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凯,贾彦峰,徐公伟
(宿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大学生网络廉政平台研究与实践
——基于学生党建工作视角
李 凯,贾彦峰,徐公伟
(宿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自产业革命至今,人们逐渐呈现出追求工具理性、弱化价值理性的态势,直接导致诸多恶果甚至人们自身精神困惑和异化.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未来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受此影响也出现了诸多不廉洁的思想与行为.以理性二维结构的协调发展为理论依据,探讨了这些行为与其价值理性的悖逆之处,并阐释了加强网络廉政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构建并完善大学生网络廉政平台.
网络廉政平台;大学生;价值理性弱化;学生党建
从西方开始产业革命以来,人们对于工具理性(Instrument rationality)的深入认识和不断追求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 1864-1920)认为:工具理性的二律背反,即工具理性的发展又必然会导致对人的价值的忽视和对人的奴役,这只能用价值理性(valuerationality)来平衡其负面效应[1].正如其所言,在现实中我们的确看到了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急剧恶化的问题,并深切感受到了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精神困惑和异化问题.在这个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价值理性明显弱化的社会背景下,身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难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出诸多不廉洁的思想与行为[2].
不少人包括大学生自身在内对廉政观念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即不少大学生认为,廉政问题仅是对政府官员而言,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都属于金额不大、影响较小的琐事,对学生实行廉政教育没有太大意义.但我们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及观察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仅也存在“四风”问题,还存在其它三类问题:
1.1 大学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大学生中的形式主义即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片面追求形式.学习上,只为了考试通过或者奖学金,知行不统一,唯上唯书,照抄照搬,死记硬背;实践上,部分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不深入、不扎实,走马观花.从价值理性的追求视角而言,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终极目的应该是为了增长智慧和才干,最终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大学生中的官僚主义体现在部分学生干部官气十足,认为拥有“特权”,脱离实际,不求创新,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不负责任,不守信用,欺上瞒下,打击报复,专横跋扈等表现,就其态度和作风视之都带有“官僚主义”的影子.从价值理性的视角而言,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履行干部职责和使命,终极目的应该是为了实现人职的完美匹配,最终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工作的关系和谐.
1.2 大学生中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大学生中的享乐主义体现在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沉湎于吃喝玩乐,唯钱是图,贪图享受.经常出没于酒店宾馆、网吧歌厅,纵情于声色感官刺激,把理想和追求抛之脑后.大学生中的奢靡之风体现在过度追求奢华物质享受,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风气.同学之间互相攀比,不顾自己家庭经济条件,购买高档手机电脑,穿名牌服饰,互相吃请,不惜挥霍父母血汗换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甚至为了满足畸形的奢靡欲望,自甘堕落,甘当“二奶”、“小三”.
对于大学生中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价值理性的视角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幸福,大学生的享乐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违背客观条件,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家人的痛苦之上.
1.3 大学生中的功利主义、投机主义、拜金(权)主义
大学生中的功利主义表现有:入党动机不纯,仅仅为了便于找到工作、考上公务员或是为了干不提拔.在评奖、评优或干部选举中,贿选拉票,徇私舞弊;开具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金等.大学生中的投机主义体现在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论文复制,简历造假,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以及随便违约.大学生中的拜金(权)主义体现在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动力,不把学习当作主要任务,以混文凭为目的,热衷于搞人际关系,极端推崇金钱和权力的作用,不从提高就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入手做好就业准备,认为靠社会关系而非真才实学就找到工作,完全睥睨社会公平正义.
对于大学生中的功利主义、投机主义和拜金(权)主义而言,从价值理性的视角而言,这种靠投机等换来的权、钱只是短暂的满足而非内心永久的平静与满足.
上述现象折射出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畸形发展现状,如果不在价值理性的指导下予以及时的疏导,将导致出现信仰虚无、人文缺失、漠视正义、鄙视公平等深层危机.中国每年有600多万—700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各行各业,作为未来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的生力军,大学生将引领中国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岗前教育”,大学生的廉政将深深影响未来中国的清廉,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廉政建设,才能夯实整个国家的廉政建设基础.
