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民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儿童游戏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分析研究
杨虎民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目前,对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的本质和价值方面,游戏对儿童身体、智力、创造力、美感、情感美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儿童游戏理论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究.本文对这些幼儿游戏理论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
游戏;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最早的儿童游戏理论,被称为“游戏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剩余精力说
剩余精力说也称为精神过剩论,主要由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提出.该理论认为游戏是由于有机体需要宣泄体内剩余的精力而产生的.生物有机体除了有保护自己正常生存的精力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体内剩余精力通过一定途径发泄出去,而游戏活动便是有机体剩余精力发泄的最好形式.有机体体内过剩精力越多,游戏活动就越多[1].
1.2 松弛说
松弛说也称为娱乐说,主要由德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提出,他认为游戏是由精力不足而引起.劳动使得人们疲劳,而游戏可以恢复人们的体力.帕特里克进一步扩展了拉扎鲁斯理论,他认为游戏是来自个体放松的需要.
1.3 生活准备说
生活准备说也称为练习说,主要由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提出.格罗斯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出发阐述游戏的本质内涵,他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在无意识中为将来生活做某种准备,这种准备是无目的一种活动.虽然儿童天生具有本能,但本能并不能使儿童完成复杂的生活任务,这就需要儿童在本能基础上进行练习以完成任务,而儿童的游戏就是为其成熟做预备性练习.总之,游戏是人和动物从出生就具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游戏活动时间的长短随动物进化的程度而发生改变,儿童作为进化的高级动物,在成年后则需要复杂和完善的技能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儿童期越长,游戏的时间也就越长.
1.4 成熟说
游戏欲望说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拜登代克提出.拜登代克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具体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并不是儿童本能活动,而是儿童一种幼稚欲望的成熟表现.拜登代克指出引起儿童游戏的欲望包括三种:通过排除障碍以发展儿童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并环境保持一致的欲望、重复操作与练习的欲望.
1.5 复演说
复演说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霍尔提出,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活动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再一次重现.也就是说儿童的游戏活动反映了从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整个进化过程.儿童的游戏只不过是人类祖先最早活动遗迹的再一次出现,祖先曾经做过动作、操作过的具体活动以及有关事物的态度都可以遗传下来.例如,儿童的攀爬和打秋千的游戏是复演了人类处于动作阶段的生活状况;团体游戏是儿童复演了人类部落时期的生活状况等.
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儿童游戏理论,被称为“现代游戏经典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精神分析说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有天生的欲望,而人类的欲望因受压抑不能像动物那样随意表现.如果儿童的种种欲望不能得到表现,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学问题.游戏能保护儿童的心理发展,使得儿童能成功逃脱现实生活中的强制和约束,能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途径来宣泄其负性情绪,进而补偿儿童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欲望以被现实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接受来表现,逐渐促进与发展自我.蒙尼格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能把身上固有的攻击性内驱力转化为社会所允许的放肆表现出来,能有效的降低儿童的情绪焦虑.精神分析自我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依据弗洛依德的理论加以阐扬与修正后提出了掌握理论.他认为游戏既可以降低焦虑,也可以使愿望达成.游戏活动能帮助自我协调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通过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能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
2.2 认知动力说
认知动力说主要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主要从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来考察儿童游戏的产生与发展.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认知结构不成熟,导致儿童往往不能够在同化与顺应之间保持较好协调或平衡.如果同化作用超过顺应作用,那么儿童可能完全不考虑事物现实状况、目前的客观特征,而仅仅只是为了自我的需要与愿望去从事某种活动,进而改变现实情景,将外在事物、情景改造成能适应儿童原有发展水平和主观意愿的事物与情形,这就是游戏.所以,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此外,皮亚杰也认为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呈现出相应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在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游戏的发展水平也有高低表现.皮亚杰认为游戏主要包括三种水平: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2].
2.3 行为主义的学习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游戏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提出,他运用学习理论来说明儿童游戏的产生机制,把儿童游戏看作是一种受学习练习律和效果律影响的学习行为,认为儿童的游戏是一种用其自身特有的行为方式进行归纳演绎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后来,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ra)则从社会学习理论来说明儿童游戏的获得机制,认为儿童的许多游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现实或替代化的榜样行为而产生了具体的内在操作对象.儿童在游戏活中,他们学会了既能坚持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遵守游戏集体的规则与要求.
2.4 社会性活动理论
社会性活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艾里康宁为代表.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观点包括:游戏的实质是愿望的满足;儿童在游戏中创造了想象的情境,也创造了游戏规则;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的巨大作用就是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艾里康宁认为游戏的主题是来个体的生活经验,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反映人们的活动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他重点研究了角色游戏,并认为角色游戏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的发达游戏.社会性活动说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论观点来解释儿童的游戏行为,该理论关于儿童游戏的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调游戏是学前儿童的最重要的活动,主导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强调儿童的游戏来自社会性的发展,反对游戏本能论的观点;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3].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儿童游戏理论,被称为“当代西方游戏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元交际理论
游戏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G.Bateson)提出.他在综合运用逻辑学、数人类和学的理论基础上来探究游戏的本质内涵,并试图揭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贝特森认为游戏就是儿童与他人的一种信息交流与实际操作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元交际”.贝特森认为,人类的交际行为有两种具体类型:一种是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通过言语交际能使儿童获得明确的信息.另一种是意义含蓄的交际.这种意义含蓄的交际就是元交际,就是对交流信息的认知与确认,如果儿童意识到“是在游戏”,就觉察到他在和别人进行交谈[4].
3.2 行为适应理论
行为适应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史密斯(Smith).该理论认为游戏能促进儿童对一定环境的较好适应,在特定的安全环境范围之内,新的环境与儿童已有的认知发生了某些冲突,这种冲突对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培养与创新作用.史密斯特别强调象征性游戏中的假装作用,它能使儿童具有创造的空间自由,进而发展儿童的灵活性和自主感[5].
3.3 唤醒调节理论
伯莱因(Berlyne)最先提出了游戏的觉醒理论,他的观点经埃利斯(Allis)的进一步发展和修正,莫定了该派游戏理论的基础.唤醒调节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是由儿童自身控制的一种过程,特别是与儿童自身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说游戏是在儿童内部动机作用下引发的一种行为表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儿童可能需要寻求特定的刺激,以便能维持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达到生理的最佳激活程度.
〔1〕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9.
〔2〕陆晓燕.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启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3):68-70.
〔3〕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3.
〔4〕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4.
〔5〕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4.
B844.1
A
1673-260X(2014)05-0118-02
本文系“地方高师院校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教研项目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