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原因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2014-03-29 07:52刘瑞丽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保守主义大国战略

刘瑞丽

(山东艺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战后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原因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刘瑞丽

(山东艺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

战后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局势为日本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经济决定政治,日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必然要求有与其相称的国际政治地位;本国的地理条件促使日本要跻身谋求“政治大国”之列;日本国内大国主义政治思潮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成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日本的这一战略对中日军事和政治关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政治大国”战略;后冷战时代;新保守主义

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确立、推行的国家发展总体战略[1];这一新的国家战略既是日本经济立国战略取得巨大成就的体现,同时也是其结果。这一战略以“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之间的逻辑关联为基本论据:作为经济大国,有能力争当政治大国,同时也理应成为政治大国;前者为日本设定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依据,后者为日本宣示这一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作出了论证[2]。

一、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原因

1.突变的国际局势为日本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整个世界局势风云突变:两德统一,东欧巨变,苏联也宣告解体。这标志着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的终结,传统观念上的东西方关系不复存在。虽然旧的世界政治格局己被打破,但新的世界政治秩序还不知何时建立,一些国家发展势头很猛,所以,整个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之势。而日本就是这一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身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日本绝不甘心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同时,随着冷战成为历史,日本被美国作为棋子对抗苏联的作用也不复存在。美欧列国要求发达的美欧日等国必须一起肩负起国际责任,日本不仅在亚洲而且在整个世界都要担当起重任;日益加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使得日本在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其经济大国的作用;一些国家对中国高歌猛进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深存戒备,想借助日本的力量制衡中国。在此形势之下,日本政府意识到美欧日共同主宰世界的时刻已经到来,必将取得政治大国地位作为其外交活动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美国外交一意孤行,世界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白热化,大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尽管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凭借国际形势的有利条件,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迈向政治大国的步伐逐步加快,以实现政治大国之梦。

2.经济是政治的决定性因素,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必须有与其相称的国际政治地位

在“经济立国”理念指导之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不久便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固不可摧,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仅次于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90年代后,日本经济发展停滞,复苏的迹象也不明显,但始终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的人均GDP在1991年超过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10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在1997年竟达到47723亿美元;外汇储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排名世界第一,到2005年末,仍以超过8400亿美元的产值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作为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大的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国家,日本在世界经济援助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的日元,也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金融威力。

在其他方面,如钢铁、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美国早已不是日本的对手,在整个世界畅通无阻的是日本而不是美国产品;在科技方面,日本的激光、高集成电子元件、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已遥遥领先于世界,美国已望尘莫及。日本十分清楚,真正的世界性大国不仅仅是经济大国,还应该是政治大国。经济大国是政治大国的基础,政治大国是经济大国的加速器,只有两者合二为一,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3]。日本所追求的是依托经济大国优势来成就其政治大国的梦想。日本经济地位越是提高,就越想成为政治大国,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梦想的强烈度是与其经济实力成正相关的。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日本经济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依赖于整个世界。所以,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日本必然谋求提高自己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对国际事务拥有发言权和决定权。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A·斯卡拉皮诺所说的:“日本不仅要以一个经济大国而且还要以一个政治大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4]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改变过去只出钱不出主意的这一怪相,不仅要出钱,更要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和解决。所以,日本在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也就成为其必然选择。

3.本国的地理条件也促使日本要跻身谋求“政治大国”之列

日本地处东亚,是一个国土面积仅为37.7万平方千米的狭小岛国。但在如此之小的国土上竟然生活着1.26亿左右的人口,人口密度仅次于孟加拉国,居世界第二,所以日本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都极为有限。“空间,它是财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正是日本所缺乏的,而且永远缺乏。”[5]国小人多这一客观现实,使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感。

日本的自然条件也不够优越。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多火山的国家,地震之后海啸也经常随之而来。面对火山、地震、海啸这三大不可克服的威胁,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相对来讲,日本的渔业资源、水利资源、林业资源还不算太短缺,但作为经济支柱的其他能源十分短缺。日本每年进口煤炭约1.2亿吨,石油制品和原油约2亿吨,铁矿石约1.2亿吨。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其对国际社会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因此,日本只有跻身为政治大国,成为世界事务的决策者之一,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从世界上掠夺大量的资源,以使本国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

4.日本国内大国主义政治思潮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成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思想和社会基础

20世纪70年代,日本国内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潮,即新保守主义,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处于主流地位的保守主义派别。中曾根康弘于1982年11月上台执政,此人民族主义色彩浓厚。此后,新保守主义思潮在日本社会的影响迅速扩大,其政治势力在日本发展很快,不承认侵略罪行的行为也越来越多。不过,由于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双重约束,这个时代的新保守主义只能在政治理念层面徘徊,并不能形成气候。

90年代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日本的新保守主义重新抬头,很快发展成为一种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思潮,日本政府的外交和内务活动都直接受其影响。中西启介、佐藤诚三郎、小泽一郎等是其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把日本由“政治侏儒”变为“政治大国”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他们提出了新国家主义政治路线(也就是新保守主义政治路线),把日本追求的第一目标定位为“政治大国”。他们积极主张对内进行全面的、根本的变革,实行决策高效的政治体制;在国际上则极力宣传日本的政治大国主张,强调日本要对国际社会多做贡献。日本的新民族主义思潮就是在此论调基础上产生的。一些宣传新保守主义思潮的著作畅销一时,受到一批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表明这一思潮已经被一部分日本国民了解并接受。

