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东
(巢湖学院 历史旅游文化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明清时期宣城地区方志编纂考论
张安东
(巢湖学院 历史旅游文化系,安徽 巢湖 238000)
宣城地区具有源远流长的修志传统,明清以前就修有大量方志。明清时期,该地区方志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志书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体例更加成熟,而且实用价值愈来愈高,为清代以后方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明清时期宣城地区方志的编纂情况进行考察,不仅能为我们今天的修志提供参考,而且对于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蕴藏其间的地域文化资源,及当今宣城地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明清;宣城;方志;编纂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东北毗江苏省,东南邻浙江省。宣城历史源远流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就置丹阳郡,郡治在宛陵(今宣州区)。晋太康二年(281)分丹阳郡设宣城郡。隋初废郡,改称宣州,后又改称宣城郡。唐初设宣州,中间改称宣城郡,后又称宣州。南宋乾道二年(1166)改宣州名为宁国府,此后至清末一直未变。宣城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崇教尚文,底蕴深厚,被誉为“上江人文之盛首”。加强对以宣城为中心的地区文化的整体研究,对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我省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方志作为宣城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一地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编纂情况及内容进行探究,有助于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蕴藏其间的地域文化资源。
本文论及的宣城地区以现在宣城市的行政区划为基础,含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宁国市(县级)。明清时期属宁国府及辖县宣城、泾县、旌德县、宁国县,广德直隶州及辖县建平县,徽州府辖县绩溪县的范围。关于历史上宣城地区方志修纂情况探论及相关研究,学界涉足甚少。因此,笔者不揣固陋,拟对明清时期宣城地区方志编纂作一探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宣城地区社会历史发展提供线索和依据。
明清时期宣城地区方志是在千余年修志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以前,这一地区方志事业就较为发达,据各种资料统计,修有各类方志19种,约占全省所修志书(全省112种[1]415-456)17%。当然还有许多佚志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历史上修的志书超过此数。
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后,确切意义上的方志才开始产生。根据对中国方志发展史的考察,宋元以前,方志的主要名目是地记、图经、郡书、人物传、风俗传等,内容记载以地理为主,体例尚未定型。这个时期宣城地区修纂的志书多是这些形式。虽然这个时期的志书一部未存,但据有关文献记载考证,为数不少。地记有《宣城记》、《宣州记》,郡书能够被确切考证的有《淮安郡志》。隋唐时期,郡书逐渐衰落,地记的编修也进入低潮,图经开始流行,主要有《宣城郡图经》。图经是方志发展的较成熟形式,对宋以后方志体例的定型和成熟打下了基础。
