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晖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南宋涪州知州考略
王晓晖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白鹤梁题刻文献是研究宋代涪州的重要资料,今将题刻文献与其他古代典籍相互结合,对南宋时期的涪州知州进行考察,梳理其基本任职情况,整理出近40位知州。这些知州每任时间基本不超过2年,符合宋代的相关规定。其中,贤能之士辈出,但也不乏庸贪之员。个别知州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则推动了南宋时期涪州地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南宋;涪州;知州
北宋乾德三年 (965年),宋灭后蜀。原后蜀的辖地纳入北宋版图,涪州成为北宋治下的州郡,直到南宋灭亡纳入元代版图。两宋时期是涪州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样,两宋时期的涪州知州,也对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史书记载较为零散,以致多年来我们无法对两宋时期涪州知州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而白鹤梁题刻不仅是我们研究长江水文的重要资料,亦是梳理两宋涪州知州的重要资料。这里将依据白鹤梁题刻和其他典籍,对南宋涪州知州任职情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①本文中,对白鹤梁题刻内容的转录主要依据的图版为陈曦震、陈之涵《中国长江水下博物馆:白鹤梁题刻》,重庆出版社,2003年;陈曦震主编《水下碑林——白鹤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同时参考其文字介绍及以下各种典籍的记载,主要有:[清]姚觐元《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见《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一五),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清]王应元《涪州碑记目》,见《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一五),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曾超《三峡国宝——白鹤梁题刻汇录与考索》,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科学出版社,1996年;何风桐《宋代长江水文题刻实录》,载《贵州文史丛刊》2002第1期。如记载无异议,仅列出题刻名称,不再注明出版物;如有异议,则对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并注释。对白鹤梁题刻所反映的北宋涪州知州的相关情况,可参看拙作《北宋涪州知州考略》,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9期。
王拱 建炎三年 (1129年)
王拱,字应辰,白鹤梁题刻 《吴革题记》载:北宋徽宗宣和四年 (1122年)为 “宣教郎、涪州权司士曹事。”南宋建立之初,摄涪州事。白鹤梁题刻 《陈似题记》载:“南宋建炎己酉 (即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二十一日,宪属陈似龚卿还恭,摄郡事王拱应辰,送别江皋,僚友不期而会。”
王择仁 建炎三年 (1129年)
