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鹏,徐维爽,张庭发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 济南250013)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启动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进程;2002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5%,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大学生从过去百里挑一的“天之骄子”迅速变成普通的劳动者。伴随着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光环的逐步消退,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情况自然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有关数据显示:“第一,就业率方面,2013 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与2012 届相比明显下滑,其中在调查期内被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35%,低于2012 届同期12个百分点;第二,就业的专业相关度方面,在2012届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比2011 届上升了2 个百分点;在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有高达56%的人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更有22%的人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1]4-7第三,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需求主体在选用毕业生时较多的持有实用主义倾向,专业背景是用人单位选才首要考虑的因素”[2]42-50。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与需求主体要求差距最大的是“专业能力”,而导致差距的原因是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由此导致毕业生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严重错位。
可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率不容乐观、工作与职业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需求主体和毕业生双重认可的背景下,高校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内涵式的发展思路上来。但无论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最终评价权都要回归用人单位。基于此,应站在需求主体的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以便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都采用按专业培养和管理学生的模式,仅有小部分高校学生入校后有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或获得双学位的资格,调换专业是非常困难的事。从表面上看,学生被录取的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但实际上由于种种限制,学生专业选择的结果有时可能不是自身意愿的充分表达。可是根据大部分高校目前的学生培养模式,学生一旦被录取即意味着木已成舟,就要在既定的专业中接受培养和管理。这种专业选择的刚性带来的后果主要体现在:(1)从国家角度看,国家投入的大量教育培养经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经费资源浪费严重。(2)从高校角度看,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学生上课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应运而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声誉。(3)从学生角度看,放弃和继续学业都是非常艰难的选择,有上进心的学生可能选择坚持自己的爱好,试图通过继续深造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则可能会就此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无论哪种选择都会造成学生接受大学教育过程的名存实亡。(4)从需求主体角度看,如果大量专业外毕业生加入到专业内毕业生的应聘队伍,将会大大增加需求主体对人才的甄别和培训成本。俗话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剥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是把教育中最好的老师隔离在人才培养体系之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质量很值得斟酌和商榷。
为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各高校都会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对本校所开设的专业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其中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但纵观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环节与高等教育培养定位脱节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如下:(1)就培养方案本身而言,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参照其他同类院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由校内专家、教授修订而成的,普遍缺少需求主体的参与和反馈,特别是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和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关于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测评标准。(2)就教学计划而言,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等几个模块构成。这几个模块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也有不合理的方面,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用了将近2 个学年的时间,这样在本科“3 +1”培养模式下,留给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的时间仅剩下大约1年的时间。短时间内集中开设大量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很可能导致学生连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弄不清楚,更别提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了,这是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专业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3)就实践教学环节而言,受课时的限制课堂实践教学基本上不存在,课外无论是校内的实验室模拟实习、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校外的集中实习等,都过多地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发挥作用。校内实验室模拟的工作环境存在太多既定的“假定”,与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有较大差异;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相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明显显得不足;校外集中实习由于时间短而且会涉及实习单位的商业秘密等因素的制约,很少有学生能接触到实质性的相关领域,基本以出“苦力”的形式为主。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即在很大程度上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责任转嫁到受教育者本人;二是受教育者的就业被推向了市场,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因此可以说,在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都在尝试和实现市场导向定位。”[3]76-78但是,作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核心内容的高校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却并未在与市场接轨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主要表现在:(1)教师创新并改进教学模式的动力不足。虽然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目前有所改观,一些新型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的教学模式,如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等已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具有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精力,在没有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显然教师没有创新并改进教学模式的动力和积极性。(2)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基本上没有约束力。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角度:一方面是来自校内的评价,如学生的评价,领导、同事的评价,参加校内教学大奖赛以及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等几种方式;另一方面是来自校外的评价,如指导学生参加社会性大赛的成绩、指导学生考研的成绩、辅导学生获取毕业证以外的某种资格的能力以及需求主体对毕业生能力和水平的评价等。由于来自校内的评价过多地流于形式,而来自校外的评价又没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特别是需求主体的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所以评价结果对教师基本没有约束力。
纵观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从上至下都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1)专业选择的刚性抑制了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拓展,导致专业不对口与职业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成为毕业生选择自己期望职业的最大障碍;(2)培养方案制定缺乏市场需求主体的参与,导致与社会需求的发展不同步;模式化的教学计划无法保证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即使是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其专业能力与岗位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距;(3)教学模式缺少与市场需求接轨的主动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导致需求主体对毕业生的评价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以上种种问题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需求主体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按市场需求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
