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婕婷
作为信息传媒产业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信息掌控者,主持人因其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所处的“前台”位置,而成为大众传播活动中极其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时也体现出大众传播活动中人格化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受众年龄、学历层次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从客观上对文学类广播节目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认为,作为普及面广泛、大众化色彩鲜明的广播艺术主持人应该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以传播、宣传、普及优秀文学作品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在提升受众道德情操的同时,努力建构起激发正能量的社会文化氛围。
在传统的文学类广播节目中,主持人往往采用评书说唱和讲评时政新闻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相关节目的录制工作。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主持人选择的念诵文本多为文学经典作品或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节目的知名度,也能够减省主持人寻味文学文本所耗费的精力。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不断增多,同时,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也不断得到拓展。面对全新的文化语境,文学类广播节目的主持人绝对不能封闭自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当下语境中的受众群体,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让广播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在新的时代环境中获得“新生”。
事实上,文学文本不仅是作为念诵对象出现在节目中,它同时也体现着文学类广播节目的整体定位。一方面,身处现代社会的受众绝对不是为了认识、了解逝去的社会生活而主动选择收听某一节目,受众的收听行为中必然蕴涵着愉悦身心的情感因素。另一方面,文学类广播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寻求文学类广播节目和文学阅读之间微妙的平衡点,它是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的临界点,只有充分运用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升相关节目的艺术定位和社会影响力。
广播节目作为沟通作者与读者的特殊媒介,始终与形象思维模式保持着紧密联系,主持人需要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声音去构造特殊的信息传播氛围。如20世纪8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其本身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小说,复杂的人物关系、跌宕的情节铺排都成为整个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相关的节目策划人、主持人所展现出的独具慧眼的选择能力更令人钦佩。王刚在演绎这部作品时,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念诵模式进行,而是凭借着主持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领悟和感受,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实现节目与主持人的和谐统一。主持人对于文学文本的选择就是对文学文本中蕴涵情感特质的选择,当作者寄寓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元素被主持人独具慧眼的选择能力捕捉到之后,节目的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才能结合并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在物我交汇的语境中实现文学类广播节目最具价值的信息传播。当主持人在节目表演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信息驾驭能力时,不仅能够让受众进入到全新的审美空间中,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受众的想象。
文学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选择能力是与鉴定能力相伴而生的,二者处于“二而一、一而二”的共生状态。这是因为文学类广播节目的作品往往直接作用于受众,能够对受众内心情感世界产生深刻、复杂的影响。主持人对于一部作品是否适合在节目中播放负有直接责任,它建立在主持人不同的选择能力基础上,同时需要主持人根据现实因素进行适度调整。因此,笔者认为文学类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鉴定能力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文学文本中的视听感知;其次,文学文本蕴藉情感力量的感受能力;再次,以文学文本为基础的审美感受和想象感受能力;同时,主持人还应具有以理性思考和逻辑辩证进行审查的鉴定能力。
当主持人从数量众多的文学宝库中选择了某一部分作品时,他接下来需要根据文学类广播节目自身的特征进行二次筛选,此时需以理性的驾驭能力面对感性的情感文本。因此,“理性”就成为文学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完成这一步骤的关键。所谓的“理性”并非自然科学层面的理性思考,而是指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去鉴定文学文本。因此,主持人能够以准确的审美鉴赏能力去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他所面对的问题还包括考量受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理解问题。从形式层面的因素进行考量,这一问题极易被忽视,这是因为广播节目特殊的播出方式使得主持人和受众之间信息沟通方式十分有限。因此,主持人就需要在涉及到具体的文学文本时,更多地从受众的审美理解角度入手,以文学作品中某一部分的理解与整体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部分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受众的心理绝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环境背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持人应适时进行调整,通过加强与受众的信息沟通、设置互动环节等方式,努力改善和提升整体氛围,才能打造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优质节目。
正是由于受众的心理结构极为复杂,并且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他们对于节目中所播放的文学作品往往表现出差异化的评价结果。因此,主持人必须时刻谨记鉴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漫长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主持人在生活中陶冶情操,也需要主持人能够营造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文学体裁的多元化又从客观上要求主持人能够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演绎。
中国的文学类广播节目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广播艺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成长时期,不仅拥有广大的受众,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节目。但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到来,广播艺术产业也开始受到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不仅社会影响力有所削弱,节目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迹象。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来自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的崛起,以及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大量涌现。
进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人民群众获取资讯的方式日益增多,进而导致广播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式微。一部分主持人选择了转行从事电视节目主持工作,但也有一部分主持人依旧坚守在广播艺术的道路上。新的局面意味着新的历史机遇,更需要广播节目主持人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应变能力。
为了能够适应受众的审美期待,文学类广播节目中开始大量出现都市情感题材小说、武侠题材小说。新颖的题材在逐渐取代传统章回小说的同时,保证了当代受众群体的稳定,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进入新世纪后,新媒体飞速发展,新的传播形式带来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也促使媒体生态发生变化,可谓“不对称”“不均衡”“不稳定”。新的话语环境对该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以灵活多变的能力积极应对。但上述问题的存在同样也暴露出文学类广播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不对称”是进入到新世纪后所有传统媒体都需要面对的,信息传播速度的滞后是直接原因,它需要主持人通过准确把握受众对于深度报道的期待心理,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其次,“不均衡”是指拥有优势资源的强势者往往对不占据资源优势的弱势者构成威胁,具体表现为现代传媒以直接的面对面的方式完成及时沟通,它需要文学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展现个人魅力,在稳定传统受众群体的同时努力挖掘新的受众。再次,“不稳定”则凸显了新媒体对广播节目的全方位渗透。
中国文学类广播节目主持人艺术的升华始终是与中国广播艺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主持人的轮换完成了从传统播放形式到现代传媒模式的转换。而主持人对于节目中所采用的文学文本的选择也契合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从侧面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面对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的迅速扩张,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应更多地从受众群体入手,把握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文学类广播节目的主持人不断修炼“内功”,提升主持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