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基于对河南省部分高校的问卷分析

2014-03-29 01:31:25张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群体马克思主义

张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人文社科系,河南 郑州 450001)

应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基于对河南省部分高校的问卷分析

张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人文社科系,河南 郑州 450001)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核.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尖锐的态势下,我们应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对当代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和冲击,主动作为,打牢大学生思想政治基础,未雨绸缪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思潮;青年学生;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应清醒看到,大学生群体始终是敌对势力对我攻击渗透的重点对象,高校宣传思想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目前,90后大学生构成了高校学生的主体力量.在新的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对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了哪些不良影响?我们针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在河南省多家省属高校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本科生为主,兼顾了研究生及高职高专学生.除问卷调查外,还采取了座谈形式,座谈参加人员既有高校青年学生,也包括了政治理论课教师及高校宣传部门负责人.在对问卷数据和座谈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后,我们试着就当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问题做初步探讨.

1 90后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但少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思想、价值追求多元化是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主张.他们反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性主导.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居于一元主导地位.总体上看,广大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集体主义也是我国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日渐加深,各种形态的价值观异彩纷呈,思想文化间的吸纳排斥,融合斗争,渗透抵御成为文化交流的基本形态,价值冲突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元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了较大影响与冲击.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潮在大学校园里大行其道.比如,提倡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和议会制的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共产党一党专政不利于民主的建立,他们还反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思想领域的一元化地位,企图让不同思潮和平共处,相互竞争;新自由主义者一直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坚决反对公有制,认为公有制会使人产生惰性,私有制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普世价值论者,则把抽象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内容说成是全人类应该遵守的价值观念[1],认为中国不应把普世价值拒之门外.90后大学生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现实,原本就缺乏很强的鉴别能力,在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下在很容易产生思想困惑,进而影响到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调查问卷显示,尽管我们的调查群体涵盖来自不同城市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群体,但大多数大学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并认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青年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然而,关于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问题,在不同受访群体中,数据分布呈现较大差异.对某高校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86.51%的大一新生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很有必要;而在对高年级群体调查该问题时,认为“很有必要”的比例是69.72%,还有13.03%的人选择“多元化也没有坏处”,11.19%的人选择“不知道什么是指导思想一元化”.

在问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时,低年级群体有94.19%选择真信,而在研究生群体中仅有76.88%,另有12.47%的人选择“说不清楚”,这部分地说明了信仰问题在高年级的学生群体中可能较为突出,也提醒我们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冲击的主要对象可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层次的“知识精英”群体;在问及“对于一些人烧香拜佛算命你怎么看”时,低年级群体中有25.58%选择“很正常,个人信仰自由”,54.65%选择“很不正常,信仰错误”;高年级群体中选择这两个的分别占13.58%和70.64%,两个群体差异明显.在问及“你信仰什么?”时,79.53%的低年级大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9.30%的表示没有信仰.而高年级群体这两个选项的比例分别为71.38%和15.05%.在另一份有关信仰的问卷调查则发现,在回答“你的信仰是什么”时,选择“实用主义”的占8%,选择“民主社会主义”的占10.1%,选择“自由主义”的占6%,还有5%的对西方“普世价值”比较推崇,认为世界最终将是大一统的,意识形态也不例外.在回答原因时,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看不见、摸不到,虚无缥缈;有的认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道路没有什么区别.在问到“你认为马克思主义现在还管用么”这一问题时,选择“管用”的低年级大学生比例为94.42%,而高年级群体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为85.14%.

2 90后大学生普遍政治信念坚定,但少数大学生政治敏锐性、鉴别力有所下降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来的强大生机和活力,使全国人民,包括当代大学生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方向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由于各高校多年来高度重视抓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创新发展,广大大学生在政治信念方面比较坚定.例如,在问及对共产主义的信心时,有93.72%的受访对象坚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在问及对中国威胁论的看法时,92.56%的大学生对西方鼓噪“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头脑清醒,认为是“别有用心”;在问及对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看法时,85.50%的大学生认为刘晓波获诺奖是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具有一定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但也要看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很不平静,敌我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更加尖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改革发展进程全面提速,改革日渐步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在思想文化领域,各种力量都试图发声,影响决策者,加之新媒体迅猛发展,宣传思想领域呈现出十分活跃和复杂的状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从外部看,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对中国的一贯立场是“以压促变”,这一点不但不会改变,而且呈现出变本加厉之势.西方国家仍在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大力向我贩卖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2].再加上西方国家牢牢掌握着国际传播霸权,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意识形态传播,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降低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往往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开的.网络、大众文化、消费生活等外壳下包裹的是负载着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的意识形态,这一伎俩很好地掩饰了西方开展意识形态渗透特别是文化渗透的真实用意,又抓住了全球化时代人们崇尚自由多元,反对约束的内在需求,对于青年人更是屡屡奏效.长期的西方文化熏陶,逐渐带来的是大学生对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和西方思潮由新鲜到亲近,直至认同的过程.这一结果一旦达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都将被大大消解.有学者认为,把这种意图同那些有一定道理、又看似相关的命题对接,无疑是最有可能在乱中取胜的策略.”[3]