2.1 加强网络廉政建设,是弥补传统廉政建设弱点的必要举措.传统的廉政建设在现实中已显现出形式单调、内容乏味、单向灌输而不易接受,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覆盖面太窄等弱点,难以适应新时期廉政建设的需要,而加强网络廉政建设可以极大拓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渠道.
2.2 加强网络廉政建设,是适应90后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特点的需要.首先,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进行廉政教育收效最佳时期.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呈现出诸如:浮躁自私、叛逆另类、独立意识较差、挫折教育欠缺、廉洁意识不强等弱点;再次,这一群体同时带有网络时代赋予的特点:网络获取资讯能力较强,但社会经验较浅,道德抉择力和诱惑抵制力较差,常常良莠不分等,需要以全新的方式应对和矫正.
2.3 加强网络廉政建设,是适应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需要.受全球一体化加剧、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媒体日新月异剧烈的冲击,旧方式、老办法已明显力不从心,唯有与时俱进,重视并大力加强网络廉政建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才能化解价值多元化冲击造成的迷茫和困惑.
大学生网络廉政平台,由网上廉政知识学习平台、网上廉政文化宣传平台、网上廉政信息互动平台、网上廉政精品欣赏、下载平台及网络监督平台等五部分构成[3].
3.1 打造网上廉政知识学习平台.实现廉政文化理论学习网络化,保证每位拥有网络客户端的大学生都能够随时进行廉政文化的学习.建立廉政文化学习园地,廉政法规知识,
传播法律法规、行业规章,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在校大学生违规违纪处分办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廉政准则及制止奢侈浪费规定》等.
3.2 打造网上廉政文化宣传平台.建立网上廉政新闻、信息发布渠道.及时报道廉政文化建设领域的新人新事新做法新成效,传达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文件精神,澄清各种混淆视听的舆论传言,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3.3 打造网上廉政信息互动平台.首先,开设“网络留言”版块.同学们可以通过其讨论问题、抨击时弊,反映广大同学心声;其次,还可以开展“网上对话”,开设聊天室,进行互动式交流,改变传统方式的单向灌输,广泛听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见、建议,定期与大学生网民“互动”.再次,还可以定期举办网上廉政论坛,对反腐倡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发表个人看法和评论,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质疑和探讨,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努力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推动廉政文化广为传播.
3.4 打造网上廉政精品欣赏、下载平台.网络文化实际是一种“眼球文化”,可以通过上传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格式多样的经典廉政作品,寓教于乐.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和成果,以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形式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精心塑造廉政艺术形象,赋予廉政建设以持久的艺术魅力.要让廉政文化扎根网络且长盛不衰,必须不断努力创新,把廉政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网络中表现出来.既要保证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内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要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3.5 打造网络廉政监督平台.构建便捷的网络监督体系,可以设立网上举报投诉信箱,拓宽信访渠道,方便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监督威力.同时将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网络公示,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除了个人电脑网络,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的短信、微信、微博等便捷功能,推动廉政工作全方位开展,实现廉政教育的信息化、常态化,[4]把廉政文化建设和各种新兴媒体网络结合好、建设好、管理好.
总之,网络廉政平台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受众面广等特点,并且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有着传统廉政建设平台难以比拟的优势,无限拓展了大学生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渠道,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腐败现象,培养廉洁奉公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夯实国家廉政文化基础,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然,学习平台的设计和进一步完善应以实现人的主动学习、快乐沟通、自我教育、共同成长为原则,充分实现价值理性的回归(即实现大多数人的公平与正义),有力消解工具理性的负面效应 (即少数人的贪腐).[5]
〔1〕孟凡密.马克斯?韦伯思想的智慧之光—探析工具理性时代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7.
〔2〕马友乐,官秀成.价值理性弱化背景下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6):102-105.
〔3〕贾彦峰,许海峰,姚燕舞等.新时期大学生网上党建模式探索——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2):229-230.
〔4〕石义华,赖永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断裂与整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8(04):100-103.
〔5〕王萍.高等教育要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J].教育探索,2010(10):9-11.
G641
A
1673-260X(2014)11-0169-02
宿州学院2013年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课题“二级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实践模式创新研究”;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2010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