王择仁,字智甫,平阳 (今山西临汾)人。建炎三年 (1129年)知涪州。 《仙溪志》载:“建炎三年 (1129年)降德音,四方人才流寓四川者,众监司择其才能者以闻。涪守王择仁荐公 (林宋卿)学识纯正,气节刚方,可备中兴,任使密院,遂移檄于涪,趣之赴阙,湖北帅奏兵兴机密,帅幕参谋以儒知兵、以节全城无出于林宋卿者,得旨差充湖南帅司参议。”[1]76《闽中理学渊源考》亦记载此事,“建炎三年 (1129年),以涪守王择仁及河北帅臣荐,(林宋卿)充湖南帅司参议。”[2]8
王择仁 绍兴二——四年 (1132-1134年)
王择仁,建炎二年 (1128年),为经制司僚属抗金复永兴军。建炎三年 (1129年)知涪州。建炎四年 (1130年)初,以御营司参议官权河东制置使,平陈万信余党雷进乱。三月,由宣议郎知襄阳[3]503。
绍兴二年 (1132年)再为涪州知州。白鹤梁题刻 《王择仁题记》载:“绍兴壬子开岁十有四日,涪陵郡守平阳王择仁智甫……”,绍兴壬子年为绍兴二年 (1132年)。绍兴五年 (1135年)二月丁亥,“左朝散郎王择仁知广德军,择仁自蜀还行在,上召对而命之。”[4]卷之八五,1802可见, 绍兴五年(1135年)初,王择仁改任广德军知军,离开涪州。
李瞻 绍兴五——六年 (1135-1136年)
李瞻,绍兴五年 (1135年)十月初三日,“宣司发省札至涪州,时涪守李瞻备礼至千福院津,遣先生 (尹焞) 申宣司, 辞免。”[5]卷之八六年(1136年)丙辰,“正月,宣司差官委夔路运副韩固,运判王肇,知涪州李瞻诣先生之庐,备礼再三劝勉, 起发。”[6]卷之八
贾思诚 绍兴七——九年 (1137-1139年)
贾思诚,字彦孚,澶渊人。绍兴七——九年(1137-1139年)为涪州知州。白鹤梁题刻 《贾思诚题记》云:“绍兴丁巳十二月中休日,左朝散郎、知军州事澶渊贾思诚彦孚题。”
绍兴九年 (1139年)后,贾思诚已不在涪州任上,“(九年)十一月, (贾思诚为)左朝请郎荆湖北路提举茶盐公事。”[7]卷之一三三,2135“绍兴十二年(1142年)四月,左朝□大夫□州路转运判官贾思诚都大主管川陕茶马监牧公事。”[8]卷之一四五,2329
孙仁宅 绍兴十——十二年 (1140-1142年)
白鹤梁题刻 《孙仁宅题记》载:“绍兴庚申首春乙未忽报其出,闻之欣然,庶几有年矣……郡守孙仁宅题。”
孙仁宅,涪州郡守,为晁公武兄弟的姑丈,晁氏兄弟在巴蜀地区可考的最早行迹在涪陵,应该与他们当时在涪州做知州的 “孙姑丈”密切相关。《嵩山集》载:“某生十一年而孤,为孙姑丈所教育,已恨不及其存时报之。”[9]上张待制札子“某生十一年而孤,为孙涪州教育,已恨不及其存,有以报之。”[10]上查运使札子此 “孙姑丈” “孙涪州” 应该就是喻汝砺在为晁冲之诗集作序时提到的 “涪陵太守孙仁宅。”[11]1在晁冲之罹难之后,尚未成人的晁公遡兄弟得到姑父孙仁宅的呵护和教育,在涪州安身,故而在白鹤梁题刻中多次见到晁氏兄弟与孙仁宅及其子同观石鱼之事。
何宪 绍兴十八年 (1148年)
何宪,字子应,知涪州军州事。白鹤梁题刻《何宪、盛辛唱和诗并序》有 “知涪州军州事何宪。”
冯檝 (楫) 绍兴二十二年 (1152年)前
冯檝 (1074-1152年),字济川,遂宁人,自号不动居士,政和八年 (1118年)举八行。徽宗大观中 (1107-1110年),诏天下诸郡县,保举有八行者,贡入大学。关于八行,《宋史·选举志》记载:“孝、悌、睦、姻、任、恤、忠、和为八行。”政和八年 (1118年),四十四岁的冯檝学行、品德皆已成熟,因而举八行出仕[12]582。
“绍兴 (1131-1162年)中,(冯檝)知涪州,奏免泸、叙、长宁招兵之扰,仕至敷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13]卷之九八冯檝卒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其任涪州知州当在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之前,史载 “绍兴二十二年 (1152年)六月,敷文阁直学士、知泸州冯檝卒,檝素佞佛,晚岁尤甚,以傅会和议故,为秦桧所厚,帅本路者凡八年。”[14]卷之一六三,2661
程敦书 绍兴二十八年 (1158年)
