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韵、气:打造地理高效课堂的“三字经”

2014-03-29 06:37:48丁淑贞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三字经教材课堂教学

丁淑贞

(安庆市第二中学,安徽 安庆 246001)

魂、韵、气:打造地理高效课堂的“三字经”

丁淑贞

(安庆市第二中学,安徽 安庆 246001)

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接受知识,生成新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拟定教学目标、构思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接受知识,生成新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是精讲而不是面面惧到,是启发点拨而不是填鸭灌输,是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智慧,用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课堂上,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认识规律、历练能力、发展思想,在合作中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提升价值观,使地理课堂有课魂、课韵和课气。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以下简称本节课)为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地理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表现。

1 魂:先进的课程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注重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主体是学生,要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服务。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学案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被广大地理教师所采用。教师还通过录制微视频、建立富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料等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地理的需求,帮助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都能有自己的收获,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地理学科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中表现的突出作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看书、做导学案、查阅资料等预习学习内容,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了解学习内容。课堂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习。课外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思考,大胆创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还要有清晰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人本和科学的特点,其出发点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地理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的体验、地理思维方法的训练、地理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关心学生终身健康成长,实现“学会地理”到“会学地理”的根本转变。

如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围绕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量不足的问题,师生展开讨论。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看老师发布在网站上的微视频,自主学习。浅显易懂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共同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学习问题由教师点拨与讲解。整节课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主,把活动贯穿于始终。学生思维活泼,语言表达清楚,课堂讨论热烈,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就在这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解读和精彩展示。

2 韵:巧妙的教学设计,缜密的教学组织

2.1 科学灵活的运用教材

新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本就是一个范例”。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研究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的调整、取舍、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另一方面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教材内容情境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文字知识图形化,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便于学生学习。

本节教材内容有两个部分:“自然资源与我们”、“资源丰富 人均量不足”。 分为四大板块:正文板块、图文板块、活动板块、阅读板块。正文是教材的主体和骨架;图文是教材的彰显和诠释;活动是教材的支架和灵动;阅读是教材的补充和拓展。如何上好两部分内容,解决四部分的关系是处理本节教材的关键。教师改变了按部就班使用教材的设计思路,而是站在便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构思教材,即“创造情境、认识资源、了解现状、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拓展练习、学以致用”等七个方面合理恰当地整合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契合新课标的要求,突出了“授人以渔”的思想,使教学设计达到新的高度。

2.2 创设实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本节课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习作片段导入新课:“清晨,推开窗子,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窗外树上传来鸟儿美妙的歌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令人心旷神怡。门前不远处的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亮,河的对岸是一望无际的油菜田,正值油菜花开的季节,放眼望去,遍野金黄。面对大自然展开的这幅美丽的画卷,我不由得陶醉了”。接着材料中闪耀着红色字体的关键词:窗子、阳光、树、鸟儿、空气、小河、油菜花等,字幕下方打出问题:哪些是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

学生清新响亮的朗读,轻音乐配底,优美动听,营造出活泼欢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抛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让学生想学。这样的导入设计巧妙,演绎地理课堂之美,打造地理课堂教学无穷的魅力。

2.3 高效直白的课堂提问

优质高效课堂提问既要清晰直白、语言简洁或用一个短句提问,又要使提出的问题直涉知识的本质,还要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内且有思考的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自然资源概念后,教师通过大屏幕提供一系列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等教学环节回答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材料一中哪些是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来自哪里?它们与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材料二展示的图片中,哪些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更新?哪些用一点少一点?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对于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我们该怎样进行合理利用呢?等等。这些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清晰直白又富有挑战性,学生亟不可待,跃跃入试,尽显初中地理课堂学生积极发言,抢先答题,活泼可爱的课堂氛围。

2.4 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学案教学、微课教学等。本节课除采用情境教学外,还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围绕教学的一个特定知识点,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实验操作等制作成ppt课件或操作演示,配合讲解录制成十分钟左右的视频或音频上传到网络或者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 气:科学的学习过程,有效的学习评价

3.1 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一门科学,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可以用地理学的原理来解释,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教学,学生会感到学习地理有用,感受到地理学的社会价值。

本节课学习中,教师除精用教材内容,还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手段搜集补充与教学有关的学习资料,一方面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如学习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做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教师补充如下材料由学生判定:每节约1度电就会少消耗400克煤,少排放约1千克的二氧化碳和30克的二氧化硫······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韩等国。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用自己国土上的森林生产,而且用过后回收用于造纸等。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四分之一,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因此,我们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等。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教师用文字表述,用数字说明,用图片展示,这种巧妙的教学设计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感染学生的心灵,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较好的教育意义,是地理教学合情合理。

3.2 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重要、最有力的工具。教师利用地图教学、学生学习使用地图,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读图、析图、用图的技能,学生可以用“图文结合法”进行有效学习。如本节课老师除带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原理图、示意图等,还利用多媒体提供各种自然资源的图片、节约用水的漫画等教学资源教学。各种鲜亮的图片,使学生习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给学生增添美的享受。

3.3 学生参与的学习过程

参与、体验、经历、合作、探究是地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学习。

3.4 及时有效的学习评价

课堂上教师要善用激励性语言、得体的手势、鼓励的眼神、具有亲和力的笑容对学生的表述和对问题的理解作出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常常被鼓舞,有自信,就会产生更高的自我期待。学生也要对同伴的问题及时点评,对老师的微视频作出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完善了自我,成就了同伴。

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跟随学生走,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求异思维,乐于合作的精神,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束仁龙]

G632

A

1674-1104(2014)03-0149-02

10.13420/j.cnki.jczu.2014.03.046

2014-02-16

丁淑贞(1965-),女,安徽潜山人,安庆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三字经教材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朗朗韵味话经典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49:27
小学语文教学“三字经”
请进《三字经》 打造“善”班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