宋代是我国方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从全国看,在这一时期,修志的组织形式及规模超越了前代;各种方志的数量大增,并出现很有影响的名志;内容的丰富与体例的进步,使志体趋于完备;在形式上,图经逐渐被“志”代替。自宋以后,方志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宣城地区方志数量大为增加,方志名称趋于统一。以图经为名的有《宣州旧经》、《宣州图经》、《太平邑图》、《广德军图经》。以志命名有《宣城旧志》、《宣城前志》、《宣城志》、《宁川志》、《泾川志》、《旌川志》、《广德旧志》、《广德郡志》、《广德军桐汭志》、《桐汭新志》。很明显,两宋时期以“志”命名的志已占多数,说明方志名称逐渐统一为志。元代《大元一统志凡例》的颁布和大一统志的两次纂修,推动了各地方志的发展。宣城地区在这一时期修有《旌德志》。数量虽少,但难能可贵,因为据张国淦[2]288-313考证,全省也只修志10种(其它9种为《庐州志》、《无为图策》、《宿州志》、《新安后续志》、《祁闾志》、《青阳志》、《太平路图志》、《六安志》、《泗州图册》)。
明承元后,修志事业更加发达,无论是方志的数量、质量,还是方志理论探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早在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即令儒士魏俊民、黄篪等类编《大明志书》[3]。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颁布修志凡例十六则,永乐十六年(1418)又诏修天下郡县志书,并颁降《修志凡例》二十一条,规定方志应包括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域池、山川、坊廊、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宦迹、人物、仙释、杂志、诗文等内容[4]。此后,明代历届政府也多次诏令各地修志。受其影响,宣城地区各地编纂了数量较多的方志。宁国府有(嘉靖十五年)《宁国府志》(存)、(万历)《宁国府志》(存)、(成化)《宁国府表》(佚)、(嘉靖二十年)《宁国府志》(佚),属县泾县有(嘉靖三十一年)《泾县志》(存)、(宣德)《泾县志》(佚)、(成化)《泾县志》(佚)、(嘉靖四十年)《泾县续志》(佚)、(万历)《泾县志》(佚),宁国县有(嘉靖二十八年)《宁国县志》(存)、(嘉靖六年)《宁国县志》(佚),旌德县有(万历)《旌德志》(存)、(成化)《旌德县志》(佚)、(正德)《旌川文献录》(佚)、(万历)《旌德县志》(佚)、(万历)《旌川乘书》(佚);广德直隶州有(嘉靖)《广德州志》(存)、(万历)《广德州志》(存)、(弘治)《广德州志》(佚),属县建平县(今郎溪县)有(嘉靖)《建平县志》(存)、(万历)《建平县志》(佚);绩溪县有(万历)《绩溪志》(存)、(弘治)《绩溪志》(佚)、(正德)《绩溪县志》(佚)。
由上可见,明代宣城地区方志的编修已较为普遍,数量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其时共修府、州、县志24种(皖省有7府、3直隶州、7属州、49县,修志187种),约占全省比例13%。有些地方的志书一修再修,如宁国府修了4次,泾县5次,旌德县5次。明志体例已较为完备,并运用多种体裁。(万历)《宁国府志》为纪传体,凡二纪、三表、七志、十五传,计20卷。目以类归,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便于反映事物间的统属关系。该志于艺文、载藉用功最勤,广采论及本地山川、形胜、建置、公宇、郡邑政务之文献,载籍中著录176部著作,集方域文献之大成。
明志结构完整,凡志书该有的名目一应俱全。(嘉靖)《宁国县志》于明正德八年(1513)由知县谢赐始修,嘉靖二十六年(1547)知县范镐续修,并由进士吴深、太学生袁沛等加以考订,分纲立目,编著成书,于嘉靖二十八年刻印,刊行于世。卷首列序言、凡例、纂修姓氏、目录、县境图,卷一系地舆类,设星野、建置、至到、山川、形胜、区域、乡里、土田、户口、坑冶、土产、水利、关津桥渡、冢墓;卷二载祀典类、政事类、宫室类,其中祀典类设城隍庙、坛壝、庙祀、仪礼,政事类设均谣、夫马、粮赋、贡法、匠役、荒政、风俗、节序、军政,宫室类设公署、演武场、巡司、铺舍、寺观(仙释附)、亭榭、市镇、坊牌、众庵、古迹;卷三载官制类、学校类、人物类,其中官制类设职官、列宦、名宦、流寓,学校类设庙学、书院、社学、射圃,人物类设科第、岁贡、例贡、荐辟、乡贤、孝行、节妇、隐逸、省祭、义民(耆老附);卷四载艺文类,设宸翰、士翰、题咏。此志分列目类,颇异他书,或则条分缕析,了然在目,或则年经事纬,秩序井然。
