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朱元璋仁政

2014-03-29 06:20骆辉仔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赋税仁政朱元璋

骆辉仔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而朱元璋从一介濠泗平民一跃而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开创了明王朝270多年的统治基业,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朱元璋能够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并使明王朝在经过元末战乱之中能够迅速与他的仁政施政方针是紧密相连的。朱元璋实施仁政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实质仍是维护朱家王朝能长治久安。

1 朱元璋仁政的内容

“仁政”这个词首先是由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政治蓝图。孟子在见梁惠王曾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1]10。从孟子和梁惠王的这段对话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孟子仁政的内容主要有:减轻刑罚、轻徭薄赋、使民知礼三方面。历代的君王也主要从这三方面来标榜自己是仁政的实践者。

朱元璋的出身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的帝王的出身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秦、西汉、东汉、魏、晋、隋、唐、宋、元的开国皇帝,除了汉高祖是亭长出身,其他的帝王要么是贵族,要么就是握有军权的官僚。这些出身显贵的开国皇帝虽然也接受到农民战争的洗礼,但却没有亲身经历过农民无奈走上反抗道路的痛苦。从朱元璋的高祖开始,朱家就是世代为农。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经常受到地主和当地官吏的压榨,因此,他在《御制皇陵碑》开头就写道:“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日夜彷徨”[2]11。后来在外流浪中亲眼看见元朝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所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见到人民因不堪这种极端的剥削而铤而走险举起义旗。即位之后他就曾对大臣说过:“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3]800,正是这些亲身经历使得他对仁政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形成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朱元璋仁政的内容在建国之后他与刘基谈论过如何去治理国家时便吐露出来了,朱元璋认为“宽仁必当阜民之财,而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暴则民无以遂其生”[4]21。从朱元璋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仁政思想的内容主要有:阜民之财、息民之力、明教化、禁暴。

1.1 阜民之财

朱元璋认为“百姓足而后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未有民困穷而国独富者”[3]3618。为使民富,朱元璋的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轻徭薄赋,这一举措在朱元璋建国之前就已经实行了。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常遇春攻下赣州,地方官请按照原先赋税征收,朱元璋回复道:“此岂可额耶?命亟罢之,并免甲辰秋粮之未输者”[3]215。建国之后更是多次下令减免赋税,实施振贷,特别是对被灾和经受战火的地区,《明史》之中记载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中出蠲免达48次之多。只要国库充盈,即使在丰年时朱元璋有时也会加以减免赋税,以使百姓减少赋税支出,洪武九年(1376年)下诏说:“……今蓄储有余,其淮、扬、安、徽、池五府及山西、陕西、河南、福建、江西、浙江、北平、湖广今年租赋,悉免之”[5]31。朱元璋自身也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节俭,建国前夕,在南京营建皇宫审定宫殿图样时,朱元璋不但将装饰华丽的部分全部删减,而且告诫官员说:“宫室但取其坚固而已,何必过于雕斫?……夫上崇节俭,则下无奢靡。吾尝谓珠玉非宝,节俭是宝”[4]8-9。减免赋税只是减少向百姓征收赋税,为了使百姓富足,“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5]1894,这样农民可以靠桑麻等副业而获得一些收入。朱元璋的这些阜民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代史学大家孟森评价“明太祖之劝课农桑,作养廉俭,已足藏富于民”[6]40。

1.2 息民之力

息民之力主要就是不要过分使用民力,在使用民力上朱元璋认为“役民而民不劳”[3]2624。若使用民力超出百姓的承受范围必将造成社会的不稳,所以朱元璋尽量要求官员少用民力。在开国初讨论徭役的时候朱元璋就对官员说:“民力有限,徭役无穷,当思节其力,毋重困之,民力劳困,岂能独安?自今凡有兴作,不得已者,暂借其力,至于不急之务,汎之役,宜罢之”[4]23-24。朱元璋这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潞州上贡人参,朱元璋立即谕之曰:“朕闻人参得之甚艰,岂不劳民?今后不必进”[4]50。朱元璋的这些息民之力的言论、行为很好的使百姓在元末战乱之后得到休养。

