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爸爸去哪儿》解读不同的父子教育模式

2014-03-30 00:44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0期
关键词:林志颖田亮爸爸去哪儿

李 莉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从《爸爸去哪儿》解读不同的父子教育模式

李 莉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亲子综艺节目自播出后,迅速蹿红荧屏,刮起了一股亲子风。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其反响都很大。《爸爸去哪儿》犹如一阵春风,让我们在娱乐的同时去拾掇起那仿佛已经陌生了的亲情与关怀感。究其原因,节目中的父子教育模式是其最主要的吸引力。通过对节目中五对父子(女)关系的审视,可将教育模式分为传统式、平等式、友情式及慌张与淡定并存等。

爸爸去哪儿;亲情;关怀感;教育模式

《爸爸去哪儿》是一款舶来品,源自于韩国[1],那为什么在国内会如此之火?这当然和节目制作创新宣传等方面有紧密的联系。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爸爸去哪儿》节目中五对父子的相处。父亲给我们就是伟岸深沉内敛的形象。在亲子问题上,父亲往往处于空缺位置,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2009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1988名被调查者中,60.7%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仅有13.0%认为“父教并不缺失”。在回答“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时,46.9%选择了母亲,仅有13.0%表示是父亲。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在陪伴、情感、尊重还是在解决问题方面,父亲对孩子的帮助与支持远远不够,这说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2]。在这样一个父教缺失的大背景下,《爸爸去哪儿》的问世,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节目中五个父亲传达出的不一样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深思。

1 传统式——郭涛和石头

在传统式的教育模式中,父亲代表着权威,一般是父亲说一,儿子不能说二。在这种父子关系中,父亲一般是以一个比较高大的形象出现,比较大男子主义,不太擅长去表露自己的感情,对自己的孩子很严苛,有一种“父命不能违”的意味在里头[3]。这种父与子的模式,在当代中国是很常见的。那么郭涛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教育方式,肯定和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郭涛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人,骨子里就有点大男子主义,那么在教育方面自然就会比较爷们式。在换爸爸那一期节目中,石头说自己的爸爸对自己太凶了,不想换回爸爸。我想这一句是石头这熊孩子一个内心的真实独白,他并不是不想换回爸爸,也许只是觉得爸爸平时过于严厉,想在没有爸爸的看管下继续顽皮几次。当郭涛看到这画面时,眼眶是湿润的,他也在反思与总结自己的父爱传达方式,在后来的几期节目里明显地得到了改善。

从郭涛父子身上,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父亲作为一个社会主要承担责任的形象,也许过于严厉,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们要去体会他们那最质朴的感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感情,特别是亲情,更值得我们去珍惜与表达。

2 平等式——林志颖和Kimi

作为一个亲子类的节目,特别是以如何让父亲和孩子单独相处为主线的一个节目,娱乐的同时更多的是让我们能从这对父子中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林志颖父子让人们为之喝彩的更是他那种平等式的父爱传达方式。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林志颖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蹲下来面对面的去交流。这样就不会让孩子有一种父亲高高在上的感觉,更好地拉近了父子之间的距离。另外,Kimi睡着了,有蚊子,他会起床给孩子打蚊子;抽到破旧不如意的房子,他会哄着他,并开心地去打扫房间和做其他的事;孩子哭闹,他会从自身去反省……从很多细节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林志颖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而不会过多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小Kimi。也许正是因为他这样的一个立场,他在和Kimi相处的时候,才会如此的细心,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传染给Kimi。当然,也许是林志颖对孩子给予的太多,以至于Kimi特别黏爸爸,有点怯生。所以很多人在为他们喝彩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指出,对孩子给予太多,会影响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性会较差。所以父亲对孩子的爱也要适当收敛。在后来的几期节目中,细心的爸爸也开始取长补短,让我们看到小Kimi的成长,慢慢地变得独立起来。

在林志颖和Kimi这对父子身上,不管他们的相处模式是否是你所赞同的,但林志颖那种平等式的父爱传达方式绝对是一个闪光点。在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会更多的去以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去尊重对方,以及重视眼神的交流,那么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也许初为人父的林志颖也是在不断的摸索自己的育儿之道,但他所传达出来的平等式的正能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

