传媒大奖暨东莞文学年度20篇”,则是由东莞时报发起,自2009年正式启动,是对东莞一年以来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方位盘点和扫描。两年来,东莞文学年度20篇已经在东莞文学界颇有名气。东莞时报作为本地的重要媒体,举办这种文学奖评选,对于东莞文学年度性盘点有很高价值。20篇评选的推出,在文学界引起很大的关注,同样聚集了很大人气,形成气场,这对于发现文学作品,整合东莞的文学资源,发掘新人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可以说,东莞媒体批评的存在,使得东莞文学、东莞作家的亮相,与其他地域性文学进入公众视野的传统方式有了很大的区别,媒体批评往往并不注重对某个作家、文本的精细阅读、阐释和批评,它们的批评初衷也往往并不关心文学的基本价值和利益,而主要着眼于媒体自身的利益需要,并按照媒体的逻辑而非(文学)批评的规范对文学进行阐释和评价。这就使得东莞文学在媒介批评中的出现,往往具有整体性,文学、文化效益性,以及时效性。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东莞媒介批评出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立场,总是将东莞文学与东莞文化新城、文化名城的建设联系起来,使得东莞文学成为东莞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极为鲜明的标签和招牌。纵观近几年的媒体批评,就可以发现,对东莞文学的评价和报道,总是和相关的文化报道、政府文化政策解读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媒体批评鲜明的立场和文化视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批评被认为不是文学批评,因为他们“实际上却往往并不与文学相关,至少,它明显缺乏起码的文学批评的学理内涵。”[5]尽管从这个角度,可以批评媒体批评的文学品质缺失,但实际上,这种文学批评的文化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学的边缘化或终结,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是切中了当前城市化浪潮中文学与文化不可分割的交合关系。文学批评不再单一传递给读者文学风景,不再复制文学对世界的整体性经验的叙事,而是传达文化世界的整体感,传递一个意义驳杂的世界图像。如果按照阿多诺所认为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在于它的自我超越(增长),那么,可以说,媒体批评对于文学的作用,并不是具有哲学意义的艺术批评升值,而是现实文化价值。

二、文学地理视域下的东莞文学评论——以作家评论为观察对象

通常认为,当前东莞文学批评的中坚力量或主要任务,落在了一批作家身份的评论者身上,如胡磊、柳冬妩、曾海津、方舟、何超群、温远辉、冯楚、鹰啄天、赵原、蒋楠……这些评论者中,除了胡磊算是专业文学评论者外,其他人最初主要以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出道,这就形成了这种批评中,带有浓厚的文学审美本位色彩。

目前为止,柳冬妩《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内部的叙述》、《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胡磊《城乡中国的文学想象》,方舟主编的《承担之境:东莞青年诗人散论》无疑是东莞文学批评最大的收获。

柳冬妩的几部评论,均以东莞打工文学为主要考察对象,而打工文学本身便是具有浓厚文化地理和城市化色彩的叙事,可以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涌现的新的文学现象,是以在珠三角,更确切地说是在东莞这片高速发展着的工业城市中建构起来的。因而柳冬妩对打工文学的研究,无论是从城乡之间的复杂演进理路,或者从文本如何通过“内部”、“打工”、“身体”的逻辑来看东莞城市的打工文学,甚至于扩展到整个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无不落脚于文化地理与城市化演进的关键点。

胡磊的《城乡中国的文学想象》一书中,这种对地域文化下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学的体认同样呈现。在书中,胡磊分明意识到,无论是“城乡文学”、“地域文学”,抑或“打工文学”、“底层文学”,其实说到底,无非围绕着现代化进程中、具体的城市地域中,外来(务工或是移民)人与本土人产生经济关系之后所形成的种种心理郁结和人性问题,正因此,城乡成为对问题整体观照的最佳入口,他将文学和文化结合起来,在文化的广阔视野中考察和研究文学现象,审视作家作品,探求文学在整个文化背景中的意义空间及文学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6]。当前东莞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放置在整个中国发展脉络上来看,已然是鲜明、典型而又普适的个案。因此,胡磊所梳理出来的“城市与乡村的想象与阐释”的文学叙事模式,放在当前城市化进展中的东莞和中国现实生活中,都具有深刻性和敏锐性。

《承担之境》是一部集中反映东莞青年诗人研究成果的史纲式的汇编文集,是第一部关于东莞青年诗人诗歌评论的论文合集,辑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地区评论家评论东莞青年诗人的文章60多篇。被评论的东莞诗人近30名,包括方舟、郑小琼、航亿苇、柳冬妩、刘大程、百定安、侯平章、黎启天、庞清明、池沫树、蓝紫、祝成明等。较之之前较多停留在“打工文学”、“打工诗歌”的批评上,主编方舟正是针对东莞诗歌批评存在的,从庸俗社会学角度出发,过于强调诗人生存状态和社会身份,高度抽象化、典型化诗歌生态的弊病,提出要最大限度地趋近于东莞诗人写作的事实与真相。这些评论和以上所说的媒体评介的定位是截然相反的,媒介批评的旨归在于文化,借文学来装点城市文化建设。而作家批评则是将文学文本放在宽广的文化视域中去考察,其立足点仍在于文学文本的审美把握。在何超群《制造业名城的诗歌状态和抒情方式》、池沫树《工业时代尖锐的乡愁》、柳冬妩《什么样的人在回答这个世界——郑小琼诗歌阅读札记》,以及冯楚的系列文章《东莞一座城市被诗歌命名的可能性——论东莞打工诗人的几张标志性脸谱》中,他们都较为准确地从诗歌文本出发,较好地把握住东莞的时代地域特色,提出了在一个农民工、移民者聚集的城市中,个体所承受的种种审美苦痛。