明志重经济、人文记载,实用价值明显增强。嘉靖十五年(1536)所修《宁国府志》,首冠以郡地图等14幅地图,次为纪,共9卷。其中“人文纪”卷内又次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各人物传略记载简而有要,脉络分明。“职贡纪”详记岁赋、岁贡、岁役、岁费等各种赋税徭役情况,是研究明代中叶宁国府经济的可贵资料。(嘉靖)《广德州志》记载了广德州户口、田粮、水利、赋役、食属、货属、贡物等,尤其对棉花种植情况记载详明,是研究明代经济史的重要史料。(嘉靖)《建平县志》共为8志及附录1项,凡9类,目分45。该志对经济、人文的记载,取材重于征信,其于户口贡赋“不可考缺焉”,于职官人物名氏“疑未信者缺焉”,于职所、人物或详其字、其地及终身官履宦绩,亦或有不详者,从实际出发,“盖可考者书之,否,姑缺焉”[5]。其于建平的经济史料记载较多,对各代各地的户口、土田、物产、赋税、马政详为记录。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修志的鼎盛时期。宣城地区也和全国、全省一样,方志的编修有了很大发展,数量浩繁,品种齐全,内容详实,体例精审,官员主持,文人参与的官修志书模式成为主流,方志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3.1 空间分布
清代宣城地区修志更加普及,而且大部分府、州、县都是多次修志。其中,《宁国府志》在康熙、乾隆、嘉庆、光绪年间连修4次,另有梅文鼎于康熙年间纂有《宁国府表志分野稿》;《宣城县志》在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光绪年间连修6次,另有梅文鼎于康熙年间纂有《宣城县志分野稿》;《宁国县志》在顺治、康熙、道光、光绪年间连修5次;《泾县志》在顺治、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连修7次,另修有(顺治)《泾川志概》、(顺治)《水西志》、(康熙)《泾县续志略》、(康熙)《泾县志补遗》、(嘉庆)《泾志刊误》等;《旌德县志》在顺治、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年间连修5次,另修有(嘉庆)《旌德县志补遗》;《广德州志》在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连修7次;《建平县志》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年间连修7次;《绩溪县志》在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年间连修4次,另有胡在田在道光年间纂《绩溪志补正》。总计各府州县修纂各类志书54种,约占整个清代安徽所修方志(330种[6]94)的16%,应该说,这一区域的修志事业是较为发达的。
3.2 时间脉络
清代宣城地区修志时间分布情况为:顺治时期7种,康熙至道光时期(康熙年间12种、雍正年间1种、乾隆年间9种、嘉庆年间7种、道光年间6种)35种,同光时期(同治年间6种、光绪年间6种)12种。从时间脉络看,清代宣城地区修志出现过两次高潮,从康熙至道光,所修志书35种,约占总数的65%,是宣城地区方志发展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清政府敕令编纂《大清一统志》,要求全国各地编修志书,为其提供资料。在此推动下,这一区域几乎所有府、州、县都编纂了志书,这在安徽也名列前茅(全省修志205种)。同治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相继失败,安徽地区的志书因战事或年久失修,或于战乱中散亡,清廷再次敕令纂修地方志书。宣城地区因此又续修和重修了许多志书。光绪十二年(1886)清政府第五次纂修会典(前四次分别为康熙二十三年、雍正二年、乾隆十二年、嘉庆六年),要求各地送呈志书。宣城地区各府州县再兴修志热潮。总计在这一时期共修各类方志12种,约占总数的22%,是修志的另一个高潮。
3.3 修志成就
