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丽
(伪满皇宫博物院 溥仪研究会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51)
伪满洲国“国旗”探究
王文丽
(伪满皇宫博物院 溥仪研究会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51)
国旗是一个国家标志性的旗帜,是国家和主权的象征,可以增强公民对国家的爱国意识。而伪满洲国“国旗”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种种罪行的历史见证。本文通过对伪满洲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旗”的五色旗的解析,揭示出日本帝国主义炮制伪满洲国,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险恶用心及阴谋。
伪满洲国;国旗;殖民统治;含义纷争
国旗是一个国家标志性的旗帜,是国家和主权的象征,它通过固定的图案、式样、色彩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局势动乱,一些割据或傀儡政权,如“中华帝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伪)、蒙疆政府(伪)、满洲国(伪)”等所谓的政权,也称本身是“中央政府”,亦设有各自的“国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整个东北地区,广袤的东北大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了遮人耳目,避免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日本侵略者开始筹划一个所谓的“新国家”,并迫切需要找一个政治上的傀儡,以显示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并不是侵占,而是满蒙民众邀请他们来帮助建立新国家。于是,末代皇帝溥仪成为了“新国家”元首的最佳候选人。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假借“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建国宣言”,宣布伪满洲国成立。[1]3月9日,溥仪粉墨登场,就任“执政”,同时任命了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满洲国”宣布正式成立,年号“大同”,定都长春,改称“新京”。“满洲国”从此开始了在中国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2]
伪满洲国的成立,是日本关东军一手操办并早已预设好的。1932年1月29日,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受日本司令官之命与溥仪会面,就今后日满关系的各项问题进行了详谈,同时告知溥仪:“当前,满蒙民众建立独立国家的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但不是拥戴阁下复辟你们的大清王朝,而是作为新国家的元首”[3]。1932年2月16日下午4时,张景惠、熙洽、臧式毅、马占山在拜会了关东军司令官后,按照关东军的旨意,于当晚8时在汉奸赵欣伯家召开了由关东军事先安排好的第一次会议,也就是日本策划的“新国家”建国会议。会议按照关东军预设的提纲,通过了设立“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决议,由张景惠任委员长。2月18日,又以“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一份所谓的“独立宣言”,宣布同南京国民政府脱离关系,东北完全“独立”。
作为一个“新国家”,“满洲国”虽为关东军一手操纵而建立,本身并没有独立性可言,但还得伪装出一副主权国家的样子,“国号、年号、首都、国旗”等诸要素更必不可少。2月20日,伪满“东北行政委员”又召开了第三次会议,重要议题是讨论“国体、国号、国旗、国都”等事项。然而,此次会议因“国体”和“国旗”的事项出现了严重分歧。关于“国体”,满清皇室成员熙恰主张复辟,恢复帝制;奉天的藏式毅要求实行立宪民主制;张景惠则表示采用哪种国体都无妨。在关于“国旗”的问题上,更是争论得不可开交,其焦点在于是采用黄龙旗还是五色旗这一问题。双方互不相让,无法调和。其实他们的争论是徒费唇舌的,因为日本关东军早已为他们预设好了既定方案,即“新国家”的国体为“共和制”,而非清朝的复辟;并且“满洲国”各民族杂居,采用代表各民族的五色旗为“国旗”较为妥帖。交由他们讨论,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就在这些“委员”们喋喋不休地争吵之时,决策者板垣征四郎已前往旅顺,就此事向溥仪通报。随后又将此通知“东北行政委员会”,并命令他们作出决议且通过:“国首”——执政;“国号”——满洲国;“年号”——大同;“国旗”——五色旗。
