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叙事与南京对外形象探究

2014-03-29 02:03丛晓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屠杀城市形象南京

丛晓明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社会学研究

大屠杀叙事与南京对外形象探究

丛晓明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大屠杀叙事是南京对外形象塑造工程中不可回避的论题,因为此类叙事很大一部分具有国际影响力,为许多外籍人士所知。历史不可更改,正视这段悲痛和屈辱的历史,并借力于相关叙事的知晓度,推广南京的对外形象,继而进一步更新丰富,不失为一种妥善的处理方法。

大屠杀叙事;城市形象;南京

南京,正如其他国内主要城市一样,身处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中。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对外城市形象是必然的先决条件。然而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尤其对于南京这座古城来说。历史于南京不仅意味着辉煌与繁盛,也暗示着不愿言说的痛苦甚至屈辱。侵华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就是后一类历史中的典型例子,正是由于它不可回避,南京城市形象建设中如何处理大屠杀相关的种种事种种人就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南京城市形象

(一)城市形象的理论

城市形象的定义各种各样。有的定义立足于物质层面,“城市形象是城市景观形态的客观的、集中的表述,而这种形象被社会的大多数接受时,城市形象则已经具有了整体的历史文化意义,并构成一种社会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1]。有的定义则倾向于精神层面,“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主观看法、观念及由此形成的可视具象或镜像,由精神形象 (信念、理念等)、行为形象与视觉表象 (形象与识别系统等)三个系统组成”[2]。

具体到对外形象,由于绝大多数受众没有到过该城市,他们对一个城市形象的衡量会更侧重于精神层面或社会学层面,而较少会受到城市景观建筑的引导从而做出评价。相应地,对外形象的塑造也要以此为重。对外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意义重大:“城市形象对外传播 (此处仅指对外国公众进行传播)不仅是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

(二)南京对外城市形象的现状

南京目前的对外城市形象是怎样的?也许西方主流媒体中的报道可以提供此类信息,让我们得以管窥。我们于2013年1月18日在CNN网站搜索“Nanjing”,结果按相关度排列,前40项中,除去涉及上海的 “Nanjing Xi Lu”“Nanjing Dong Lu”的条目,共有22项涉及南京。其中大部分是一句带过,涉及信息稍微多一点点的可以按 “是否涉及大屠杀”分为两类:第一类,涉及大屠杀的报道共8则,即:

电影 《南京!南京!》 (陆川导演)亚太电影节获奖 (2009年11月26日)。

中国人怒斥日本政客否认大屠杀(2012年2月23日)。

当年侵华日军反思电话会议 (1998 年8月16日)。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克制愤怒 (2001年8月14日)。

日本扬言决不在教科书事件上屈服于外国压力 (2001年4月4日)。

评价张纯如 (Iris Chang)的 《南京的暴行》(The Rape of Nanjing)(1999年8月31日)。

退伍侵华日本士兵意图与梦魇记忆和解 (1998年8月17日)。

日本官员意欲购买钓鱼岛 (2012年6 月8日)。

第二类,不涉及大屠杀的报道共14则,即:

体育方面——赛车比赛破坏南京古迹(2012年5月10日)。

经济方面——“光棍节”寻爱 (南京学生90年代创造 ‘光棍节’一说)(2010 年11月11日)。

Joseph Tong成功记 (2000年2月22日)。

“光棍节”血拼 (2011年11月11日)。

章苏阳 (Zhang Suyang) 创业记(1999年8月31日)。

事故方面——南京某工厂爆炸 (2010 年7月29日)。

气象方面——2008年南方雪灾(2008年1月31日)。

2008年南方雪灾 (2008年2月1日)。

更多中国城市需要整治空气污染(2012年10月24日)。

法律方面——南京某店主投毒被判死刑 (2002年9月30日)。

周克华抢劫案 (2012年8月14日)。

周克华抢劫案 (2012年8月13日)。

周克华抢劫案 (2012年1月10号)。

历史方面——简评涉及南京长江大桥的政治风云 (1999年9月22日)。

回忆文革 (2012年11月13日)。

南京出现在CNN报道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时间都是跟大屠杀联系在一起,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国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希望历史重演,以各种方式重述那段历史;另一方是因为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的歪曲甚至否认,并频频以行动表达其军国主义思想,让国人怒不可遏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情绪。由此可见大屠杀不仅是南京的对外形象塑造中不可避免的论题,而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屠杀叙事

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屠杀叙事可以按照产生的时间粗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二战时期的大屠杀叙事,第二类是现当代的大屠杀叙事。