3.3.1 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清代各级政府在组织修志过程中,从编纂机构的建立、编纂队伍的组成(包括主修、主纂、同修、协修、同纂、协纂、采访等)及职责分工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形成了一整套严密有序、组织合理、务实办事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方志编修的要求。(嘉庆)《宁国府志》修志队伍庞大,分工明确。该志由知府鲁铨主任其事,参与纂修者达110多人,而且分工极细,设监修、协修、叅订、分校、覆校、采辑、采访等职位。志稿也分头撰写,洪亮吉亲自纂修疆域志、舆地志,前任宁国府教授凌廷堪纂修沿革表,宁国府训导沈占霖纂修食货志、武备志,选举表、营建志、人物志由前任兴化县教谕、侯补知县葛瑩负责,职官表、艺文志、杂志由监生施晋承担。(嘉庆)《旌德县志》主修为知县陈炳德,总修是进士赵良澍,同修2人,分修4人,校正3人,分校5人,收掌1人,采访8人,董事6人,缮校2人,计修纂者33人[7]。(嘉庆)《绩溪县志》开撰之前,先设馆进行筹备工作。知县清恺上任后,“披览旧志,深惧缺失,迺与学博定轩唐公、省菴吴公集绅士而谋之,……因举邑之老成者董其事,而以博闻之士分司编校,复折衷于前,教谕茹友席公开馆汇修,始于戊辰之夏五,越明年十二月而书成”[8]。其机构人员设置的大致情况为:主修2人,监修3人,纂修1人,分修参订为阖邑绅士,收掌1人,督理2人,司理11人,与修人员也较为充足[9]。
从上可以看出,各级修志机构的修志队伍庞大,人员分工与职责明确,既有组织管理层面,又有业务层面及后勤保障层面。总体趋势是分工协作,众手成志。
3.3.2 方志记述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类、归属清晰。清代宣城地区方志编纂均以地方行政区划为单位,府、直隶州志、州、县均有方志,县级方志编得最多,内容最为详尽。志书名称也更趋统一,图经、图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末年还编有乡土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敕令全国各郡县编撰乡土志,以作中小学乡土教材,并颁《乡土志例目》,拟定内容为15门目,要求各地乡土志编撰皆以此为准。安徽各地积极响应,纷纷编撰乡土志,计有10种左右,宣城地区胡韫玉也编纂了《泾县乡土志》。
3.3.3 志书体例完善,体裁多样兼备。清代宣城地区方志的体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目体,另一类是纲目体。平目体志书将志书内容分成若干类,平行排列,一目了然。如(雍正)《建平县志》列目30,分别为图考、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山川、风俗、城池、河防、封建、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学校、选举、祠祀、陵墓、古迹、帝王、名宦、人物、孝义、列女、流寓、隐逸、仙释、方技、艺文、杂辩。纲目体志书先设总纲或大类,纲下或类下再分细目,以纲统目,便于反映事物间的统属关系。采用纲目体者,如(嘉庆)《宁国府志》体例结构为表、志二部分,表设沿革、疆域、职官、选举等表,志置舆地、营建、食货、学校、武备、艺文、人物、杂记等志,表、志下再分目,纲举目张。还有一些志书不只用一种体式,而是诸体兼用,如(道光)《泾县续志》就是平目体和纲目体并用的志书。是志9卷,先平列学校、书院、坛庙、公署、桥梁、津渡、古迹、寺观、食货、职官表、选举表、人物、列女、艺文、灾异,然后食货下分蠲赈、恩赉、户口、积贮4目,人物下列名宦、宦业、忠节、孝友、儒林、文苑、武功、懿行、尚义、五世同堂、百岁、隐逸、艺术、寓贤14目,列女下设已旌节妇、烈妇、贞女、寿妇、待旌已故节妇、烈妇、贞女、孝女、现存节妇、贞女10目。(嘉庆)《泾县志》仿效史书纪传体,采用图、表、传、志、记等体裁为统类,再立纲分目。“图”有县境全图、城治全图、县署全图、学宫全图、径太分防图、山境全图、水境全图、黄竟山图、台泉山图、水西山图、大蓝山图、桃花潭图、琴溪山图、马头矶图等;“表”有职官表、选举表等;“传”有传有名宦传、列女传等;“志”有食货志、人物志、艺文志、官署志等;“记”有杂识,用以记述泾县之纪事、灾祥、轶事、异闻。纪传体志书也重于以纲统目,分门别类,所记内容各有所归,不致散漫无章,浩无统摄。当然,志书无论采用何种体例,内容安排虽不尽相同,但均能较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地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情况。
