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不是知识,美德不可教
——苏格拉底道德智慧教育思想初探

2014-03-28 15:11张正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观点

张正江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教育教学研究

美德不是知识,美德不可教
——苏格拉底道德智慧教育思想初探

张正江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 “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的观点。然而事实是苏格拉底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 “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知识”。他只是在与人辩论中由 “美德不可教”而意外地得出了 “美德即知识”的结论,但他意识到这是自相矛盾的,因而希望继续探讨下去。美德是个性心理品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害处。因此,作为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更注重智慧,主张道德智慧教育。在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道德智慧比美德更重要,更紧迫,应注重道德智慧的培养。

苏格拉底;美德;知识;道德智慧教育

美德是否可教,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至今依然没有解决。国内外学术界在回顾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苏格拉底的观点时,普遍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 “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例如,美国思想家理查德·塔纳斯就指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1]35挪威哲学家G·希尔贝克等也认为:“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2]42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这一观点的表述很不统一。有的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 “美德即知识”观点,有的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 “知识即美德”观点。但是,人们在提到苏格拉底这一观点时,从来没有一个人有引文或注释,以表明苏格拉底在哪里提出过这一观点。实际上,苏格拉底根本就没有提出过“美德即知识”或 “知识即美德”之类的观点。事实正好相反,苏格拉底并不认为美德即知识,他由此认为美德不可教。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述而不作,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对话哪些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学界一般观点是: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晚期对话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而中期对话是过渡。早期对话涉及美德问题的有:《普罗泰戈拉篇》《申辩篇》《拉凯斯篇》《克里托篇》《高尔吉亚篇》等。色诺芬的 《回忆录》也比较可靠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此外,张法琨选编的 《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把《斐多》《美诺》归在苏格拉底的名下。宋希仁主编的 《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在论述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时,引用的文字主要来自 《会饮篇》《卡尔米德篇》《高尔吉亚篇》等。本文主要就依据上面提到的对话。

《美诺篇》和 《普罗泰戈拉篇》是专门讨论美德问题的,苏格拉底还在许多不同的场合有过论述,观点很不一样,甚至自相矛盾。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本文首先对 《美诺篇》和 《普罗泰戈拉篇》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然后再结合苏格拉底的其他论述进行补充。

一、《美诺篇》:美德不是知识,美德不可教

年轻的贵族子弟美诺向苏格拉底请教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认为首先要弄清楚美德本身是什么,然后才可以讨论美德是否可教。于是,美诺先后列举了一些美德并对美德下了各种定义,但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否定。美诺泄气了,于是苏格拉底引入了 “学习就是回忆”[3]507的观点,意在鼓励美诺继续思考美德是什么。但是美诺坚持要讨论 “美德是否可教”。于是苏格拉底不得不讨论该问题,指出这有两种情况:第一,“如果美德不是知识,那么人们有可能教它吗?”[3]518因为 “人所教的都是知识”[3]519。第二,“如果美德是某种知识,那么它显然可教。”[3]519接下去就要判定美德是知识还是别的什么不同的东西。双方首先达成共识:美德是好东西。这样,“如果有什么好东西并不来自于知识,或与知识无关,那么美德就不一定是某种形式的知识了。但另一方面,知识若是包含一切好东西,那么我们可以怀疑美德是不是知识。”[3]519

美德是好的,也就是有益的。但是,不管美德是财富、力气还是什么,决定它们有益还是有害的最主要因素是看他们是否在智慧的指导之下,或是否与智慧相连。因为美德是好东西,是有益的,所以美德 “一定是某种智慧”[3]521(但是,智慧是不是等于知识呢?这里没有说。也许别的地方说过,但是我们不能随意嫁接,因为具体背景不一样)。苏格拉底接着断定:“好人并非生来就是善的。”[3]521这就又可以确定:既然善并非天生的,那么它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到了这里,美诺就要得出 “美德就是知识”的结论了,然而这实际上还是一个假设,并未得到证明。因此苏格拉底说:“把我们自己捆绑在这个假设上,我怀疑这样做是否正确。”[3]522而且,还有一个理由增加了苏格拉底的怀疑:如果美德是知识,可教,那么一定有教师。但是他说他经常在寻找,竭尽全力,仍旧没有找到[3]523。

