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杰
(1.忻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西 忻州 034000;2.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论清初山右诗人程康庄的诗风转向
张瑞杰1,2
(1.忻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山西 忻州 034000;2.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程康庄为清初山右著名诗人,其诗以描写山川景致、纪游咏物为主题。以顺治十六年仕清为界,其前期诗学竟陵,以性灵、幽情单绪为宗旨;后期转向冲和淡雅,渐趋盛世温柔敦厚之音。程康庄清初仕宦镇江、安庆,与朝野诗人广泛结交,在当时影响较大,其诗风转变具有典型意义,颇能代表清初诗歌的创作风向。
清初;程康庄;幽情单绪;温柔敦厚;诗风
清代著名文学家陈维崧曾编选《四大家文选》,选归有光、王猷定、侯方域、程康庄等“四大家”文章为一册。其中归、王、侯三家只选文,独程康庄兼附诗、词,并由钱益谦、吴伟业诸大家为该书作序,序中对程康庄推崇备至,赞其“古文则以险绝胜得之柳”,其诗“饶有清刚之气,嵌崎之致”[1]479。“四大家”中,归有光是明代大散文家,其《寒花葬志》、《项脊轩记》脍炙人口;王猷定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文家;侯方域为“清初三大家”之一,是《桃花扇》中的蓝本人物。程康庄与归、王、侯共为四大家,其自身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程康庄身后,人们却知之甚少,更无从论及其诗文,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力图勾勒出程康庄的诗风转向以及其与清初诗坛的关系。
程康庄(1613-1679),字坦如,一字昆仑,山西武乡人。程康庄天资颖悟,自幼秉承家学,少时即以文学知名,为时辈所重,“陈大士、罗文止、杨子常胥称之。”[2]2694崇祯九年(1635)选为拔贡。清初出判镇江,适王渔洋司理扬州,二人隔江唱和,在江南时称“江上下二诗伯”[3]307。著有《自课堂集》。
程康庄传世诗歌160余首,按题材来分,其诗作内容主要涉及纪游写景、朋友赠别、悼念亲友、怀古咏史、品书题画等方面。按时间来分,以仕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程康庄性喜山水,顺治十一年(1654)以“山林隐逸”举荐。其前期诗学竟陵,以性灵为宗,阐“幽情单绪”之情,诗文多关注山水田园生活;后期在清代政局基本稳定阶段应举出仕,但当时文网甚严,疑忌尤多,诗人尽量淡化政治,对现实采取谨慎回避态度。程康庄诗以五、七律最工,以描写山水景致、纪游咏物为其诗歌重要主题。此类诗虽有枯寂荒寒之感,但能将生活情趣融入诗歌,显得清幽自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颇能代表其诗歌的创作水平。
晚明诗坛,七子因复古而走向僵化,代古人言,失却了真性情。公安派起而矫之,倡以“独抒性灵”,末流走向流俗。竟陵承“性灵”而以“深幽孤峭”救之,风靡诗坛三十余年。“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遍南州。”(《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之以诗》其二)[4]415受诗坛风气影响,程康庄“诗文皆学锺谭”[5]732,讲求灵心与性情,同时为避免公安派之流弊,也倡导学问,力图以保持灵心、读书养气、求古人性情的方式,走师心与师古相结合的道路,从而达到“厚”的境界。
程康庄在《绥庵诗集序》中称赞友人蒋虎臣诗云:“深中隐厚自觉有余,为世所称诵者甚少,惟公之诗,搜奇破险,穷幽入微不羁,固虽知或拟之松陵、昌谷、平昌、昌黎之间,非不得其一端,而未能有以尽其变。盖公气质高迈,情思刻深,而又遭世早遇加以学问,故风雅之作,波属云委,使非少陵,不足以期之矣。”[6]171此论并非泛泛称赞,二人志同道合,在诗学上有着相同趋向。程氏用字不避险怪,有“搜奇破险,穷幽入微不羁”的竟陵诗风,其诗多选择寺庙、山风、冷月、冬槐等景物,以雨景、雪景、月景、秋景为主。如《感梅》、《雨花台》、《山中》、《秋雨》、《牛首山》、《北平除夕怀弟坦之》等诗,所宣景物往往具有幽冷、险怪、孤寂、空灵的特点。《秋雨》诗云:
雨脚因门变,秋来也自妨。小花缘迳湿,轻雾到衣凉。石级荒荒白,溪流暗暗长。岁凶兼废酒,山险恃空囊[6]50。
秋雨之景,本是诗中常见之景色描写,但其用词着色鲜艳甚至耀眼,愈将秋意渗透。“岁凶兼废酒,山险恃空囊”融入个人穷处之感,突出远行者之孤单与秋雨之肃杀,将“小花缘迳湿,轻雾到衣凉”渲染的淡淡秋思浓化,使秋雨传达的情感更显“幽情单绪”。诗中“荒荒”“暗暗”等字眼使石级、溪流染上了孤寂幽冷的色彩,虽合诗意,但由此产生的晦涩、槎桠之感大大降低了诗的艺术性。采用“妨”“废酒”“空囊”等“险”字入诗,虽合诗韵,也较灵动,但读之不畅,有突兀之感,降低了诗的审美性。
