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月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直以来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词汇的理解和积累,作为重中之重的词汇,其一词多义的现象使得不少学生背诵单词时囫囵吞枣,未能把握多义现象的本质,有时尽管积累了较好的词汇基础,却很难在阅读和翻译中恰当使用词汇,经常忽视对词义折射出的意义的把握。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集中分析学生一直以来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的一个关键词“意义”,意义的获得是建立在人们体验客观世界,并经过一系列认知努力得到的结果,作为认知的最后一个阶段,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意义,语言的输出才显得顺理成章,而意义这一抽象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却被反复忽视。
无论使用何种语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及各语言的产生有其共通性,认知语言学将其归纳为现实—认知—语言的过程,现实决定了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决定了语言的产生,而语言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包括了互动体验,意向图式,范畴,概念和意义,其中互动体验是意向图式形成的前概念,而意向图式又构成范畴的基础,在意义产生之后人们才开始用语言去描述要表达的意义。
首先,人们在与世界的互动体验中,通过将经验和信息加工成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以使其长期储存在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建立意向图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感觉,知觉和意象的形成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了人们认识世界初始阶段的一般规律。“感觉”是认识的最简单形成,具体而言人的五官感受就是感觉,以此来认识客观世界。更高级一些的形式是“知觉”,通过多次直观了解之后,人们不仅知道了物体的一般属性,也了解了物体的自身特性,从而将这些感受综合归纳到头脑中并以此赋予物体一个总体印象,例如对香蕉的“知觉”是黄色,可食用,弯曲型,多长于南方等。在看到并归纳出物体特征之后,对物体的整体印象就作为长期记忆留在了头脑中,进而使得人们在物体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也可以想象出该物体,唤出其意象,作为感觉和知觉的心智表征。Lakoff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意向图式”的概念,意象侧重于人在头脑中储存信息的形式,图式是指一种认知方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固化的反应模式,是一种认知结构,意象图式包括了人们认识、理解、获取意义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此描述人们如何将互动体验中获得的信息加工组织成常规性的认知结构(Ungerer&Schmid 1996:160)。
其次在意向图式形成之后,人们对于词汇形成了范畴化的概念,Croft&Cruse(2004:74)认为,范畴化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牵涉到对某一个体以及某一特定经验的理解,并将这一个体和经验理解为更加抽象的事物。正因为人们具有范畴化的能力,才构成了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通过对各种物体和事件进行概括和归类,无序世界变成了有序世界,因此范畴化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关键性方式。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在范畴和概念出现之后,人们建立了语义系统,意义的提取才成为了可能(王寅2007:92)。范畴是指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形”概念构成的。范畴是认知本体对外界事体属性所做的主观概括,是以主客观互动为基础对事体所作的归类 (王寅2007:91)。具体来说,对范畴的理解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你吃过了没”就暗含了“吃”的范畴,它包括了一次用餐的整个过程,而不会被曲解为正餐以外的进食。Rosch和Mervis将范畴分为了三个层次,包括上义层次,基本层次和下义层次(王寅2011:42)。基本层次处于中心地位,基于普遍的认知模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相近或相同的基本词存在于不同的语言中。以颜色为例,Berlin&Kay(1969:67)提出了焦点色(focal color)的概念,他们认为每个颜色词不管在哪种语言里,所指的颜色焦点区是相似的,也就是说焦点色是相似的,例如每种语言中都存在表达黑色与白色的词汇,这是基于对白天和黑夜的经历。又如以表达情感为例,悲伤、快乐、痛苦这些人类共同而普遍的情感,在每种语言中也能找到对应的词汇,这就为直译提供了基础,因此基本层次词相对稳定。基本层次向上可概括出上义层次,向下可切分出更细的下义层次。上义层次范畴是在基本层次范畴基础上建立的,下义层次范畴比基本层次增加了一些特别,基础的属性,与认知背景,文化特征密切相关。
例如,对于“花”这一上义层次范畴,蒲公英和雏菊就是下义层次范畴,而玫瑰相对于蒲公英和雏菊而言就是基本层次范畴,因为玫瑰是这一范畴中的原型成员,而另外两个则是较不原型的范畴成员,只是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特别去区分原型和较不原型的范畴成员。下义层次范畴的特殊属性和上义层次范畴的一般属性可以说明这两种非基本范畴的认知功能,上义层次范畴突显了一般属性,最具代表性,而在语言学习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下义层次范畴,因为它具备“突显”的特殊属性来强调它区别于其它范畴成员的地方。例如要描述黄色的形状像杯子的花朵,我们选用下义层次范畴的词,也就是buttercup来表达,这种突显属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词义。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赵艳芳2000:36)。