3 友情式——张亮和天天

张亮作为父亲,他面对孩子的调皮哭闹,不会进行过多的说教,而是通过角色体验,让孩子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节目第一期中,天天因为讨厌屋内的气味,哭闹着不肯进屋,张亮不是一味地去埋怨去说道理,而是将天天扛进去,让孩子融入那个环境中去。另外,每次在睡觉前,针对孩子白天有些不好的行为,他都会进行一个角色互换的体验。这样,既传达了自己的想法,又尊重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张亮是一个懂得如何很好去跟孩子沟通互动的父亲。那么在如此的相处模式下,天天也展现出了非常懂事的一面,是个知错能改且情商很高的小男孩。张亮和天天之间的感情,总会让人感觉有种哥们式的味道,也许正是因为张亮那不跟孩子说教,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去沟通的方式,才形成了他们这种友谊式的父子情。友情式的相处模式,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能让孩子长大后更能从别人的立场去想问题,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友情式的父爱,也是一种超越友情的亲情。

4 慌张与淡定——王岳伦和甜甜、田亮和森碟

随着节目的播出,不管是观众还是专家都对五位父亲的表现褒贬不一。在五位父亲中,王岳伦和田亮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不称职的父亲。在我看来,也许他们相比其他父亲,在育儿经验方面确实有待加强,但他们依然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说他们俩是慌张中又有着淡定,最可贵的还是他们那颗真实的爱孩子的心。

王岳伦在第一期中,可谓是让人为他捏了一把汗。看着他那做饭的样子,着实让人着急。虽然在后面的几期里有所进步,但捕鱼、挖藕等总是跟不上其他人的节奏,有时还经常把女儿甜甜落在了一边。可以说王岳伦慌张到了极致。尽管如此,幸亏在甜甜这个可爱的小公主心里,爸爸都是最好的。的确,除去王导的慌张之外,其实他身上更多的是淡定,尽管他很多事情不如其他爸爸,但他总是乐呵呵的。在女儿面前,也尽力去做好,从不急躁。也许正是这种正能量,让王岳伦在女儿心里永远是那么的优秀!

另一个慌张的爸爸就是田亮了。面对女儿森碟的哭闹,他手足无措。这也是现在很多父亲所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为工作平时很少陪伴孩子,对孩子的需求不甚了解,因此面对孩子的哭闹,就不知如何去应对。田亮一直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慈祥的父亲,但内心是比较茫然的。森碟虽在第一集里,哭闹了几个小时,但后来离开了爸爸去完成任务时,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状态,和刚开始哭鼻子的小女孩完全联系不起来。可见,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爸爸的状态和情绪是可以影响孩子的状态的。在淡定方面,田亮确实应该向王岳伦学习。在后面的几期节目里,我们看出田亮的进步,“我要做个慈祥的爸爸”一直提醒他在一次次慌张中领悟到如何把握心态,如何应对一次次突发状况,如何做一个好爸爸。

5 结语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每个父亲给我们传达出来的正能量就如一剂良药,让我们不断去反省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相处模式,不管是传统式,还是平等式、友情式,还是慌张淡定或正在摸索的道路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父亲,不管你曾经在教育方式上有多糟糕,只要有心,善于总结与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结合自己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都可以做好自己的角色。说到底,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举足轻重!

[1]Wayne.爸爸去哪儿:中国的爸爸们怎么了[EB/OL].(2013-11-04)[2014-06-25].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38497_1.Htm.

[2]戴志敏.父亲在子女教育中角色不当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孙文文.中韩亲子电视真人秀节目比较—以《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J].青年记者,2014(8):81-82.

(责任校对 王小飞)

G459

A

1674-5884(2014)10-0011-02

2014-04-16

李 莉(1988-),女,湖南洞口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学评论研究。

猜你喜欢
林志颖田亮爸爸去哪儿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田亮 田雨橙 如何学会“慈祥”地做父亲
没有人能毁掉雷锋
田亮:史上最英俊最具争议的“雷锋”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