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学东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系,贵州六盘水 553001)
我国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况学东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系,贵州六盘水 553001)
通过对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期刊网上旅游扶贫方面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析,发现近十几年来旅游扶贫的相关论文主要从定义、区域旅游扶贫经验、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战略模式、政府作用、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定性研究,而这些研究内容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是对于旅游扶贫模式的建模等定量分析较少,没有研究出适合中国区域旅游扶贫的理论体系,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旅游扶贫的研究趋势。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旅游地开发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等,也有负面的影响,如社区居民边缘化、物价房价上涨、噪音计环境污染等。如何充分利用旅游开发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产业其中乃至达到整个地区的居民的脱贫致富,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缩短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扶贫是学界需要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对旅游开发扶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者们对于旅游扶贫研究的内容包括如旅游扶贫的意义、政府的重要作用、社区参与的核心地位、乡村资源的基础地位等,以定性研究为主,探讨了旅游扶贫的定义、概念等内容,缺乏深入的定量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地方旅游资源实现旅游扶贫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今后的研究应更多地通过对不同旅游形式对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进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案例研究,设计旅游扶贫的概念模式和具体的模式实施方式,最终找出适合中国各地区旅游扶贫的理论体系。
笔者以“旅游扶贫”为关键词在学术期刊网上搜索近十年的研究旅游扶贫的学术论文核心期刊,搜到126篇论文,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旅游扶贫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随着旅游扶贫业在中国的逐步推进,国内学者也一直不断的研究和更新旅游扶贫的意义。周歆红(2002)认为:旅游扶贫应该明确以“扶贫”为其宗旨,发展旅游业只是手段和途径,而反贫困和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是其核心目标,而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贫困社区的综合发展为内容,以贫困人口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变迁为其终极目标。一些专家学者对于人们对于旅游扶贫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了纠正。刘向明,杨智敏(2002)分析了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何之谓“贫”;一扶就灵;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短期利益还是长远打算;一味模仿还是走自己的路。金希萍(2001年)认为旅游扶贫要注意加大资金投入,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并非人们通常所说“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张晓明等(2010)对于旅游扶贫的内涵、方式及意义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研究。姜真林(2010)对旅游扶贫的内涵进行了一种R. Robinson模型化解释,反映贫困地区与外援地区的相互影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区域旅游扶贫的关键。张鹏顺(2011)用区域理论来理解旅游扶贫,认为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立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产业整合、区域合作是区域理论视野下“旅游扶贫”的四项基本手段,是促使区域贫困状态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的基本方法。彭敏(2007)认为“旅游扶贫”中的旅游开发是指能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开发,是高级的开发,它的开发需要众多方面的建设和众多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旅游要扶的“贫”既指绝对贫困,也指相对贫困;既指物质贫困,也指精神贫困;既指地区的贫困,也指个人的贫困。旅游扶贫的对象不仅包括绝对贫困的居民,还包括相对贫困的居民;不仅涉及到物质贫困的居民,也涉及到精神贫困的居民;不仅包括当地的社区居民,还应涉及到其他地区需要帮助的居民。
在笔者搜索到的126篇论文中,有63篇都是针对特定地区或区域的旅游扶贫情况进行分析,论文的结构大都从分析区域中丰富的资源开始,并揭示区域旅游开发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以及发展思路,有的论文还总结了相关的旅游扶贫的经验。研究内容集中于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旅游扶贫发展的基本思路、旅游扶贫的经验、旅游扶贫对本地区发展所发挥的功能、旅游扶贫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等。如杨建春、肖小虹(2011)分析了贵州旅游业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促进作用较强,但持续效应偏短。张祖群(2012)以环京津贫困带为例,仔细研究了贫困带的消极影响,“贫困陷阱”的内在机理,以及旅游扶贫的适用条件、扶贫旅游机制及发展模式。
