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庆刚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地名是一个地域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积淀,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正如沈锡伦先生所说:“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它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透过地名的宏观文化考察,人们能获得丰富的历史背景信息。”[1]112研究地名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而且还可以透视丰富的历史、地理、社会、民族等文化内涵,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达州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处在川渝鄂陕四省市的结合部,又是四川盆地与秦岭、大巴山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达州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也是农业大市和工业重镇,有“川东明珠”之誉。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发扬红军精神,艰苦创业,使具有光荣历史的达州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地名与社会紧密相连,达州的地形地貌、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社会心态、历史典故等都在地名中展示所蕴涵的文化特质。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古代地名的命名很早就体现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特点。郦道元早在《水经注》中就总结出“因山以表名”、 “借水以取名”、“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称”等地名的命名规律。达州的很多地名也同样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的认识。达州境内山脉众多,直接以山命名的就有很多,比如凤凰山、犀牛山、火烽山、古罗山、罗家山、花萼山等等,这些山名反映了达州境内多山的地形特点。
犀牛山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北外镇。海拔500-600米,森林茂密,景色清幽秀丽、山水奇绝。犀牛山得名于犀牛石。文献记载:“蜀通州之北四十余里有松山,多松及奇花异草。传有巨兽,独角,刀枪不伤。山间牲畜不保,民甚惧,其害大焉。民怨及帝,遣仙灭之。恐再生,携独角牛头不知所踪,只留其身,化而为石。”凤凰山在达州远近闻名,在此修建的凤凰山公园是达州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元九登高节”的主要场所,因其山势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得名,达州城内很多的道路名称都与凤凰山有关,如来凤路、北翎路、朝凤路、凤翔街、凤凰山路、凤岗路、凤凰头等。
山水相连,达州市水资源也很丰富。因此达州的地名与河流是紧密相关的。比如开江县名,《蜀中广记》有“曰盛山郡者以山名,曰开江县者以江名,曰万岁县者以谷名”之句,其实句中的开江县是于唐代广德元年从盛山县改名而来,且主要在开县境内。由于开县境内的南江也称为开江,民国三年设县时便取名开江县。[2]38达州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就是州河。流经通川区、达县,于渠县三汇镇与巴河汇合注入渠江。《山海经》《水经注》《华阳国志》《民国达县志》等记载,州河古称“通川江”,“州河”之“州”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一级建制,因流经古时的“通州”这段地域而得名。三汇,是巴河、州河和渠江的汇合处,明末清初建场镇,是渠县县城外最大的一个集镇,也是川东北重镇之一。全镇幅员23.19平方千米,人口近10万,是个热闹、繁华的古镇,被誉为“小重庆”。还有一些地名也与河流水域有密切关系,比如滨河路、石河镇、板桥河村、新滩河、滩头街,水磨坪巷,马河沟路,北阳沟巷等。
达州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在地名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调查中发现带有“滩、桥、田、湾、溪、坪、坝、垭、沟”等明显地形地貌的地名特别多。比如明滩、红石滩、通川桥、天缘桥、圆井湾、盐滩湾、箭溪、茅坪、王家坪、双龙桥沟等。有些也是四川城乡地名中有些广泛使用的通名,比如坝、场等。《广韵·坝下》:“蜀人谓平川为坝。”比如陈家坝、潜龙坝、瓜子坝等。类似这样的地名均是以当地地貌地形特征命名,反映出人们对地形地貌的认知。无论是以字义划分还是按起源划分,这些地名既记载着当地曾有过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与改造过程,从而使地名透射出生态文化的内涵。