这时,阿尼图斯加入了对话。苏格拉底请他帮忙寻找美德教师,阿尼图斯断然否认首选的智者是美德教师。苏格拉底又举出许多优秀人物为例,他们的儿子都没有像其父亲一样的美德。最后实在找不到美德教师了,苏格拉底才总结说:“我们看到美德这个主题既无教师又无学生,所以美德似乎是不可教的。”[3]530

但是美诺又有了困惑:世上的好人是从何而来?苏格拉底这时醒悟过来了,发现了问题所在:我们有一个荒唐的看法妨碍着我们,这就是:我们认为 “只有在知识的指引下,人的行为才能善良和正确”,“我相信正是这一点在妨碍着我们弄清人是如何被造就为好人的。”[3]531苏格拉底这是什么意思呢?显然就是:没有知识的指引,人的行为也会善良和正确。因为他接着说: “我们不是同意过好人必定是有益的或有用的吗?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是别的什么了,对吗?”[3]531这意思就是说:好人可以没有知识,好人的惟一标准就是有益、有用。苏格拉底接着说:“但是我们坚持知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在这个地方我们好像犯了错误。”[3]531可见,苏格拉底此时开始怀疑甚至要否定过去认为知识是行善的先决条件的看法。

如果说美德是知识,那么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美德,前提是自己必须拥有美德。然而事实是,世界上并没有美德教师,但却有许多拥有美德的人,而这样的人并非天生的。那么这些人的美德从何而来?苏格拉底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人知道去拉利萨的路,或者随你喜欢去别的什么地方,那么当他要带着别人去那里时,他是一个好向导,一个能干的向导”,“但若一个人能够正确地判断该走哪条路,那么尽管他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也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他不也能正确地带领其他人达到目的地吗?”[3]531他接下去就论证了 “正确的意见也像知识一样可以起到一个好向导的作用”[3]532而且,“正确意见的作用并不比知识小,拥有正确意见的人并不比有知识的人用处小。”[3]533

这就解释了好人是怎么成为好人的。他说:“假定有好人,他们对社团有用,那么不仅是知识在使之所以然,而且正确的意见也能起这样的作用,它们都不是天生的,而是获得的。”[3]533就是说,美德不可教,但是可以用知识和正确的意见引导人成为好人 (获得美德)。那么,接下去的问题就是:究竟是知识还是正确的意见能够引导人成为好人?或者说:好人之好 (善)是否一种可教的东西?

苏格拉底对此进行了推理:我们明确说过,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是可教的,反之亦然,美德若是可教的,那么它是知识。其次,若是有美德的教师,那么美德是可教的;但若一个美德的教师也没有,那么美德是不可教的。但我们同意过不存在美德的教师,所以美德不可教,不是知识[3]534。

结论就是:“由于美德不可教,我们无法再相信它是知识,所以我们这两条好的和有用的原则中有一条就被排除了,知识并非公共生活的向导。”[3]534也就是说,美德不是知识,不可教,但是可通过正确的意见指导而获得。这里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好人天生并没有美德,而美德又不可教,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那么从根源上看,美德究竟是从何而来?此时苏格拉底只能说:“通过神的恩赐而来。”[3]536

此外,美德不是知识又是什么呢?不知道。对话结束了。这就是苏格拉底对话的风格。他的大部分对话都是没有结论、留下疑问就结束了。哲学和哲学家主要不是给人现成的知识、观点,而是激发人思考,追求智慧。哲学本来就是 “热爱智慧”的学问。

二、《普罗泰戈拉篇》:美德不可教,美德是知识?