(一)二战时期的叙事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破南京城前夕,外国各个驻华机构纷纷将办事人员撤出南京,主要原因之一是 “从1937年9月至12月初,日本当局通过外交途径,多次通告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要求他们从南京撤走一切外交人员与外侨,包括西方新闻记者”[4]。然而,即便形势如此危险,仍有20名左右的西方侨民拒绝离开,选择留下并积极筹备安全区为难民提供保护;在南京城破后仍短暂停留的还有5位西方新闻工作者。这些目睹大屠杀的西方人分别以各自的方式记录下了这段历史,如约翰·拉贝 (John Rabe)的 《拉贝日记》,明妮·魏特琳 (Minnie Vautrin)的 《魏特琳日记》以及几位新闻工作者发回所在机构的战时报道等;其中留守的约翰·马吉 (John Magee)牧师还偷偷用影像记录下了日军的罪行和南京城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这个有视觉震撼力的素材被反复使用,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经历大屠杀的外籍人士回国后以发表演讲和出版著述的方式谴责侵华日军的暴行,而同时也成了南京对外形象的重要塑造者。总体来讲,南京城在沦陷之前,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是一个堪比上海的繁华大都市,而日军破城前的空袭和破城后的抢掳烧杀让南京城迅速地成为了一片瓦砾和焦土。南京当时是以一个 “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在西方受众的视野中的。必须注意的是,这个 “受害者”是个“东方的受害者”,它远在中国,与西方各邦远隔千山万水,不牵扯多少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对“日军袭击炮艇帕奈号”(伤亡数人,大部分获救)的愤怒比对大屠杀的愤怒强烈超过千百倍的原因: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发生后,美国的 《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纽约时报》等率先作了报道;美英的其他一些报纸先后作了转载,扩大了影响。但从整体上看,整个美英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无论从规模上或深度上,都和该事件的重大性和惨烈性极不相称,甚至不能与对美国“帕奈号”遭袭事件的报道相比[5]。

(二)现当代的叙事

现当代有国际影响的关于大屠杀的叙事或多或少都与前一类叙事有关系。譬如,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 (Iris Chang)的非小说 《南京的暴行》(The Rape of Nanjing,1999)是由作者的祖父母逃离大屠杀的亲身经历启发的。中国导演陆川的电影 《南京!南京!》(City of Life and Death,2009)中的国际安全区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影片中都是重要的场景之一。德国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 (Florian Gallenberger)电影 《拉贝日记》(John Rabe,2009)以 《拉贝日记》为基础。美籍华人作家哈金的小说《南京安魂曲》(Nanjing Requiem,2011)以 《魏特琳日记》为原型展开的;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The Flowers of War,2011)则是以当代美籍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这些作品都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张纯如的作品当年一度位列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十周之久,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CNN称 “所有中国人都太熟悉这些恐怖的故事。然而,除了小部分书迷,中国之外的人们甚至部分亚洲人很可能对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杀无辜的罪行所知甚少。《南京的暴行》可以改变这个状况”[6]。陆川的电影 《南京!南京!》2009年9月26日荣获第57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San Sebastian 56t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高荣誉最佳电影金贝壳奖和最佳摄影奖,2009年10月18日荣获挪威奥斯陆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2009年11月26日荣获第3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2009年12月15日入围第67届金球奖外语片奖提名影片;2011年12月荣获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7]加仑伯格的 《拉贝日记》在当年的柏林电影节上作为展映影片放映,随后获德国电影最高奖 “劳拉奖”(Lola awards)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美术和最佳服装设计4项大奖。哈金作为盛誉全美的小说家,他新出版的小说 《南京安魂曲》自然也是备受瞩目。张艺谋的电影 《金陵十三钗》获第59届美国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奖,获第69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三届丹佛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13届美国金拖车奖 (Golden Trailer Awards)最佳外语片画面效果奖提名。上述作品的国际影响度不可小觑,让更多的国际人士了解到了日军的罪行,同时会记下一个名字:南京。

1937年的南京一次次从书本上、荧幕上冲击着国外读者和观众。就城市形象而言,这可能会造成至少两种思想意识:第一,南京与战争和死亡紧密相连;第二,激起国外人士的好奇心,想知道21世纪的南京是怎样的。这两种结果其实都可以看作塑造南京对外形象的机会而不是阻力,因为第一种有被扭转和纠正的可能,第二种可以被很好地引导。这就涉及如何妥当处理南京对外形象与大屠杀叙事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南京对外形象和大屠杀叙事的关系