宗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建筑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地名也与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达州的宗教信仰中,佛教的影响应是最为广泛的,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寺、庵、庙等是佛教建筑常用的名称,达州地名中有关佛教的地名有很多,比如:佛兴寺、正觉寺、安乐寺、白马寺、永兴寺、五香庵、白衣庵、金桥庵、桃园庙、主师庙、岳王庙等。
真佛山位于达州市城区东南方向约30公里的达县福善乡境内。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在清朝道光之前,真佛山并不叫真佛山而叫高坪寨,主庙德化寺也不叫德化寺而叫关帝庙。这些名称后来的变异都与当时此处有一位闻名川东北的青云派佛教创始人,德化寺的开山祖师德化和尚,即又被时人尊称为“蒋佛爷”的人有关。一佛寺位于达县景市镇岩峰沟,离真佛山4公里,占地面积20余亩,是川东北著名的佛教寺庙。据传说真佛山青云派佛教祖师蒋成寿,法名德化。蒋成寿才25岁时,因父亲生病,病情非常严重,他不分昼夜四处求医。他给父亲治病的精神,感动了西天玉祖和佛祖,这时,佛祖给蒋成寿身上刻上五个字“人忠孝一佛”。道光二十七年,“人忠孝一佛”在省城成都坐化归西。众徒弟将他遗骸于第二年八月从成都运回,将灵枢安葬在真佛山德化寺内。又在道光二十九年移灵枢于现在的一佛寺安葬。后于咸丰三年在坟墓上修建双塔和寺庙,因此庙是专为“人忠孝一佛”所修,故取名叫“一佛寺”。
永睦寺初建于南北朝时期,唐时扩成九重大殿,北宋再扩成十二重殿,其南北长60余丈,东西宽20余丈。内有“三界”菩萨数千尊,最大的关圣大佛高达三丈,乃川北大佛之冠。各窗户、楹台的细镂精雕,及门柱对联、匾额之题字,皆属全国一流。寺内彩壁画有上千幅,色彩鲜美,内容丰富,绘制了我国不少的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包台山位于万源市竹峪镇西北,与通江县朱元乡接壤,因其状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而得名。有诗记载“离开竹峪难为关,除却包台莫好山”。此山高约1400米,三面有棱角沿山顶向下面延伸,从正面看像一座古老的四方尖塔,庙宇辉煌,古迹亦多,苍松翠竹成林。包台山是有名的佛教圣地,共有五座庙宇,文昌宫、关爷殿、佛爷殿、玄爷殿、观音庵,庙宇巍峨,座向各异。石岩寺位于大竹县城南13公里的民主乡明星村,有一个叫石岩寺的石壁上,雕刻着儒、佛、道三教人物造像共20尊,供奉于20龛内,虽部分造像风化脱落,但主龛造像保存较好,仍清晰可见。金山寺是开江县闻名的庙宇。金山寺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金山寺的位置在金星的下面,二是山峰园林的外形很像金字,因而取名金山寺,山上有一禅院,据以上二重说法故名金山寺。[3]129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同样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观、宫、阁等是道教常用的建筑名称。比如万源市境内道教宫观很多,光绪年间旧志有记载者68处。关坝碧云寺规模宏大,20世纪50年代犹有碑刻“刘德化学道终南,住词羽化”,寺旁有古洞,洞门刻有“雪谷到人”四个大字。其它如通天观、八台观、龙母宫、天台观、高明观、玄祖殿等都曾盛极一时。[4]93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些地名对我们了解达州民众的文化心态、宗教信仰和历史变迁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地名与社会紧密相连,牛汝辰先生说“地名是文化的镜象”。[5]25很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历史文化信息都蕴含在地名中,有一些历史典故和故事传说得以借着地名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现代人们所认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地名,很多都带着历史的痕迹,因此可以说地名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
宣汉县的得名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相传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占据汉中,领汉中、巴、蜀三郡三十一县。大将军樊哙被派南下,来到今天的宣汉县境内,招兵征粮,增强实力,积极备战。汉军被楚军进攻时,樊哙在将军坪命令将士垒了两座假坟,并放话出去说樊哙因不能救主而气死在将军坪。楚军中计深入遂在将军坪大败。其后樊哙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人为纪念樊哙,在将军坪前修建了樊哙殿,后改名为樊哙店。清乾隆元年改为樊哙场,今改为樊哙镇。东汉时取宣汉之名,得益于大将军樊哙之名,意为“宣扬汉室威德”。[2]37
