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学助力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现状考察与路径分析

2014-03-29 06:33高建国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陆文夫苏州作家

高建国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文学是很重要的因素。苏州亦然。新时期苏州精神“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既承载了苏州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融入了新时代的苏州文化内涵。如何诠释苏州文化的历史脉络与个性特征,需要学术界对其总结和概括,也需要作家、诗人用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不同语言艺术形式,刻画她的生动形象,诠释其深刻内涵,增强人们对苏州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呈现多样化魅力,为人们理解、热爱、接受苏州文化架桥铺路,创造有利于苏州社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的软环境。然而,如今在苏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中,文学的作用正逐步消解和缺失。近年来,苏州文坛虽然作品众多,获奖频繁,却缺少力作,影响太小,鲜有创新,难以完美体现苏州文化形象。这也与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不相称。《苏州“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推动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它为古城苏州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撑,也有利于重塑苏州城市文化形象。苏州文坛应抓住这一契机,准确定位苏州文学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的角色与作用,努力用文学的影响力来提升苏州文化形象,使之成为新时代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塑造苏州文化形象有多种途径,城市建设、媒介宣传、社会发展都能为苏州文化形象增光添彩。强调文学的作用,是因为它能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精神与情感,文学描写的社会生活是形象立体的,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尤其是那些思想厚重的文学作品,一旦借助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被读者欣然接受而产生影响,便可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发挥较大作用。

(一)拓展苏州历史内涵,升华区域文化形象

文学作品是现实与虚构综合的艺术产物,它不受时空的有限性和生活的真实性限制。苏州作家在创作中,可以藉此突破现实屏障,穿越历史时空,利用本土丰富的史料,融进合理的艺术想象,再现古城曾经的辉煌和成就,表现吴人创造的奇迹与文化。文学作品的情节与细节,可将蒙尘的抽象历史,还原成有生有色的生活情景。有限的历史素材一旦结合无限的艺术想象,便可从多元视角来透视、拓展与延伸区域社会的历史内涵,增强苏州文化形象的厚重感。

(二)阐释艺术形象与城市文化的二元悖谬倾向,引导人们准确理解苏州文化形象

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的苏州文化符号,多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山温水软、吴侬软语、才子佳人、读书享乐、淡泊内敛;影视文学作品刻画的,多是苏州人的淡雅从容或阴柔懦弱的一面。其实苏州也有阳刚的一面,历史上的苏州,越往远古越是强悍:工业强项是冶炼铸造,生产杰作是“干将”“莫邪”,对外关系是争强好胜,孙武子的《孙子兵法》流行世界各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博爱情怀,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影响了无数华夏子孙,它们无不彰显苏州文化的开创精神与博大胸怀。这些体现着刚性之气的文化、历史和人物,如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浓墨重彩的描绘,定能颠覆苏州留给世人的传统印象,令人重新思考和定位苏州的文化精神与城市个性。

(三)培育地域精神,涵养民众情操,调节社会关系,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文学作品有认识与教育功能,在区域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中,文学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良好风尚的形成与传播。苏州清代作家沈三白的自传小说《浮生六记》,描写作者和妻子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此书一度成为江南夫妻生活的理想范本。苏州当代作家陆文夫的小说“《围墙》曾在河北省委的三级干部会议上印发,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学习材料。”[1]这说明文学作品一旦在读者中形成气场,便能产生正能量,有助于强化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提升人的精神面貌。

(四)助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共创走向市场的文化产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发展明确为新的强国战略,推动了全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这同样离不开作家的积极参与。苏州有影响的影视剧作品,大都由本土作家参与编剧,如范小青(参编《费家有女》、《新江山美人》、《偏不离婚》等)、苏童(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他在其中任编剧)、陶文瑜(参编《春光灿烂猪八戒》、《新江山美人》等,策划《偏不离婚》)等。[2]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陆文夫曾为央视《话说运河》写过解说词,[3]由此可见,作家用小说和影视剧本,也能为区域文化建设作贡献。

(五)构架区域文化形象传播的纽带与桥梁,拓展苏州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

城市文化形象受区域的局限,传播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但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在国外很受欢迎和追捧,它能带动地域文化形象的对外传播。新时期苏州有两个文化符号影响巨大,在西方国家颇为知名,一是苏州园林,其精美的艺术形态折服了西方朋友,联合国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曾邀请苏州能工巧匠为他们建设微型园林;[4]二是苏州作家陆文夫,他的小说《美食家》译成法文后,仅巴黎一座城市便销售10万册,如今每年都在加印;[5]这部小说也成了俄罗斯(俄文版)的常销书。[6]1989年,陆文夫因其文化影响获得了法兰西文学骑士勋章。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一直心仪陆文夫作品,他将陆文夫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7]陆文夫作品描绘的各种美食,更令西方读者垂涎欲滴,他们甚至循着小说中的美食踪迹,来苏州寻觅美味小吃。[8]陆文夫用小说为苏州美食文化描绘了完美形象,客观上扩大了苏州的文化影响,这一经验值得苏州作家学习。