普罗泰戈拉是当时一位非常出名的教授修辞学的演说家、智者。年轻的希波克拉底在天还没有亮就去找苏格拉底,热切地希望带他去拜访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对希波克拉底说:“智者真是一名批发或零售灵魂粮食的商人吗?我觉得智者就是这样的人”“那些带着各种知识周游列邦的人也是这样,夸耀他们所销售的所有知识,把它们卖给需要这些知识的人。但是……这些人中间也有一些人并不知道他们拿来出售的东西对灵魂是否有益……你离开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知识,要么大得其益,要么大受其害。”[3]434

可见,苏格拉底对智者是有看法的,他早已做好了挑战和批判普罗泰戈拉的准备。辩论开始了。苏格拉底首先发起了进攻,直指普罗泰戈拉的要害,否定其毕生的事业追求 (传授修辞学、美德等):“我并不认为这种事情可以拿来教别人……”随后通过类比、列举事实,指出:“基于这些事实,我不相信美德可教。”[3]441注意,苏格拉底所说的“教”是指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教授、灌输。

普罗泰戈拉沉着应答说:神在造人的时候,把各种技艺给了人,因此人有神性。但是人类并不拥有政治智慧,因此互相残害。为了不让人类毁灭,宙斯派赫耳墨斯把尊敬和正义分给人类,每人一份。人是如何得到这些美德的呢?普罗泰戈拉说:“这种美德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拥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得的”[3]444,“这些好品质被认为是通过关心、实践、教导获得的”[3]444-445, 人们“相信这样的美德可以通过学习和开导来获得”,“他们也认为灌输或传授美德是可能的”[3]445。对于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美德教师所以美德不可教的观点,普罗泰戈拉说:父母、邻居、学校的各科老师、国家及其法律活动等都在教美德,他们都是美德的教师。“由于所有美德的教师都在尽力而为,因此你认为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美德的老师。同样的道理,你要是问谁是希腊语的教师,那么你一个也找不到。”[3]449对于苏格拉底举出父亲优秀、儿子不好的例子而认为美德不可教,普罗泰戈拉认为:他们的儿子虽然没有达到父亲那么优秀,但就像“与那些对吹笛子一窍不通的人相比,他们全都够好了”[3]448。

第一个回合普罗泰戈拉取胜。苏格拉底不甘示弱,继续进攻:“美德是一个整体,并以正义、自制、虔诚为其组成部分,还是这些名称全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3]450普罗泰戈拉回答:“美德是一,你问的其他性质都是它的组成部分”[3]450,并认为各组成部分并不相同但有相似性,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但苏格拉底为了否定普罗泰戈拉,采取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并辅以特殊事例,运用归谬法得出一些荒谬的结论,使辩论难以进行下去。在大家的劝说和普罗泰戈拉的让步下,辩论继续进行。在辩论中,苏格拉底说:“节制与智慧一定不是一回事,正如我们在前面说过正义与虔诚不是一回事。”[3]456在讨论诗歌的好坏问题时,苏格拉底还提出过:“我本人确信无疑,没有一个聪明人会相信有人自愿犯罪,或自愿作恶,或实施任何邪恶的行为。他们非常明白,一切罪行都是不自愿地犯下的。”[3]470接下去在讨论美德问题时,普罗泰戈拉认为:“勇敢是一种自信。”[3]474苏格拉底却针锋相对地得出结论说: “关于什么应该害怕什么不应该害怕的知识就是勇敢。”[3]487苏格拉底还提出:“无人会选择恶或想要成为恶人。想要做那些他相信是恶的事情,而不是去做那些他相信是善的事情,这似乎违反人的本性。”[3]484

至此,苏格拉底终于驳倒了普罗泰戈拉关于美德来自神的恩赐的观点,而得出 “美德就是知识”。但是,回头来看,苏格拉底大吃一惊:如果美德是知识,而知识是可教的,因此美德也是可教的。这就与自己开始的观点 “美德不可教”自相矛盾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苏格拉底内心真实的观点究竟是哪一种?我们认为,苏格拉底内心真实的看法是辩论之前的观点:美德不是知识,美德不可教。