然而一些大学生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座谈发现,仍有少数大学生对“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等重大原则问题表示陌生,无法回答;有的虽然知道这些重大原则问题,然而一旦与各种歪理邪说“短兵相接”,又很难做到明辨是非、有力回击.调查还发现,有的大学生对主流媒体、主旋律作品关注不多,对小报小刊、非法出版物却很痴迷;对进口大片、西方节日情有独钟,对其中的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渗透却浑然不觉;只看到握手和拥抱,看不到背后的斗争和博弈;有的对主流观点不感兴趣,对一些非主流观点却耳熟能详,不能认清其实质和危害;问卷调查中,有个别大学生认为西方鼓吹“中国威胁论”有道理,甚至对此感到自豪,认为这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体现”.还有少数大学生对于刘晓波获诺奖一事,竟然认为“有一个人中国人能获诺贝尔和平奖,也挺好”,说明其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3 90后大学生普遍感恩于党的培养,但少数大学生面对复杂理论现实问题缺乏理性分析,从而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广大90后大学生受党教育多年,尽管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存在较大差异,但普遍对党怀有朴素感情.在问及“你对党的信任程度时”,选择“很信任”的比例达到90%.在问及“你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能否取代资本主义”时,56.94%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中还有待于完善”,34.95%的大学生选择“资本主义会灭亡”.在问及“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信心吗”这一问题时,91.74%的大学生选择“有信心”.这些显示了广大青年学生具有比较牢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然而摧毁或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非主流意识形态对我攻击渗透的主要目标.从属性上看,非主流意识形态早已沦为西方国家开展和平演变与文化渗透的工具,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是其坚定立场和一贯手法,他们也从不承认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我国当前发展态势看,当前,社会保障、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等热点问题较多,调查中,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深表认同,但少数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和理性思维能力,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容易受社会上负面舆论影响,对社会热点问题把握不准,存在疑惑,主要表现在“两多两少”:看消极影响多、看积极因素少.对民众在热议“李某某强奸案”、“‘富二代’飙车撞人”、“强拆自焚”等事件中流露出的仇官、仇富、仇警情绪,有的大学生表示理解甚至附和;看表象多、看本质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少数大学生不加分析,看不到其中的政治因素,对一些不满情绪和消极言论跟风盲从;看局部利益多、看改革全局少.一些大学生对房价物价、下岗失业、拆迁补偿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能站在改革发展大局上认识思考,一旦利益受损就迁怒于政府和社会.恕不知西方国家近年来对我展开意识形态攻击的一个惯用手法就是炒作罢工、拆迁、就业、房价等社会热点和群体性事件,渲染“仇官”、“仇富”情绪,放大社会矛盾,宣称“中国已形成权贵资本主义”,鼓吹“再来一场革命”.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个别、偶发、突发事件,往往被媒体网络披露、热炒和放大,以此引起人们关注,挑唆一些不明真相群众的不满和对立情绪.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民生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赖和追求.大学生虽然具有特殊身份,但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尤其是家属群体,更是与民生密切相关;而对大学生所在家庭民生问题解决是否有力,又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感受.此外,我们还发现,腐败问题在大学生中关注度较高,特别是高级干部腐败问题,对大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具有较负面的影响.当问到大学生感到最不满意的事有哪些时,选择腐败问题的就占到了59.96%.这些数据都说明,社会能否风清气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

此次问卷调查及座谈显示,非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90后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是现实存在的,部分思潮还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将是十分艰巨复杂的.当前国内外形势仍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务繁重、高校校园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相关部门,特别是高校宣传部门及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应高度关注非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消极影响,将其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高度,常抓不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按照“三个倡导”的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真正筑牢思想防线.

〔1〕周新城.关于“普世价值”问题需要搞清楚的几个观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2〕梅荣政.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陷阱[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9).

D64;G412

A

1673-260X(2014)02-0153-03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群体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