1.3 明教化

朱元璋小时候因家贫而未接受很好的儒家教育,但从参军之后“太祖在军中,甚喜阅经史,后遂能操笔成文章”[2]61,因此他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5]1686。但中原是经蒙元统治了90多年,沾染了大量的胡风,加之元末战乱人们习于争斗,所以朱元璋把明教化作为自己仁政的一个措施。在建国之前朱元璋就注意了这方面的建设,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回乡省墓的时候就要求家乡的“父老幸教子弟孝弟力田”[5]14,建国之后即刻要求乡村恢复古代的乡饮酒礼。

1.4 禁暴

对百姓实行暴政式的管理而引起的王朝灭亡的事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秦王朝和隋王朝都是因为暴政而导致了二世而亡,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也主要是由于元朝统治者的暴政而造成的。朱元璋对这些暴政引起的王朝灭亡也是深有体会的,因此将禁暴作为他的仁政施政方针之一。禁暴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作为帝王本人不向百姓施行暴政;二是要求官员对所管辖区域的百姓不施行暴政。不向百姓是暴政就要求统治者实行宽仁之政。朱元璋一次与群臣讨论元亡的原因时,认为“居上之道,正当用宽”[4]28,所以他在一次存恤诏中要求官员“勿以仁为弊”[7]40。

2 朱元璋仁政的特点

2.1 严官宽民

朱元璋对百姓所施行的仁政重要一个特点就是:轻官重民,对官员的要求非常严格。朱元璋出身于贫农家庭,对于官府压迫欺榨的痛苦是深有体会。朱元璋本人对元朝官员欺压百姓、贪污成风的情况甚为痛恨,成为皇帝之后的朱元璋“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不恕”[4]29。洪武年间的几次大的案子,诸如“空印案”、“郭桓案”、“胡蓝之狱”,受罚处死的官员都在数万间。因此,后人都认为朱元璋好用峻法,但是这些峻法“于约束勋贵官吏极严,实未尝滥及平民”[6]78。为了使百姓不受到官员的欺压,朱元璋不但继承了古代的登闻鼓制度而且还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朱元璋规定民可以直接向皇帝陈有司贤否,“若非朝廷号令,(官员)私下巧立名色,害民取财,许境内诸耄宿人等,遍处乡村市井连名赴京状奏”[7]765,不仅允许百姓直接向皇帝,而且还允许民可以直接将下乡扰民的官员绑缚京师①。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力的遏制了官员的胡作非为的现象。朱元璋对于不尽心于民谟、贪赃枉法的官员,绝不会手软,对他们往往会除以极严的刑罚。洪武十年四月“癸卯,振湖广水灾。丙午,户部主事赵乾振荆、蕲迟缓,伏诛”[5]32,从赈济到伏诛期间仅三天,足见朱元璋对官吏要求严格。然而,另一方面对百姓却十分的宽仁,洪武二十七年,刑部奏金工二十七人坐盗内库金,按照当时法律是要判死刑的,而朱元璋却说:“盗内库金,当死。愚民但知爱金而不顾其身,是以轻蹈刑辟。姑宥其死,谪戌金齿”[3]3194。对于贫困无依者,下令“给以衣食”、“给以屋舍”[7]533,这些表现了朱元璋对百姓的宽仁。

2.2 仁政的不平等性

朱元璋对民施行的仁政并不是平等的,在施行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是有区别的施行的,突出了朱元璋仁政的不平等性。朱元璋仁政的不平等型首先表现在区域上。朱元璋对苛政猛于虎的道理是深有体会的,因此他对民除了在灾荒时候蠲免赋税外,对百姓征收的赋税尽量从轻从简。孟子的仁政思想最主要的一点也就是要统治者轻徭薄赋,朱元璋在与群臣讨论国家兴亡时也是一再强调轻徭薄赋才是明君应该所为的,他在祖训录就告诫嗣君要在国家储积稍有多余的时候“择地瘦民贫处,亦优免之,不为常例”[7]365。因此他在明初,定全国田税: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三升三合五勺,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然而对江南地区的官、民田却征收非常高的赋税,《明史·食货志》载:“浙西官、民视他方倍蓰,亩税有二三石者”[5]1896,虽然江浙一带地区的土肥,但是江南地区官、民田的赋税将近是普通地区官、民田赋税的六十倍,这远超出了江南地区的承受力,因此这些地区发生逃民的现象非常严重。为了保证浙西的沉重赋税能够按照规定收取,朱元璋还规定了户部官员不能由浙江、江苏、江西籍贯者担任,使得这些地方的赋税一直到明亡以来就是赋税沉重的地区。朱元璋不平等的赋税政策体现了朱元璋仁政的不平等性。