程康庄用字不仅不避险怪,而且强调炼字,要求用精炼的字眼写照出诗人的独怀孤往、渊衷静止。《松台山房诗集序》有云:“凡物之速成者易尽,而坚好者必迟……若夫操的而贯虱,九折臂而成医,蒙金以砂,琢玉于璞,陶施之事,髻墾薛暴,不入于市。是物之坚好,其为之甚难而又迟,若此固未有取効于速成而朝夕不相待者也,其于诗文也亦然。”[6]155“坚好者必迟”是程康庄追求炼字的必然结果,如方尔止评价其“诗文之难成,譬诸练帛铸剑,迟之久而又久,方能尽善尽美,此至论也。”[6]156如《焦山》有云:
一山浮翠落城隈,清磬声闻两岸开。树杪人家经雨出,海门鱼浪逐风来。云公讲法还留石,焦氏辞金不起台。极目江天千古思,尘劳惭说佩刀才[6]37。
此诗从远处着手,起句刻画出满是绿树掩映的焦山,以及坐落于山脚下树木丛生的小城。当中“落”字用得极妥帖,将二者的相互掩映、偎依的位置表现得恰到好处。二句写寺庙磬声之悠扬,“开”字用得极妙,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好像长江之水闻声而来,将焦山一分为二。颔联写一山之隔,而江上与山下不同风景,山麓细雨挡不住行人的脚步,依然冒雨而行,江上却是汹涌波涛,海浪随风而来一浪高过一浪。“逐”字本算不上新奇,但如果联系句中“海门鱼浪”二字,则意趣开朗,从鱼浪来写风之强劲,更显江上风涛之大,同时愈显山麓细雨之温和,两相对照,愈显情趣。颈联写诗人冒雨览寺及寺内讲法情形。尾联境界进一步拓宽,诗人登高览景,面对滔滔流逝的江河,内心发出无限的感慨:“极目江天千古思”。是诗所采字句平常无奇,但及联缀成韵、联句成篇,不无精诣独到。但要注意的是,是诗作于为官镇江通判之时,诗人虽然强调用字,但那种以“孤清”为诗趣,偏爱“苍寒”之境,追踪“古人之精神”,体会渊微,出以精思,乃有清冷幽峭之诗的荒寒之感已减弱,而清丽澄明之感若隐若现,侧面反映了程康庄入仕前后诗风的渐变。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程康庄诗风存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顺治十六年(1659),程康庄出任镇江通判,康熙十六年(1677)乞休离开耀州。他主要任职时期是在顺末康初,此期满清政权日益巩固,逐步迈向史家所称的“康乾盛世”。清初贰臣诗人龚鼎孽位居高位“总持风雅”,国朝诗人王士禛“神韵”诗引领诗坛,整个诗歌的审美趣味体现了盛世雅音特色。程康庄出仕后,随着身份的变化、交友范围的扩大,以及诗坛风气的影响,其诗风渐由幽情单绪转向冲和淡雅,与神韵说暗通一气,渐趋温柔敦厚的盛世诗潮气象。
程康庄虽未仕明,但生于仕宦之家,儒家忠君爱国的说教,近三十年的故国生涯,以及甲申国变,清军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腥屠杀,这些都牢牢地印在其脑海中并且时刻警醒着自己,因此在其诗文中也时现故国之思。但与钱谦益、吴伟业等已经在明朝政治体系内浮沉多年并已成名,甚或是在新朝成名的龚鼎孳、刘正宗等老资格官僚相比,程康庄对明朝的感情显然寡淡得多。其故国之思更多的是一种王朝变幻的情思,由此而生的心理冲突、身事二朝的愧疚之感也远较前者为少。程康庄的仕清既不同于吴伟业强行被荐的心有怨望,也不同于龚鼎孳常怀失路之感,更不存在如钱谦益的反清复明之志。清王朝建立十六年后(入仕之时),程康庄在心理上已经认同了清王朝,因此在精神上缺乏像钱谦益、吴伟业对于明朝的难以磨灭的归属感。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风格上,入仕后的程康庄与魏裔介、李雯、施闰章,乃至后来的王士禛等完全由清朝培养起来的一代新贵,显然是更为贴近。如《感梅》有云:
见汝悟时艰,荣华向冬月。南枝感激生,北枝愈清越。徂落道弭尊,辞群志犹揭。零雪纷下颓,微风鸣弗歇。轁轲合幽棲,悇憛雕壮发。静夜生愧悔,对如尝不曰。丈夫非无知,宅情与汝歇。所悦炜烁时,不易清坚骨[6]78。
诗人借梅花逢寒冬开放,寓己孤寂高洁不得良遇之感。是诗包含着志士不遇,夹杂有身世两朝又不便明言的悔恨,以及王朝变幻的故国之思,这一切诗人未全然显现,欲言又止,传达出的只是一种迷离恍惚、若有若无的感伤,某种程度上吻合了王朝认可的、相对含蓄的“神韵”之感。
程康庄诗歌似乎在有意避讳敏感题材,其诗歌中反映民瘼以及社会变迁现实的诗作几乎没有,已然背离清初诗人所执著的反映现实的传统。程康庄诗歌题材大多是咏物写景纪游之作,“无意中将人们的目光从改朝换代的残酷现实引向远距离社会的自然美景,这就更加显示出一种盛世元音的局度,客观上起着歌舞升平的作用”[7]20。其入仕后的诗歌风格圆润得多,也更接近“绝世风流润太平”的王士禛辈,宛然“盛世”腔调。如《雨中陪刘孔著给谏登金山同诸僚友》诗云:
春雨还无赖,潇潇江际风。人当逢大雅,山莫在晴空。
烟色仍花上,龙腥忽雾中。提纲勿过急,相戒小奚童[6]26。
是诗清新自然,景色雅致,在澄明的天色间,春雨潇潇,并不给人以凄冷之感。雅士相集,自是乐事,雨后山景别有一番情趣,“烟色仍花上,龙腥忽雾中”承“山莫在晴空”而来,山间雾气朦胧,花草像笼罩了烟一般,宛若仙境,急雨过后泛起的泥土气息又含有些许的腥气,山间美景、自然气息尽在胸中。末句写儿童雨后嬉戏,使整个画面显得灵动活泼,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黄心甫评该诗“流动新粲,中含元气,全是盛唐”[6]26。陆沂言其“五古风格出入建安黄初,而五七诸近体绝句,则兼有李杜之长。或时浸淫于嘉州、龙标之间,至排律及七言歌行,则浑然少陵也。”[6]26康熙十年(1671),程康庄奉诏回京补官,参加朝廷举办的太和殿对策,诗云:“上国材贤浩纵横,琢磨词气类华星,西山爽气朝未见,魏阙青途得后轻。”[6]33是诗表现国朝人才济济、重获官职后的喜悦以及对国朝的感激之情,全诗雍容典雅,不失温柔敦厚之旨。