程敦书 (1101-1167年),字通叟,其先武昌人。其五世祖程琦随唐僖宗入蜀,遂家眉州。绍兴年间 (1131-1162年),两度出任涪州知州。据其墓志所记,他先后知涪州、普州、涪州、雅州、卭州,于乾道三年 (1167年)正月十六日卒,年六十七[15]程卭州墓志铭。
绍兴二十八年 (1158年)九月二十五日,给事中杨桩等言:“知涪州程敦书奏:县无丞者,簿得以贰令,今有任簿之职者,往往常求差出,簿失于销注,乡司得以作过。……遵依县丞法施行。”《嵩山集》载程敦书于涪州建有 “经史阁”,“程公筑阁于其所居,以聚四库书而贻其子孙。”[16]程氏经史阁记
赵不倚 绍兴三十一年 (1161年)
绍兴三十一年 (1161年)四月十九日,知涪州赵不倚言:“契勘人户陈诉……虽各有定制,而所在理断,间或偏于一端,是致词讼繁剧。”[17]卷之一七五三九, 5904
任续 乾道二年 (1166年)
任续,字似之,潼川郪县 (今四川三台)人。擢守涪州, 易恭州[18]恭州太守任君续墓志铭。
赵彦球 乾道三年 (1167年)
白鹤梁题刻 《赵彦球等题记》载:“石鱼不出十有八年矣,乾道丁亥玉牒赵彦球摄守是邦,鱼复出。”
卢棠 乾道七年 (1171年)
卢棠,古汴 (今河南开封)人。白鹤梁题刻《卢棠题记》载:“乾道辛卯元日,摄涪陵古汴卢棠,拉学官忠南谭深之……。”
任俊臣 淳熙三年 (1176年)前
汪应辰 《文定集》有 《成都府通判任俊臣准敕差知涪州》,言:“右朝奉郎成都府通判任俊臣,名臣之后,好学有立,忠信洁廉,表里如一,详练世务,尽心职事,可以为循良之吏。”[19]《文定集》汪应辰卒于淳熙三年 (1176年),所以任俊臣出知涪州,当在此之前。
冯和叔 淳熙五——六年 (1178-1179年)
冯和叔,字季成,剑浦 (今福建南平)人。白鹤梁题刻 《冯和叔等题记》载:“淳熙戊戌人日,郡守剑浦冯和叔季成……”。另 《景定建康志》载,绍兴二十年 (1150年)二月至二十三年 (1153年)五月冯和叔任上元县令、右承事郎[20]卷之二七。
朱永裔 淳熙七年 (1180年)
朱永裔,字光叔,阆州阆中县新安乡人,“绍兴十八年 (1148年)第五甲第六十四名进士……小名信哥,小字冠先,年二十二,六月十六日生。”[21]
白鹤梁题刻 《朱永裔题记》载:“是岁淳熙乙亥,假守阆中朱永裔书。”淳熙乙亥,即淳熙七年(1180年)。绍兴十八年 (1148)中进士时,朱永裔22岁,代理涪州知州时54岁。
夏敏 淳熙十一年 (1184)
夏敏,字彦博,眉山 (今四川眉山)人。白鹤梁题刻 《夏敏等题记》载:“郡守眉山夏敏彦博,文学掾荆州董天常可久,以人日□民因观石鱼”。夏敏,前贤多将题刻文字标点为 “郡守眉山夏敏彦博文,学掾荆州董天常可久”而将其称为夏敏彦,字博文,实是对 “文学掾”理解的失误而造成的。在白鹤梁题刻中,多见 “文学掾”名称,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
文梓 开禧三年 (1207年)
开禧三年 (1207年)三月二十日,“知涪州文梓降两官,放罢。以四川宣抚使程松言其任吏刻剥, 救荒蔑裂。”[22]卷之三八九四,4063
范仲武 嘉定元年 (1208年)
范仲武,初字仲烈,后改字季克,隆兴府丰城(今江西宜春丰城)人。嘉定元年 (1208年)知涪州,塑程伊川 (程颐)像于钩深堂以祀之,并建致远、碧云二亭[23]卷之四,500。 《昌谷集》 亦记载: “季克姓范氏,讳仲武,初字仲烈,后乃改今字,家世隆兴府之丰城。改守涪州,仅八阅月,亦不遗余力,宽盐课,以优井户,尊贤士,以劝学者。改知嘉定府,值关外用兵,总饷者,袭开禧下策,敛四路免夫钱,期限峻急,一时妄庸,欲夤缘趣办求之民不堪。命季克取办公帑不赋于民,时事益急。在蜀八年,朝家倚重。生于隆兴甲申 (1164年),终于宝庆改元 (1225年)正月乙酉,享年六十有二。”[24]朝议大夫直焕章阁范季克墓志铭
谢兴甫 嘉定二——三年 (1209-1210年)
谢兴甫,字起□,长沙 (今湖南长沙)人。“博士谢侯兴甫来为守,慨然曰:‘事有大于此乎。’度郡之东为坛。三成者。二坛各有壝,为斋庐,三楹于北墉下。”[25]涪州社稷坛记陈孠由 “升从政郎,再调涪州教授。知州事谢侯,艮好善不倦,每闻其讲说,深用叹赏,举之曰:‘学有源流,行无瑕玷,人谓此语, 惟孠由可以当之无愧。’”[26]涪州教授陈孠由墓志铭
