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2014-03-28 07:08余佩琴
中小学德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责任目标

余佩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探微

编者按: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新版课程标准更是在教学目标分类中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第一位。然而,时至今日,学界对三维目标的争论仍在持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更成为“一大难点”。中学品德(政治)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地位,如何在教学中达成这一目标,真正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尚需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持续实践和探索。

在本次话题中,三位老师分别从优秀课例的赏析,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施基点的把握和教育策略的探寻中,阐述了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引发同行更多的思考和更为深入的探索。

特级教师胡云婉指出:“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是衡量一节思品课是否是优质课的标准。”其中,“有魂”即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向正确,将具体务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三维目标之首,这是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指引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检验自己行为的航标。因此,教师必须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导向,让“有魂”贯穿课堂始终,力求教育无痕。唯此,思想品德课堂才能彰显人文、灵动与精彩。在此,笔者撷取在2012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三个课例片断,谈一些感悟。

【教学片断一】

金华市兰溪游埠初中郑燕老师在教学《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时,以网友对“钓鱼岛”事件的评论跟帖作引,展开教学。

师:面对日本政府和美国苹果公司的如此行径,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抵制日货。

生2:对。我打心眼里瞧不起买日货的那些人,十足的崇洋媚外,一点都不爱国。

生3:是,这些人可恨,该打,活该!(学生哄堂大笑)

师:同学们的笑声是否意味着大家的看法都一致呢?

生4:我不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是难以抵制日货的。而且一旦抵制,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师:分析得真好。那购买日货的人都是卖国贼吗?他们是否该打呢?

生5:不是。因为消费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生6:如果有人殴打他们,就会侵害他们的生命健康权,是违法的。

师:前段时间,在反日示威游行中也出现过砸车行为,同学们又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呢?

生7:错误,因为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师:是的,这种行为不仅是违法犯罪行为,还破坏了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从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生8:我们有游行示威的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必须要以遵守法律为前提。

生9:我们要爱国,但爱国不是盲目的冲动。打砸行为反而会让日本人瞧不起我们。

……

感悟一:感性与理性交融——引发兴趣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课之“有魂”,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基于学生生活在现代媒介时代,接触到更多的媒介信息,生活不断扩展的现状,教师植入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相关时政热点,可降低“政治生活”的高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落实“有魂”目标,并最终指向知行合一。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郑老师引入了“钓鱼岛”这一时政热点,并引入网友跟帖这一媒介手段,引发学生对“抵制日货”事件的讨论。在师生不断的质疑与释疑中,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认识到爱国行为不盲目、不冲动,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安全,懂得了要做到理性参与,即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由此,实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交融,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产生了要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的愿望,提升了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政治素养。学生的感悟也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共鸣:“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学片断二】

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车金珍老师在教学《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课)时,其教学设计思路框架图如下(见图1)。

感悟二:明线与暗线交织——自觉“悟道”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一课的“有魂”是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自觉履行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提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然而,对于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发展、适应社会、服务祖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还有部分学生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认为社会上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显得有些自私冷漠;客观上,初中生对社会接触不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模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少,导致部分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逃避责任。针对这样的学情,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将“有魂”贯穿始终而又不流于说教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基于此,车老师以“理解社会责任、寻找社会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三个教学环节为教学明线,每个教学环节所渗透的教学目标则串联起情感暗线,即学生学习后的感悟:从理解社会责任中领悟到勇于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是美丽高尚的;从寻找社会责任中感悟到社会责任就在我们身边,既有生活小事也有国家大事,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从担当社会责任中深刻领悟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指出献身公益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自觉投身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车老师别具匠心地勾勒出一条明线与暗线交织的教学思路,并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和时政热点层层剖析,学生有话说、有感悟,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尽一份责任。这样的课堂隐化了教育痕迹,彰显了教学智慧,自然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片断三】

浙江省回浦教育集团的程波老师在执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课)时,为了说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引导学生肩负起创新的责任,设置了以下两个情境。

情境一:一种命运的改变

(请学生阅读袁隆平成长资料)

师:袁隆平的成功靠的是哪些因素?

生:良好的教育、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断实践、创新的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从小立下的远大志向等。

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通过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见,教育的重要性。

情境二:一个公民的责任

师: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十八大报告中发出“新世纪创新宣言”,这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所以,国家的希望在于科技的创新,而科技的创新在于少年。那么,你能为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做些什么?请写下你的创新宣言,并为此而努力。

生1:在交通工具方面,创造自己的品牌。

生2:我要做一粒爆发的种子,在学校汲取营养,未来成为电子领域的先锋,发明机器人,方便我们的学习生活,留下比乔布斯还响亮的名字。

……

师:从大家的宣言中,老师感受到了责任的力量。(把稻谷作为礼物,郑重地交给班长)

师:老师传递的不仅是一粒种子,更是创新精神。希望你们飞得更高,牢记历史使命,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我们的祖国插上创新的双翼展翅高飞,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感悟三:现实与理想交汇——以情促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课的“有魂”是通过让学生感受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力量,树立崇尚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个人的理想和中国梦想始终是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唯有紧跟时代潮流,学会主动学习,勤奋钻研,才能实现理想,铸就中国梦想。教师必须立足学情,不回避学生认为学习枯燥、压力大的事实,而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目的。

基于此,程波老师首先设置了一个问题:中国要感谢两个“平”,他们是谁呢?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结合已有知识,学生不难得出:脱贫致富靠邓小平,解决温饱问题靠袁隆平。然后,程老师引用袁隆平的成长经历,并结合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取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以事说理的教学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唤起主动学习的愿望。有了这样的认识作为铺垫,再让学生谈谈“你的创新宣言”,就很自然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整个课堂基调显得激昂向上。最后,教师用一粒种子作为激励,有力地传递着历史使命。师生间精彩的对白将课堂推向高潮,令人感觉意犹未尽。这样的课堂流淌着生命的韵律,直面现实与憧憬理想在此交汇,从课堂启航,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以知识成就梦想。

教学有魂、教育无痕!这不仅仅是一种向往,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规律,一种原则,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教学不能人为地去创造规律,而应顺应这种规律,坚持这项原则,使用这种方法,掌握这种技巧,领悟这种艺术,增长这种智慧。如此,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心灵与心灵融合,灵魂与灵魂对话,智慧与智慧碰撞,生命与生命互动的场所。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价值观责任目标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我们的目标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