王士禛晚年感时怀旧,辑平生故人之诗,存殁兼录,而成《感旧集》,是集收有程康庄入仕后诗作数首。该集收集面虽广,但并不滥。王氏在京为官时“岩廊翰苑,朝会宴喜,应制投赠之作,咸乐得先生甄综之,顾寥寥数人外,多置而不录”。( 朱彝尊《序》)[8]8卢见曾为该书所作的《凡例》中所说,入选诗人“遭遇不同,情性各异,而一经先生选次,如金之入大冶,渣滓悉化,融炼一色”[8]11。一些风格各异的作者,经过选家的处理,仿佛都成了风格恬淡、平和蕴藉的诗人。程康庄诗作入选该集从侧面说明程诗风格的转变及与当时诗风的影响。
程康庄早有文名,后在官场亦不废吟咏,“公余与诸生赋诗论文无虚日”[2]296。仕宦镇江、安庆期间又广泛结交新朝士子、遗民故老,诗酒唱和,与吴伟业、王士禛、王士禄、孙枝蔚、宋琬、施闰章、陈彝尊等人皆常有诗文往还,引起了江南诗坛广泛的反响,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吾闻大江以南之尸祝昆仑矣!”[6]16以顺治十六年仕清为界,程康庄由诗学竟陵,以性灵、幽情单绪为宗旨转向冲和淡雅,渐趋盛世温柔敦厚之音,其诗风转变在清初具有典型意义,反映出清初诗人群体的审美追求,颇能代表清初诗歌的创作风向。
[1]刘纬毅,主编.山西文献总目提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2]王轩,等.山西通志[M]∥中国省志汇编之十三.台北:华文书局,1969.
[3]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历史文献研究[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4]陈子龙.陈子龙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程康庄著,李雪梅等点校.程昆仑先生诗文集[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
[7]朱泽杰.清诗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8]王士禛.渔洋山人感旧集[M]∥清代传记丛刊.明文书局.
On the Style Change of Cheng Kangzhuang’s Poems
ZHANG Rui-jie1,2
(1.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Shanxi 034000, China; 2. School of Humanit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 China)
Cheng Kangzhuang is a poe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His poems mainly describe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travel experiences.His early poems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of the Jingling School,describing people’s persoalities and exquisite feelings.After the sixteenth years of Qing Junji,the style became elegant and gentle. Cheng Kangzhuang once worked for the court in Zhenjiang and Anqing. Due to hi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oe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rt, his poems had a great influence in that period. To some extent, the change of his poetic styles symbolized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creatio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early Qing Dynasty;Cheng Kangzhuang; exquisite feelings; elegant and gentle; poetic style
2013-11-17
山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251)。
张瑞杰(1982- ),男,山西定襄人,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明清诗文研究。
I206.2
A
2095-7602(2014)03-00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