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转型期高校社团发展的思考

2014-03-29 07:52张赫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社团思想大学生

张赫文

(长春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吉林 长春130032)

对社会转型期高校社团发展的思考

张赫文

(长春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吉林 长春130032)

当今大学生感受着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优越条件的同时,其当家作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日益强烈。党对于大学生的各项优惠政策,使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进一步提高了当代青年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心之一。

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

一、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必须正确审视当今教育趋势

21世纪初,国家大力整顿全民教育,先后出台了各项教育政策。在这些政策中,大学生引导教育被单列出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人高举开放的旗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其于当代大学生之引导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引导力。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缺陷。通过设置带有导向性的评价因子,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社团发展的不平衡性

因学校、专业、兴趣爱好、地域不同等原因,如今大学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社团在运作过程中的人员调配以及人员更替使社团质量发生变化:有的社团活动频繁,影响力逐渐增强;有的社团却因为多种原因而衰落,逐步退出大学舞台。真正的文学性、专业性社团逐步减少,而娱乐性、消遣性社团却日渐增多。大学社团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三、从高校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来看社团发展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加,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的意愿不断增强。调查显示,有91%的大学生认为加入一个优良的社团对自身能力培养是很有用处的。大学教育引导作用也应植根于此,在狠抓大学生学习风气的同时,应注重其在社团活动中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展示。对于有才华的同学,应给予尽可能多的展现机会,以此塑造其自信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而对于那些没有特长或者特长不突出的同学,可以针对其感兴趣的项目,多组织活动,让其参与进来,培养其当家作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以此实现对大学生的引导。

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大学生社团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从未怠慢。然而,当今很多大学生社团却没有很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缺乏专业指导

学生社团的主体是学生,社团的萌发和兴起主力工作都是由学生完成。而学生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引向。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建立和发展的引导,拓宽途径,让学生的社团建设思想得到正确的指向和引领。

2.社团管理传承不力

据调查,大学生社团的解体70%的原因在于“管理层”交接不力。也就是说,第一代学生管理层在大三或大四退社以后,下一代的管理群体没能很好地领悟上一代管理的思想和宗旨,工作起来很不顺手,导致社团衰落。其原因大致如下:第一代学生管理层具有一定的热情和思想动机,能够冲破重重困难维持社团的发展。而管理思想在经过一代代传递之后,渐渐模糊不清,社团宗旨也逐步被忽略,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没有起步时那么坚决,使社团的发展步伐日渐放缓,最后停滞不前。为此,高校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本着“培养自主意识”的理念,加强对每一代学生管理层的引导。

3.社团活动质量和要求不高

社团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娱乐性、消遣性社团的大肆萌生和发展。这些社团举办的活动背离了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影响了大学生对本专业研究发展的关注。因此,高校应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水平。

4.“自我造血”功能差

学生社团的运营必须有资金的支撑,学校在这方面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但这并不是社团的长久之计。一个社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自我造血”,即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各种可能的渠道,将资金、人力、物力等筹备工作尽可能做到完善。在思想精神方面,社团本身需要不断地根据不同情况提出新目标,并依据学校领导的指示,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只有做到这两方面的独立,才能切实地履行可持续发展。

5.缺乏政治高度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布和实施,如今家庭结构多为三口之家,独生子女多生长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随着年龄的成长,其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很多大学生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国内外的重要新闻置若罔闻。对此,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的政治高度引导教育,引领学生积极与党靠拢,并不断以此为契机,做好学生入党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卓越的人才。

五、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全局性领导工作

在领导社团发展的工作中,高校要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学校本身的阶段性重心工作和学生社团本身的特点三者有机结合,始终将工作的出发点放在“育人、育德、育行”上。学校可对社团的阶段性工作进行审批和指导,并对其提出意见及要求,从而做好对其发展的引领工作。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高校可适当对社团的运营经费进行必要的投入,帮助社团顺利发展。资金是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但是适当的投入不等于全力支撑。学校还应出台各种政策,对社团的自主建设进行扶持,以解决其完全依赖学校的弊端。

3.提高专业技能,与社团工作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更好地展示自我专业技能的优势,许多学校都将社团活动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学校可以适当举办具有可行性、趣味性、专业性的社团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一方面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4.引入竞争

为社团工作引入激烈的竞争制度,可以促进各社团间的互相提高。但是,竞争不宜过于激烈,否则容易使社团进行自我价值否定,进而打消其工作热情。适宜的竞争引用,可以大大提高各社团本身文化素质的修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对学生自我意识培养、自身潜力挖掘和工作能力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做好学生社团的教育引导工作,是每所高校的必修课程。高校应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为大学生自我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一块广阔的天地。

[1]王德芳.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3]丰根凤,刘家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6).

2014-05-12

张赫文(1986-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思想治政研究。

G647

A

2095-7602(2014)05-0143-02

猜你喜欢
社团思想大学生
缤纷社团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大学生之歌
K-BOT拼插社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