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探讨

2014-03-29 13:34:50张鹏顺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安庆市安庆禅宗

张鹏顺

安庆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探讨

张鹏顺

自二祖南下司空山,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禅宗对安庆地区的文化、艺术、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留下了思想文化旅游资源、物质景观旅游资源、禅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禅宗宗教建筑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禅宗饮食、艺术旅游资源。但安庆市在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对禅宗文化理解过于狭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严重、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明显、禅宗旅游消费新产品单一等问题,对安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的影响。在新的环境下,安庆市旅游开发要以禅宗文化为核心,重塑安庆市旅游形象;将禅宗文化融入安庆市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之中,培育禅宗文化旅游市场,加强实体项目开发,从而完成安庆市的旅游产业升级,使之成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规模大、影响深远、传播广的宗派之一,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最紧密的教派。赵朴初先生曾经说过,谈论中国的宗教文化离不开禅宗文化。禅宗将注重自然、灵性、和谐的崭新意境带入中国文化,如一股清泉,一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生机,对中国传统诗、画、性灵文学、园林、家居装饰乃至朱、程理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安庆地区旅游业目前正处在由风光旅游向文化旅游的过渡阶段,需要对皖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禅宗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皖江地区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追根溯源,深掘禅宗文化精髓,对安庆禅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将对安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禅宗在安庆地区的活动及历史遗迹

(一)禅宗的形成与发展

佛教是由三千多年前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是影响最为广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佛教自创立之后,开始向外传播,在秦始皇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原地区,汉传佛教僧人以不同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个主要宗派。

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菩提达摩老祖开创,六祖惠能时期兴盛。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宗派中最有影响力的教派。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要求自身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直接掌握真理,最终真正认识自我。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为开始、发展、成熟和衰落四个时期。从菩提达摩至六祖惠能大师大弘禅宗,这一时期为禅宗的开始期;晚唐至南宋初,由六祖惠能门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五宗七派,这一阶段为禅宗的发展期;自南宋初年到明朝中晚期,派生出话头禅和默照禅,这一阶段为禅宗的成熟期;从明朝中叶到清朝结束为止,开始禅净合一,禅净合一导致僧人唯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失去创新的生命力,这一阶段为禅宗的衰落期。到民国,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

从区域传播上看,禅宗起于河南,经安徽流向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经浙江流向日本,经广东流向东南亚。所以禅宗的影响和活动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江南一带。

(二)安庆地区的禅宗活动及历史遗迹

佛教在东晋时期传入安庆地区。僧宝志于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在渌水乡建石山寺,这是佛教传入安庆的最早记载。北齐天宝三年(552)禅宗二祖慧可卓锡司空山,建刹说法,司空山遂成为佛教盛地。至唐宋年间,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二祖授法于僧璨,璨卓锡于皖公山(今潜山天柱山)为禅宗三祖,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禅宗二祖、三祖道场的建立,使安庆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奠定了安庆市在禅宗历史上的地位。北宋建隆元年(960),伏虎禅师在今十里铺乡苏岗村募建三城寺,规模宏大,住僧众多。到明清时期,禅宗在安庆发展兴盛,大建庙宇。明隆庆四年(1570)建振风塔,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建迎江寺为佛教兴盛的重要标志。据道光五年(1825)记载,全市有寺、庙、庵、阁等201座。改革开放后,安庆市寺庙庵堂逐步恢复开放,佛教活动趋向正常。到2010年,全市共有佛教开放寺庙398座,其中正式登记328座,临时登记70座,僧尼769人[1]。

二、安庆地区禅宗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一)思想文化旅游资源

禅宗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修行而成佛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核心是围绕心性展开的。“心性”是禅宗的理论基础,也是禅修的枢纽和禅境的极致。心性学说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所谓“自然”是指“人的本性既是自然的,也是内在的,依附人身的本质性存在,因而不是神灵所赋予的,也不是通过违背人性的作为所得到的。当然,人的本性也不会被各种外在因素所消灭”[2]。所以,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也是成佛的根据。而人的现实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体现,人转化为佛也是自性的发现和发展,是精神境界的显现。由于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所以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向自己心性去体认。如果能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也就实现了超越。禅宗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吸收了中国道家思想,并对儒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禅宗思想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学术界、政府和民众仍有较大的吸引力。禅宗的经典《心经》、《楞伽经》、《信心铭》、《坛经》、《金刚经》等都是重要的思想文化旅游资源。禅语、禅文既是禅宗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禅宗思想旅游资源。

(二)物质景观旅游资源

主要指以禅宗名山为主要载体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的自然景观有:

