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摄影理论 授大学写作“描写技法”

2014-03-30 03:52徐开良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3期
关键词:摄影

徐开良

(遵义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遵义563100)

聚焦与立骨是我国传统的写作技法。聚焦,就是确立文章焦点。它和摄影、摄像的“聚焦”有相似之处——“凸现焦点”,给人留下十分清晰的“影像”。但文章的“聚焦”作用于读者心灵,把“文字”转换为“心灵影像”,而摄影则作用于观众视觉,生成“视觉影像”[1]。立骨,就是确立文章骨架。它与聚焦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聚焦是以人物、细节、场面等作为文章焦点,立骨则是用一个字,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文章的中心。聚焦是“形象立骨”,立骨是“抽象聚焦”[2]。

聚焦与立骨是大学写作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2 种最基本的写作技巧。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进行叙事类散文的教学时,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这2种技巧,写出来的东西结构松散,主旨游离,缺乏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掌握其要领,成了一大难点。怎样才能有效突破难点,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两种写作技巧,学会“艺术地”叙事,将“事”叙得有“神采”,有“艺术感染力”,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摄影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聚焦与立骨的写作技巧。

1 借“聚焦成像”,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摄影“聚焦”,指在摄影过程中,要使物体(被拍摄的景物)在凸透镜(镜头)后面的幕(胶片或CCD 传感器)上呈现出清晰的像(照片内容),就需要调整凸透镜(镜头的镜片)与幕(胶片)之间的距离,使拍摄主体清晰。摄影聚焦后,拍摄的像片主体突出鲜明,陪体模糊暗淡。如果没有聚焦,拍摄的图像则主体模糊,主题不明。同理,描写人物、事件、物品,如不能“聚焦”,则行文松散,主题不明,难见“艺术效果”。

行文“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手法并用,意旨在文章中不用明线直陈,而往往如云中之龙,只隐约露其鳞爪。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聚集”与“立骨”,使文章或作品形成一个焦点、一个核心,从而树立文章主干。借人物聚焦、事件聚焦、形象聚焦、景物聚焦等暗示意旨之法,通过这些焦点,弥纶全篇、深化意旨。

如今的大学生,手上大多握有摄影功能的手机,有的还有专门的照像机。教师先要求学生将不经聚焦拍摄的像片与聚焦拍摄的像片作比较,就会明了聚焦的作用。将这一原理运用在写作的描写上,会让学生产生顿悟:描写的主体必须具有突出性、代表性、典型性,陪体必须对主体起很好的说明、引荐、美化的作用[3]。教师在此基础上,以名篇为范例,引领学生掌握“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聚集与立骨之法。

例如,教师可用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为例。《背影》中突出地描写父亲的“背影”,一共出现三次描写背影。第一次看到的是父亲买桔子过铁道时的背影。这是一个动作性很强,感情内容极为丰富的聚焦。在描写中,凸显了父亲的肥胖臃肿、步履蹒跚、上下不便、行动艰难的情状。父亲如此努力,竟把买桔子这样一件细小的事当作神圣使命来执行,足见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在他心目中的显著位置。儿子看到这种情景,联想起父亲“祸不单行”的处境,感动得流下泪来。在这里,作者没有描写车站的情况,也没有描写桔子的样子,更没有描写乘客的情形,而是采用“聚焦”手法,集中“火力”描写父亲的背影,显得字字是情,句句有泪,读来让人印象深刻,久久难忘。这正体现了“聚焦”与“立骨”传统艺术手法的魅力。

又如,鲁迅小说《故乡》的开头有这样的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这一段对故乡自然环境的描写,“聚焦”于场面,烘托出“我”心情的悲凉以及对故乡的失望,同时也为“像一个木偶人”的闰土出场安排了一个典型环境。通过引导分析,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主体是表现的主要内容或主要对象,陪体是衬托主体的‘配角’”的写作理论。

2 借“视角不同,效果各异”,授“场面聚焦”

拍摄视角,指相机镜头和被拍摄对象的高低水平位置。一般说有仰、平、俯角之分。俯角拍摄,镜头对着被摄者俯视,以被摄对象周围的环境作陪衬,可得到较多的表现,适用于描绘人物俯身活动的姿态,宜于细腻的情感表达。仰角拍摄,即镜头对着被摄者仰视,被摄者的影像高于背后的景物,能突出主体的高大,主题鲜明突出。平视拍摄,主体与被摄物处于同一平面高度,主体视角呈中性,宜于表达客观现实,所获影像真实可感。

