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扬,廖莎莎,林 颖,王 莉
(四川外语学院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
以农转非居民为主的安置型社区,该如何进行管理,该怎样进行社区的文化建设,促进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市民化的转换,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
重庆市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在开发建设中需要征用大量的土地,这就使得为数众多的农村户籍人口转为非农村户籍人口。为了妥善解决农转非人员的居住问题,两江新区管委会在不同地区集中修建安居工程,以便集中安置农转非人员入住和集中管理。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镇的H小区就是安居工程项目之一。H小区计划修建安置用房142万平米,安置3.5万人。一期安置5429户,1.4万人,已于2012年7月份入住,二期安置3906户,9000人,已于2013年7月入住,三期安置房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2014年投入使用。由于小区的业主全部都是农转非人员,在安置以前,业主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以土地为生,居住环境是开敞式的田园生活。安置以后,业主们虽然得到了征地补偿款,但土地没了,居住环境变了,社会环境变了,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冲击很大,而且对他们价值观的冲击也很大,甚至可能是对整个价值体系的破坏和重建。正由于此,他们容易引发思想上的波动和情绪上的冲动,特别对安置型社区的这种集体居住的客观环境,更易引发群体性的思想波动和行为冲动,给社会安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如何消除这些隐患,构建和谐社区,让业主们安居乐业,适应新的环境,做一个合格市民,不仅仅是这些农转非人员自己要的事,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的事。
本文以上述H小区为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本课题组的实践,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提供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失地农民及其社区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拆迁安置、土地补偿、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问题上,鲜有对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价值观变迁的探讨,少有对失地农民现实心理状态的分析;对于社区的管理工作多是从政府层面阐述,而缺乏有针对性的从安置型社区的特殊性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在社区管理上大都靠现有的制度和过去的经验,而没有形成科学有效、长效实施、推而广之的机制和模式。
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社区建设通常把“社区”定位在居民区层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实体性特征。事实上,在最早提出“社区”一词的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那里,“社区”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分析性概念,并不具有实体性特征。滕尼斯采用二分法从人类社会的现实中抽象地概括出“社区”和“社会”两种基本类型,并借助于两者之间的比较来表达滕尼斯本人的人文主义关怀。在众多的社区管理模式中,各个国家因为具体情况不同,社区管理模式差别很大。较为突出的有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和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
其一,新加坡模式。新加坡是政府主导模式的代表。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社区内存在公民咨询委员会、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三个组织。政府对社区管理进行直接和具体的干预,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淡薄。
其二,日本模式。日本是混合模式的代表。日本模式以地域为中心,地域类似于我国的街道办事处。地域中心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地域中心由政府拨款。社区管理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体现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呈现民主化自治的趋势。
其三,美国模式。美国是典型的社区自治模式。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政府在社区不派出组织或机构,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社会团体行使社区管理职能。在社区管理中,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美国社区管理基本上是由政府规划、指导和资助,具体的实施和运作由社区来进行。
而对于我国的特殊群体,农民拆迁安置小区经历了城中村和国家及集体统建安置小区两个阶段。农民拆迁安置小区作为土地开发的补偿性措施,在我国发展迅猛。目前,我国农民拆迁安置小区主要类型为集体统建安置小区。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农民拆迁安置小区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国外,乡村在城市化之前,规划过程中已普及城市基础设施并依据现代规划理论进行规划,各方条件已较为成熟,城市化过程比较快速。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类似我国农民拆迁安置小区的用于拆建安置的居民点,如新加坡的组屋、美国清理贫民窟过程中为低收人群体建设的廉租房社区等等。在我国香港,公屋建设也为许多城市化过程中弱势群体提供安置点。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管理学院和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以及龙兴镇镇政府就H小区内“新市民”的管理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达成了共识:把学院开设的物业管理课程中的先进理念带入社区,学生到社区实习实践,把社区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同时把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和遇到的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问题带回学校,比如,关于“社区内养老和托老问题”、“新市民的价值观重构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互动过程中,管理部门不仅了解和掌握了“新市民”更多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从理论上澄清了对安置型社区管理工作上的一些模糊概念。比如,对失去土地的这些“新市民”,虽然他们从法律形式来说,他们成了城市市民,但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旧停留在农民时期,不可能在短时期得到彻底的改变,这些“新市民”属于“非农非城”的一个边缘化社会群体,其素质的提高,价值观的重建都将是一个长期性的事情。有了理论的指导下,管理层专门成立了社区市民学校,不仅对“新市民”进行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还把“新市民”的素质提高培训和心理辅导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做。