1. 司空山。司空山位于安庆市岳西县,主峰海拔1227米。据《岳西县县志》(1996年3月第 l版)记载,司空山“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岩,如画屏照海。西瞻卓绝,若峭笔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隋唐期间,这里禅宗活动频繁,拥有一千八百多间寺舍。现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重视禅宗佛教圣地司空山的恢复和保护,寺庙、僧房修葺一新。更为神奇的是作为禅宗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自然与人文高度统一,自司空山的正南方向看,司空山是一尊高达千米、长达12千米、座东南朝西北、身披袈裟、面向西天佛祖参禅打坐的断臂坐佛。

2. 天柱山。天柱山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因风景秀丽,影响广泛,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也是禅宗活动的重要地区。佛教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曾在此往来驻锡,佛光寺、南梁山谷寺在唐代显赫一时。自然风光雄奇秀丽,瑰丽壮观,兼有黄山的雄奇、庐山的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

3. 花亭湖。在太湖县的凤凰山与花亭湖周边的地区,集中了凤凰山、龙山、花亭湖、西风洞、狮子山、海会寺、佛图寺景区和一个温泉疗养度假区。境内青山秀水,人文荟萃,是安徽省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花亭湖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清新绚丽、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二祖慧可曾在此开设道场,也是赵朴初的故乡。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有“湖天佛国”之称。

其它与禅宗有密切关系的自然景观还有小孤山、安庆市沿江文化长廊、明堂山、妙道山等。

(三)禅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

禅宗在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程序和规范。禅宗教徒在早课、晚课、诵经拜佛、禅茶、禅食、禅医、禅乐、禅武和禅画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要求。如禅茶就形成了18道程序和规范。其程序和规范包括:礼佛——焚香合掌→调息——达摩面壁→煮水——丹霞烧佛→候汤——法海听潮→洗杯——法轮常转→烫壶——香汤浴佛→赏茶——佛祖拈花→投茶——菩萨如狱→冲水——漫天法雨→洗茶——万流归宗→泡茶——涵盖乾坤→分茶——偃流水声→敬茶——普渡众生→闻香——五气朝元→观色——曹溪观水→品茶——随波逐浪→回味——圆通妙觉→谢茶——再吃茶去。

在与当地居民互动交往过程中,禅宗活动如诵经拜佛、烧香还愿、超度亡灵、赐福免灾、建寺庙、塑佛像等,融入到安庆地方民俗中,极大开拓和扩展了安庆的民间习俗,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具地方特色的安庆佛教民俗。如祈福消灾、超度亡灵、吃腊八粥、放生、素食等就成为安庆地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禅宗宗教建筑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

禅宗建筑旅游资源主要指禅宗寺院。安庆市境内的三祖寺、迎江寺和二祖寺是全国重点寺庙。另外,小孤山启秀寺、西风禅寺、海会寺、三城寺、广佛庵、永镇庵、净土莲社、仁寿庵、慈云庵、西峰庵、莲花庵、芦峰寺、香山寺、杨泗庵、麒麟庵等是省级重点寺庙和文物保护单位。

悠久的禅宗历史,肥沃的禅宗土壤,孕育出一代代高僧大德、护法檀樾。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开辟了禅宗文化之先河;南朝在天柱山创建山谷寺的宝志和尚、修建浮山寺的智顗禅师、建立小孤山启秀寺的僧人马祖道一、募建迎江寺明代士绅阮自华、近现代月霞、本僧、月海、皖峰、宏行等高僧,及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他们都为安庆禅宗的振兴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禅宗饮食

禅食原是历来寺院里的传统,规定僧众按照符合灵修的方式和心态去吃每一餐。禅食对食材、环境、进食时的心情等提出了要求。在食材方面要求食物回归自然,吃得简单,吃得清淡,吃得天然,尽可能保存食物的原状原味;在进食环境方面,不仅要求幽雅舒适、光线柔和,而且还要有禅音乐相伴;在进食心情方面要求清除一切负面情绪,如担忧、烦恼、仇怨、悲痛、恐惧等,以恢复与上天的沟通,体验自己存在的感觉。禅宗饮食旅游资源包括食材的制作、进食的程序等方面。迎江寺的素菜制作、饮食也就成了安庆的特色饮食之一[3]。

(六)艺术旅游资源

禅宗艺术主要包括雕塑、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它们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禅宗智慧的结晶。懒悟的画作,超然洒脱,高远淡泊,禅机意境跃然纸上;赵朴初书法作品字字形断而意连,自然一气,不鹜造作,有人评价其书法作品“字如莲花笔有梵音”;《信心铭》不仅是禅宗的法典,也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三、安庆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对禅宗文化理解过于狭隘