伪满国号“满洲国”,源于乾隆的上谕:“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日珠甲,后改称满殊,而汉字相沿为满洲”。年号“大同”取自《易经》:“天下大同”。首都定在长春。从地理位置看,长春地处东北中心,铁路交通便利,容易成为其控制的中枢;从政治方面看,当时的沈阳一直是奉系军阀的统治中心,哈尔滨则被苏俄经营了多年,唯有长春政治色彩不浓,易于培植反动势力;同时长春的土地广阔、地价便宜,建设成本低。而伪满洲国“国旗”定为五色旗,则是以中华民国国旗为基础设计而成,虽然同为五色,但所表达的含义并不相同。
1932年2月29日中午,伪满“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在奉天自治指导部礼堂内组织召开了“全满促进建国运动联合大会”,共有70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的代表分别发表宣言和决议,并通过了《全满促进建国运动联合大会宣言》及《全满促进建国运动联合大会决议》。最后,大会通过了由溥仪就任“满洲国执政”的紧急建议案。会议结束后,奉天城内举行了浩大的车队巡游,共有60辆小轿车和20辆大卡车参加了巡游仪式。人们挥动着伪满洲国五色旗,高唱伪满洲国“国歌”,整个活动到下午5时结束。这也是伪满洲国“国旗”首次面世。[3]
在宣布“满洲国”成立的同时,“满洲国”政府发布了《国旗制度布告》。《布告》公布了伪满洲国“国旗”的标准样式,同时规定满洲国“国旗”由五色组成,旗地为黄色,左上角分别为红、蓝、白、黑四色横条,各占四分之一,横纵比例为3:2。[4]
多年来,对于伪满洲国五色旗的“五色”所表达的含义众说纷纭。大部分关于五色旗的解释是指“五族协和”,而其中对“五族”的解释又多有不同。一种说法是分别代表日、满、汉、蒙、朝;另一种说法是代表日、满、蒙、朝、俄,因“满”里已包括“汉”在其中。
此外,对“五色”的解释也各有不同,主要观点有如下三种:(1)旗的底色黄色代表满族的强大与统一,红色代表大和民族的勇敢与热情,蓝色代表汉族的正义与青春,白色代表蒙古族的豪爽与纯真,黑色代表朝鲜族的意志与决心。“国旗”整体象征着五族协和,四个民族在满族的统治下联手建立“新国家”。实际上,这种排列方式也说明了各民族地位上的不平等。(2)旗面的黄色代表中央,红、蓝、白、黑四色分别代表南方、东方、西方和北方,整体颜色象征中央统御四方。(3)黄色代表满洲广阔的沃土和福庆;红色代表太阳,表示热情、赤诚;蓝色亦为青色,象征青春与活泼;白色代表博爱、和平与纯真公正;黑色表示克己与坚忍不拔。诸如此类说法,不一而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伪满时期关于“国旗”的解释政出多门,且解释不同,造成混乱。
1933年(“大同”二年)2月24日,满洲国“国务院”发布了第三号布告《对国旗意义的解释文件》,将“国旗”的含义解释如下:蓝色代表的是东方,红色代表的是南方,白色代表的是西方,黑色代表的是北方,黄色代表的是中央,五色旗表示的含义是中央统御四方,其色彩来自社稷中的五色土。[5]同时指出伪满洲国“国旗”“其体取之于社稷之意”、“其用取之于王道之功”,选用五色旗帜,是认为“社之所以祭五土之祀,稷之所以祭五谷之神,谷非土不生,土非谷不显”,创建“国家”就是要为百姓立社稷;而社稷坛的殿前置五色之土,中央铺以黄色,周围用蓝、红、黑、白等四色取四方之意。“满洲国”刚刚建立,用“国旗”表达这种含义,就是要与三千万民众一体,一心一意建好“国家”。根据“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发布的《满洲国国旗考》中的解释,黄色象征五行中的土,代表统御四方的帝王仁德;红色象征火,代表热情和勇敢;蓝色象征木,代表青春和神圣;白色象征金,代表纯洁和正义;黑色象征水,代表意志和决心。同时,黄色、红色、蓝色、白色和黑色又分别代表满洲族、大和族、汉族、蒙古族和朝鲜族,象征着五族协和,四个民族在满族的统治下携手建设“满洲国”。