陈孠由 嘉定二年 (1209年)
陈孠由为涪州教授,嘉定二年 (1209年)曾短期摄涪州通判。《涪州教授陈孠由墓志铭》载:“升从政郎,再调涪州教授……尝摄郡倅,会岁旱,被台檄虑囚属邑,冒大暑往来,涨江感疾,遂不起。实嘉定二年 (1209年)六月十九日也。”[27]涪州教授陈孠由墓志铭
杨炎震 嘉定九年 (1216年)
史载:“嘉定九年 (1216)四月二十八日,知涪州杨炎震放罢。以殿中侍御史黄序言其内亏孝行, 外着贪声。”[28]卷之三八九四,4068
范仲武 嘉定十年 (1217年)
范仲武,嘉定十年 (1217年)再任涪州知州。“钩深堂……嘉定丁丑 (1217年)范仲武请为北岩书院,正堂奉安伊川先生 (程颐)塑像,其左待制尹公 (尹焞)祠,其右为直阁谯公 (谯定)祠。”[29]卷之六一,525
胡酉仲 嘉定十五年 (1222年)
胡酉仲,顺庆府 (今四川南充)人,庆元间(1195-1200年)进士[30]卷之三三。《宋会要辑稿》载:“嘉定十五年 (1222年)二月二十八日,知石泉军刘参、知涪州胡酉仲并放罢,新知合州安伯恕罢新任。以四川宣抚崔与之言:参贪婪深刻,济以驵侩;酉仲凶狠贪残,勇为不义;伯恕轻浮躁竞,济以奸险。”[31]卷之三八九四,4080“嘉定十五年 (1222年)八月十日,权知涪州胡酉仲、新差知南平军杜简各降一官,前南平军教授勾子甲降一资……先是,四川制置使崔与之言酉仲贪酷不法,乞将罢黜,诏从之。”[32]卷之三八九四,4089
李瑀 宝庆二年 (1226年)
李瑀,字公玉,其先为赵郡李氏,后迁南郑,遂以蜀为郡望①见李瑀之父李清叔墓志铭载:曰公字清叔,系出赵郡,赵郡始于秦,司徒昙,昙生玑,玑生牧,牧相赵因家焉。牧之孙,曰左车,左车之曾孙曰秉,徙颍川,秉之六世孙就徙江夏,秉之七世孙颉徙南郑,颉生合,合生固,皆汉三公,繇是李氏为蜀望。公未冠,以词赋再举于乡,寻以春秋首选,擢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授左迪功郎,卭州安仁县主簿,石泉军教授,用荐者改左宣教郎,丁母忧,服除,知眉山县签书,隆州军事判官,转运司檄兼权通判彭州,制置司檄兼权绵州及解州事,会通判。四子,重祖、文老皆早卒;璟,用荐者改宣教郎,寻以通直郎致仕;瑀,朝奉大夫,知涪州。《鹤山集》卷78《朝奉大夫太府卿四川总领财赋累赠通议大夫李公墓志铭》(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同治重修涪州志》有 “李瑞,字玉新, 宝庆二年太守”[33]卷之四,499的记载,其实是对白鹤梁题刻中 “郡守李瑀公玉新潼川守……”断句失误造成的,新据对两段题刻的重新认识和分析,结合 《朝奉大夫太府卿四川总领财赋累赠通议大夫李公墓志铭》的记载,李瑀,字公玉。
齐砺 绍定二年 (1229年)
齐砺,青州人。嘉泰元年至三年 (1201——1203年)为奉议郎、句容县令②清代裴大中、倪咸生修,秦湘业等纂的《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十二》(四库全书文渊阁本)记载:“又有庙在望湖门外永圣桥西,俗称张王庵。创于宋嘉泰元年(1201),奉议郎齐砺书额(时为句容县令)。”此记载应来自于宋代景定年间马光祖修、周应合撰《景定建康志》卷27,亦见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嘉定辛巳年(1221年)为高安郡守③清代于成龙等修撰《江西通志》卷46(四库全书文渊阁本),记载有嘉定辛巳(1221)年齐砺为高安郡守时重刻《帝学》所做的序。“嘉定辛巳季夏望日青社齐砺书。”青社,即青州。。绍定二年 (1229年)为涪州知州。白鹤梁题刻 《齐砺题记》载:“郡太守齐砺拉别驾龚儒崇、山阳赵伸夫,本路帅属章斯才游第一山……。”[Ⅳ4]
谢兴甫 绍定三年 (1230年)
谢兴甫,绍定三年 (1230年),知涪州军州事。白鹤梁题刻 《谢兴甫题记》载:“长沙谢兴甫起□……绍定庚寅 (1230年)上元后一日来观石鱼,子篯侍。”
