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4-03-29 17:51刘明广李高扬
当代经济 2014年9期
关键词:创新型广州国家

○刘明广 李高扬

(1、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2、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2)

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明广1李高扬2

(1、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2、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2)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构想。本文首先按照创新载体、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的三个维度,对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广州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机会,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借鉴。

创新型城市 创新载体 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SWOT

一、引言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此战略之下,各地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与规划。2010年,广州是广东省第二座获批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1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本规划规定了未来5年内广州将分阶段达到国家创新型城市要求的一系列具体目标。目前,广州已进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攻坚阶段,科学地评估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及问题,给政府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

1、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载体

(1)区位条件。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濒临南海,毗邻澳门和香港,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珠三角城市群和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与海外贸易最频繁,是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国家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会展中心,是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2)经济基础。近年来,广州GDP的增长速度保持稳中有升,发展势头好于全国。从2006年到2012年广州GDP年均增长10.68%,其中第一产业从2006年到2012年年均增长10.2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3.42%,第三产业年均增长20.73%。第三产业的份额逐渐增加,第二产业的份额逐渐下降,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8112.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90.18亿元,年均增长13.4%;一般预算收入由2006年的17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300亿元,年均增长16.61%;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1696.3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758.39亿元,年均增长14.4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2006年的2182.7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977.27亿元,年均增长18.32%;进出口总额由2006年的637.6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171.31亿元,年均增长11.4%;外商直接投资由2006年的29.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8.02亿元,年均增长18%。由此可见,广州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测量指标均呈现稳中上升的态势,说明广州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具备建设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坚实经济基础条件。

(3)产业基础。目前,广州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继续壮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会展、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2012年,广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2.4∶39.9∶57.7调整为1.63:34.78:63.59,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9.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6年的1.0%、42.7%和56.3%调整为2012年的0.5%、35.2%和64.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12.44个百分点。2012年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389家,超额完成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定的1250家的目标;2012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788.0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2.25%,完成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定的42%的目标。与此同时,2012年,广州出台了《广州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制造产业3个千亿级的重点发展产业群。

2、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环境

(1)基础设施。广州一直按照国际先进城市的标准进行基础实施建设,在轨道交通、国际一流国际机场、港口、信息港、会展中心、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2012年货运量76100万吨,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公路52679万吨,水路16449万吨,铁路6029万吨,民航9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6%、35.4%、6.4%和9.1%;客运量760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公路58875万人次,水路307万人次,铁路10703万人次,民航618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5.2%、2.9%、1.9%和5.7%。广州是国家电信网三大通信枢纽、国际互联网三大核心节点和三大国际贸易出口之一。随着京广高铁、沪深高铁、广青高铁、广深港高铁的陆续建设与开通,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白云国际机场扩建以及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实施,广州无论是货运量还是客运量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2)科教环境。广州拥有各类学科特色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的高学历科技人才,拥有各类研究所以及一批部属研究机构,市属及市以上独立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还有各大学所属研究所,各类专业人才汇聚,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位于前列。截至2012年末,全市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55个,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9所,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27所。此外,广州还吸引境外知名大学来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如香港科技大学落户广州南沙,建立研究院,以实现教育国际化的目标。2011年广州引进了首批广州创业领军人才17人,在首批创业领军人才中,有8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3人曾主持过国家863计划项目,1人率领的团队入选首批省科研创新团队;2012年又引进创新领军人才6人,创业领军人才19人。

(3)政策环境。广东省以及广州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政策,如《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共广州委广州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共广州委广州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决定》、《广州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中共广州委广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广州“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以及《广州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方案》等,对于加速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科技创新

(1)创新主体。目前,广州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各类中介组织全员参与的格局。为了加快推进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截至2012年,广州先后批准了5批创新型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已达331个,培育了一批极具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体系,在多个领域和行业,取得了众多科技创新成果。

(2)创新平台。近年来,广州各类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定发展。截至2012年,全市拥有国家创新平台6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3个;高新技术企业1389个,国家重点软件企业14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6个。2011年就已提前完成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定的2012年国家创新平台达到50家以上的任务。近年来广州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龙头,省、市级工程中心为支撑,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3)创新产出。首先,从专利看,无论是专利的申请量还是专利的授权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其中专利申请量由2007年的12057件上升到2012年的33387件,平均增幅为22.79%,专利授权量由2007年8524件上升到2012年的21997,平均增幅为21.92%;其次,从技术交易看,广州2007—2012年技术市场合同数量整体处于减少状态,平均减少3.5%,2009年合同数比上年减少多达26.53%。虽然技术市场合同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合同金额除了2009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均处于增长状态,平均增长为21.95%。2012年技术市场交易额为198亿元,超额完成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定的150亿元的目标;最后,从绿色产出看,广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7年的0.71吨/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506吨/万元,平均年下降6.47%,完成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中规定的201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达到0.61吨/万元的任务。

