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的知识产权策*

2014-03-29 10:35余俊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电子知识产权 2014年11期

余俊 /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在新的世界趋势和潮流的推动下,创新型经济全面崛起,世界城市体系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全球 生 产 网 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走 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创新网络(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伦敦、纽约之所以被公认为世界城市范例,不仅是因为其所在的国家是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拥有世界最发达的现代生产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拥有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法治水平与创新体系。例如,据2014 年7 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创意产业给伦敦带来了353.1 亿英镑的年产值,占伦敦年度经济总增加值(GVA)的11.64%。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在伦敦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概分别为88.8%、11.1%、0.1%。纽约的新增高技术就业岗位已和硅谷差不多,在2007-2011 年间,纽约所吸引的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是全美7 个科技领先的地区中唯一正增长的城市。在纽约目前的产业结构中,其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为0.2:11.4:88.4,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90%。相比之下,截至2013 年末,北京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9%,虽已在全国居首,但仍然落后伦敦、纽约十几个百分点。因此,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力,力争尽快完成社会转型,实现工业化。能够支撑这一现代生产体系的,只有创新。以创新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城市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而激发和保护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作为国际竞争最有效的利器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作为工业文明的基本标志和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财产制度之一,已经成为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转变的战略工具。

然而,知识产权与创新并非凭空产生,它必须栖身于一套优良的、高效的、安全的、公平的、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既包括创业者、私营公司、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1. 参见OECD, Innovation Strategy: Getting a Head Start on Tomorrow, Paris, 2010a.,也包括财政、金融、税收,乃至市场的接受程度等驱动性要素2. 参见Meric Gertler, Peter Phillips, Frederic Richard, and Jerker Moodyson, 'Cluster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Thomas Andersson,Sylvia Schwaag Serger, Jens Sorvik, and Emily Wise Hansson, eds., The Cluster Policies Whitebook, IKED -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Knowledge Econom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Competitiveness Institute, and Vinnova, Miniforum 6, 2004, pp. 144-147.,还包括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主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项要素之间的联系传导。

一、知识产权与创新的生态环境

著名创新理论家Rogers 指出,一个高度发达的创新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政府实验室以及其他能够开发新技术和培养技能型劳力的“知识基础设施”;早期阶段有助于技术进人市场的风险资本投资;能够联系创新系统中参与者的行业协会或组织;能够开发和采用新技术,并与当地市场和全球市场有联系的公司;能够培养创新的商业环境3. 参见Bronwyn H. Hall,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 NBER, Working Paper 10212.January 2004.。创新从“新思想”到“新产品”和“新价值”、“新财富”的转变过程不会呈线性发展,而是将经历许多波折。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创新的政策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等都非常重要。

(一)自然环境

生活品质是知识产权与创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Kolko 等学者就指出,加州温暖干爽的气候是促进硅谷不断创新的原因之一4. 参见Kolko, Jed, David Neumark, and Marisol Cuella Mejia, Business Climate Rankings and the California Economy, San Francisco: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 2011.。对于马里兰州,观察家说优质的公立学校、城市配套和便捷的交通是吸引人才和公司的关键因素。在以色列,信息通信技术5. 2000 年7 月,八国集团在冲绳发表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Okinawa Charter on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就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是21 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产 业集群的主要枢纽城市赫兹利亚、特拉维夫、拉纳纳和海法等也都被认为是所在国家中最宜居的城市。还有学者对英国剑桥ICT 产业集群的公司作过一次调查,发现公司把“员工和主管拥有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列为对自身发展最重要的因素6. 参见Suma Athreye ,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A Study of the Cambridge High Tech Cluster’ in Timothy Bresnahan and Alfonso Gambardella,eds., Building High-Tech Clusters: Silicon Valley and Beyond, 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北京应促进生态用地比例逐步接近国际大都市的水平,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以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健康舒适的生活品质,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来首都安居和创业。这就需要系统地思考北京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而在市域范围内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市域范围内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就是要紧紧把握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在北京外围建设一些区域中心城市,通过空间发展,规划构建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组织与架构,促进北京市域空间的多中心化发展,构建市域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搭建城市区域主体间的关系网络,超越空间临近建立功能联系,实现功能整合,各中心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彼此既竞争又合作,且平等地分享和参与地方网络,同时与全球网络相连接【1】。