为了实现“场面聚焦”,使描写内容“立骨”,让主题突出,我们可以借鉴“不同的摄角会产生不同的透视效果”的理论进行场面描写。例如文学家、书法家方纪的著名散文《挥手之间》,其场面描写就是这一理论的范例:

(1)机场上人越来越多,一会儿就聚集了上千人。但是沉默着。整个机场上空气十分严肃,就像在前线战斗要打响以前的一刹那。

(2)不一会儿,一辆延安人民熟悉的带蓬子的中型汽车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卷过一阵风,成为一个整体朝前涌去。汽车停住,车门打开,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新的布制服,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像出门作客一样,引起人们一种离别的依恋之情。

(4)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同志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跟大家一一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怀和鼓舞之情。然后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边的飞机一直走去。

(5)机场上的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影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飞机,一步一步踏上飞机的梯子。

(6)主席走到飞机舱口,停住,回过身来,向着送行人群。

(7)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

(8)主席摘下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群,像是安慰,又像是鼓励。

(9)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整体朝前涌。

上述场面描写分3 个视角9 次取景。描写“聚焦”于送别的9 个场面:毛主席到达前送别的场面概貌;毛主席到达时的情景;毛主席下车时的特写镜头;同中央首长和送别人群道别;人群望着毛主席走向飞机;在飞机舱口回身的动作;人群涌向飞机;毛主席注视人群;人群拼命挥手。上述取镜分3 个角度:俯视描写机场总貌和气氛;仰视描写毛主席的形象;平视描写送行的情景。由于作者在送行场面的描写中,角度选择十分恰当,描写既“聚焦”于送别的场面,又“立骨”于“主席的坚定、果敢”“人们的不舍”;既注意了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勾勒,又交代了人物的活动;既写出了场面总貌和气氛,又突出了描写的重点;既从不同角度摄取场景或形象,又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重大场面的描写是大学生写作上的软肋之一,许多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场面描写往往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如引导学生借鉴拍摄理论进行写作,实践证明,效果是明显的。

3 借“固定与移位拍摄”,授“聚焦”与“立骨”

在现代摄影理论中,为表达一个主旨,需要用一处景致表达。而为了有效地将主旨凸显出来,又常常需要几张像片(组图)“聚合”,摄影需要完成几次构图,然后选取不同的视点、不同的对象进行拍摄。拍摄时,可以定位拍摄,也可以移位拍摄。这与现代写作理论的“定位观察”“移位观察”同理。即可采取定位与移位观察的方式,获得描写内容,尽而实现“聚焦”与“立骨”。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春山晚行》:“洞口桃花带雨,溪头杨柳牵风。鸟度残阳上下,人随流水西东。”作者在同一地点观察到“桃花、雨、杨柳、风、鸟、残阳、人、流水”,并纳入诗句组成意象,将春山傍晚之美景描绘得细腻逼真,一幅自然闲适的山居春山晚图尽现眼前。

“聚焦”于一处进行移位描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最为典范。作者描写“梅雨瀑”,就用了在“山边”和在“梅雨亭边”2 个视点。在“山边”,写远眺,勾画出“梅雨瀑”的概貌;在“梅雨亭边”,写“近视”和“远视”,描绘出梅雨潭的雄伟气势以及瀑布流水给予人们的奇趣。聚合起来,就给读者有关“梅雨瀑”完整的印象,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又如,为了细致地描写“梅雨潭的绿”的美,作家先从整个潭面的角度写出它的绿意之厚,再从水中涟漪、水光、水色等角度写出它的美丽、晶莹和澄洁,把“梅雨潭的绿”的美,描绘到神妙离奇的境界。

4 借“人像拍摄”,授“人物描写聚焦”

