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云南 丽江 674100)
当代先锋文学解构初探
李莉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云南 丽江 674100)
“当代先锋文学”在中国是一个有具体所指的文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它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确立了自己在社会文学结构中的合法性地位,但至今仍无统一的表述。这里尝试以解构的方式,再度重释当代先锋文学。
先锋文学;解构;意义;
“先锋”一词最早记载在中国古代史书 《三国志·蜀·马良传》中,属军事术语,指军队作战中的先遣部队。国外则认为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avant-garde”一词,也是用来指军队的前锋部队。到19世纪30年代,由于傅立叶、欧文、蕾德汶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有着超前性的一种理想社会制度和条件的建构时,这个术语被借用,并一度成为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圈子里一个流行的政治学概念。“先锋”一词与乌托邦相关联无疑暗示了它与现状 (或传统)的不相容性和叛逆性。19世纪70年代,随着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崛起以及接踵而来的现代主义思潮的风行,这个术语进入了文学艺术界,用来专门描绘新崛起的现代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因此在多数写作者和批评家那里,这一术语仍有着极大的包容性,直到有的学者将20世纪的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思潮或流派统称为 ‘历史先锋派’(historic avant-garde)并将其区别于少数几位现代主义艺术家时止[1]。当代文学研究中的 “先锋”可用陈思和在 《“五四”文学在先锋性与大众文化之间》一文中所提出的:相对于常态文学的文学,是一种以激进的文学态度,使文学与社会发生裂变,发生解构的撞击,即为 “先锋”的概括[2]。
通过 “先锋”的溯源,可以知道 “先锋”一词是一个暗含多种意义的词汇,传达了诸如 “进步”“前驱”“前卫”“冒险”“自由”等意识或感觉的群体(派别),或充满多种隐喻可能的概念 (观点),经历了一个从军事领域渗入社会、文学、文化领域的漫长的演化过程。“先锋”作为一个流变的概念,它直接与所处的既定历史时刻与文化境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可以肯定的是正如洪治纲在 《先锋文学聚焦之十八——永远的先锋》一文中所指出的 “只要文学活着,先锋就不会消亡”[3],只不过以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出现而己。总之,只要社会在进步,“先锋”就将站立在社会前沿以催化剂的形式助推社会的前进和文学的进步。
先锋文学至今仍未有统一的界定,但先锋文学对于当代文学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使得无数的专家学者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先锋派的创作可以说是对经典的现实主义写作套式的反叛,建构了写作路数上技术主义的权威性,掀起了新时期个性创作的浪潮。洪治纲指出先锋文学并非局限于某种文学流派的审美范式,而是泛指一种动态性的、永远处于时代前沿的实验性文学,是一种从不满足于创作现状的,对一切作品自律性概念进行不断的解构和破坏的审美动向[4];程光炜总结 “当代先锋文学”作为摆脱非文学因素获取 “文学自主性”的崭新形象而被20世纪80年代文学所认定,在文学 “进化论”的叙述中,它以 “形式革命”的姿态正式亮相登场,成为文学史读本中的一个公认的 “常识”[5]。
中国的当代先锋文学深受西方先锋文学的影响。18世纪以后,书籍成为信息技术普及和沟通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与途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外国文艺理论丛书”“西方哲学流派丛书”“美学译文丛书”等系列性的文艺译著纷至沓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现代精神分析学、叔本华与尼采的生命哲学等哲学思潮,克罗齐、桑塔耶纳的美学思想,亦对中国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中,豪尔赫·博尔赫斯对当代先锋派的作家们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被称为 “作家们的作家”。在当代先锋派的作品中无处不映射着他的影子,他们的创作观念和技巧深受豪尔赫·博尔赫斯由对 “时间”“循环”和 “梦幻”的思索所共同建构的 “迷宫式世界”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余华的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孙甘露的 《访问梦境》、马原的 《冈底斯的诱惑》,格非的 《迷舟》等作品中看到通过时间所建构的迷宫世界;此外还有弗兰茨·卡夫卡,先锋派代表残雪和余华的创作被称为是卡夫卡式作品;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的 “过去”“现在”和 “将来”时间循环贯穿于文学作品中的表述风格对先锋派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代先锋文学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盛于80年代中期,伴随着历史的必然性落幕于90年代。短暂而辉煌的历史,却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当代先锋文学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风头正劲的时候,“求新、求异、改革传统、走向世界”等主题成为时代主旨,当时的国人处于对个人崇拜的否定,对权威感的嘲讽的迷失状态,开始对自我存在的潜在本质产生不断向纵深处追问的时代大背景中。先锋派文学借助结构的零散化、情节的淡化、现实的碎片化,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隐喻式的思考与表达,对世界的整体性和存在的真实性予以解构,对传统的写作意义、深度、主题予以解构。先锋文学一出现就获得了大众的关注,得到了青年文学作家们的青睐。
(二)当代先锋文学的兴盛
伴随着文化消费的需要,先锋文学获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以扎西达娃和马原的短篇小说 《谜样的黄昏》和 《拉萨河女神》分别在1984年 《西藏文学》发表为标志,马原的 《冈底斯的诱惑》、余华的 《现实的一种》、刘索拉的 《你别无选择》、莫言的 《透明的红萝卜》、孙甘露的 《我是少年酒坛子》、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相继问世,先锋文学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文化消费的需要和先锋派作家通过既有的艺术范式、语言秩序、权威话语和观念意识形成对抗,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我们可以借用陈晓明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自序》对先锋文学的评价和肯定的描述加以说明,他认为先锋小说“改写了小说的定义,并且改变了人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6]。