“旅游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大量问题也相继发生。郭清霞(2004)等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把旅游扶贫简单的等同于旅游开发。旅游扶贫是一种能够为贫困人口产生最大经济利益的旅游开发活动。其目标明确定位在使贫困人口经济利益最大化上,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因此,旅游扶贫与一般旅游开发是不同的。
第二,急于求成。一些地区出现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现象,甚至把景点一圈就对外收费,盲目地、过度地、简单粗放地开发旅游资源,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地破坏,并使得旅游成为一锤子买卖,旅游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很难形成良好的口碑。
第三,城市化模式。现在很多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简单克隆其他旅游景区,开山、修路、建宾馆、建庙,大建各种旅游娱乐设施,把城市现代化建筑移植到旅游景区,最终形成了城市化的发展格局,不再能够吸引旅游者。
第四,把陋习当作特色进行开发。旅游扶贫开发并不是把所有“特色”都要发掘出来,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承、弘扬优良民俗。但在实际特色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着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现象。
另外徐平(2009)提出旅游扶贫过程中遇到了需求驱动的局限、供给动力滞后、扶持力度不够、社区参与动力不足、中介协调缺失等问题。王成武(2010)等提出了我国西南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十大问题,包括实现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问题、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综合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结合问题、旅游扶贫的短期性的个别人收益与长期性的多数人受益结合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结合问题等。向延平、彭晓燕(2012)提出旅游扶贫存在着:“富饶旅游资源”与“贫困地区”的矛盾、“投资热、民生冷”与“政府热、百姓冷”局面、遍地开花却没有遍地结果、对旅游扶贫绩效评价重视不够等问题。
对旅游扶贫模式的研究和总结对于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现实价值。蔡雄教授(2000)总结出了4种旅游扶贫模式:一是亦农亦旅模式;二是景区帮扶模式;三是政府主导模式;四是异地安置模式。2003年胡锡茹等提出了旅游扶贫的战略模式,一是生态旅游扶贫模式;二是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三是边境旅游扶贫模式。李国平(2005)提出了广东旅游扶贫的立体化模式。李永文和陈玉英研究了旅游扶贫开发的RHB战略体系。赖斌(2007)提出了库区移民旅游扶贫的模式,即“三三模式”。另外,在旅游扶贫的融资角度,陈勇研究了BOT模式公共工程特许权或特许权融资。毛焱和梁滨(2009)对旅游扶贫的对象、适用地区、目标地区、目标人口及非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参与旅游扶贫等问题,并提出了PPT战略即:推行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并提出PPT战略的两个子目标:“促进贫困人口参与”和“推动贫困社区发展”。徐平(2009)也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旅游扶贫模型。王茗和喻晔(2009)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陈琴(2011)参考了一般的路由模式,即BOT模式、RHB模式、生态旅游扶贫模式、传统旅游模式、非大众旅游扶贫模式、民族风情旅游扶贫模式及社区旅游开发模式,并提出了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李益敏(2011)提出怒江可持续发展的反贫困模式为:旅游扶贫模式、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式、易地扶贫安置模式、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居民点合并整理模式和生态补偿扶贫模式。徐燕、殷红梅(2012)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
在旅游扶贫黄忠,政府既是经营者,又是政策制定者、招商引资者和市场营销推广者,还是旅游业内部各部门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者,具体的作用为:
第一,整体规划。卢润德、袁翔珠(2002)认为政府首先要构建支持PPT旅游的政策与规则框架,其次国家应把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纳入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布局中,统一规划部署,并赋予相应配套的优先发展政策。冯灿飞(2006)政府主导并不是要政府主宰、主财、主干,而是充当开拓者、协调者、规范者的角色和地位。
第二,政策倾斜。袁书琪(2001)认为政府应出台系列政策、办法,推动和监管PPT旅游战略的实施,例如在征地、税地、管理费等方面出台宽松的扶持政策。邓小艳(2002)认为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政府主导和有效地组织、引导、协调和管理。李炳昌(2007)认为各级政府可以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加快发展旅游业列入政府的任期工作目标中,从而以组织领导、产业政策、资金投人、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三,基础设施投入。李炳昌(2007)认为黔东南旅游业还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与发达的地区相比,目前条件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必须由政府亲自出面,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建设力度。