三、《城市文化评论》:城市文化研究与东莞文学批评

如果说,东莞文学理论批评止于以上两种批评,则分明遮蔽或无视了另一种文学批评的存在。如果说以上两种形式属于文学评论的话,另一种不一定从具体文学文本出发的批评,则应被称为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这种批评建诸于广阔而相对抽象化的城市文学、文化现象,同样以东莞文学、文化为基准,以其为出发点,却并不一定回落到具体的东莞文学现象中,而是提升、归纳为普涉性的城市文化批评。本文以为,一份从东莞出发,在全国造成较大影响的《城市文化评论》应该从这个角度受到重视和肯定。

《城市文化评论》系东莞理工学院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性公开刊物,田根胜、黄忠顺主编。自2006年创刊伊始,一直秉持以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发展问题为中心,中国当代特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研究为重点,高速成长型新兴中型城市文化研究为特色,以城市文化美学为焦点的多学科交叉理论探讨为学术支撑,以城市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研究为优势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文化管理对策探讨、城市文化批评、文化产业策划等多层次内容相结合。作为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刊物,表面上与东莞文学批评没有直接的联系,然而,如果从其办刊思路却可以看出,其正欲通过在城市文化理论研究领域对城市文化理论的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反推当前东莞城市文化建设的诸种问题。其中一些栏目则是从对城市文化进行人文价值的追问和批判,从文学、艺术和美学角度表现和认识城市文化,探讨大众传播媒体对城市文化形态的相互影响,或者对城市文化与民俗建设等问题的批评研究……这些无疑是从更高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反馈东莞地域文学、文化的建设。其中一些比较典型的文章如田根胜《城市的堂皇包装——以东莞为例》、《文化修饰与文化自觉——城市化与博物馆建设》,黄忠顺《关于城市农民工命运的一种思考——在东莞重读〈骆驼祥子〉》,阎江《传统与狂欢:城市节日的文化表达》、《想象、空间生产与迪斯尼化——以东莞2006年地方节庆为例》、《城市、网络与打工诗歌研究——以东莞为例》,柳冬妩《从知青诗人到打工诗人的境遇关怀》、《打工诗歌:在城乡之间游离》、《文化视域里的文学批评》,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严前海《影像城市的建立:增魅传播》、《跨界迁移,生存与秩序的意义生产困境》、许燕转《文化气根:城市文化中的新移民身份建构》……都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何要关注城市文化?或者说,为何城市文化成为东莞文学批评的一个切入点?甚至,为何必须通过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回答何为东莞文学的问题?可以说,东莞文学作为东莞城市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东莞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如东莞的城市文学真实生动地反映出东莞城市化进程中物质和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流变,与城市文化之间始终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出两者之间相互关联与相互影响的特征。城市文化影响着城市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与主题提炼,影响着城市文学家思想情感的产生与反应,也影响着各个不同发展时期文学思潮的形成与湮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东莞文学批评应该从城市化浪潮中,深入探讨区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本质,梳理出区域文化、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独特生存状态,尤其是文学中体现的人的灵魂追求和挣扎,在重视新的城市美学模式的生成的情况下,一层层去铺展东莞文学的丰富内涵。对东莞文学与文化的批评,也正应该从这样地域空间与都市进程的后果中,一方面参与对地理空间的言说,一方面叙述城市化进程的时间的演变。由城市化演变中的区域空间与文学空间所构成的互为语境的论域,才是一个完整、立体的文学、文化批评空间。而一旦从这样的批评空间来加以观照,则东莞文学与文化批评在整个中国文学的背景下,毫无疑问是富有鲜明个性的,这一点需得到研究者的自信与自觉。

[1]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2] 胡磊.东莞文学评论三十年[N].东莞时报,2008-11-03.

[3] 曹飞跃.“唤魂”来与文学对话[N].东莞时报,2008-11-03.

[4] 穆肃.第二届荷花文学奖奖项揭晓郑小琼梅开二度再获散文奖[N].东莞日报,2009-05-31.

[5] 吴俊.通识·偏见·媒体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1(4):79-81.

[6] 柳冬妩.文化视域里的文学批评[M]//田根胜,黄忠顺.城市文化评论.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in Dongguan:Urbanization Tide and View of Cultural Geography

XU Yan-zhuan
(College of Literature,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808,China)

The literature of Dongguan has exerted an national impact with its regional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but its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has been in its initial stage.This is mainly because researchers ignore a vision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geography and urbanization in literary studies and cultural criticism.We can find it can be placed in a higher and broader platform from such critical perspective.This paper,by means of cultural geography and related theory of city literature,explores in a spatial longitudinal vision,as well as in a chronological vision of urbanization,thereby effectively showing the progress in Dongguan cultural and literary criticism.

Dongguan literary criticism;literary geography;urbanization

I206

A

1009-0312(2014)02-0001-04

2013-09-25

许燕转(1982—),女,广东汕头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研究。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东莞城市化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