综上,清代宣城地区志书体例已相当完备。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朝廷高度重视,并多次颁布或规定方志体例模式,促进了各府、州、县方志体例规范、进步。如(康熙)《宣城县志》、(康熙)《建平县志》即是遵康熙十一年(1672)清廷颁发的河南巡抚贾汉复修、沈荃纂的(顺治)《河南通志》类目、款式而修。《泾县乡土志》按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部下发《部颁乡土志例目》,将内容设置15门目。第二,成书较早的名志为各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乾隆)《绩溪县志》仿(乾隆)《江南通志》,以舆地、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等8志为纲,志下再分以类目,较之(康熙)《绩溪县志》严谨得体,材料翔实。(光绪)《宁国府志》、(光绪)《泾县志》依照《(光绪)重修安徽通志》敬录宸翰,恭纪皇言,厘定类目。第三,志书修纂者博采众长,取法诸体,也有利于志书体例的完善。如(光绪)《广德州志》以乾隆胡文铨志、道光裕文志为蓝本,体例遵胡志,记事则续裕志,“胡志五十卷,搜罗考证,突过前人,夙称善本,裕志十六卷,即补胡志为主,虽潦草而嘉庆、道光间事赖以存,……以胡志体裁为最善,每事后各加案语,未敢掠美,爰循其旧,以裕志所载及咸丰以来新增之事,依类补入,先胡后裕,续以新纂”[10],互为参订,取其所长,编为10志,成书60卷。(嘉庆)《旌德县志》开编之前,修纂者认为“顺治志率意而作,繁简失宜,惟乾隆志分门别类,斟酌详明”,故“今特据为定本,略加增损”[11],也就是说该志以乾隆志为粉本,删繁补缺而成。雍正五年(1727)卫廷璞任建平知县时,恰逢《江南通志》兴修,令所属各自撰志,于是其主修的《建平县志》“所标目次悉以通志为式。通志目凡三十,曰图考、曰建置沿革、曰星野、曰疆域、曰山川、曰风俗、曰城池、曰河防、曰封建、曰户口、曰田赋、曰物产、曰职官、曰公署、曰学校、曰选举、曰祠祀、曰陵墓、曰古迹、曰帝王、曰名宦、曰人物、曰孝义、曰列女、曰流寓、曰隐逸、曰仙释、曰方技、曰艺文、曰杂辩”[12]。该志一本通志体式,“其为志目(指通志类目)所有者著之,其为志目所无者,如河防、封建、帝王、隐逸、方技、流寓、杂辩之类不敢轻列”[12],考虑本地实际,因事制宜,厘订类目,体现地域特色。
3.3.4 志书记述丰富与拓展。一是载记范围的扩展。清代方志比明代方志载记的内容更丰富、更详细、更具体。以明清两部宁国府志为例,(万历)《宁国府志》仅20卷,置官师表、选举表、象纬志、方舆志、官次志、食货志、学校志、明礼志、防圉志、艺文志、人物传、杂纪。而(嘉庆)《宁国府志》36卷,首1卷末1卷。设沿革表、疆域表、职官表、选举表、舆地志、食货志、艺文志、人物志,不仅类目变化较大,即使相同的类目,内容也比万历志丰富。嘉庆志注重资料来源,凡“各史志及《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十国春秋》”等,无不在采辑范围[13]。两相比较,清代宁国府志卷帙较多,近明志两倍,而且分类更加合理,记载内容也更为详尽。二是大量增加经济内容。如(雍正)《建平县志》编纂者认为“户口、田赋于志中最关紧要。我朝休养生息,垂及百年,户口之繁衍,从古莫京,田赋考之旧志,悉准康熙十一年《赋役全书》,历今岁久,亦稍有增损,兹惟遵照见行科则一一清列,仍附历朝旧额于后,以备考览”[12]。(嘉庆)《泾县志》食货志序曰:“泾境从广百余里,而山居其半,水又去其一,可耕之田仅三分之一焉。以是虽水耕火褥,而一岁之食丰皆仰给于外,非宣城、南陵诸县可比也。承平以来户口较多,而田只此数。今志食货首蠲赈、恩赉者,重皇恩也。其他则以田赋为主,田赋则以现行规则为主,而户口、徭役以及兵防、物产皆一一列之,以备官私之稽核,为后来之左券云。至赋税可考始于宋,田制可考始于元,凡前朝之旧典并备录之,附于各类之下焉”[14]。这里除介绍了当时泾县土地面积、生产方式外,着重说明立“食货”志的目的所在,因而田赋、杂税、户口、徭役、积贮、盐法、马政、屯田、囚田、物产等,备受修志者的重视,志书对此详加记述。三是重视人文、社会内容著录。