张霁 淳佑三——四年 (1243-1244年)
张霁,字明父,山西人。白鹤梁题刻 《张霁题记》载:“淳佑癸卯 (1243年)冬,水落而鱼复出,既又三白呈祥,年丰可占。郡太守山西张霁明父率同僚来观……。”
邓刚 淳佑八——九年 (1248-1249年)
邓刚,字季中,庐陵 (今江西庐陵)人。白鹤梁题刻 《邓刚题记》载:“大宋淳佑戊申 (1248年)正月,石鱼呈祥,郡守庐陵邓刚季中,率通判江阳何行可元达同观,望日谨志。”
赵汝廪 淳佑十——十二年 (1250-1252年)
赵汝廪,祖籍开封 (今河南开封)。宋宗室。理宗淳佑庚戌 (1250年)知涪州。白鹤梁题刻《赵汝廪观石鱼诗》载:“淳祐庚戌 (1250年)正月八日,郡守开封赵汝廪观石鱼,赋五十六言。”其在涪州知州任上颇有政声。史载:“赵汝廪知涪州,劝农兴学,民立生祠于学宫,以配程 (颐)、黄 (庭坚)、尹 (焞)、谯 (定) 四贤。”[35]卷之六九“赵汝廪知涪州,歉岁则贷公庾,丰年则贮义仓,劝农兴学,民立生祠于学宫,以配程、黄、尹、谯四贤。”[36]卷之三三宝佑元年 (1253年),赵汝廪已在绍庆府任上,“宝佑元年 (1253年)癸丑,(阳枋)公年六十七,……与绍庆守赵公汝廪论易”[37]卷之八赵使君汝廪刋易学启蒙于涪属予为跋。
李卓 宝佑元年 (1253年)
据 《字溪集》记载,阳枋在涪州北岩书院,曾为李震午 (李卓)、刘叔子讲 《易》,作三陈九卦等义疏,“李侯卓率子弟请问,公一本程朱之学,疏为卦义, 曰 《易学正说》。”[38]卷之一二,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阳公行状“侯”即是对知州的尊称。
刘君举 宝佑二年 (1254年)
刘君举,字叔子,长宁人。白鹤梁题刻 《刘叔子诗并序》《蹇材望和刘叔子诗并序》等对刘氏知涪州事有明确的表述。《字溪集》亦载刘叔子于北岩书院向阳枋 “尊礼请问。”[39]卷之一二,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阳公行状
曹□ 时间不详
阳枋 《贺赵守札》载:“程、刘闻于前,曹、谢光于后,率皆凌青遡紫,上玉登金。”[40]卷之六,贺赵守札可见,曹某与程 (敦书)、刘 (叔子)、谢 (兴甫)等并称,足证其曾为涪州知州。
《宋史》载:“景定元年 (1260年)春正月,壬辰,诏:‘知涪州赵,聚粮不运饷兵士,遂为北有, 已削一秩, 罚轻, 再削两秩。’”[41]卷之四五理宗本纪五,871
阳立 (杨立) 咸淳二年 (1266年)
《三台城筑城题记》载:“涪守臣阳 (杨)立,奉命相视三台,申阃创筑,咸淳丙寅 (1266年)春季记。”[42]218从碑刻图版看,“阳”字十分模糊,似乎被后人改成了 “杨”。
另外,在王应麟 《四明文献集》中也存在“阳”“杨”混用的情况,“赐利西路安抚副使兼知涪州杨立诏”[43]卷之二,42“赐利西路安抚副使兼知涪州阳立诏,六月二十二日”[44]卷之二,42“阳立依前右武大夫特授州观察使,依旧知涪州诰阙。”[45]卷之五,137
王仙 祥兴 (1278-1279年)中
王仙,祥兴年间 (1278-1279年)守涪州[46]卷之四,500。“以蜀都统守涪州,元兵攻围无虚日,势孤援绝。宋亡之二年,城始破,仙自刎断其吭,不殊,以两手自摘其首,坠死。”[47]卷之六九
程顺 宋末
程顺,宋末合州有程顺为石照令,有能声,其母王氏婴疾危迫,顺刲胁取肝,和药以进,母疾寻愈, 事闻, 迁知涪州[48]卷之四五。
此外,在吕绍衣等修,王应元、傅炳墀等纂的《同治重修涪州志》卷4《秩官志》中,还有以下记载①以下记载见吕绍衣等修,王应元、傅炳墀等纂《同治重修涪州志》卷4《秩官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46,巴蜀书社,1992年,第496-500页。)在对其他文献记载的梳理中,就目力所及,尚未再见到以下五人出任涪州知州的记载,对比白鹤梁题刻,以下五人是相关题刻中的主要人物或者活动的主持者,但是并未明确指出为涪州知州,因此《涪州志》将其列为知州,或许为主观判断,或许有其他依据,笔者尚难断定,姑将其列出。:
徐兴卿,建炎三年 (1129年)太守。
