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池州学院 思政部,安徽 池州 24700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周芳
(池州学院 思政部,安徽 池州 247000)
生态道德教育是伴随当代社会发展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道德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危机的现实需求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尤其重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未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法教育,主张从建立健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拓宽大学生生态参与渠道以及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校园网络空间入手。
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
任何道德教育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生态道德教育也不例外。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和进步的推动下,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和充盈,随之而来的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生态、资源的日益破坏和浪费,这为现有的生态道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十八大报告又以独立篇章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大学时期又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高生态道德意识,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其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1.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是20世纪以来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体系,是人们对微生物、植物、动物及自然界的态度以及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与传统道德有所不同,它主要反映了人对社会、人对自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体现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核心是人类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产物。生态道德教育由传统教育发展而来,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对人进行持续、系统的引导,使人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规范,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最终养成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习惯的教育活动[1]。“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是由人类的失误造成的。因此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就不仅要注重人与人,或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要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要解决好这些关系必须调节人们的行为。这不仅需要法律,而更重要的是要用社会道德的约束力,靠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运用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培养有生态道德的人......”[2]
生态道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知识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以及生态文化教育等等。狭义的生态道德教育则包括生态道德观教育、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和自然人道主义教育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的献身精神教育等等[3]。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及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决策者,更是未来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保护者和创造者,为此,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自觉养成爱护且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树立全新的生态环境观,自发控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盲目行为。
1.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危机的现实需求。在人类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自然界一直是被征服和无限制开发的对象,人类在对自然的开发过程中,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表现出人类自身的勇敢和智慧。同时,由于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观念和个人私欲的膨胀,造成无节制地开采自然,浪费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益紧张和对立:大气污染、人口剧增、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生物种类剧减、污水随意排放、植被减少和土地荒漠化等等。有人预测,不久的将来,人类想呼吸新鲜的空气以及喝上几口干净的水都将是梦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逼迫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也已成为人类目前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个人内在的自我约束,也就是道德调节,即通过理性信念的作用,由社会舆论的表彰和批评、赞扬和谴责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约束,指导并纠正个人行为,进而纠正且约束集体行为。正如美国前总统戈尔说过:“生态保护已经不是某个征服的决策问题,而是所有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已经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发言中指出:“环境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4]。由此可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生态道德意识与素质是当前解决世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其中就要求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可持续发展则明确要处理好人、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保护好资源并改善自然环境,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今天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我们明天不断去开拓进取。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一旦形成,会给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烙印,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能产生巨大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长期固守“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集体的关系而进行,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内容,具有极大局限性且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不完整。因为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德育内容很少有涉及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即使有也主要偏重于环保科学知识,没有从权利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没有形成完整统一、前后贯通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因此,在现实社会的各高校里,生态环境教育主要在相关的生物、地理、环境等学科有所体现,而专门培养人的基本品德素质的德育课程则只关注社会的适时需求,忽略了对未来人才相关生态道德教育及素质的培养和规划。
第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滞后,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大学生的知识也日益丰富,对环境的了解逐日增加,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观念较落后,更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当下,部分大学生在人多场合下能体现保护环境的观念和行为,而一旦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忽视保护环境的行为。比不少大学生明明知道白色垃圾的危害性,但又有许多人却偏偏是校园白色垃圾的制造者;很多高校早晨随处可见一些拎着一次性塑料袋吃早点的大学生,中午又有许多提着一次性饭盒或者直接叫外卖的大学生;大家都知道随意践踏草坪是不文明不对的行为,可现实中为了图方便常常能够“人为”地在草地上开辟一条又一条的“新路”。
2.2 成因分析
第一,社会竞争的激烈使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面临挑战。目前,激烈社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而衡量人才标准更多的是知识技能而非道德素质,这无形中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由于现实的经济“趋利性”,大学生为了将来能获得更多利益,忽视了自身对生存环境应尽的义务。同时在高校的群体环境中,大学生更多的还是随波逐流,很难约束自己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更难影响他人,这使其在生态道德的价值取向上严重偏离,也使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二,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生态教育起步较晚,且大学重视程度不高。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已从保护环境转为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西方不少著名大学也把生态道德教育列入学科教学中。我国正式将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始于1992年,而大学的生态道德教育迄今为止仍没明确要求,各高校还没有将生态道德教育提到战略的高度,对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不少的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缺乏主动性,认为生态问题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即使有关,自己的个人生态行为也只是隔靴搔痒,对整个社会生态问题不起多大作用。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落后,导致其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些都不利于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
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这从某些方面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实现系统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据统计,目前高校非环境及生物专业开设与生态有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占很小的比例[6]。很显然,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观、生态责任观、生态法制观等生态道德意识亟待加强,这迫切要求高校建立并完善开放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各高校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一定的学时,组织编写相关的教材,制定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要求。在编写教材和制定大纲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和提高生态道德素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系统化教育,包括形式的系统化和内容的系统化。形式系统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广泛进行,譬如可以在学生群体中组成保护环境的社团,通过社团或者学生会举办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或学术研讨会等,并将这些措施的过程及结果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内容的系统化生态知识的灌输、生态国情的介绍和了解、生态法制和政策规章制度的普及以及生态道德价值观念的转变,真正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尊重并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其次,拓宽大学生生态参与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就教育本身而言,理论知识的灌输固然重要,但实际参与程度更为关键。高校大学生要积极踊跃参与生态实践活动中,真实体验生态环境,拓宽实践渠道。第一,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性情,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能起到催化作用[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正是说明人之品德、思想和行为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性。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能在大学生心中构建一种由内而外的生态保护意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生态保护行为,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熏陶,使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构建和谐校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发行为——不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乱涂乱画、不随意踩踏草坪等等,随时随地做到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第二,经常组织一些生态文明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校园广播台、宣传牌、各系部的宣传橱窗,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各级学生分会和各类社团以及各个班级,也要积极投入进来,通过举办环境宣传月、社团主题日和生态文明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环保,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各式各样的生态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亲历亲为的自身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提升生态文明意识,进而自发地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行为。
最后,健全校园网络,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网络空间。当今社会,网络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领域,拓展网络交流平台,为大学生提供生态道德教育信息。比如可以组织大学生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生态网站,结合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及要求,利用各种真实材料,制作各种环保宣传图片介绍生态环境现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可以播放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视频讲座,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在线交流,组织网上生态道德讨论会或辩论会等,从而在最大范围内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积极参与保护自然、美化环境、提高生态道德意识观念,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而努力奋斗。
[1]付玉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07-110.
[2]林娅.环境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54.
[3]李芙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5):156-158
[4]杨东平.环境保护:走向下一个30年[N].中国环境报,2009-03-02.
[5]郭雪花.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探析[J].华章,2012(26):137.
[6]廖志丹.融合与超越: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0(1):62.
[7]杨林.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2010(5):13-14.
[责任编辑:余义兵]
G641
A
1674-1104(2014)01-0143-03
10.13420/j.cnki.jczu.2014.01.038
2013-10-13
池州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2RW015)。
周芳(1981-),女,安徽潜山人,池州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