按说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国务院发布的布告理应为最权威的。然而,“满洲国”虽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其实行的是彻头彻尾的殖民统治,其“执政”和“国务院”也是名符其实的傀儡,并无任何权力可言。相反,作为“国务院”下属的职能部门“总务厅”,却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总务厅”为“国务院”的政务中枢,由日本人担任“总务厅长”,总揽“满洲国”的行政,为实际上的“总理”。而“总务厅情报处”(1937年由日本人统揽“国务院”全权,扩大为“弘报处”)则负责全面控制伪满的文艺、新闻、出版、通讯、广播等文化事业。[6]这一点从其对“国旗”的解释就可看出一些端倪。本来“满洲国”就以“国务院”的名义对“国旗”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所谓的“五色”取自于“社稷”一词。“社稷”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在《韩非子·难一》中就有“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之说。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为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很显然,此种解释就指青色、红色、白色和黑色分别代表东方、南方、西方和北方,底色黄色代表中央,其含义是中央统御四方,除此之外并无其它之意。然而,作为伪国务院总务厅下属的伪情报处,却又节外生枝地在《满洲国国旗考》中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黄色象征五行中的土,象征统御四方的帝王仁德;红色象征火,代表热情和勇敢;青色象征木,代表青春和神圣;白色象征金,代表纯洁和正义;黑色象征水,代表意志和决心”。同时又将黄色、红色、青色、白色和黑色解释为分别代表满洲族、大和族、汉族、蒙古族和朝鲜族,象征着五族协和,四个民族在满族的统治下携手建设“满洲国”。黄色占旗面四分之三比例,意思是以王道主义治国的精神。[3]
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精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根据本国的特点,以立法的形式,相应地制定出自己的《国旗法》,对本国国旗的设计、规格、颜色、制作、使用、升挂、解释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强制执行。其解释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然而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操纵的傀儡政权,假借“满洲国”的名义来巩固对东北三省的统治,以该傀儡政府名义所发布之法规也因此并无权威所言。连“国旗”解释这样的大事,也得由伪总务厅情报处随便加以“解释”,从这一点即可看出满洲国“独立”国家的本质了。以此来看,不论是伪满政府发布的《对国旗意义的解释文件》,还是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的《满洲国国旗考》的两种解释,皆可作为权威发布,因为伪总务厅厅长可凌驾于伪国务总理之上,由此而造成“国旗”出现多种解释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五族” 所代表的是日、满、汉、蒙、朝,并没有“俄”族。这一点从日本著名画家冈田三郎助所绘油画《民族协和图》中也可得到证实。该油画曾经悬挂在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的大厅显要位置,画中所描写的是象征着“五族协和”的五个少女手拉手高兴地起舞的场景。画面人物正中央是身着和服的日本少女,其左侧分别为朝鲜族和蒙古族少女,右侧则分别为满族和汉族少女。
综上所述,有关伪满洲国“国旗”的意义出现多种解释,主要源于其傀儡政府的性质,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1]盛京时报影印组辑印.盛京时报·影印本(新国家之国体与政体犹为立宪共和制)[N].1932.
[2]孙邦.伪满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3]満洲国国務院総務庁情報処.満洲国仮節日[M].国务院国务院总务厅,1935.
[4]満洲国政府公报[M].日译第1号,1932:3.
[5]毎日新聞社.大日本帝国の戦争1(満州国の幻影 1931-1936)[M].日本:吉川弘文馆.
[6]杨凤城.建国精神常识问答[M].长春:新京益智书店,1938.
2014-05-23
王文丽(1973- ),女,吉林长春人,伪满皇宫博物院溥仪研究会编辑部副研究馆员,从事伪满洲国史研究。
K26
A
2095-7602(2014)05-0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