(光绪)《宣城县志》设官师、名宦、选举、人物、隐逸、封荫、列女、寓士、方技、仙释等10目,占全志(总目30)的三分之一;(嘉庆)《泾县志》职官、选举(荐辟、例仕、吏仕、武选举、武职、封赠、荫袭、戚畹、乡宾)、名宦、人物(宦业、忠节、孝友、儒林、文苑、武功、懿行、尚义、五世同堂、百岁、隐逸、艺术、寓贤)、列女(烈妇、贞女、旌表、节妇、旧志所载待旌节妇、新增待旌已故节妇、新增待旌现存节妇)等记载人物类目计12卷,占全志38%。(乾隆)《广德州志》30卷,选举、人物为卷有10,占全书三分之一;(光绪)《广德州志》共60卷,卷二十五之卷三十三职官志,卷三十四之卷三十七选举志,卷三十八之卷四十二人物志,卷四十三之卷四十八列女志,记载人物的卷数为24,占全志篇幅的40%。与此同时,艺文志的记载范围大幅度拓宽。(嘉庆)《旌德县志》卷九《艺文》著录地方文献的体裁以人编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之下再按著者所处时代先后排列,有条不紊。通过该目录,能清楚的看到旌德县从汉至清学术发展概况,起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同县志相比较,府、州志的著录更为丰富,(嘉庆)《宁国府志》艺文志五卷、(光绪)《广德州志》艺文志八卷,这些著录,为了解一地学术史与文献概况提供了路径。总之,清代志书对人文、社会内容的大量记载,既体现了当时地方政府统治者对政务、人文的重视,也为我们今天了解清代宣城地区人文特色、社会状况、民情民俗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通览宣城地区方志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由于历史上修志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积淀,使明清时期这一区域方志事业十分发达。明清时期,无论从修志的普及程度,还是成书的数量,均超过了前代,志书种类开始定型,体例更加完善,内容日见丰富,而且实用价值愈来愈高。因此,对明清时期宣城地区方志的编纂情况进行考察,不仅能为我们今天的修志提供参考,使其更好地提供社会使命,发挥功用,服务于现实,而且对进一步梳理、发掘和利用蕴藏其间的地域文化资源,及当今宣城地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宫为之.皖志史稿·安徽历代佚志考[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2]张国凎.中国古方志考:安徽省[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九十七艺文志·大明志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明太宗实录:卷11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嘉靖]建平县志志:凡例[O].嘉靖九年刻本.
[6]张安东.清代安徽方志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12.
[7][嘉庆]旌德县志:卷首纂修衔名[O].嘉庆十三年刻本.
[8][嘉庆]绩溪县志:清恺序[O].嘉庆十五年刻本.
[9][嘉庆]绩溪县志:卷首修志职名[O].嘉庆十五年刻本.
[10][光绪]广德州志:凡例[O].光绪七年刻本.
[11][嘉庆]旌德县志:凡例[O].嘉庆十三年刻本.
[12][雍正]建平县志:凡例[O].雍正九年刻本.
[13][嘉庆]宁国府志:凡例[O].嘉庆二十年刻本.
[14][嘉庆]泾县志:卷五食货志·序[O].嘉庆十一年刻本.
[责任编辑:章建文]
K29
A
1674-1104(2014)02-0092-05
10.13420/j.cnki.jczu.2014.02.023
2014-02-14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YJA770003);巢湖学院科研机构专项项目(XWY-201216)。
张安东(1964-),男,安徽庐江人,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传世文献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