第四,资金筹措。郭伟(2001)认为无论是景区建设、服务设施、交通设施,还是旅游购物商品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应出面采取多方集资的办法,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才能搞好景区的配套设施的建设。韦力(2005)政府一方面调动社会兴办旅游的积极性,开拓各种融资渠道,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向旅游业。李炳昌(2007)认为政府要加速资本的集中、促进旅游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府在人才培养上起了主导的作用,可以引进人才或选派管理和服务人员到其他开发成功的景区和旅游大专院校学习培训,也可请专家、学者深入到旅游企业授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张遵东、章立峰(2011)通过对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旅游扶贫进行调研,得出政府主导是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及参与能力,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是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途径。
第六,法规制定。法规建设不但可以规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而且还能增强旅游部门的权威,改善管理职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法理依据。
总之,政府应该是旅游扶贫的主导者,起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主导作用。
如果旅游业的发展不考虑生态环境,因脱贫心切而急功近利地进行掠夺式开发,最终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仅会使旅游业的发展失去资源基础,甚至会对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进一步加深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郭清霞和姚立新(2004)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贫困地区的优势,生态旅游是贫困地区保护和发展的有效工具。肖晓(2005)认为如果缺乏政府的指导与监管,企业必然热衷于开发热点地区的旅游资源而不顾资源的客观可承受性,从而极易造成旅游热点地区生态和环境的破坏。陈志新,杨巧红(2007)认为由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系统的不良循环,导致该地区最终陷入“环境脆弱—贫困—掠夺资源—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贫困陷阱”而难以自拔。范俊(2011)研究了如何构建一个比较科学、全面、系统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
贫困地区居民要摆脱贫困,就必须要亲身参与到旅游业中来,即通过社区参与来实现旅游扶贫的目的。杨桂华和齐扎拉(2000年)认为为了保证当地政府和居民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必须坚持社区参与,达到旅游脱贫的目的。社区参与是旅游脱贫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邹统钎(2003)认为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梁明珠(2004)关注了生态旅游开发中“三农”利益的忽略。邱云美(2007)认为社区参与旅游是欠发达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社区参与可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还有利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李佳等(2009)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李力、闭海霞(2010)应用SPSS软件分析实地调查问卷数据,认为政府主导、社区参与是梅州市旅游扶贫的主要途径。吴珏等(2010)提出建立以本地优势企业投资为主体地位的企业投融资渠道,探索以旅游扶贫地居民参股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投融资渠道,提出资金扶贫、宣传扶贫、教育扶贫的新型旅游扶贫途径。并提出实现旅游扶贫的组织工作保障体系、市场工作保障体系、招商工作保障体系及人才工作保障体系。李瑞等(2012)对伏牛山重渡沟景区田野调查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农户深度参与景区旅游企业经营体系,保证社区居民旅游受益最大化,是旅游扶贫成功的关键。
总的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扶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旅游扶贫开发的基本概念到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等实际应用的方方面面,包括旅游扶贫的定义、区域旅游扶贫经验、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战略模式、政府作用、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等七个方面。但是在这些研究当中,往往以定性为主,另外在研究中只考虑了旅游开发,而忽视了对于贫困人口及贫困根源的研究,以及旅游开发对于贫困人口的各方面影响。今后的研究,应该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结合典型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案例,深入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对贫困人口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最终解决旅游扶贫的实质性问题,寻找适合中国各类地区旅游扶贫的规律。特别是要研究各地区贫困人口的特点和旅游扶贫开发对贫困地区人口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影响,探索什么样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能提高社区居民收入,使贫困人口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获得多大的利益、获得利益的途径以及保障利益的机制等,从而设计出适合我国各类地区的旅游扶贫模式及扶贫方法,创建出中国特色的旅游扶贫理论体系。
[1]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
[2]彭敏,付华.浅析旅游扶贫之含义[J].农村经济,2007(5).