3 朱元璋仁政评价

3.1 实行仁政的目的

仁政是孔孟的主要思想,也是明君、文人一直以来追求的政治理想,但在实施过程之中往往是背道而驰。历代较为有作为的帝王并不会仅拘泥于孔孟的仁政,即使开始用儒家治国的汉朝也曾自白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8]277!他们的仁政往往是矛盾的,仁政的实行也就必须服从于政权的需要。朱元璋实行仁政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曾直白的说过“保国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焉”,这也就是说朱元璋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就必须要 “藏富于民”就必须向民实行仁政,朱元璋的仁政是为了得民心、保君位。正是因为朱元璋实行仁政是以维护朱家王朝为前提的,一旦仁政与统治相冲突时就会将仁政舍弃。江南田赋沉重就表现了朱元璋为了维护王朝统治而将仁政舍去,“将江南赋税定的特别重,是明初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既有地区的社会经济上的原因,亦有全国性的政治上的原因。后者并且是很重要的因素”[9]18这里所说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为了维护王朝的统治。所以,朱元璋实行仁政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

3.2 仁政积极的影响

首先,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可以从明初期的田赋收入的增加就可以反映出来。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征收的谷、麦、米、豆共 26105251石[4]2218。到洪武二十六年时增至32789800余石[4]3370,十二年之间增长了600多万石,这不得不说是朱元璋仁政的结果。

其次,朱元璋的仁政也使社会得以安定。朱元璋的仁政强调不扰民、息民之力,使民得以尽力于本业。加之朱元璋大力惩贪,元末的吏治在明初得以澄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民的矛盾。而且,朱元璋大力推行济贫养老的政策,使孤贫得到收养,社会秩序也得到了安定。

3.3 仁政的消极影响

朱元璋的仁政因为是以维护统治为目标的,一切仁政措施都是围绕着国家统治展开的。由于他的仁政是围绕着统治的稳定展开的,所以避免不了消极因素的存在。这集中体现在朱元璋的教化之上。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而言,对民众的思想教化是不可缺少的。在传统社会之中,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主要是出于统治的需要而进行。朱元璋特别强调对下层民众的教化,力图恢复到汉唐时的风气。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代以来的民族融合,民众思想也沾染了外族的习气,特别是开放的习气,这是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的。但是朱元璋力图纠正这一习气,恢复汉唐以来的宗族家长制的习俗,用封建的“忠孝仁义”来束缚民众的思想,这无疑阻碍了人们思想的进步。

4 结语

朱元璋的仁政是在孟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现实统治需要而催生的,其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王朝的统治,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不能否定朱元璋仁政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而且朱元璋的仁政积极效果远甚于消极影响。成祖时期展开的一系列重大活动,诸如北蒙古、南讨安南;建北京、郑和下西洋等,这些都是要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这与朱元璋时期实行仁政而积累的财富是分不开的。所以,朱元璋的仁政虽以维护统治为目标,但百姓也受惠颇多,国家实力也得到增强。

注释:

①朱元璋认为官吏下乡就是为了对百姓进行盘剥,所以在《大诰续编·民拿下乡官吏第十八》中规定:下乡官吏扰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耄民,率精壮赴京来。

[1]孟轲.孟子·梁惠王上[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2]邓世龙.国朝典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夏原吉,胡广.明太祖实录[M].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4]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7]张德信,毛佩琦.洪武御制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1995.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韦庆远.明清史辨析[M].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赋税仁政朱元璋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朱元璋与叫花鸡
孟子说仁德
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中的若干关系
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的赋税性供给物资研究
明代杭州府北运白粮征收考辨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的治军方策
朱元璋言兵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