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班之道
在企业班组中,一般来说都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老员工经验丰富,年轻员工则冲劲十足,以人才储备的目光来看这是好事。可是,在某一项生产或经营问题面前,如果老员工和年轻员工发生了分歧,你会更倾向于谁的意见?
索尼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只是一家从事收音机生产的小工厂,几乎毫无竞争力。老板盛田昭夫决定花高薪请个优秀技工来突破这个困局,他有两个待定人选,一个是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老技工,另一个则是刚毕业的年轻小伙子。盛田昭夫决定试用一个月,根据两人的表现择优录取。
那时,索尼公司正急需开发新产品去争夺市场。老技工觉得凭自己的经验和才干,一个月足以有所突破,所以他终日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地做研究。可那个年轻人却整天东游西逛,四处跟工人和客户们拉家常。盛田昭夫和老技工都暗暗替他着急。
一个月的期限很快到了。虽然老技工异常努力,取得了一两项小创新,但那点成绩根本不足以挽回公司的颓势。而那个看上去毫不认真的年轻人,却拿出了一套晶体管收音机的设计方案。按他的设计,这种晶体管收音机体积小巧、灵活方便、造价低廉,如果放到市场上一定能创造出好销量。年轻人被录用了。
盛田昭夫和老技工都很纳闷。“我之所以总是走来走去,一是为了观察,二是为了咨询,在这个过程中我得知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比如我们的收音机太笨重,我们的售价太昂贵。所以,我就动员大家和我一起开始了效仿与创新,这才有了现在的设计方案!”年轻人微笑着说,“我的智慧来自于大家的每个小意见!”
就这样,年轻人成了索尼公司的新技工,他设计的晶体管收音机不仅创造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更帮助索尼公司迈进了一个发展新纪元。这个年轻技工,就是后来成为索尼副总裁、被誉为索尼第二把开山斧的井深大刚。
所以,当老员工与年轻员工出现分歧时,不妨给年轻人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选择相信年轻人,也许你会得到一个惊喜。
撰文/陈之杂
最近企业在搞管理培训,上周的一堂课引发了上自经理下到班组普通员工的极大兴趣。
在课上,培训老师一番自我介绍后,突然问:“在座的领袖请举手,我想看看都是谁。”气氛有些紧张,大家相互看了看,两位经理慢慢举起了手。“好极了,欢迎参加培训课。”培训老师继续问其他人:“那么,既然你们不是领袖,告诉我你们是什么?”大多数人比较茫然,选择了沉默。有几位中层干部想了想说,“我才是一个小中层,算是领袖吗?”
培训老师提出一个新问题:“能看到听到中层说话的人请举手。”所有人都把手举了起来。培训老师说:“如果别人看到你做了什么,听到你说了什么,那么你就是领袖。”
看着众人疑惑不解的表情,老师开始了讲述:管理大师韦尔奇说过,每个企业里都有三种人,领袖、囚徒和过客。所谓囚徒,这些人觉得仿佛是被企业禁锢住了,他们不喜欢企业的种种制度,却也没有勇气离开。于是,他们一边混日子,一边不断抱怨企业里的种种不完美。“大家觉得这类人熟悉吗?”有人开始频频点头。
培训老师说,过客和囚徒有些类似,他对待工作也不认真。但与囚徒相比,他在企业中只是尽量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过客擅长做表面文章,敷衍工作、随波逐流,并且不愿意承担责任。“哎呦,我觉得那个谁就是典型的过客。”有人私下交流起来。
等众人讨论完了,老师继续讲道:领袖跟前两者不同,他们把注意力放在改善企业环境上,愿意主动去工作,并乐于帮助周围的同事解决问题。为了企业的目标,领袖甘于暂时放弃自己的利益,他们相信自己能实现某种价值。“你是否希望身边有这样的同事?”众人频频点头。
“企业中的领导,并不一定就是所谓的领袖。一个人是领袖、囚徒还是过客,不是职位决定的,而是心态和行为决定的。”老师把话题引回到开课前的问题上。“如果你像领袖一样积极思考、帮助大家,即便你不在领导职位上也会成为表率,对吗?”众人若有所悟,使劲鼓起了掌。
那么,对照一下这堂课,你觉得自己在团队中是领袖、囚徒还是过客?你又愿意做哪一类人呢?
撰文/铭心
本栏责编/马征
mz@lnddg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