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认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思维

2014-03-29 18:29:2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

付 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带动了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世界范围的竞争.随着入学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高校无论在师资、硬件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教育的质量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加强高等教育管理,部分高校探索将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引入到高校的质量管理中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给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1 ISO9000系列标准简介

考察质量认证制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70年代,质量认证制度已成为一种潮流.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制订工作.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和ISO9000族标准于1986年及1987年先后发布.[1]在1994年第2版24个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0年12月25日,颁布ISO9000系列2000版标准.这一版本“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摆脱了工业企业管理模式,内容上完全覆盖了不同行业的质量管理要求”.[2]

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到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中并非我国首创,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有先例.据统计,全球通过ISO9000认证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数量已超过500个,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牌学校.[3]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不同的办学模式,而且高等教育都是在特定的文化传统背景下存在与发展的,高等教育的运行与发展还受到特定民族国家的影响,将ISO9000标准引进教育管理体系,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存在一系列的需要探讨的问题.

2 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中导入ISO9000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高等教育管理中导入ISO9000标准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科技与文化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必然要求教育要更加开放,高等教育要想更好的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高等教育必须从体制到管理都要相应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是,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我国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行政干预,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有自己的体系标准,但是具体实施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高等教育管理并没有完全跳出单一、封闭的管理模式.因此,我国许多高校将ISO9000系列标准广泛应用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以期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将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引入到高校的质量管理中来,其基本的目的就是试图“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的相关质量要求,对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评价,确认其质量体系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是否有充分依据值得社会和消费者信赖”.[4]

用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规范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

2.2 高等教育管理中导入ISO9000标准的可行性

质量管理——制订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5]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在特定环境下,其过程和结果满足消费者明确或蕴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高等教育消费者既包括学生与家长,也包括政府、社会和雇主.[6]ISO9000族标准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性符合高等学校的教育规律,因为对于高等学校来说,人才的培养存在周期性,教学管理活动与其它的管理活动一样,都“存在计划决策(P)、组织实施(D)、督促检查(C)、总结评价(A)四个基本环节”,[7]这四个环节同ISO9000系列2000版标准采用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相符合,人才培养的过程同生产产品的过程相似,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引入ISO9000标准是可行的.

3 基于ISO9000标准建立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ISO9000系列2000版指出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相应的,高等学校管理引入ISO9000国际标准,也有四个基本内容.其一,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责,其二,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第三,教育服务实现及测量,第三,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改进.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在引入ISO9000建立教育管理体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综合的质量管理,其要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部因素的管理,二、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工作全过程的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8]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是致力于全面开发每个学生潜能的地方,学校要求以人为本,人人关心教学质量,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切实抓好质量管理的每一步,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更好的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全面的教学管理引导每个人都要参与管理,发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的效率.

3.2 要正确理解教育事业的特殊性

教育事业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如果将学生视为顾客,也并不是唯一的顾客.因为学校培养的人才还必须达到国家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是高等学校的“间接”顾客.由于企业、事业和政府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所以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综合考虑这些特殊的因素,正确理解学校作为特殊性行业的特点,以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校在理解教育作为特殊服务行业的特点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3 将ISO9000标准引进到高等教育中需要结合具体实际

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高等教育管理有其特殊性,而ISO9000族质量认证标准主要是运用于工业和企业,因此,高等学校在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时,不仅要结合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具体实际,还要结合具体国情,因为高等教育是在具体民族国家范围内存在与运行的,从而将ISO9000的核心思想和要素融入到高等教育管理当中,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体现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

3.4 正确理解ISO9000的内涵,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ISO9000族质量认证标准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各高校在引入它加强高校管理时,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正确理解其丰富内涵,并且根据各高校的自身情况有所改进.各个高校要考虑到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以及培养模式等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准确地评价出自己学校的教学状况,以便制定出更加有利于自己学校特点的标准,更加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的评价标准,更好的加强学校管理.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引入ISO9000族质量评价标准,有助于深化各个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改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助于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向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国的高等学校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企业界的管理经验,加强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大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高等学校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国际间的学历互认的进程.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积极的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系统,正确理解ISO9000质量认证系统的内涵,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认证系统,强化ISO9000质量认证系统的作用是提高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在高校管理中积极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系统,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郝彤.ISO9000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J].河南社会科学,2004(5):137.

〔3〕郝彤.ISO9000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J].河南社会科学,2004(5):137.

〔4〕刘智元.ISO认证: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思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

〔5〕江彦桥,赵伟建,付克阳.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7〕郝彤.ISO9000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J.河南社会科学,2004(5):137.

〔8〕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