毋庸置疑,苏州文学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曾发挥过应有的作用。苏州是文化名城,文人辈出,著述甚丰,影响久远,客观上扩大了苏州的知名度。历史上的张籍、范仲淹、范成大、贺铸、冯梦龙、金圣叹、周瘦鹃、俞平伯、袁水拍、曾朴、叶圣陶、程小青、范烟桥等,都是一代文学名家,其人和其作都成了苏州文化符号。苏州当代文坛的作家队伍也很庞大,现有全国及省市作协会员376人,[9]理应成为描绘和讴歌当代苏州文化形象的生力军。但近年来苏州的文学创作不尽如人意,难以担此重任。主要表现为:

(一)作品众多但力作甚少

以新世纪第一个10年(2000-2010)为例,苏州作家仅在国家级文学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等,累计多达382部(篇、首);出版各类著作(含小说、诗歌、散文、文化、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合集、主编等)1083部。[10-11]数量堪称庞大,却很难读到力透纸背的文本,给全国读者留下深刻记忆的并不多。国人至今耳熟能详的苏州文学佳作,依然是陆文夫、苏童、范小青等上世纪发表的《小巷深处》、《美食家》、《围墙》、《妻妾成群》、《裤裆巷风流记》等小说,新世纪带有苏州标志的文学佳作严重缺席,更不用说像《美食家》那样影响深远、走向国际的旷世佳作了。

(二)获奖频繁却影响甚微

新世纪第一个10年(2000-2010),苏州作家获得各类奖项(含鲁迅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国家及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等不同市级以上奖励)423个。[12-13]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州文学事业方兴未艾,作品的整体质量很高。但这些获奖作品的社会反响却很小,绝大部分作品发表或出版后,没有在读者中引起积极而广泛的共鸣。

(三)创作认真却缺少突破

在苏州作家的创作中,创作手法单一而惰于创新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苏州文学作品中,囿于视野狭窄而鲜有题材和主题突破的现状一直存在。作家们既难超越别人的艺术高度,也难以突破自己的创作局限。相比之下,文坛前辈陆文夫先生的作品,半个世纪以来却一直备受关注,原因是他始终带着创新思维从事文学创作。陆文夫年轻时,积极参加“探求者”文学创新活动;上世纪70、80年代复出文坛,他的一系列作品总能在艺术上移步换景,体现出难得的创新精神。其作品还融入了苏州文化的艺术精髓,将苏州评弹的叙事手法、昆曲的高雅格调、园林的置景理念、美食的审美情趣,借鉴和活用在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海内外读者的热捧和欢迎,连续五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①陆文夫小说《献身》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贩世家》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围墙》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清高》获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美食家》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但如今这样的作家,在苏州实在太少。

苏州文学缺少突破和创新,难以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苏州人的文化性格使然

在吴中大地,人们崇文重教,修身养性,洁身自好。但文化精神中也有“重安逸”的特点,[14]53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这一是因为历史上的苏州是春秋吴国的都城,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伍子胥、孙武等文武精英,曾在这里辅助吴王争霸称王。只可惜这是历史长河中很短暂的一幕,从那以后,苏州长期以来都远离政治中心,使这座城市缺少政治上的阳刚之气。二是因为苏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气候宜人,风光优美,是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宜居之地。在这里生活的苏州人,富足充实,自在悠闲,用不着励志图强、惊世骇俗。三是由于苏州特殊的优异环境,历朝历代不断吸引外地人来苏州生活、谋求发展。外出做官的苏州人致仕或被罢免,首选回乡归隐;外地的达官显贵,会选择来苏州退隐;经商者发迹后,要到苏州来置办家产,筑园造屋;有成就的文人更喜欢居住苏州,寄情山水,著书立说。大家移居苏州,“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清逸”的文化传统。有这样的文化心态,便难以写出惊天动地的文学巨著。