刘意,字彦至。绍兴 (1131-1162年)中涪州郡守。
杜肇,绍兴十四年 (1144年)涪州太守
盛芹 字景献,襄阳人。绍兴二十六年 (1156年)、二十九年 (1159年)为郡守。
冯愉,字端和。庆元二年 (1196年)郡守。
南宋前期、中期,巴蜀地区经济社会逐渐发展,偏安的南宋王朝积极地经营巴蜀地区。从题刻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涪州知州及其他涪州官吏登临白鹤梁的频率极高,他们观景吟诗、观水刻石,体察民情、与民同乐,祥和之气跃然石上。
南宋后期,蒙古南下,巴蜀地区形势为之一变。为抵抗蒙古军东下,从蒙宋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即端平三年 (1236年),宋将孟珙开始在涪州布防,淳佑二年 (1242年)开始在涪州屯兵。淳祐五年 (1245年)蒙古军骚扰涪州,不久离去。咸淳二年 (1266年),为有效地抗击蒙古军队的征讨,涪州州治移至三台山 (今重庆涪陵李渡镇玉屏村长江边)。因此,自宝佑二年 (1254年)《刘叔子诗并序》之后,就再未看到涪州知州登临白鹤梁观鱼留题的记录了。
(一)任职年限
南宋时,北方大部被金占领,宋廷治下的区域地少官多,宋廷遂将京朝官任知州、通判、签判、知县等的任期作出新的规定,“惟选人得终三考,京朝官以上, 率二年成资即替”[49]卷之一五八选举四,3711。此后,京朝官任知县、常调京朝官任通判者,往往能任满3年。但是,担任知州、监司以及出常调官任通判者,皆以2年为一任,这在南宋灭亡之前再未改动。尽管对南宋涪州知州不能全面系统地梳理清楚,但从以上对涪州知州任职情况的可见资料中,我们也可看到,几乎很少有人在一任中超过2年。
对涪州乃至整个巴蜀地区来说,早在北宋建立之初,官员的除代年限是4年,而内地为3年。如太平兴国六年 (981年)发布诏书,“诸道知州、通判、知军、监县及监物务官,任内地满三年,川、广、福建满四年者, 并与除代”[50]卷之二二,494。在这些官员任职期满后,就按磨堪的规定,该转员的转员,该调离的调离,由中央政府进行统筹安排。朝廷的这种规定,对于在巴蜀地区任职的官员们很不利,意味着他们在仕途上的升迁会比内地官员延后。太平兴国八年 (983年),宋朝对官员任职年限进行一定的调整,“河东、江、浙、川、峡、广南官自今满三考,并与除代”[51]卷之二四,559,考课3次就可除代,在任职年限上亦缩小了巴蜀官员和内地官员的差距。咸平三年 (1000年),政策再一次向巴蜀地区倾斜,“诏川、峡幕职州县官并二年注替”[52]卷之四七,1015, 明文规定川峡四路的幕职州县官可以2年注替,这是对除代年限的进一步缩短,有利于巴蜀官员的发展。可见,政府对巴蜀官员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从政策上让他们感觉到政府的关爱。
当然,两宋时期,政府对入蜀官员的任职年限作出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南宋时期基本上一任不超过2年的情况,也不完全是地少官多的原因,其中为防范官员任职太久形成私人势力的原因也是重要的,所以就出现了 “居官既不久,又不究知其俗,常不暇抉剔已辄易去”[53]卷之六三,陈氏荣乡亭记的情况,官员的调动相当频繁,这种情况亦有它的好处,对防止官员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效果明显,但它的弊端也是不言而喻的,任职时间短,不能充分地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以致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依赖当地的地方势力,“而县之大吏皆宿老,其事根坚穴深,为其长者非甚明锐,难卒攻破,故一县之政,吏常把持, 而上下之然”[54]卷之六三,陈氏荣乡亭记。 本地官员掌握实权,对政治可能会造成伤害,所以官吏的腐败会随之产生。