三、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SWOT分析

1、优势

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以下五点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广州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其核心位置无可取代,随着广佛同城化、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更加凸显广州的重要性。此外,广州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又毗邻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具有非常好的区位优势;二是经济基础雄厚,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性城市,广州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主要城市前三位;三是城市辐射功能增强。按照广州“12338”部署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大新城新区建设力度,南沙新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广州知识城起步区全面建设;四是产业基础雄厚。在传统三大产业基础之上,一批新的战略新兴产业正茁壮成长和崛起,大批的传统企业正加紧转型升级,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五是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科教以及政策环境。

2、劣势

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广州企业普遍具有强大的企业制造力而相对缺乏创新能力。当前,广州创新的投入、创新成果的积累、能力的建设这方面与上海、北京、深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把强大的企业制造力转化为强大的企业创造力,已经成为广州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也是广州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二是广州R&D投入相对不足。2012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94%,在一线城市中,远远落后于北京的5.95%,深圳的3.81%,上海3.37%和天津的2.8%,而且长期以来,广州R&D投入强度在一线城市中都是处于最低水平,而且近些年来,还被一些二线城市,如苏州、南京以及杭州等城市反超;三是高端创新平台仍然不足。作为一项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代表未来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教育部公布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但广州没有争取到一个名额,从一个侧面反映广州的高端创新平台还比较薄弱;四是R&D人员学历偏低且高层次人才短缺。广州R&D人员已由2009年的6.58万人年提高到2011年的11.56万人年,总量上已有大幅度提升,但从R&D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高学历的人才还比较少,R&D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另外,2012年,广州创新领军人才53个,其中省级10个,市级13个;市级创业人才37个;省级创新科研团队20个;科学院士17人,工程院士18人。可见,广州高端创新型人才还不多,阻碍了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3、机会

在珠三角规划纲要里已把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利条件,又有广佛同城、珠三角一体化及穗深港澳台合作需要,实施一批重大区域科技合作专项,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大珠三角创新圈。再者,2013年7月1日实施的《广州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到2015年广州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GDP比重将达到2.5%以上,以后逐步提高;市财政用于科研与开发的经费将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3%以上,并视财力情况逐步增加。条例中还指出,广州将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科学研究专项资金、产学研专项资金,并通过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科技创新。条例的实施必将给广州科技创新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4、挑战

按照我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要求,R&D投入强度至少应该在2%以上,而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远远超过2%,如美国R&D强度约为2.8%,日本为3.3%,以色列为4.4%,芬兰为3.9%,韩国为3.7%,瑞典为3.4%。而广州近年来(2008—2012)的R&D投入强度平均仅为1.90%,其中企业R&D投入占全市R&D投入比重平均为59.32%,还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投资的研发态势,而且总投入强度远远不够,这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不相匹配,如何激发企业R&D投资热情,使得全市R&D投入强度与国内一线城市及国际发达地区持平,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另外,广州近年来倾力打造了各种高新技术开发区,如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民营科技园、南沙资讯园、从化动漫产业园等,开发区内也聚集了一批企业,但这些企业并没有形成很好的集群产业链或价值链,没有形成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创新链。这对于长远的企业创新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再者,广州作为商贸中心,其服务业总量尚可,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应的城市比,还相差较远。

四、结语

自2006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规划,广州也不例外,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时间,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2010)是战略构想与准备;第二阶段(2011—2015)是重点实施;第三阶段(2016—2020)是全面升级。可以说,目前是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城市的关键阶段,本文对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SWOT分析,对于政府准确把握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实情况,理清面临的问题,微调第二阶段的《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等相关配套政策,并制定下一阶段发展规划(2016—2020)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其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1]蒋玉涛、郑海涛: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及模式比较研究——以广州、深圳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14).

[2]方创琳: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估与瓶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5).

[3]龙国强:广州品牌体育旅游资源建设的SWOT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7).

[4]汤鹏: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1.

[5]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 年)[Z].2011.

[6]李江涛: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庾建设:中国广州科技和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鞠磊: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

(注: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绩效评价与政策适配性研究”成果之一。)

胡冬梅)

猜你喜欢
创新型广州国家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