一是从文化概念外延的角度看,许多人将禅宗文化等同于寺院文化。二是从文化旅游产品的角度看,又将禅宗文化限定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忽视将无形资源进行开发、挖掘和再创造。这直接导致安庆地区禅宗寺院旅游开发路径锁定于物质文化遗存,缺少像《印象刘三姐》这样对精神资源的再创新旅游产品,寺院旅游发展不尽人意。三是将禅宗旅游文化开发理解成禅宗寺院的重建,但这种以重建者主观想象中的文化再现大多并不能被旅游者所认同和接受。创新才是禅宗文化旅游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将优秀的禅宗文化遗产重新审视、嫁接和筛选,汲取其合乎旅游业发展和符合时代需求的因素,创造出新的禅宗旅游文化。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是在少林寺的禅文化和武术文化基础上打造出来的优秀禅宗旅游文化,获得市场成功和文化再创新。安庆地区禅宗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完全可以以其为基础,将禅书、禅武、禅画、禅农、禅舞、禅乐进行有机整合,吸收当代流行文化要素,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禅宗旅游文化旅游产品。

(二)禅宗文化旅游开发同质化严重

尽管禅宗有不同的派别,资源各有特色,但他们都同属于宗教文化类型,所以无论在宗教内涵还是在宗教外在的建筑、活动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导致了禅宗旅游文化同质化。如寺院的布局、建筑形式、内部供奉的菩萨等都大同小异,同质化非常严重[4]。

(三)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明显

不少地方在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出现低俗、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一些寺院以开发佛教景点为名,行坐收“香火”钱为实;一些禅宗景区(点)中存在迷信和诈骗活动,采用各用手法诱骗游客烧高香、贵香、抽签、算命等,骗取旅游者的钱财。这直接导致了安庆地区禅宗文化旅游的宗教精神因素影响在淡化,对游客的积极影响在减少。媚俗和庸俗化的功利性经营导致了禅宗文化旅游魅力的丧失。

(四)禅宗旅游消费新产品单一

安庆市的禅宗文化旅游景区(点)开展的大多是观光旅游活动,深度开发不足,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烧香拜佛,他们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认为烧香拜佛就是禅宗文化旅游的全部。实际上,看庙看神,烧香拜佛只是佛教旅游文化消费中的一部分内容,只是佛教旅游活动的一种表象,决不能把其当成消费的核心。禅宗文化旅游产品可开发出禅修、主题酒店、禅宗文化与生态休闲等高端旅游产品。

四、安庆市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重塑安庆市旅游形象

当前,安庆市旅游形象宣传多变,在旅游市场定位不准。既可以是山水园林旅游地形象、又是文化旅游城市形象、还是生态旅游城市形象。旅游地形象多变往往导致市场定位不准,在旅游者心目中形象模糊。安庆旅游地形象之所以出现多变,主要是对本地文脉把握不准。如安庆市在文化旅游城市定位时,以皖江文化为核心,并以其为文脉进行定位。但皖江文化包涵政治文化、戏剧文化、书画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桐城派文化、新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等。皖江文化实际上是以区域为范围,将各种文化堆积在一起,难将安庆地区各种文化串联起来。以此为文脉,对安庆地区进行文化定位,必然导致安庆地区文化在游客心目中的模糊和混乱。禅宗文化发源于佛教文化,在本土化过程中吸收了道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儒教文化,对皖江地区的各种文化的发展都有渗透和引导,所以以禅宗文化为核心,重新塑造安庆市旅游形象,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当前安庆市开发的重点工作。当前的重点工作是以禅宗思想为主导,对安庆市旅游区重新布局,形成禅宗文化旅游主线;其次,要重新审视前期开发的景点,以禅宗文化为文脉,调整景点的开发和经营方向,形成旅游产品定位,并最终形成特色。

(二)禅宗文化融入安庆市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之中

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首先,禅宗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提倡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其次,提倡心灵的完全自由,不为形束,不受物拘;第三,强调超越,既超越伟大,又超越渺小,所以禅是一种无分别的境界。禅宗六祖慧能提出的“无心说”,其核心是要求僧众对自身及周围的一切进行辩证思考,不要用固有模式或理论作先验性判断,尽可能以平和的心态,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创造。依据禅宗思想理论,在安庆市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根据旅游资源规定的本质、本性,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将强调简朴、恬淡、超然物外的理念融入景区的设计和规划中,景区景物的设计与布局安排要让人不觉得惊艳,但静坐其中,就能渐渐生出一些意味,要的是物象之外的景致,追求的是弦外之音,这就是所谓的“意境”[5]。即景物和景观是开发者和设计者将内心情感、禅理感悟及其形象联想的综合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最大限度的再创造过程。把禅宗文化内涵充分融合到自然景观之中,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充分展现安庆禅宗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三)培育禅宗文化旅游市场