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互动过程中,学生们收获也大,不仅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实践中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社区工作的热情,学院 2012届毕业生中就有竞聘到H社区工作的。这样做的结果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良性互动的和谐管理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他们解决最关心的问题,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什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呢?在对H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地被征用过程中所获得的赔偿款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几十万的赔偿款是一辈子都不曾遇到过的事情,如何管好用好这笔财产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在问卷调查座谈中我们发现,H小区有的家庭获得赔偿款以后,丈夫在激动兴奋之后,竟然拿去赌博,不到一个月竟然输掉好几万,家庭矛盾急剧上升,家庭关系相当紧张。还有的家庭,将赔偿款借于朋友放高利贷,结果上当受骗,损失不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专门举办相关方面的讲座,召开座谈会,给他们科普赌博的危害,高利贷的违法等知识,同时请财经方面的老师专门为他们举办有关理财方面的知识讲座,帮助他们解决在理财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指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理财观。
第二,帮助他们重构新市民的价值观。这些“新市民”虽然住进了安置房,环境条件变了,但农民时期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没有变。在H小区,有的家庭在厨房装修的时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块水泥板放上灶具加上一口水缸就完事;有的还叫装修师傅留下一个烧柴的灶台;有的叫装修师傅在窗台上留孔,为了安放早已被淘汰了的窗机空调;绝大部分的家庭在装修厕所时没有考虑过用坐便器等。装修的一切理念都是为了节约,从过去农村生活的最基本要求去考虑,很少从居住的舒适性,使用的方便性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些方面去考虑。在问卷调查座谈会上,就“你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市民了吗?”这个问题做调查时,超过一半的人明确回答“不是”。表明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市民身份都不认可。在“新市民”心理辅导培训班上,我们的老师就专门给他们谈新时期的新观念,帮助他们丢掉过去的农民意识,培养和建立“新市民”的价值观。
第三,加强法制观念的树立和培养,建设和谐社区。由于这些“新市民”的法制观念相对较弱,当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容易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在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邻里关系中,常常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发生矛盾。缺乏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社会公德意识,对公共财物不加爱惜,践踏草坪,破坏围栏,损坏座椅,乱涂乱写,随地吐痰,乱说脏话等现象常常发生。有的因装修保证金没有及时从物业公司退回而发生吵闹,有的为水电气度数有差错与物业公司大吵大闹,如此等等。针对这种现象,在市民培训学校里,专门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开展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培训讲座。举行和谐邻里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开展健身跳舞活动,举办邻里间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卡拉OK比赛等活动,亲近邻里关系,培养友好感情。
第四,把“新市民素质提高培训”作为常态化管理工作来做。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如何提高这些“新市民”的素质,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过去的农民意识,树立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建议相关管理部门,把“新市民”的素质提高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具体的作法有:成立社区市民学校,每月都有一期“新市民素质提高班”。从3012年10月开班至今已经举办了11期,培训人数1900多人。同时不定期的举办各种讲座和召开座谈会。为了帮助这些“新市民”解决就业问题,市民学校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有针对性的举办了各种技能培训班,如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叉车培训、月嫂培训、美容美发培训、残疾人推拿按摩培训等,并且使培训和上岗挂钩。不仅使这些“新市民”找到了工作,解除了他们失去土地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开发园区的企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问题。
第五,把社区居民的生活事情作为关心民生,维护稳定的政治工作来做。民生问题无小事,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关心老百姓的油盐柴米问题。社区工作是政府工作最基层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对于社区业主们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应该作为体现党和政府的关心来认真对待。如电梯坏了,水管爆了,家中管道漏气了,房间漏水了,公共设施出问题了等等,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耽误。小区内曾经出现过因为电梯坏了,维修不及时,业主们抱怨,最后出现群体拦截前来视察工作的市府主要领导,要求解决问题的聚集事件。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群体性的思想波动,引发意想不到的群体性事件。因此,从关心老百姓的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必须认真对待出现的每一件事情。按党的十八大精神来说,民生问题无小事。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的问题虽然是H小区所反映出来的,但是在农转非安置型社区这个层面上具有普遍性。由于社区“新市民”的素质提高和价值观的转变与重构非短时间可以完成,因此,对安置型社区的和谐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还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绝不会因为组织这些新市民参加几次培训班,听几次讲座,参与几次活动,就能够完成。
参考文献:
[1]王鑫,张进宝.社区建设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南京市J社区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4).
[2]韩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辑刊,2011,(2).
[3]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