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印英
过敏性鼻炎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过敏性病变,常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呼吸道或鼻周组织器官病变合并发作,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不良症状,十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过敏性鼻炎如不及时施治,长期病变易引发低氧血症及相关器官组织的功能性障碍,甚至引发鼻窦炎、鼻息肉、鼾症、哮喘等症,增加治疗的困难程度,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2]。近些年来不少研究指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单纯西医用药效果更佳,笔者在鼻炎患者中加以尝试,并以本文记录和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共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8~72岁,平均(38.2±6.2)岁;病程6~5年,平均(2.3±0.5)年。排除并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结膜炎等鼻部及周围组织炎性病变患者。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单月入院者列入研究组,共60例,双月入院者列入对照组,共60例,2组患者间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 mg,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用药。组方:太子参30 g,白术、茯苓、怀山药、扁豆、薏苡仁各15 g,辛夷花、石菖蒲、自芷各10 g,炙甘草6 g,细辛3 g。加减:合并严重鼻塞者加用苍耳子;合并黄涕粘稠者加用黄苓;合并盗汗乏力者加用玉屏风。药方均以水煎服300 ml,1剂/d,分3次口服。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n=60,±s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n=60,±s
组别 男/女(例) 年龄(岁) 病程(年)研究组32/28 37.8 ±5.7 2.2 ±0.5对照组 36/24 38.5 ±6.3 2.4 ±0.3 t/χ2值0.543 0.638 2.656 P值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3]: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不良表现及鼻镜下探查评价疗效。痊愈:患者临床不良表现均消失,经鼻镜探查鼻粘膜无分泌物和水肿;显效:患者临床不良表现基本消失,经鼻镜探查鼻粘膜分泌物和消肿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不良表现有所改善,经鼻镜探查鼻黏膜分泌物和水肿有所减少;无效:患者临床不良表现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数总和与研究样本数比例。
1.3.2 过敏性鼻炎评分[4]: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过敏性鼻炎评分,评分分为两项,包括体征评分和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可见中鼻甲、中隔且鼻甲肿胀,计1分;鼻底和下鼻甲间有小的缝隙,计2分;中鼻甲黏膜存在息肉样变或不可见中鼻甲,计3分。症状评分:患者喷嚏连续3~9个,每日擤鼻3~4次,主诉有间歇性鼻痒和鼻堵症状,计1分;患者喷嚏连续10~14个,每日擤鼻5~9次,主诉有蚁行感鼻痒和交互性鼻堵感,计2分;患者喷嚏连续个数超出15个,每日擤鼻次数超出10次,主诉鼻堵已影响正常呼吸,鼻痒难耐,计3分。过敏性鼻炎总评分为体征评分与症状评分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评价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 n=60,例
2.2 过敏性鼻炎总评分 2组治疗前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过敏性鼻炎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效果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过敏性鼻炎总评分比较n=60,分,±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过敏性鼻炎总评分比较n=60,分,±s
级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研究组4.6 ±0.5 0.7 ±0.1 59.245 <0.01对照组 4.7±0.4 2.6±0.2 36.373 <0.01 t值1.209 65.817 P值 >0.05 <0.01
过敏性鼻炎为变应性鼻炎,其发病机制为:因变应原与特应性个体的接触造成特应性机体内由IgE介导的以组胺为代表的介质被大量释放,造成鼻粘膜炎性病变,其中也存在各类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细胞参与病变过程[5]。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人群广泛,年龄下至几岁婴童,上至七、八十岁老年人,影响范畴广泛[6],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威胁,严重者还可能影响正常呼吸和工作,因而应积极关注其临床治疗方法,以尽早改善患者病况,为患者解除痛苦。
西替利嗪是临床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西医用药,该药可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进而抑制机体内因IgE介导的组胺水平升高,达到治疗目的[7]。还有,西替利嗪受血脑脊液屏障影响而无法通过,对中枢神经内组胺H1受体无明显作用,故而神经中枢性不良反应较轻微。口服西替利嗪主要被胃吸收,并经由尿液排出体外,临床不良反应少,多为一过性,比较轻微,用药安全性较高。西替利嗪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较好疗效,本研究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
近些年的临床研究不少涉及到中西医结合用药,并指出中西医结合可促进疗效的提高。中医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鼻嚏”,以鼻出清涕、鼻痒、喷嚏为主要表现,诱病机制为风寒凝入脑户和太阳,脏腑功能失调,因而治疗方面以温补为主。我院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加用中药参苓自术散加减,该方为“培土生金”的代表用方,主要应用于对脾虚夹湿证、肺损虚劳证等的施治,具有益气健脾、升清通窍的功效[8]。参苓自术散的配合治疗在于由内而外的调理患者脾脏功能,从而改善脏腑功能失调问题,达到疗效。
在本组研究中,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过敏性鼻炎总评分和疗效明显不及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组患者,提示参苓自术散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综合发挥中药由内而外的调整作用和西药对症靶治疗的作用。
1 朱建霞,邓玫,陈雁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95-196.
2 肖震.布地奈德鼻喷剂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2-143.
3 李增军.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21-122.
4 张志峰.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56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海峡药学,2013,25:86-87.
5 孙月眉,张秋华,程芳,等.1195例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过敏原检测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12-613.
6 何子瑜.过敏性鼻炎儿童发病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当代医学,2013,19:155-156.
7 孙小青,殷敏,程雷.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0,4:216-220.
8 李亮.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