(二)文学创作缺乏统一明确的方向

在文化发达的苏州,作家们乐于在创作中寻找精神寄托,却未必能够自觉凸显文学的文化意义,因而会弱化苏州文化形象。作家笔下若缺少吴人情怀和地域文化符号,便无法留住人们心中的苏州记忆。所谓文化符号,即人类借助语言和非语言形式传达文化内容的一种媒介,方言、实物、艺术、名人、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都属于文化符号。以文学手段传播苏州文化形象,当然离不开这些特定的文化符号。陆文夫被尊称为“陆苏州”,便与他的作品融入众多的苏州文化符号有关,仅在小说《美食家》中,就写到了朱鸿兴、元大昌、新聚义、义昌福、松鹤楼、木渎石家饭店、陆稿荐、马咏斋、采芝斋、酱方肉、朱鸿兴面条、鲃肺汤、枫镇大面、常熟叫花子鸡、石库门、私家园林、十字监狱等苏州众多的饭店、美食和建筑,它们都是苏州百姓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与“苏州”二字密不可分。这部小说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苏州文化随同它的符号,也就名扬海外了。可惜这样的经验,并没有体现在更多的苏州作家身上。

(三)管理部门缺少奖励机制

作家在作品中,突出和刻画了苏州文化形象,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目前《苏州市文学艺术奖奖励暂行办法(修订)》第四条规定,凡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骏马奖,以及我省对应奖项的最高奖的作品、作家,均可申报“苏州文学艺术奖”,其中作品奖的奖金为10-50万元,个人奖的奖金为10万元。①参见2013年2月28日颁发的《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文学艺术奖励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然而,对于描写、研究苏州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学术著作及作家、学者,却缺少相应的大奖和重奖,它会削弱大家的积极性,不利于强化和传播苏州文化形象。

(四)文学成果缺少有效的传播渠道

如今的文学传播,已经不能单靠纸质媒体了。文学只有插上影视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这也是拓展苏州文化形象传播渠道的有效手段。在文学与影视结合传播的实践中,“苏州元素”恰恰又是影视剧提高收视率的砝码。以苏州亚细亚影视公司拍摄的作品为例,32集电视剧《决战江南》,创下了当时央视8套黄金档收视率排行榜第五名的佳绩;27集电视剧《谍战古山塘》,曾名列全国年度电视剧收视排行榜第五名;42集电视剧《风雨雕花楼》,获得当时上星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率。[15]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州文化的影响力,也为本土作品提供了走向成功的一条经验。可如今在苏州,能够成功借助影视传播的文学作品并不多。

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夏维中教授认为,苏州是我国唐宋以来的历史文化“龙头”。[16]这说明,以文学形态来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苏州有先天条件,因为创作资源丰富、名人名家众多、文化成就卓著、历史影响深远。但如何用文学作品来描绘和支撑这个“龙头”形象,苏州作家任重道远,今后还需做许多努力。

(一)深入开掘历史文化资源,拓宽文学创作空间

强调和呼吁苏州文学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大有作为,首先是因为它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仅在“吴文化”形成的初期,就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要点:一是2500年以前发生的吴国争霸事件。春秋之季,伍子胥为报父仇,说动吴王举兵讨伐楚国,吴国从此成为南方强国。顾颉刚先生说:“吴王霸业成功,苏州的文化亦因而放一异彩。”[17]1对于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与描写,可以彰显吴文化的阳刚之气和多样化个性。二是吴国经历了勾吴国从建构至灭亡的历史变迁,涌现出泰伯、吴王寿梦、吴王阖闾、吴王夫差、伍子胥、孙武子等历史风云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他们的形象,能彰显吴文化的人性魅力与历史影响。三是勾吴文化作为覆盖江苏全境的远古文化,其时已跻身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和当时的楚文化、齐文化、鲁文化、晋文化等相互碰撞和交融,成为我国春秋时期重要的地域文化,其发展战略与模式在中国区域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值得作家们秉笔描绘、再现雄姿。此外,历史一路走来,还为苏州留下了众多人文古迹:虎丘山的剑池古墓之迷、灵岩山馆娃宫的西施传说、洞庭山古村落的巨贾传奇、苏州园林主人更迭的过往与命运,……它们既是吴中大地的风景名胜,也是一部部期待挖掘的传奇故事,这些精彩纷呈的创作素材,其人物、情节一经文学传播,必将增加古城苏州的文化份量,提升苏州的文化形象。