“除新闻性信息对外传播外,纪录片、影视剧、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在城市形象塑造和扩散中具有瞬时的晕轮效应和持续的名片效应值得关注。”[8]这句话里所蕴含的道理是不错的,但如果考虑到有关大屠杀的各类作品时事情似乎并不简单。世人所共识,没有哪个城市愿意以悲痛和屈辱的一段历史为人所知;然而,这又是今天的南京必须面对的事实。不可否认的是,大屠杀让南京在国外获得了知晓度。“知晓度策略是大众传媒的第一策略。……只有受众在选择性感知 (selective perception)的基础上获得关于城市的广泛知晓度,才能维持并扩大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9],先要获得知晓度,才有塑造形象的可能。

那么该怎么对待这段屈辱史?绝口不提吗?似乎行得通,毕竟南京有引以为傲的辉煌:建城史超过2500年,建都史也是500年有余,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风景优美,人才辈出,可谓人杰地灵,物宝天华。但笔者认为,也许另一种态度更行得通——不避讳那段悲痛和屈辱的历史,并让受众相信今天的南京城已然焕然一新,值得刮目相看。

对外形象的塑造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涉及双方。别人怎么看你,你无法决定,因为主动权在别人,可控性不强;而你让别人怎么看,则是主动权在你,可控性强。南京在对外形象塑造中要掌握对外传播的主动权。吸引外国媒体的注意力的可以是与大屠杀有关的各类叙事,南京要做的则是把媒体的注意力扩散到当下的南京。这就需要密切关注有关大屠杀的各种叙事,并适时适当应对变化。今天的南京可以 “走近”大屠杀叙事,甚至 “走进”大屠杀叙事。这种叙事属于艺术作品,需要传播和推广,而此时南京繁荣的今天就可以作为宣传的大背景出现,譬如作为新书的签售地点,或者作为电影的首映地点,甚至两个历史阶段的南京可以并置出现在电影的宣传片里。所谓 “走进”大屠杀叙事,是指新旧南京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中。此处以冯小刚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为例稍作说明:唐山大地震也是当地一段悲痛的历史,但是即便未曾到过唐山的人也会在看完电影之后相信破碎的唐山、痛苦的唐山只是历史,现在的唐山是全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影片结尾处人物相聚的大背景是重建后的唐山,拼搏的人民在忙碌,亡灵得以安息。这个电影成功地做到了:今天的唐山 “走进”了历史的唐山。

另一方面,借大屠杀叙事的契机,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可以让世界 “走进”南京。纪念馆组织和承办过很多活动,但是大多数都是针对国内,国际层次的活动并不多[10]。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广岛有以和平为主题的国际型会议召开,其实南京何尝不可有类似的活动呢?这样有助于把国人的悲痛情绪提升到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极大的升华;同时,也为世界走进南京提供了机会。出席会议活动的外籍人士,“他们对本地 (此处指南京,笔者注)信息的接受和留下印象,以及对信息和印象的二次传播构成对外传播的重要信源”[11],这必将有益于南京对外形象的塑造。

大屠杀叙事 (当年的和现代的)都把南京同屈辱和痛苦的回忆联系起来了,这是必不可免的,因为日本右翼势力对大屠杀的质疑和否认一直没有间断。历史的巨大创伤一次次被唤醒,痛苦一次次被呈现,这当然有助于塑造南京人、中国人的忧患意识。重要的是,大屠杀叙事可以是国际人士了解南京的开始,但绝不应该是终点。南京要在正视历史的同时,用更新的信息去替换原有的印象,并增加对外形象的丰富性。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0.

[2][8][9][11]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的理论模型与基本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92、103、101、103.

[3]杨 凯.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新思路——基于外国人对广州城市印象及媒介使用习惯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10(7):117.

[4][5]经盛鸿.西方新闻传媒视野中的南京大屠杀[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174、496.

[6]Ferguson,Paul.Barbarism Under Fire:A Flawed Account of a Shameful Episode[EB/OL].http://edition. cnn.com/ASIANOW/asiaweek/98/0612/feat2.htmliref =allsearch.

[7]南京!南京![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7074544.htm.

[10]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93895.htm.

[责任编辑:小 于]

I0-03

A

1674-3652(2014)01-0058-04

2013-11-18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对外传播和江苏城市形象研究”(2012SJB840002)。

丛晓明,女,辽宁建平人,博士生,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屠杀城市形象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犹太人大屠杀并非始于集中营,而是仇恨言论。这段历史不可忘却 精读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南京·九间堂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