一是巩固已有的本地禅宗文化旅游市场。据2010年的统计,安庆市有25.8万群众信教,定期到寺院从事宗教活动。加上他们带动的人群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安庆市的禅宗文化旅游市场较大。二是开拓高端禅宗文化旅游市场。一方面要与重点风景名胜区如花亭湖、天柱山、司空山等整合开发,策划“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另一方面,从观赏性开发向参与体验性开发转变,设计特有的旅游体验感悟项目。形成以天柱山、花亭湖禅宗文化为核心的禅修文化游,形成生态休闲和禅修相结合的禅修中心。三是融入江南禅宗大市场和国际市场。主动对接全省旅游开发,主动融入江南禅宗大市场,与江西、湖北、浙江的禅宗旅游形成遥相呼应之势,同时加强与河南禅宗旅游市场的联系,使安庆禅宗文化旅游区成为安徽旅游的一个强有力的支点。要将东南亚诸国、日本、韩国作为重点市场加以研究[6]。四是开发节日和节庆禅宗文化旅游市场。每月的初一、十五、腊八及不定期的黄梅戏艺术节都可以成为宣传推介禅宗文化的时机;将禅乐与传统黄梅戏嫁接,创新禅宗文化,通过举办大型音乐会来宣传禅宗文化,培养禅宗文化旅游市场;不定期举办禅宗文化研讨会,研究禅宗文化与皖江文化的联系,也是培养禅宗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实体项目开发

一是仿照安庆文博园的开发模式,在安庆大龙山景区打造安庆禅宗圣地。安庆禅宗圣地以禅文化旅游为核心,围绕禅文化、休闲度假、和谐生态三种体验,重点开发禅文化游览、禅文化修学、禅文化购物、禅文化美食、禅文化民俗、禅文化养生、禅文化度假、禅文化居住等八大产品,整体形成“一个核心、三种体验、八大产品”的体系。从而打造聚集人气的强力磁场,展示禅宗文化,构建安庆对外交流的平台[7]。二是开发静修项目。目前禅修中心在全世界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在西方和香港、东南亚地区已经开始出现面向社会不同阶层、弘法方式多样化和管理方式现代化的禅修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心灵生活需求必然增多。而禅修可以无关信仰,可以超越宗教、种族,直指人心,回归本心。对解决现代社会普遍的心灵问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托天柱山、司空山和花亭湖的山水环境和周边的禅宗文化资源,进行禅修活动,可帮助消费者缓解压力、体察身心、开阔心胸、净化心灵,解除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与心理障碍。禅修活动包括阅读、静思打坐、养生、药膳、瑜珈、太极、茶道、禅乐、沙龙和悟道等内容。三是打造禅宗文化主题特色酒店。依托禅宗寺院,将酒店打造为香客进香礼佛的起居室,致力于满足香客需求的服务方式的创新,追求物质满足的舒适性和精神满足的愉悦和惊喜。酒店除提供基本的禅食,还着力营造禅宗文化氛围,提供包括书法、佛像、佛教艺术品、图书、音乐、禅茶、普佛、抄经、瑜珈禅定、经行、阅读、禅机故事、佛教礼仪、素斋、佛教养生等多种服务[8]。

[1] 余世磊. 第二届禅宗暨皖江历史文化研计会会议论文集 [M]. 安庆: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13(12):72-75.

[2] 朱运涛. 浅谈慧能的“功德”观及现代意义[EB/OL].http://hk.plm.org.cn/gnews/201133/201133225117.html

[3] 华立庚. 论佛教文化与地方城市发展——以安庆迎江寺为例[J]. 新西部,2012(11):39-40.

[4] 杨占伟. 佛教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误区与正确解读[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7):4-7.

[5] 聂火云,黄大希. 宜春打造禅宗品牌文化的经济价值[J]. 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5):60-64.

[6] 伍百军. 营销理论下的云浮禅宗文化旅游开发[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127-130.

[7] 释见忍. 打造禅宗文化品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世纪行,2012(1):36-37.

[8] 闫 浩. 现代文艺演出形式对禅宗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文化作用[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73-75.

责任编辑:李应青

F59

A

1673-1794(2014)06-0029-05

张鹏顺,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职业教育(安徽 安庆 246003)。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2012jyxm722)

2013-12-28

猜你喜欢
安庆市安庆禅宗
鱼殇
意林彩版(2022年1期)2022-05-03 10:25:07
禅宗软件
英语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26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我想养一只猫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少儿美术(2020年5期)2020-12-06 05:52:42
安庆市水产路桥梁设计方案研究
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 01:45:34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中秋月
当代音乐(2019年5期)2019-06-11 10:14:30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张九龄与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