(二)充分展现苏州文化风情,张扬地域文化色彩

苏州经历了2500年的风雨历程和文明洗礼,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脉络与儒雅格调,风物清嘉,人文荟萃,一直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硕果累累,享誉中外。作家们能够看到,当年吴国建立的姑苏城,水陆双棋盘的格局至今保持完整;青铜器冶铸业曾居全国前列,吴戈、吴剑、吴冶在古代达到了“微妙圣神”的高峰,依据西方学者鉴定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冶金技术、文字和城市”三个标准,[18]10苏州早就进入了文明社会;明清苏州是全国工业最发达的城市,苏州一府(七县)的税粮是明政府全年税粮总收入的1/10,贸易居全国之首,繁华程度超过了当时的京都北京。

苏州文化的发展更是堪称奇葩:市貌建筑粉墙黛瓦,视觉上质朴秀雅;教育发达人才辈出,培养出众多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的专家名流;文艺创作百花竞荣,创造了独特的昆曲、评弹、书画、苏绣、园林、盆景、工艺、美食等文化艺术形态。苏州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因为它有秀美淡雅的文化风貌和洒脱清丽的生命个性。旗袍、甜食、折扇、学府、园林,是苏州人的物质条件;读书学艺、谈古论今、品茗雅聚、遛鸟吟诗、寄情山水,是苏州人的生活情趣;洁身自好、清傲孤僻、外柔内刚、满腹经纶、规避红尘,是苏州人的精神取向。苏州人吃穿住行的实用和精美,都是其文化性格在生活中的体现。离开了这一块风水宝地,也就谈不上“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了。作家写出了苏州人诗意雅致而淡泊从容的一面,也就写出了苏州文化形象的个性,即她不一般的生存格调与生命情怀。

(三)努力革新文学创作思路,拓展文学传播渠道

文学创作不紧跟时代步伐、不努力打造艺术精品、不拓展作品传播途径,便会“深藏闺中无人识”。所以,苏州文学要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发挥作用,还需改革传统的创作理念,开辟多样的传播途径。

一是要塑造文化大师形象,打造苏州文化偶像。在苏州,文学、演艺、书画、刺绣、建筑、手工艺等文化艺术领域的明星式大师,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身上有耀眼的光环,一经文学、影视、书画等多种形式传播,便可扩大苏州的文化影响。过去我们写苏州名人,多局限于身世介绍、成就评价、传闻戏说,很少走进大师们的生活与情感,描摹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独特个性,展现他们与时代的复杂纠葛与人生命运。文化一旦缺少大师参与,便无法呈现感性形象;文化如果缺少生命激情,便容易丧失精神与灵魂。

二是要重拍昔日文学佳作,再现苏州经典魅力。苏州有史以来的文学佳作,可谓“汗牛充栋”,诗词曲赋、小说传奇、文论史典,应有尽有。仅明清以来的叙事文学,就有不少佳作传世,可用影视等现代艺术手段再现这些作品,加深人们对苏州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冯梦龙的“三言”、传统的昆曲剧本、沈三白的《浮生六记》、褚稼轩的《隋唐演义》、曾朴的《孽海花》、叶圣陶的《倪焕之》、陆文夫的《美食家》、苏童的《妻妾成群》、范小青的《裤裆巷风流记》等,如用当代最先进的影视手段,将它们改编或翻拍成影视剧,便可构成苏州文化展示的一个影视长廊。

三是要集中力量铸造精品,多方传播文化典型。过去我们谈到苏州文化,可以滔滔不绝介绍许多内容,因为苏州历史悠久、文物遍布、名人太多、成就太大……但一言以蔽之,却很难找出能够集中代表苏州文化的一个人物、一项成就、一个故事、一栋建筑、一段历史。不是没有,而是缺少重点打造,影响甚微,所以苏州虽有众多文化符号,依然缺少重心和亮点。比如,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精品,但以“拙政园”为题的小说、以“拙政园”为名的影视剧、以“拙政园”为研究对象的考证书籍、以“拙政园”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少之又少,几近于无。这会削弱拙政园的文化形象,使之变得苍白单一,似乎只剩下物态的景观了。被誉为“陆苏州”的陆文夫先生,五次荣获国家级奖励,是中国当代文坛极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也是苏州文化的一个典型。他逝世后,南京出版了《永远的陆文夫》,①王蒙等著,江苏省作家协会编《永远的陆文夫》,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以示纪念;泰州成立了“陆文夫研究会”,组织撰写了《陆文夫传》,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中国的文学大家陆文夫》,出版了陆文夫研究文集。[19]而苏州对陆先生的纪念方式,除了推出一套《陆文夫文集》,其他相对简单了许多,这显然会削弱苏州的文化形象与影响。如果苏州能够组织撰写《陆文夫传》,成立“陆文夫研究会”,筹建“陆文夫纪念馆”,为陆文夫先生塑像,用戏剧、影视、评弹、昆曲等艺术形式改编陆文夫代表作,便能体现苏州文化发展的热情与自觉,陆文夫这个典型也会为苏州文化形象加分,诚如王蒙所说:“苏州因他而更加苏州。”[1]