[3]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2).
[4]金希萍.旅游扶贫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财政,2001(3).
[5]张晓明,张辉,魏伟新.基于旅游扶贫战略的效应分析及创新对策研究——以星子县为例[J].生态经济,2010(5).
[6]姜真林.旅游扶贫的一种模型化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10(29).
[7]杨建春,肖小虹.贵州旅游扶贫效应动态分析[J].商业研究,2011(7).
[8]张祖群.扶贫旅游的机理及其研究趋向——兼论对环京津贫困带启示[J].思想战线,2012(2).
[9]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4).
[10]徐平.喀斯特地区旅游扶贫动力模型的构建——以贵州省农村社区旅游发展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5).
[11]王成武,白明英,赵丽丽.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特区经济,2010(7).
[12]向延平,彭晓燕.旅游扶贫开发的思考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4).
[13]蔡雄.西部大开发与广西旅游扶贫[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14]胡锡茹.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3(5).
[15]李国平,刘春燕.省域旅游扶贫工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16]赖斌.东平湖库区移民旅游扶贫研究[J].人民黄河,2007(6).
[17]毛焱,梁滨.PPT战略:基于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观[J].求索,2009(6).
[18]王茗,喻晔.生态农业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J].农村经济,2009(10).
[19]陈琴.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9).
[20]徐燕,殷红梅.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村寨扶贫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21]卢润德,袁翔珠.关于旅游扶贫战略的理论分析[J].经济师,2002(11).
[22]冯灿飞.贫困型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及规范研究[J].特区经济,2006(5).
[23]袁书琪.福建省实施PPT旅游战略的构想[J].人文地理,2001(6).
[24]邓小艳.西部旅游扶贫与政府主导新探[J].经济师,2002(5).
[25]李炳昌.黔东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26]郭伟,李树峰.旅游扶贫开发须重视的几个问题——以河北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1(3).
[27]韦力,赵涛,张中强.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5(29).
[28]肖晓.论西部地区旅游扶贫[J].软科学,2004(6).
[29]陈志新,杨巧红.宁夏南部山区反贫困的实践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
[30]郭清霞,姚立新.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2005(4).
[31]向延平.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经济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2]李先锋.基于旅游增加值的六盘山扶贫旅游经济影响实证研究——以泾源县为例.资源与产业,2010(4).
[33]冯旭芳,徐敏聪,王红.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分析——以锡崖沟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5).
[34]倪秀英.开发贫困地区旅游市场加快脱贫步伐[J].中国商贸,2011(12).
[35]范俊,汪璐,周蓓蓓.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构建[J].中国商贸,2011(18).
[36]李益敏,蒋睿.怒江大峡谷旅游扶贫研究[J].人文地理,2010(6).
[37]杨桂华,齐扎拉.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研究[J].思想战线,2000(5).
[38]邹统钎,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2003(4).
[39]梁明珠.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04(6).
[40]邱云美.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2004(12).
[41]李佳,钟林生,成升魁.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8).
[42]李力,闭海霞.旅游扶贫效用分析——基于广东省梅州市的实证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
[43]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
[44]吴珏,谢祥项,范士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1(5).
[45]李瑞,黄慧玲,刘竞.山岳旅游景区旅游扶贫模式探析——基于对伏牛山重渡沟景区田野调查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
(责任编辑:于开红)
A Survey of China's Domestic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Research
KUANG Xuedong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Liupan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1)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domestic internet core academic journals since 2000,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published articles have mostly focused on the quality studies of tourism alleviation from seven angles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experiences of region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community-involved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here are many areas to be further studied such as few studies are devoted to the quantity analysis of the build-up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and no systematic theory has bee n established on the domestic region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latter are th 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studies.
domestic;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research review
F590
A
1009-8135(2014)04-0061-05
2014-04-09
况学东(1976-),男,河南信阳人,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