Wittgenstein提出了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原理,即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彼此的相似情况和程度不一样(Taylor 1995:38-39)。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连贯性是通过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家族相似性可将范畴中的所有成员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范畴的中心成员是确定的,但是边界是不确定的,不同范畴的边界可能出现重合。离中心成员越近的词有越高的家族相似性,越远的词有越低的家族相似性,范畴内成员地位不相等。有较低家族相似性的词称为边缘成员。例如典型的哺乳动物是老虎,狮子等,而鸭嘴兽是这一范畴的边缘成员,“宠物”的中心成员是猫,狗,而边缘成员是鳄鱼。每一个范畴的原型成员彼此之间的区别是最大的。
范畴理论为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新的角度,词义被纳入语义范畴,因为语言结构同其他概念结构一样,都建立在同样的认知机制之上(蓝纯2001)。同样,在英语单词中,一词多义现象就是一种范畴现象,包括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如fruit的中心意义是植物的果实,而边缘意义是事情的成果,或者子女。在理解了一词多义的现象之后,应该选择词义中的中心成员还是边缘成员,取决于语境,例如fruit在 “The scientists will study the variety of trees and observe which are fruiting.”和“The team has really worked hard and he is enjoying the fruits of that labor.”两句中,很明显前者指水果,而后者指成果。
在对基于互动体验的意向图式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之后,Lakoff提出了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简称CM)以说明范畴化能力,认知模型使范畴化成为可能,此处认知模型相当于认知域的概念(王寅2011:63)。多个CM构成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做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它是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具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包括四种认知模型:命题结构原则,意向图式,隐喻映射,转喻映射。隐喻就是一种从一个认知域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反映了人们发展不同概念域之间联系的能力,隐喻映射原则是指一个意向图式或命题原型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相应的结构上,该模型可用于对更多事件(特别是抽象事体)的概念化,推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认识范围。在分析词义方面,ICM可以用来解释其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多变性(王寅2011:64)。
在记忆单词时学生应该学习了解范畴化的概念,并运用认知模型去理解单词的意思和用法,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英专的学生在背诵单词时习惯只看中文解释,不看英文定义,这种学习方法易于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不容易理解单词的全部范畴成员,尤其是在多义词的背诵时出现困难,造成背单词事倍功半的结果。另一种是在翻译和写作时出现单词的乱用和滥用现象,只凭自己对单词意思的印象就胡乱使用,得不偿失。例如单词degree,学生要记住“度”和“学位”两个意思不难,难的是很少有人理解为什么一个单词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含义,大都囫囵吞枣的死记硬背。其实这可以用ICM的隐喻映射原则来解释。
在学习过程中,“度”这个含义出现频率较高,以它作为下义层次范畴的中心意义,先看“度”的英文解释:a position on a scale of intensity or amount or quality,再看作为“学位”的英文解释:an award conferred by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signifying that the recipient has satisfactorily completed a course of study。前一个解释提供了一个背景条件(background/ground)“在强度或数量或质量方面所处的地位”,而后一个解释突显了在某一个特定条件下的情况,大学作为一个意向图式,成为了scale这个认知域的映射对象,之所以能够映射是因为学校将学生分为不同年级,这种分层结构与scale具有相似的意向图式,而quality这一特征被突显,当学生一级一级的爬上去并达到了某个位置的时候,学校给予证书作为证明,因此degree也具备了“学位”的意思,根据这一过程也可看到肄业的学生不满足获得degree的条件,至此学生可以透彻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而避免了死记硬背,只要教师在讲解单词时根据隐喻映射机制适当阐述,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一词多义的用法,辨明所用的语境。
Berlin,B.&Kay,P.(1969).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Evolution [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roft,W.&Cruse,D.(2004).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J.(1995).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gerer,F.&Schmid,H.(1996).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蓝 纯 (2001).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 [J].外语研究 (3)。
王 寅 (2007).认知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 寅 (201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