(三)当代先锋文学的消亡
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是亘古不变的事物发展规律,先锋文学亦如此,不过它经历的是短暂而辉煌的历史。
1.当代先锋文学消亡的历史必然性。20世纪90年代初,因时代背景、文化变迁等原因,当代先锋派作家们在逐渐背离或放弃了原有的反叛精神与对抗品质后,开始了一种极为复杂的内在转变。洪治纲在《失位的悲哀,面对90年代先锋文学》一文中描述到:“先锋派没有把握住历史机遇,而是以一种被抛弃的心态,在饱受冷遇之后或多或少地介入社会热点之中,使原本势头良好的先锋文学在近年来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失位状态”[7]。加之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先锋文学是非主流文学,但经过快速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主流文学。盛极而衰,因此它的消亡就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2.当代先锋文学作家创作方式的转向。90年代的先锋文学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转型,以故事情节的回归、叙事方式的回归、传统价值的回归为导向逐渐趋向了现实主义创作规范。如余华的 《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作品便显示了他向传统的全面回归;隐匿,不再有新的作品问世,如孙甘露;转向理论研究,如马原和格非;最终只有残雪一人坚持着她荒诞的写作创作方式,但先锋文学大势已去。
先锋文学之所以能盛极一时,必然有它的显著特征。先锋文学的显著特征有:以时间交错的叙述方式、碎片解构世界存在的形式,对人的存在的潜在本质进行纵深的追问,重构了时间观念和存在意识;通过迷宫式的叙述方式、叙事面向语言的转向、小说中多重文本的设置、小说中事件本身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渗透、现实与幻觉的位移处理等创新的叙事法则和创作方式;以颠覆、反讽、异化的创作思维,不再拘泥于小说的道德规范和对终极价值的追求,而是在对现实生存环境和价值尺度的嘲讽中对自我的生存状态产生强烈的怀疑,借此激发对人存在的潜在本质的深度怀疑,颠覆和消解了原有模式;通过个人化叙事的突出和虚化等方式强调个人叙事的独立性,但在文本中终究未逃脱历史性的渗透;在审美特征方面,先锋派作家们求变、求新的观念,对传统的美学规范和审美意识做了终极挑战和颠覆,来满足自己创作的需要,但也是这种大胆的尝试导致了文学审美的变革,使之在较短时间内保持了良好创作态势和创造了无限的创作前景。卡林内斯对审美规范和意识的变革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一书中做了这样的总结 “对过去的拒斥和对新事物的崇拜决定了这些新流派的美学纲领”[8]。这里仅对先锋文学的最显著特征——时空观念和存在意识的重构进行较为详尽的解构。
(一)“过去”“现在”“将来”时间的交错使用
当代先锋文学作品中,作者试图在叙述时打破关于时间对存在造成的约束,通常他们采用 “分裂、重复、错位的方式将物理时间转换为心理时间,以求多角度切入生命的存在”[9]。如余华的作品 《循环时间》强调了时间的循环、《难逃劫数》则是强调对讲述事件的 “过去”“现在”“将来”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形成特定的、封闭的、自我循环的时间怪圈;而孙甘露的作品 《请女人猜谜》则打破了时间的延续性;马原则评判自己的作品 《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中故事的主角不是故事里的人物,而是时间。
(二)以碎片的描写来解构世界的本质
在当代先锋派的创作中,不同小说细节构成一个个零散的画面彼此交错重叠,通过碎片形式把世界解构为各种各样的场景和画面,而且这些碎片不是遵照任何的逻辑顺序,而是随着作者的叙事心理和创作需要来随意安排。如在残雪的作品 《苍老的浮云》中完全拒绝叙事的整体结构,通过零散的语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割裂,繁杂的内心独白等碎片,呈现出人的生存和世界存在的荒诞。
(三)对存在潜质生死的探究
在当代先锋派的创作中,不论是对时间的交错使用,在叙述中打破事件发生的时间应有的秩序,或者以碎片的形式解构世界,最终是为了通过文本完成自己对存在价值的思索。如在余华的作品 《在劫难逃》中处处显现出存在与命运的宿命感;残雪的作品 《苍老的浮云》则展现出一个荒诞的生存景象;孙甘露的作品则更多体现的是对存在与死亡的怀疑和焦虑,如他的作品 《呼吸》完全陷入了自己对存在真实性的质疑和对死亡的思考。
在先锋文学出现之前,我们的文学创作更多的是为了服务政治,先锋文学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围绕对人的存在的潜在本质纵深追问的主题,脱离文本的语言表述,终结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学历程。先锋文学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萌芽,其创作深受国外先锋文学创作手法的影响,如本文中提到的卡夫卡、豪尔赫·博尔赫斯等西方先锋文学大家的影响,这从侧面体现了中国的文学创作融入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同时丰富了国内传统的文学创作领域,给当代的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创新思路,如文学作品不是为了读者服务,而是为了文学史而存在等诸多创新观点,颠覆了传统文学。
[1]王宁.传统与先锋 现代与后现代——20世纪的艺术精神[J].文艺争鸣,1995(1).
[2]陈思和.“五四”文学: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J].复旦大学学报,2005(6).
[3][4]洪治纲.先锋文学聚焦之十八——永远的先锋[J].小说评论,2002(6).
[5]程光炜.重评“先锋文学”[J].文艺研究,2005(10).
[6]陈晓明.暴力与游戏:无主体的话语[M]//尹国均.先锋试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73.
[7]洪治纲.失位的悲哀,面对90年代先锋文学[J].山花,1995(12).
[8][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福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黄放.中国先锋文学之先锋性反思[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责任编辑:黄志洪]
I206.7
A
1674-3652(2014)06-0089-03
2014-08-10
201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先锋文学’的政治性”(2011C200)。
[作者介绍]李莉,女,云南丽江人,主要从事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