高校按专业培养和管理学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纠偏”的权利,是导致学生在就业选择中专业背景与职业期望不符的根源,因此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归还学生部分专业选择的权利。由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同时为了保持一定的学科结构,都会确定自己所谓的“热门”和“冷门”专业,而处于不同地位的专业在填报志愿时有不同的录取要求,比如分数、体质、外语水平以及特长等,所以赋予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完全自由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公平的。基于此,高校可以在保证已录取专业学生优先权的前提下,通过设定一定条件的方式归还学生部分专业调剂的权利。(1)采取“集中培养,择优择业”的培养方式。即学生在初始入校的1 ~2年内集中培养,不分专业,待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养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选择或调剂专业,成绩越优秀,越有优先录取的权利。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可以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使一些高考“失利”的学生有再次选择的机会。(2)切实落实学分制培养模式,并实行弹性学分和学分互认制度。学分制培养模式是以学分为计量标准、选课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学分制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将要学习的课程和修业的年限,不再受专业和按年级授课培养模式的限制,使学生从被动的教育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教育参与者。当然,在落实学分制培养模式中还应配合弹性学分和学分互认制度的实施,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在某一领域更加深入的研究。(3)通过校内考试的方式转换专业。由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外界无法准确地判断,所以为了避免有些学生纯粹为了转专业而转专业,或者先以冷门专业入校再转热门专业的情况发生,学校可以设定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基本的专业知识进行测评,只有通过测评者才可以转换专业。当然,无论学生通过哪种方式转换专业,其中都会涉及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平衡问题、涉及保持一定学科结构的问题,学校需要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抉择。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国民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就是长期混乱的地方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可见课程体系设置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4]5-11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所以如何设计与培养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需求主体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复合型人才、而教育部对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又有一定要求的背景下,高校可以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专业课程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评价为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指引下,尝试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为:(1)构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课程平台。通过三大课程平台的开设,一方面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另一方面通过传授学生一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如外语、计算机以及基本的专业理论等,以丰富学生的思路,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2)构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课程模块,大幅度调高实践课课时和选修课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重。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与需求主体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是需求主体对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不满的最主要表现,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高校应创造必要条件,扩大这两大课程模块在全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无论是固定修业年限还是弹性修业年限,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所占用的课时都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加大平台课程的课时比重必然要相应减少模块课程的课时比重。因此,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大力推进英语和计算机等技能课程改革,构建大学英语和计算机不同层次、不同面向的系列课程体系,试行等级考试认证、课程免修和选修制度,切实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针对毕业生认为高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必须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政策方面鼓励教师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并要对其改革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具体体现为:(1)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可以坚持以课本为主的思路,但教学内容应参考而不应局限于课本,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能引申利用。另外,无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采用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都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以及教学效果的系统性和反馈性。由于目前采用较多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实践教学模式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情景和任务的,但现实环境很可能与课堂上描述的环境有较大差异,所以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反馈性,以提高其实践拓展价值。(2)深入分析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发挥培养方案中“模块”课程体系的功能,构建由课堂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专题讲座、实习、见习、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等课程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要切实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发挥课堂实践教学不需要过多投入、成本较低的优势;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校企合作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可行和必经之路,所以希望高校能主动加强与需求主体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加大投入,积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义务,防止将校企合作变为企业一方的责任。(3)建立客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需求主体采用“用手投票”的方式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或邀请需求主体参与授课等方式,将就业服务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尽早掌握需求主体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可以规定在学生获得文凭证书认证方面引入社会评价体系,由社会专业机构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该评价不是基于课程而是基于能力,否则就拿不到相应的证书。这样在外界测评的压力下,教师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授课思路和重点,因为此时众多学生的毕业问题已经不再是学生的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结 语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将奠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离开培养模式谈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不切实际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涉及专业选择、培养方案制订以及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等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设计不健全都会影响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所以,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考虑不同层次存在的不同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是根本出路。
[1]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J].麦可思研究,2013(6).
[2]丁笑炯.基于需求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以上海市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3]张景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诉求——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再审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4]王蕾.英国教育考试制度变迁对我国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J].中国考试,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