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英 周素勤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新时空境遇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徐承英 周素勤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新时空境遇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新变化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挑战。高校必须根据时空境遇的新变化,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遵循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规律,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积极应对挑战,以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1]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引导大学生科学分析社会现实,正视社会矛盾,才能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健康人格、养成科学思维方法、达成立大志、蓄德能、报家国的思想共识。而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冷静分析时空境遇、厘清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掌握大学生的成才规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日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上的支配性力量衍生出文化权势,他们利用其资本、科技和市场以“强势文化”的姿态向经济洼地进行价值渗透,推行文化霸权,进行文化倾销,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各种社会思潮等在人们头脑中攻城略地。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的阴谋从未停止,它们运用高科技手段,借助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部分群众对社会主义产生悲观情绪等客观环境,对马克思主义发起猛攻,大肆渲染和制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加强渗透,制造思想混乱,企图培养“代理人”,煽起“颜色革命”。因此,如何在西方国家借全球化之手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攻心”的背景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自觉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干扰和侵袭,就成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任务。
(二)经济市场化使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世俗化趋向日益严重
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催生自立、竞争、效率、民主、创新意识的同时,其趋利性、消费性、自主性、自发性等特点又不断消解并重构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物质享乐,进一步强化了金钱、享乐、利己观念,淡化了理想主义,淡忘终极价值,以至理想信念失落、精神价值迷茫、心灵无所归依。这种世俗化倾向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更加关注实际利益、眼前利益。因此,如何在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世俗化趋向日益严重的当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应对回答的难题。
(三)文化多元化使人们价值选择的矛盾冲突急剧增多
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大一统式的文化模式已让位于“多元文化格局”。各种社会意识和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在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思想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隐忧。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思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它们之间的冲突极易导向价值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和多元价值面前,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很容易产生文化认同的危机,在理想认知、信念实践方面陷入无所适从,无所归依的精神困境。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选择作出正确的引导,是时代赋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四)信息网络化使人们面对的挑战应接不暇
信息网络的全球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便捷性等特点在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带来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的同时,也为国外敌对分子针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大肆利用网络肆意夸大、歪曲我国的经济社会矛盾,攻击我党的方针政策,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大量散播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网上这些消极、腐朽、反面的思想极易误导思想尚不成熟、认识水平不高和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因此,如何在思想观念鱼龙混杂、信息管理难度日益增大的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抵御形形色色的主义、思潮和各种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侵蚀,将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考验,也是网络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思考的新课题。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既是向大学生传递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被大学生认知、接受、尊崇和力行的思想“碰撞”过程,而要产生这种“碰撞”,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对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和思想特点的尊重。在新时空境遇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出以下方面的特征:
(一)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不迷信权威
当代大学生崇尚新知识、新技术,容易接受新信息、新观念,他们在文化信息获取方式和量上对“前辈”的超越,培养了他们不迷信权威,自信、创新的精神气质。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否定性、去中心化、反对权威的后现代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强烈的主体意识、渴望成熟而被认可以及逆反心理天然契合。再加上他们亲眼目睹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自然与生命的对立、人的“异化”、精神困境等问题,更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不迷信权威并敢于用解构、调侃的方式挑战权威的后现代批判精神。大学生这些思想特点表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接受问题上,他们不喜欢“单向度”的灌输和机械死板的说教,更愿意通过讨论、争论、辩论、批判等方式,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去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二)价值观念多元,认识矛盾冲突,思想具有流变性
伴随国内不同利益群体差别的拉大,国外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网络时代的信息泛化和碎片化,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反差,当代大学生形成了价值观念多元、思想矛盾多变的特点。同时,大学生人生观正处在建立而尚未最终完成的时期,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但缺乏成熟的政治观点;他们追求民主,但缺乏科学的民主理念;他们富于理想,但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勇于担当,但缺乏必要的精神独立;他们充满自信,但缺乏对自身的科学审视。因此,大学生极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思想的人”容易折服他们,别有用心者容易左右他们,其思想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大学生这一思想特点表现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就是对灌输的理论不屑一顾,尤其当理论与现实脱节,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现实矛盾时,他们更易为“过时论”、“无用论”等思想所左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三)求真务实,讲实际,重实效
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使效益效率原则,“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成果论成败”的市场价值取向备受推崇,人们对科技理性的崇尚以及社会观念对个人利益的承认和肯定,使当代大学生形成了求真、务实、功利、讲实际、重实效的思想行为特征。追求实用实惠、急功近利的心理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业取向上,重技能、轻理论;在交友取向上,重功利、轻道义;在职业取向上,重待遇、轻价值;在价值取向上,重眼前利益、轻远大理想[2]。大学生这一思想特征,表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上,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才是个人发展和谋生的路径或手段,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完成学业,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观念。
(四)主体意识强烈,崇尚自由平等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时代,天然认同自主平等价值观念。他们崇尚自我、充满自信、个性张扬,表现欲望强烈。但是他们参与和自我表现的动力更多来自个人兴趣和利益,对压制性约束、压服性说教,强迫性服从都会逆反和抵制。当制度、纪律与其个人自由出现矛盾,社会利益与其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以合理利己主义为原则,以自我为中心来决定其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大学生这一思想特征表现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希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力,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可以自由地与教师、同学平等交流,并渴望获得他人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根据时空境遇的新变化,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遵循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规律,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对挑战积极回应,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一)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一个原则:即“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和考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同大学生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接受心理和需求发展出发,不断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促进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要在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挖掘他们的思想潜能,弘扬他们的主体性;要给予学生以平等自由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完善自我,使学生将大众化教育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要努力改革与学生主体性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空洞的说教、乏味的灌输变为鲜活的传道、生动的解惑和深刻的激励,以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二)在教育方式上,要落实两个双向互动
1.落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简单的授受关系,而是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双向互动的过程,是积极的教学相长过程。这就要求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二者的平等主体地位。为此,教育者必须消除与大学生在身份和地位上的藩篱,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双向互动,站在对方的立场展开置换式思考和沟通,消除认识上的分歧,达到视界的融合,碰撞出共识的“火花”。