(二)商业支持环境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创造者的解放,人的解放。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以劳动者和创造者的解放为前提。中国经济过去三十余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归根结底就得益于我们所获得的经济上的自由。以色列也正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使经济进一步自由化,使私营公司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从而推动了此后信息科技和通信产业的腾飞。世界上其他产业集群以及关于商业环境和创业精神的文献也都为上述发现提供了例证和支持。比如,有学者研究后发现,在印度,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自由化、放松上市要求和出口税优惠等措施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商业环境7. 参见Ashish Arora, Alfonso Gambardella, and Salvatore Torrisi, ‘In the Footsteps of Silicon Valley? Indian and Irish Software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Timothy Bresnahan and Alfonso Gambardella, eds., Building High-Tech Clusters: Silicon Valley and Beyond,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13 年11 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开篇就强调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北京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域内的经济开放度和自由度,积极主动地建设创新要素市场,让市场在创新要素、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流动、竞争中真正发挥主导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消除政府对市场准入、裁员关闭等企业经营活动的微观干预;在解除经济管制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把政府活动的重心放在鼓励创新和创造的商业环境和机制的营造上,激励成功,允许挫折,宽容失败,建构一个着眼长远、冒险进取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商业支持体系。

产学研融合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其中涉及科技成果来源、资金投入、利益分配、产业化运作、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而利益机制的设计最为关键。

二、知识产权与创新的产学研融合

科技的目的全部在于创造财富,但是其本身不是财富。科学技术要创造财富,就离不开技术的产业化,即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才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否则它只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的产业化运用,就是使技术成果成为商品或资本的过程,技术转移包括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资本化。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就是指技术成果拥有方以获取一定报酬为目的,将技术成果的相关权益通过技术市场转让给另一方的过程;技术成果的资本化是技术拥有方以技术成果作为资本投入企业,与企业的其它资本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形成新的经济实体的过程。无论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还是技术成果的资本化,其实质都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合同将技术拥有方和技术受让方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领域的转化,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的研发必须与产业相结合,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技术成果能否有效地实现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并转化为经济效益,前提是该技术是否适应市场需求,能否成为市场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只有当技术优势变成市场优势时,才会出现正反馈(良性循环):不断得到市场新需求的刺激,不断改进和提升新技术,从而保持技术和市场的领先。这就是为什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提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既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的研发水平、创造力的高低,也离不开技术的产业化,还依赖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不断调整,创新体系是一个包括科学技术、产业机制、社会制度等要素的复杂系统,是一个把研发、产业、市场结合在一起,并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系统性过程。因此,北京应当着力建构一套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此外,还要设计一套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产学研融合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这个创新过程中要把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等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到一起协同创新,其涉及科技成果来源、资金投入、利益分配、产业化运作、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利益机制的设计最为关键。比较可行的措施是在产业界与科研人员之间建立奖酬磋商机制,根据技术成果的市场应用前景,以及技术转移后可得的利益进行协商,以具体确定科研人员获得利益回报的比例。并且,随着市场情势的变更,奖励、报酬标准应可以随时修改调整。从而使科研人员切实参与技术产业化的利益分配,尊重其应得利益,以合同保证科研人员应得的奖酬得到保障,以兹激发其创新和创造的热情,促使技术成果真正转变为国家创新的原动力。

三、知识产权与创新的主力机构

世界级的知识产权与创新主力机构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至关重要,一些世界级的产业集群都是围绕一家或多家世界级的主力机构而形成。在硅谷,有多家当地机构可以称得上是主力机构。例如,斯坦福大学通过工业园和人才交流计划,与周边的商业社区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并提供了大量技术类和商业类人才8. 参见Timothy J.Sturgeon, ‘How Silicon Valley Came to Be’, in Martin Kenney, ed., Understanding Silicon: The Anatomy of an Entrepreneurial Reg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就与数十家衍生公司和员工创立的公司保持着联系,从而扩展了硅谷的社会关系网9. 参见David Laws, ‘A Company of Legend: the Legend of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January-March 2010, pp. 60-74.。在马里兰州,高技能人才来自国家卫生研 究 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和 其他联邦实验室和机构,这些机构为成长中的生命科学公司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并购买他们的服务。在以色列的案例中,全民兵役制度和军方对技术发展的重视,使以色列国防军成为了最初的主力机构。此后,英特尔、微软等多家跨国公司成为新的主力机构,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信息通信技术人才。这些机构讲授了国际市场的功能和要求,促使了技术人才的创业,他们的技术性和针对性成为企业潜在的成功途径。