君塘镇位于通川区罗江镇与宣汉县交界处,过去这里叫老君塘,传说中与太上老君曾经造福过这里有关。三圣宫巷位于小北街以北,大致呈弧状介于大北街和小北巷之间,本世纪初期经改造成为步行街,巷口有一牌坊,巷内上空挂满彩旗,是一条美食街,让人走进去就感受到“吃”的气息,故大众称它“好吃街”。该巷有一座内塑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三圣宫。会仙桥街位于珠市街东端至凉水井街西端,沿州河大致为东西走向,全长约300米。会仙桥街名的来历源自神话传说:原有一座石拱桥,传说中有一个以买汤圆为生的王汤圆在桥下遇到神仙。还有说曾有两位仙人在此相会(街内有一小桥,传说神仙在此聚会),亦说因有人在此见过神仙吕洞宾而得名。
白塔在大竹县城北两公里处,因塔身通体皆白,当地百姓俗称白塔,文人墨客美其名曰“文峰塔”。《大竹地名名录》记载,该塔原建在大竹中学的文昌阁处。后因此地考生众多,但登科及第和做官者少有,或者做官不久又遭罢免,由此断定文昌阁不宜建塔,于是在1885年将此塔毁掉,同年大竹知县严清荣发布告示,另修此塔,历时三年竣工。因红岩头下为环城河的出口,认为是大竹县的文风所关,名曰“文峰塔”。[6]250还有一些牌坊,体现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如三朝元老坊等。
地名与当地的经济活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地域经济发展的记录。从这些地名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达州现在有不少与经济相关的地名,“凡是带墟、店、集、市、铺等的,都与市场中的集市、店铺密切相关”。[7]52例如珠市街、柴市街、布市街、鹅市巷等都直接源于这里繁盛的商贸交易。锅厂梁巷产铁锅,胶房巷削牛皮,火厂坝巷产火药,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可以更好地给人们展示当时达州经济社会发展。
珠市街是翠屏路南端转东、毗邻州河与永丰街相对的一条著名商贸大街。全长约280米。据考证,清乾隆年间,今珠市街、会仙桥街、凉水井街等地是一片麻柳树林,也是牲畜交易场所,俗称“猪儿市”。清嘉庆初年,达州爆发震惊全国的“白莲教暴动”,清廷为此调集邻近各省的满汉亲兵十余万,征调地方乡勇数万名前来镇压,于是兵勇云集。达州统筹军务,朝廷支出白银数千万两,在达州设粮台保障供给,使达州成为清王朝“川湖陕靖寇”指挥中心。同时,湖北黄州、汉口、汉阳等地的商贩也陆续来达州做“火线生意”发国难财。乱定之后,达州升为绥定府,百业俱兴,依托“南门口”水码头大兴土木,修建珠市街、会仙桥街、永丰街等从事商贸活动。各路发了战乱财的军官在珠市街等地开商号、置门面、建院落、经营珠宝或绫罗绸缎。市民觉得“猪儿市”这个街名实在不雅,便改名珠市街。1950年前,珠市街口是“十”字口,又叫“鱼市口”,是城中最繁华的大宗桐油、粮食、盐、糖、山货、药材交易市场,南门码头经常停泊着木船数十只。20世纪60年代日渐冷落。改革开放以来,此地辟为小商品批发市场,兼之滨河游园的修建,珠市街又日益繁华。
布市街位于西城壕巷至永丰街一段,约65米长。1950年前此巷为布市,达县人周德宗在此街开设“周三元布号”,由于经营得法,逐渐发展成为“周氏布店群”,很多人便也来此做土布生意,遂命名“布市”街,沿用至今,留下“布市街周三元宏大门面,土窄布量口面再讲价钱”的民间俚语。胶房巷由凉水井街中段向北延伸而出,北止于徐公祠巷。1950年前因此巷分布削牛皮、熬牛胶等作坊,故而得名。牛羊皮粗制之前,先要用水浸泡,再去毛,并削去多余骨肉,所以此巷又多卖骨、皮革制品,街上常有臭味,故有“凉水井削牛皮臭遍四川”的俚语。锅厂梁巷位于二马路以东,呈东南—西北走向,东南端连接滨河路,西北端连接健民路。很久以前,此处有一锅厂,后来又成铁厂。清朝时,该地生产铁锅,所以得名。
崔荣昌先生指出:“‘场’是四川乡民对买卖货物,从事商品交易的集市或集镇之通称。1966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册·成渝地区》明确标为‘场’的集镇就有84个。近年来随着场区人口的增加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少原为乡属的场开始升级名镇,实行行政上的乡镇合一,以镇代乡。于是或改‘场’为‘镇’,或‘场’后加‘镇’。”[8]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以本地的行业为地区命名的依据。比如鹅市巷古时为鹅、鸭的交易场所,故得此名,现有蔬菜和副食品市场。柴市街,民国时期曾是柴禾交易的市场,因而取名柴市街。钢化路、钢化东路、钢兴路等由达钢而得名。花码头因此地卖棉花而得名。杀猪巷以前在此地杀猪卖肉而得名,现在改为长春巷。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封建宗族意识强烈。班固《白虎通·宗教》中说:“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聚居在一起,共同从事生产,协作劳动,抵抗天灾人祸。他们以姓氏作为纽带,来显示一种血缘关系,以此壮大族系,增强凝聚力。因此宗族的居住地也自然而然地以姓氏来命制地名。地名冠以姓氏正是宗法制度影响人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彭家湾路、张家湾路、胡家坝巷、李家巷、庞家巷、陶家梁、文家梁、邓家梁、浦家镇、周家镇、罗家坪村、蔡家坝村等。这些街道、村镇名流传下来似乎对家族迁移寻根保存些丝丝缕缕的痕迹。据统计,渠县全县有380多个姓,以姓作地名的约有200多个姓,共计1366个姓氏地名,占全县地名总数的35%。其中以王、李姓地名为多、计有93个。其次是张、杨居多,分别有78个、77个。[9]