2.落实“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为此,高校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重视课堂讲授在理论之间徘徊的传统教学方式,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学校要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体验生活、调查研究、服务社会,把书本的知识还原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去;另一方面,让学生把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及时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使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号入座”式地找到实践的根基。
(三)在教育内容上,要实现三个有机结合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不单是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过程,是引领大学生建构精神世界的过程。而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超越,绝不是来自外在的强迫与压力,而是来自内在的需求、认同与觉醒。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观点、方法、理念只有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找到与大学生需求的契合点,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理论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指导意义和力量,才能自觉地接受并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1.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适应受教育者的需求,才能获得根植生长的沃土。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其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角色地位,决定了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思考较少,而对涉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如学习、生活、交友、婚恋、就业等现实问题关注更多。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成才成功的个体需求,用高深理论观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把大道理转化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小道理,对他们的各种疑惑和困难,进行积极引导和解决[3]。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认可度、接受度才能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逐步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才能逐步显现。
2.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相结合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任务之所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命运进行理性思考,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要加强党史、国史、国情的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充分认识和领会到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继而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个人理想只有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会有价值和意义,从而找到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契合点、社会理想和个体现实发展的连接线,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选择相结合
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价值观逐步定型的决定性阶段,其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努力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首先,要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正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影响较大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进行全面、客观、理性地分析,引导学生认清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发展、精神实质,提高是非鉴别的能力。其次,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指导他们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客观比较,在比较鉴别中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并作为其价值选择的科学行动指南。再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在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中,既有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统一协调的一面,也存在矛盾冲突甚至相对抗的一面,缓解与解决这些冲突和对抗,迫切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引领大学生,对他们价值观进行导向性的培植,使他们在相互冲突和对抗的价值观之间作出理性判断与合理取舍,拨开价值判断的迷雾,走出价值选择的误区,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健康成长[4]。
(四)在教育载体上,要充分发挥四大载体的作用
1.充分发挥课堂载体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确保投入有保障,学时、学分不减少。要按照“三贴近”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使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确保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增强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实现表达方式的通俗化、传播方式的形象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动活泼“进课堂”,融会贯通“进头脑”。与此同时,高校人文社科课程也肩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绝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因此,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也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充分发挥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教育功能和辅助配合作用。
2.充分发挥社团载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锻炼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就可能被非马克思主义占领。为此,高校必须主动抢占这一思想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对理论性较强的社团要积极鼓励、支持和扶持,指导他们扎实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对其他社团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积极引导,有效防止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占领学生社团,指导和帮助学生社团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力、辨别力和抵抗力。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影响作用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有“润物无声”的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主动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崇尚和学习研究理论的育人氛围,激发大学生学习钻研理论的兴趣。为此,学校要努力营造四种校园文化活动氛围。一是营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氛围,经常组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等相关的理论沙龙、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课题研讨等活动;二是营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氛围,经常组织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知识抢答、征文比赛、小品赛、读书赛等活动;三是营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墙报、板报、校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教育;四是营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氛围,在教室张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名言警句,在校园设置革命家、科学家等名人名家肖像雕塑,利用学校的网络、展览馆、陈列室等展示和宣传大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理论的成果,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
4.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导向作用
在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的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不占领阵地、不掌握主动权,非马克思主义就会乘虚而入。因此,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利用倍受大学生青睐的网络传播媒体。为此,各高校必须着力建设寓教于乐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努力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影响力、引导力。一是组织开辟网络论坛。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校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才队伍,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围绕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大学生开展平等互动的在线交流并积极进行正面引导。二是组织开辟网上服务专栏。要把网络建成为大学生网民服务的平台,对学生在生活、情感、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做人性化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育人氛围。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01-17.
[2]李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性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3]于家明.“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4]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责任编辑:朱 丹)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Time and Space
XU Chengying ZHOU Suq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Chongqing, 404100)
The new space-time condition and the new changes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new challenges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ctively meet the challenges in the terms of idea, method, content and vehicle i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w changes i n ci rcumstances and t he ideo logical reality of t he co llege st udents, ed ucation rules so t hat th 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promo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rxism; popularization
A81
A
1009-8135(2014)04-0033-05
2014-04-15
徐承英(1967-),女,重庆梁平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周素勤(1977-),女,河南漯河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有效路径研究”(编号:13skm0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编号:12YJC71008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