二、 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中日邦交正常化到冷战结束这段时间,中日双方尽管也有矛盾,但总体关系还算不错。冷战的结束及中国的日益崛起,使日本面临的国际与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不断增强的总体国家实力,使日本国内产生了如下疑问:中国的强大对于日本来说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挑战论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将会对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梦形成极大的障碍,所以一定要阻止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机遇论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日本来讲是个机遇,因为中日两国间的经济可以优势互补,再加上两者在地缘上比较接近,所以应该鼓励加强中日合作,以中国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只有拥有强大的经济,才可能实现政治大国战略。所以,冷战后,出于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的需要,日本在对华政策上愈来愈呈现出两面性:既想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又担心中国强大;既想将中国拉入国际社会,以多边合作制约中国,又担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6]。日本认为中日关系以后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合作与协调,在军事政治领域表现为摩擦与竞争。的确,“政冷经热”是当前中日关系的总特征。鉴于此,对于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在此不作赘述。下面就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对中日军事、安全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

(一)对军事方面的影响

日本政府于2004年重新部署了其军事战略,以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首先,日本军事战略将由“先发制人”取代“专守防卫”,并且其军事力量不但要防御本土,还要应对周边事态,这是日本迈向军事大国的重要一步。其次,把中国作为对日本的主要威胁写入防卫大纲,鼓吹中国对日本的军事威胁。再次,日本军力的基本使用方向为对付“新型威胁”。日美军事同盟合作也不断加强。2005年2月,美日公然将台海问题作为其在亚太的共同战略对象,此举是对《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肆意践踏,意味着日本的防卫重点是中国而不再是俄罗斯;2005年10月,日美决定将在弹道导弹防御、防空、反恐等多个领域强化协调与合作,确定一旦有事将共同制定战争计划。日本的军费数额也是非常大的,2005年日本的军费超过中国50%,人均军费则是中国的十多倍。日本还不余遗力地鼓吹“中国威胁论”,为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找借口。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更是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典型代表。早在2013年10月10日,安倍晋三就表示,“日本政府正在探讨修改宪法解释以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针对南海问题,安倍则鼓吹“中国威胁论”,声称“非常担心中国欲强行改变现状的动向”[7]。 2013年11月8日,安倍表示,中国在不断地增强军备,朝鲜也在抓紧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开发,日本的安全保障环境变得进一步的严峻。认为自己有必要发挥国家指导者的强大领导作用,积极推进国家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8],确保日本处于安全状态。

(二)对政治方面的影响

外交活动是实现一国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采取一系列的外交活动,试图扩大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疏远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是日本外交的一贯伎俩。冷战后,日本积极发展与蒙古和越南的关系,希望这两国在日本需要的时候能够发挥从北南两边制约中国的作用;最近几年俄中关系发展良好,日本妒火中烧,决定密切发展与俄的关系,向俄方表达共同防范中国的意思;进入21世纪,日本加快了与中亚国家外交的步伐。例如,继续对这些国家实施“金钱外交”,邀请中亚的青年学生到日本留学,提供优厚的待遇等;积极发展与印度的关系,借助中印边界问题挑拨中印关系;在东南亚极力宣传“中国威胁论”,挑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好从中渔利;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同盟,挑拨中美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孤立中国。此外,日本还借助“人”这一幌子来干涉中国的内政,严重破坏了中日政治关系的基础。例如,日本政府频繁邀请“藏独”人物达赖喇嘛访日。2012年4月,在“疆独”势力准备于日本举办“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之前一个月,日本部分右翼议员组织了“日本维吾尔国会议员联盟”,公开有组织地支持“疆独”活动。日本作为曾经侵略过中国的邻国,其有系统、有组织地对中国内政的干预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9],严重破坏了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这是中国政府所不允许的。

[1]徐世刚,肖小月.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J].东北亚论坛,2000(2): 37.

[2]金熙德,冯昭奎,等.再生还是衰落—21世纪日本的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88.

[3]刘强.论日本“正常国家”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0):2.

[4]唐丽丽.浅析日本“政治大国”战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8(3):20.

[5][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M].孟德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51.

[6]张广宇.冷战后日本的新保守主义与政治右倾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4.

[7]中国新闻网.安倍鼓吹“中国威胁论” 担心中国强行改变南海现状[EB/OL](2013-10-10)[2014-06-02].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10-10/5357636.shtml.

[8]安倍鼓吹中国威胁论 称中国破坏其和平环境[EB/OL](2013-11-09)[2014-06-02].http:∥news.youth.cn/gj/201311/t20131109_4171980.htm.

[9]日本战略取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EB/OL](2013-05-27)[2014-06-02].http:∥www.ciis.org.cn/chinese/2013-05/27/content_5983782.htm.

2014-06-11

刘瑞丽(1978- ),女,山东定陶人,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硕士,从事国际政治研究。

D81

A

2095-7602(2014)05-0014-03

猜你喜欢
保守主义大国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柏克的法律思想探究——保守主义者的节制与审慎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战略
战略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