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慧,杨燕珍
(龙岩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12)
校企合作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研究
杨元慧,杨燕珍
(龙岩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12)
本文结合地方机械产业发展的特点,利用校企合作优势,以培养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的,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为今后在质检部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校企合作;改革;实践;质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与仪表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起着从基础向专业课过渡的作用,在生产实际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将互换性原理、标准化生产、几何量测量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因此这门课程在培养机械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该课程与一线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且涉及知识面广,对于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改革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办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感性认知能力,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随着地方性机械产业的蓬勃发展,机械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加大,为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由全国统一模式的“标准化”向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个性化和地方化”过渡,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顺应地方机械产业的发展方向,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增加生产实践教学学时,将符合地方企业特点的测量设备引入实验教学,实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实践课程的合理搭配,该课程的学时安排为理论课程 32学时,实验课程增加到 18学时,在生产实习阶段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拿出两周时间由企业生产部门、质检部门负责《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实践教学.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一读,二查,三理解,四用,五量,六判断”.学会读图、查表,理解专业术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含义及应用;学会正确使用常规计量器具、专用量具,能正确测量零件产品的几何量,学会判断评定产品的合格性.
在教学内容上要以一线生产的实用性为目标,强调定义,概念,读图,识表,突出测量部分,让学生真正掌握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几何量尺寸等的测量方法.
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合作资源,引进先进实验设备和仪器,利用企业员工的一线生产实践经验填补课堂教学的空白.采用“共线制”要求课堂教学、教室、多媒体共线;实验教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共线;实践教学、企业、生产实践共线,要求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3.1 理论教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内容多,而且细,需要学生熟记和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不理解、难理解,学生对课程模糊,不感兴趣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视频、动画、实物模型等交叉教学手段,以更形象、更生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认知、实践、分析、总结的一个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理论课程的实践,又是实践课程的基础.实验教学离不开好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的前提下,通过校企合作优势,启动企业资金,引入能为企业服务的实验设施,达到互利共赢.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行“一种测量多种方法”的理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要把握好预习、试验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预习是实验的前提,只有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及仪器的的使用说明才能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试验是实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数据处理是实验的结论,要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并作出合格性判断.
3.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好方法.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扩大与企业合作的数目,要将学生的生产实习环节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达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
学生生产实习的地点即为校企合作单位,学生生产实习的指导老师即为企业一线优秀员工,根据生产实习学生数目在一线加工阶段实行“1带 1”的模式(一个师傅带一位学生),在产品质量检测阶段实行“1带多”(一个师傅带一组学生)的模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生产实习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1)让学生了解所加工零件产品的性能和指标.
(2)让学生学会看图纸,弄懂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公差、粗糙度等的含义及作用.
(3)掌握实际加工过程中各种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内径百分表等)的使用以及加工过程中关于尺寸、公差、粗糙度等的把握.
(4)判断所加工零件的合格性,通过通用计量器具以及专用计量器具实际测量零件,掌握检验过程中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评定零件是否合格.
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成生产实际,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考核办法不再是以考试为主,为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验和实践课程的考核纳入综合考评.将考评内容划分为4个部分:
(1)日常表现,占 10%包括考勤情况、听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情况,占 20%包括实验的预习、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的填写.
(3)综合实践,占 20%综合性实验,给出已加工零件,实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尺寸,公差,粗糙度等),并作出合格性判断.
(4)期末综合测试,占 50%考核学生对一学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整,将企业的资金、设备、人才引入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达到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效果.
〔1〕周彩荣.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2.
〔2〕杨好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
〔3〕陶勇.浅谈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教学方法[J].装配制造技术,2010(11):171-172.
〔4〕张玮.浅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的课堂优化[J].科技信息,2010(33):277-280.
G642.0
A
1673-260X(2014)08-0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