首先,我们可以想象:苏格拉底在这场辩论中的主要意图是批判普罗泰戈拉,否定其美德可教的观点,批判智者和修辞学家贩卖知识、玩弄辞藻、蛊惑青年的行径。这一意图是在去见普罗泰戈拉之前就非常明确地表现出来了的,前面已经指出了。此外,当时普罗泰戈拉的名声如日中天,而苏格拉底还是中青年时期,名声远在普罗泰戈拉之下。我们还可以设想:若能够在与 “伟大的”普罗泰戈拉的辩论中取胜,对提升苏格拉底的名声是非常重要的。总之,这是辩论,不是学术探讨,因此目的不是发现真理,而是驳倒对方。只要能够驳倒对方,自己提出哪怕是自己原来不赞同的观点也是可能的。这不是对苏格拉底狭隘的偏见,苏格拉底在《泰阿泰德篇》中就明确说过:“辩论不需要严肃地进行,只要尽己所能抓住对方的差错,而谈话应当诚实地进行。”[4]688-689因此,于公于私,苏格拉底都决心要驳倒普罗泰戈拉。因此,在辩论之中得出的观点不能代表苏格拉底真实的观点。

其次,得出这一观点连苏格拉底自己也感到意外和荒唐,因此表示愿意与普罗泰戈拉继续讨论下去:“我感到有一种最强烈的冲动,想要弄清它。我应当继续我们当前的谈话,下定决心弄清美德本身和它的基本性质。然后我们可以返回到美德是否能教这个问题上来。”[3]488然而普罗泰戈拉已经没有兴趣讨论下去了,对话结束。可见,“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的结论不是最后结论,更不是苏格拉底原先具有的,也不是他希望得出的结论。

《柏拉图全集》的翻译者王晓朝先生认为:“《美诺篇》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是 《普罗泰戈拉篇》的续篇,它继续讨论美德能不能教,进而讨论美德的本性和它的整体性。”[5]150因此,与 《普罗泰戈拉篇》相比,我们更应该相信 《美诺篇》中最后的结论:美德不是知识,美德不可教。

三、苏格拉底知识论的视角:美德不是知识

所谓知识,一般地看,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及其成果。苏格拉底对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这种理解首先与他的世界观有关。他认为有两个世界,这就是柏拉图命名的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苏格拉底虽然没有这样命名,但存在两个世界是他确信的。因此,相应地就有两类事物。他说:“我们应当假定有两类事物,一类可见,一类不可见”, “不可见的是单一的,可见的决不可能是单一的”。[3]82这两类事物即分别存在于两个世界的事物。

那么,狭义的知识,也就是他在严格意义上所讲的知识,即真正的知识、纯粹的知识,是关于实体世界的知识,关于存在、实体、真、善、美等的知识。这类知识是通过理性思维而获得的。另外有一类知识,即关于现象世界、具体事物的知识,如医学知识、制鞋的知识、农业生产知识等,这类知识是人通过感性而获得的。为了与前一类知识相区别,苏格拉底称这类知识为正确的意见。总之,前一类知识即我们熟悉的所谓形而上知识,后一类知识即经验知识。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区分两类东西:一是事物(世界),二是人们对事物 (世界)的认识及其成果(知识)。事物是认识 (以及知识)的对象,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我们决不要把认识的对象与认识的结果混为一谈。苏格拉底对这一点的认识是很清楚的。美德属于 “事物”(或事物的性质)范畴,认识、知识属于人的心理范畴。

苏格拉底在 《美诺篇》中说过:“既然灵魂是不朽的,重生过多次,已经在这里和世界各地见过所有事物,那么它已经学会了这些事物。如果灵魂能把关于美德的知识,以及其他曾经拥有过的知识回忆起来,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对此感到惊讶。”[3]507