北京是我国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和全国科技力量最集中的地区。拥有占全国1/3 的科技资源总量,占全国74.5%的中央级科研院所,占全国30.9%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36.0%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占全国19.1%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31.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全国40%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得了全国46%的中央财政经费等等,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的知识产权与创新主力机构,在全球市场打造北京质量,建立北京标准,铸就北京品牌,积累北京信誉,为北京赢得更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四、知识产权与创新的人才培育

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的根本前提。美国经济学会的研究认为,“美国经济中的创新实际上是雇佣并激励充满天赋的员工生产新产品的过程”10. 参见Fredrik Anderson, Matthew Freedman, John C. Haltiwanger, Julia Lane, Kathryn L. Shaw, ‘Reaching for the Stars: Who Pays for Talent in Innovative Industries?’, NBER Working Paper No.12435,Issued in August 2006.。欧盟2000 年旨在推动和促进创新的《里斯本战略》(Lisbon Strategy)也早已明确指出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该议程针对人才不断流失到美国的问题,提出了维持欧盟作为高水准研发中心地位的一系列建议。实际上,不仅创新活动首先需要创新人才,而且,从创新系统来看,要顺利完成创新的全过程,必须有能够支持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相关人群。因为技术成果要发挥巨大效益,必须将其与那些最具创新意识的观念相结合,这当中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企业家的素质以及人的品质——“企业家精神”,此时知识将成为效率提高的核心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此,制约经济的因素是“人”的短缺,而不是“资本”的匮乏。因此,创新的成功与否,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主体“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ial Spirit)的激励与拉引。

北京除了完善机制、体系、策略之外,也不能忽视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提高,真正把北京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知识产权与创新人才高地:(1)提高知识水平。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完善的知识水平是企业家精神养成的坚实基础。21 世纪是一个由新的规则所定义的经济时代——知本经济时代,是资本与知本结合的时代,也是知识时代的舞台。知识与资本碰撞将是这个时代永恒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将越来越大,知识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2)增强市场眼光。市场眼光的增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对创造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应当鼓励其以正确的市场观指引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即将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切实回归到市场需求这一根基上来。需要,在任何时代都是发明创造之母,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3)培育风险意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回报和高风险性并存。新技术从诞生到最终被市场接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以外,市场营销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市场对新技术的认可需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以及创新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所以,需要对人才进行企业家风险意识的培养,使其懂得风险管理,能够把握好市场的脉搏,尽可能降低风险。

五、知识产权与创新的融资体系

尽管北京市相关部门、商业性金融机构等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在逐步提高,但各方支持力量整体上处于分散的格局,未能通过制度性建构形成合力与约束,导致市场失灵,融资效果也未达到预期。从本质上而言,通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创新是一个实现金融资源在创新领域有效配置与自我循环的过程,也是参与主体实现风险共担与价值共享的多赢框架下的价值创造活动【2】。因此,为了真正形成融资体系的合力,调动金融资源的潜力,激发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的积聚效应,北京市有必要将制度建构提上议程,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套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的立体网络:(1)把握优化信贷融资规模与结构这个关键点,充分盘活存量信贷资源,协调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有效发挥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发展立体的无缝对接的信贷服务体系。(2)探索法规、组织和考核等制度性安排,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激励约束商业性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供给,依靠合理的制度安排分担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产生的商业风险。(3)设立类似于欧洲投资基金(European Investment Fund,EIF)这样的专门基金,为政府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提供作用路径和着力点。例如,可以考虑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作为信用保障资金,引导银行向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的方式支持科技型小企业发展,通过补偿银行在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小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风险损失,扶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4)设立北京地区科研院所创新数据、北京地区知识产权交易数据、北京地区高新企业认定数据、中关村信用促进会相关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相关部分数据等信息库之间的联通共享机制,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综合化平台、数据化平台、精细化平台;(5)创新金融体制和机制,对北京银行中关村海淀园支行这一首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支行在授权、考核、产品、流程、团队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鼓励更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探索设立专门服务于创新创业融资需求,符合科技金融自身规律的专门银行等金融机构。

总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地规划,悉心地设计,科学地论证,周密地安排。它既是一项制度化工程,需要大胆地进行制度文明的创新、改造和升级;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理念、战略、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创造性融合,需要法律、经济、管理、金融、人才、生态等制度的体系化互动。北京只有建构起制度化的知识产权与创新生态系统,才能形成制度的强大合力,释放制度的巨大能量。

【1】李国平.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定位与模式研究【EB/OL】【2010-09-19】.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00919/10288681578.shtml.

【2】李兴伟. 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的举措、问题及对策【J】. 证券市场导报, 20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