在达州的各种地名志、地名名录中常看到这些姓氏地名的得名之由:“何家坝,何姓聚居,得名;吴家沟,原吴姓居此。”从姓氏地名来看,主要“姓氏+家+通名”。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出,达州姓氏地名中的通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乡镇村寨等聚居单位,比如胡家镇、周家镇、浦家镇、申家乡、罗家村、唐家村、毛家寨、江家寨、肖家寨。另一类是坝、梁、洞、沟、坪、湾、坡等当地地形地貌,如陈家坝、胡家坝、普家梁、文家梁、冯家沟、蔡家坪、李家坪、望家洞、向家洞、李家湾、张家湾、陈家山、代家坡、夏家坡等。
还有一种体现宗族观念的就是现存的祠堂。比如蒲氏宗祠位于三汇镇重石村小学内,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坐西向东,由正殿、帝师堂、石狮、石桅杆等组成。该祠于1821年至1851年,由蒲氏族人筹资在重石子坎下的风水宝地重石坪修建。宗祠的选址按中国传统风水的理论,在地理、地形、风水、字向方面作了慎重考究。宗祠后面有一横卧“巨龙”,名曰“重石山”。龙背上有高20米、围长15米、酷似龙头虎腰的双叠重石矗立,威武雄壮,名曰“龙石”,俗称“重石子”,重石村因此得名。陈公祠在今陈宫祠巷35—37号内,原中共达县委员会之一部分。建于清光绪年间。其建祠缘由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奉天承德进士陈克让任绥定知府。任职十年勤政爱民。道光三十年(1850)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全家殉难。“朝命赠官,予谥忠节”重祀昭忠祠。绥定人士感戴其德,捐资吁请监理专祠,奉旨准行。”还有很多如向家祠堂、曾家祠堂、周家庙、黄家庙、韩家庙等。祠堂和庙最早都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通常来说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在同一聚居地,并构成居住聚落,因此聚居地的地名也通过姓氏体现出来。
地名被称作是“当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10]78从文化学角度来看,地名既蕴涵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又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信息,对一个地域的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从地域形象学角度看,地名也是一个地域整体形象重要的标志,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作为文化遗产的地名,具有彰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可识别度的作用,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目前达州正处于一个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对达州地名语言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传播巴渠文化,彰显巴渠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达州城市文化品位,推进达州“文化强市”建设。
参考文献:
[1]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2.
[2]张海鹏.巴蜀地名趣谈[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38.37.
[3]四川省开江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四川省开江县地名录[M].1987.129.
[4]四川省万源县志编撰委员会.万源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93.
[5]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25.
[6]四川省大竹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大竹县地名名录[M].1988.250.
[7]郭锦俘.汉语地名与多彩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52.
[8]崔荣昌、宋文辉.四川地名的文化内涵[J].文史杂志,1996,(2).
[9]渠县地名的风土味[EB/OL].http://www.dazhou.gov.cn/ZJDZ/BQWH/WLYJ/2012/06/11/140126110473.html.
[10]刘美娟.地名读音的社会语言学考察——以“丽水”的“丽”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