四是产业助力文学创作,共同传播文化形象。如今文坛,作家稿费低,作品发行难,作家的地位和影响普遍缩水,需用产业化手段来拓宽文学的生存空间。文学作品除发表、出版,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连环画、动漫作品、说唱艺术、舞台剧本。它们既能收到产业效益,也能扩大文学的影响。数十年前,毛泽东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改编成评弹,演出后轰动全国,家喻户晓。前不久,曹禺话剧《雷雨》被改编成苏州评弹,演出颇受欢迎,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如果《美食家》等苏州本土的优秀文学作品,也能通过改编、演出、出版和放映,实现其产业化运作,同样会收到预期效益。这将形成一种文化产业与文学创作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双赢的发展格局,使苏州文化形象更加丰富和多元。

总之,文学助力苏州文化形象塑造,要厘清一个观念:用文学来提升文化形象,不是万能的;但文化缺少了文学的助力,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文学是文化的风向标。先有人间的喜怒哀乐,才会有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先有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才会有文学创作的宏篇巨制。反过来说,缺少作家如椽大笔的生动描述,缺少文学名篇佳作的广泛传播,这文化也会削弱其形象和影响力。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古今文脉传承,世间有口皆碑,更赋予文学一种特殊使命。相信苏州文学经过蜕变和发展,定会成为苏州文化形象的一个新亮点。

[1]王蒙.想念文夫[N].光明日报,2005-08-19(7).

[2]李斌.试论苏州特色电视剧文化体系的构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97.

[3]梁云玉.新沪中学学生陈汉元[N].虹口报,2011-12-05(4).

[4]宋冰.中国风景妩媚世界苏州园林将出使联合国[N].人民日报,2007-02-06(4).

[5]胡喜盈,唐伟.陆文夫:玩家 吃家 作家 美食家[EB/OL].人民网,(2005-07-15)[2014-03-11].http://culture.peo⁃ple.com.cn/GB/3545625.html.

[6]抛却底蕴中国文化难走出去[EB/OL].北青网,(2009-11-20)[2014-03-11].http://bjyouth.ynet.com/3.1/0911/20/3998280.html.

[7]马悦然.诺贝尔文学奖与华文文学——马悦然在新加坡的演讲[EB/OL].联合早报网,(2008-12-08)[2014-03-11].http://www.zaobao.com/special/face2face/story20081208-28493.

[8]胡殷红.作家陆文夫谈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3-21(11).

[9]苏州市作家协会简介[EB/OL].苏州文学艺术网,(2009-07-29)[2014-04-09].http://www.wl.suzhou.gov.cn/Info_Detail.asp?id=3002.

[10]会员专集出版信息(1999年至2006年)[EB/OL].苏州文学艺术网,(2007-12-12)[2014-04-09].http://www.wl.suzhou.gov.cn/Info_Detail.asp?id=2997.

[11]苏州市作协会员2005~2010年出版专集一览[EB/OL].苏州文学艺术网,(2011-05-04)[2014-04-09].http://www.wl.suzhou.gov.cn/Info_Detail.asp?id=4530.

[12]会员主要获奖情况(1999年至2006年)[EB/OL].苏州文学艺术网,(2007-12-12)[2014-04-09].http://www.wl.suzhou.gov.cn/Info_Detail.asp?id=2998.

[13]苏州市作协会员2005~2010年主要获奖情况[EB/OL].苏州文学艺术网,(2011-05-04)[2014-04-09].http://www.wl.suzhou.gov.cn/Info_Detail.asp?id=4533.

[14]苏简亚.苏州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15]梅蕾.好作品就要会讲故事[N].苏州日报,2013-05-07(2).

[16]施晓平.《苏州文献丛书》第二辑首发[N].苏州日报,2013-11-09(2).

[17]吴恩培.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8]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19]市文联成立50周年暨陆文夫研究报告会举行[EB/OL].中 国·泰兴 ,(2010-09-18)[2014-03-11].http://www.taixing.gov.cn/E_ReadNews.asp?NewsID=17261.

猜你喜欢
陆文夫苏州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茅盾与陆文夫
一种缘分
陆文夫与《苏州杂志》
——由《苏州杂志》解读陆文夫的三重身份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