可见,苏格拉底把 “关于美德的知识”与 “美德”这一 “事物”是区分来开的。在 《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又说过:“我们现在的论证不仅适用于平等,而且也适用于绝对的美、善、正直、神圣,以及所有在我们的讨论中可以冠以 ‘绝对’这个术语的事物。所以,我们必定是在出生前就已经获得了有关所有这些性质的知识。”[3]77这里把事物的性质与人对于事物性质的认识成果 (知识)区分开来了。

四、美德及人获得美德的途径

既然美德不是知识,那么美德或者是一种事物,或者是某种事物的性质。美德究竟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没有明确回答。但是从他反复使用 “美德”一词的上下文,我们还是可以明白美德的含义。其实,苏格拉底对美德的理解与古希腊时期其他人的理解是一样的,他并没有赋予美德以新的含义。“美德”的英文是virtue(s)(有的翻译成 “德性”),在古希腊的原意是指任何事物的天然的特长、用处和功能。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就是该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本性。比如,马的奔驰能力是马所特有的特长和本性,也就是马的 “美德”;船的 “美德”是能在水上行驶;人的 “美德”主要指人的身心各方面 (主要是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比较突出的特征、才能和品德;眼睛的特长、功能是能够看,所以眼睛的德性 (即美德)是 “看”;耳朵的特长、功能是 “听”,所以耳朵的德性 (美德)是 “听”。一脉继承苏格拉底学术思想的柏拉图就是这样理解的 (柏拉图 《国家篇》(或译成 《理想国》)第一卷有详细论述)。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确实不能像知识那样教授、传授、灌输。那么人们是如何获得美德的呢?根据苏格拉底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三条途径。

第一,通过掌握美德知识。由于灵魂在投胎前生活在实体世界,已经获得了美德的知识,只是在与肉体结合时由于恐惧而忘记了包括美德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因此只能通过回忆去找回。总之,对于形而上知识,不能通过感性获得,而只能通过理性思维去把握。所以,苏格拉底才提出 “学习就是回忆”,并独创 “产婆术”去引导人们获得包括美德知识在内的各种纯粹知识。获得了美德知识,提高了认识能力,形成了信念,人们就可能自觉去追求美德。

第二,天赋美德的自然显现。美德本质上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比较突出的、与众人不同的部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虽然主要是在后天实践和环境中形成的,但是也有先天的部分。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都相信 “美德是神的恩赐”。不仅人,某些动物也可能由于天赋而具有美德。如那些猛兽的勇敢。在 《拉凯斯篇》中,大家一起讨论勇敢的普遍性质。尼昔亚斯认为,“勇敢就是关于希望和害怕的理由的知识。”苏格拉底反驳说:“并非每个人都拥有这种知识,医生和预言家没有这种知识,因此他们不是勇敢的。”并嘲笑说:“这种事肯定不是每只牝猪都知道的,因此牝猪不会是勇敢的”,“连克罗密昂的大母猪也不能被称作勇敢的。凡是赞同你的学说的人都不会同意把任何野兽说成是勇敢的,除了他承认狮子、豹子或者野猪,具有某种程度的智慧……接受你对勇敢的看法的人必须肯定,狮子不会生来就比鹿更勇敢,公牛也不会生来就比猴子更勇敢。”[3]191-192

在苏格拉底看来,没有知识的许多猛兽也是勇敢的,只因为它们一贯做出勇敢的行为。野兽的勇敢显然是天生的。这并非是苏格拉底为了批判对方而说出的片面之言。色诺芬的 《回忆录》记载:当被问到勇敢是由教育得来的还是天生就有的时候,苏格拉底回答:“我以为正如一个人的身体生来就比另一个人的身体强壮,能够经得住劳苦一样,一个人的灵魂也可能天生得比另一个人的灵魂在对付危险方面更为坚强;因为我注意到:在同一种法律和习俗之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在胆量方面是大不相同的。不过我以为,人的一切天生的气质,在胆量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得到提高的。”[6]这一论述无疑是辩证的,猛兽的勇敢是天生的,而人的勇敢既有天生的基础,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因素而改变的。这一论述有力地否定了他在与普罗泰戈拉的辩论中提出的勇敢是某种知识的说法。