人像摄影,拍摄视角大体分正面、侧面和半侧面3种。正面拍摄,相机正对着面部正面,所获得的相片面部左右2 个半面都与镜头的距离相等,2 只眼睛、2 道眉毛、2个嘴角、2 个面颊、2 个耳朵都能对等表现。侧面拍摄,相机只对着被摄对象的一个侧面,形成90°角。特点是只表现对象的一个侧面轮廓,即一半面部,一只眼睛,一道眉毛,一只耳朵,这种手法拍摄的像片,半个面孔得到明显描绘,而另半个面孔则隐而不见。鼻子、嘴部位于轮廓的前缘,得到重点刻画,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半侧面拍摄,相机对着被拍摄对象的半侧面,即正面与侧面之间的一个方向,这一位置侧向较多,变化也较多。其特点是五官及面颊的2 个半部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成像大小比例不相等,离镜头近的一面表现为大面,离镜头远的一面表现为小面[4]。

摄影中的这3 种方法,与作家“人物聚焦”的描写理论关于“人物描写与刻画”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下面3 例。

(10)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11)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

(12)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第(10)例,通过正面刻画,描写出一个深受兵、匪、官、绅、苛税折磨的农民的形象。第(11)例,通过侧面描写,刻画出一个勇敢,多智,机灵的少年闰土。第(12)例,采用半侧面描写手法,写出了深受封建社会迫害的市井小人物杨二嫂的形象。3 例都可谓人物描写的典范。因为描写视角不同,获得的艺术“成像”也不一样。作家聚焦于此“成像”,实现“立骨”,进而达到艺术表达的目标,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5 借“抓特征构图”,授“刻画人物性格”

为了实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在行文中需要描写人物外貌。而选择怎样的最具表现力的材料描写,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对大学生们来是说,是一件难事。而借鉴“抓特征,用特征说话”的摄影理论,引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流传至今,读来让人倍感艺术惊叹,其原因之一恐怕是诗人用了最富有特征的物象“一枝红杏出墙来”表达“春意盎然”这一高明的艺术手法。这和“可以选择一两个物体作为象征,表达拍摄者要表达的思想”的摄影理论一脉相承,就像中国画描写景物时“循影知竿”的省略法,描写山水时“烟横雾锁”的空白法,以山溪蝌蚪群表达“千里蛙声出山泉”,以小和尚挑水表现“深山藏古寺”等一样,具有较高的艺术性[5]。

鲁迅曾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如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绘得逼真,也毫无意思。”[6]先生所说的“画眼睛”之法,就是刻画人物,必须聚焦于人物特征,否则,就反映不出“此”与“彼”的区别,难以实现“立骨”,使人得不到突出的印象。在鲁迅小说《祝福》里,描写祥林嫂眼睛之笔,就有17 处之多,作品就是因为抓住富有特征的物像,通过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反映出她的不幸遭遇,其艺术效果达到惊人的程度,这是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借鉴的。又如,曹雪芹《红楼梦》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聚焦于贾府“大红大紫”的人物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时王熙凤还没有出现,却给了读者一种泼辣、不怕事的“大牌”感觉。只是如此我们就觉得不简单了,可是作者还嫌不够,在前面又巧设了一个铺垫。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黛玉的这一思忖,又透出这个即将出场的人物的“不同凡响”,要不眼前这些人都为什么会“敛声屏气”呢?这个人物没有出场,却让人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这一笑一思让她的“泼”“辣”“狠”的性格特征初现。接着,作者对王熙凤进行了全方位的“聚焦”。先看穿着“聚焦”:“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些珠光宝气的华贵穿着,显示出这个人物身份的不凡,地位的与众不同。再看容貌“聚焦”:“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丹凤是多么的美,可惜它还有个定语“三角眼”修饰;柳叶眉是美女一个标志,但是它前置一个“吊梢”。让人又感到诧异:立身于贾府,笑脸相迎“主理事务”炙手可热之人,贾府“大管家”的凤姐,“丹唇未启笑先闻”,让人感到有一种皮笑肉不笑的虚伪。作者就是这样善于抓住特征,全力“聚焦”“立骨”于关键之语,着力刻画,将王熙凤鲜明的形象描写得清晰、逼真,读来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1]董小玉,刘海涛.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崔修建.大学写作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上海饮食服务公司.摄影技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4]李建民.当代摄影学[M].天津:天津文艺出版社,2002.

[5]刘 超.当代摄影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6]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摄影
摄影精选
梅(摄影)
摄影冷知识知多少?
夜垦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居建新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