第三,通过正确意见的引导、学习、实践锻炼等而获得美德。在 《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对西米亚斯说:“我假定那些最幸福的人,那些到达了最佳终点的人,是那些养成了普通公民的善的人,这种善被称作自制和诚实,通过习惯和实践来获得,而无需哲学和理性的帮助。”[3]86这里清楚地指出,通过习惯、实践也可以获得美德,而无需理性思维。如前所述,这也正是普罗泰戈拉的观点。

在 《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说:“通过凡人完成职责,那么他会正义地行事;而通过诸神完成职责,那么他会虔诚地行事。因此,正义地行事的人和虔诚的行为必定是正义的和虔诚的。我认为事情就是这样。进一步说,这样的人必然是勇敢的。”[3]401也就是说,只要 (经常)做出具有美德的行为,在实践中锻炼,就会获得美德。

五、美德的不足与道德智慧教育的提出

美德既然属于个性心理品质,那么就是没有方向性的,是中性的,它们在方向正确的人身上,对人类就有益;但是在方向不正确的人身上,对人类就有害。例如:现在街上存在假乞讨、假摔等现象,如果你仅具有仁爱品德而缺乏判断能力,你的道德行为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农夫与蛇》的故事早已深刻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哲理。孔子在 《论语·阳货》中说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因此,苏格拉底指出:对于节制、正义、勇敢、聪明、品格高贵等,“你不认为它们既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吗?拿勇敢来说,不谨慎的自信就是鲁莽。无理性的自信对人有害。”[3]520所以, 苏格拉底告诫智者的粉丝们:“智者不过是批发或零售灵魂粮食的商人而已,如果购买他们出售的知识,既可能大得其益,也可能大受其害。”[3]434

鉴于美德的中性属性,美德只有与智慧结合,对人类才能够保证绝对是有益的。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的美德智慧观:“实际上,使勇敢、自制、诚实,总之一句话,使真正的善得以可能的是智慧”[3]67,“人的心灵所祈求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智慧的指导之下,结局就是幸福;但如果在愚蠢的指导之下,其结局只能相反”,“节制和聪明也一样。与智慧相连,学习和纪律是有益的,但若没有智慧,学习和纪律是有害的”[3]520;“因为一切心灵的性质凭其自身既不是有益的也不是有害的,但若有智慧或愚蠢出现,它们就成为有益的或有害的了。”[3]521于是,苏格拉底一方面反对智者派的所谓美德教育,揭露其虚伪本质;另一方面要求超越美德,追求道德智慧。

苏格拉底自觉地承担了免费培养青年人的智慧的教育活动,并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说:“神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就是让我起一只虻子的作用,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3]19这才是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的使命:引导人们热爱思考,热爱哲学,追求智慧。

认为苏格拉底主张 “美德即知识”或 “知识即美德”,这是对他的贬低。这种做法始于亚里士多德。亚氏在综述美德 (德性)的含义时,认为:苏格拉底 “把德性当作知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7]242。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学术批判现象:首先给他人莫须有地强加一顶帽子,然后展开批斗。由于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界的深远影响,人们就相信了这一帽子是苏格拉底自己的。

当今社会异常复杂,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公与私、敌与友等等错综交织,难以分辨。已经不可能把一个人简单地区分为好人与坏人了。所以,当代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具体的美德,而是道德智慧,应高度重视道德智慧教育。作为道德教育之圣经的 《道德经》,应当成为对高中以上学生进行道德智慧教育的最好教材之一。

[1][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35.

[2][挪威]G·希尔贝克,等.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M].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王晓朝.柏拉图读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6][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庆 来]

G40-09

A

1674-3652(2014)06-0103-06

2014-08-20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教育部重点课题“知识德育与生活德育的统一性研究”(DEA120208)。

张正江,重庆石柱人,男(土家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育学原理、教育史、美育研究。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美德观点
诚实是美德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观点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苏格拉底的幽默
助人为乐是美德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