南宋中后期,为加强西部地区的防务和统治,在蜀地职官的设置上更体现出很大的能动性,制度“轻言而遽改,忽行而骤废”“如宣抚司则再置而再罢”[55]卷之一,建明奏议, 目的都是为了便宜行事。 涪州知州也在两年一任的普遍情况下,有了任一年、几个月或者几年中一人多次出任的复杂情况。
(二)贤官与庸吏
自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统治思想。在治理国家上,儒家一直以为风俗的善恶关乎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为保持风俗的良善,就必须教化百姓人心。而对百姓的教化则依赖于地方官的个人素质,尤其是德行。地方官员的个人操守、德行在其所任职的地方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宋代以文治国,对于地方官员的选拔、考课极其重视,从史料可以看出,南宋时期,涪州知州既有贤能之士,亦有庸贪之员。
首先,一些贤能的官员在涪州知州任上,劝农兴学、救荒济民、廉洁自律,尽心职事,颇有政声。南宋宗室赵汝廪知涪州,歉岁则贷公庾,丰年则贮义仓,公庾即储存水路转运粮食的仓库,义仓则是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歉岁以公庾之粮向民间借贷,有助于人民渡过难关,利于社会稳定;丰年则将余粮贮于义仓,使农民不因粮价过低而承受巨大的损失,亦可有效地提高社会救助能力。赵汝廪在涪州的劝农兴学,使涪州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当地百姓十分感谢这位知州,于是 “民立生祠于学宫,以配程 (颐)、黄 (庭坚)、尹 (焞)、谯 (定)四贤。”[56]卷之三三
两宋时期,四川地区为产盐的重要地区,盐课是四川的重要财源之一。南宋以来,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四川地区开支大增,财用缺乏。政府官员谋求解决地方财政困难问题,增加盐利就成为其生财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四川的榷盐量大为增加,榷盐收入也随之增加,盐课成为四川各地产盐区民户尤其是井户的沉重负担。范仲武知涪州,面对这种情况,尽力宽盐课,以优井户,力求落实推排,覆除盐井虚额,同时鼓励生产,发展和改善民生。此外,尽管其任涪州知州不到一年,仍然礼尊贤士,以劝学者。
程敦书守涪州,涪州 “民旧出地租为公使钱者,悉除之。”因而,数年后当程敦书再至涪州出任知州一职时,州人奔走相告,十分欢喜。
其次,士大夫政治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宋代士大夫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中的作用比较突出,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落后与腐败。因此,与上述勤政爱民的知州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在涪州知州任上的官员,才能平庸,荒废民事。
《宋史》记载:开禧元年 (1205年)夏,浙东、西不雨百余日,衢、婺、严、越、鼎、沣、忠、涪州大旱。开禧二年 (1206年),绍兴府、衢、婺州亡麦。湖北、京西、淮东西郡国饥,民聚为剽盗。 南康军、忠、涪州皆饥[57]卷之六六五行志,1445。连年的严重灾荒,使涪州地区灾民遍野,或流离失所,或啸聚山林,严重地影响到朝廷在涪州的统治。作为涪州知州的文梓,却不能积极地救灾以安定民心,为朝廷解忧,于是四川宣抚使程松上书,“言其任吏刻剥,救荒 (蔑)[灭]裂。”开禧三年(1207年)三月二十日,“知涪州文梓降两官,放罢。”[58]卷之三八九四,4068
嘉定九年 (1216年)四月,知涪州杨炎震放罢,“以殿中侍御史黄序言其内亏孝行,外着贪声。”[59]卷之三八九四,4080
《宋会要辑稿》载:“嘉定十五年 (1222年)二月二十八日,知石泉军刘参、知涪州胡酉仲并放罢,新知合州安伯恕罢新任。以四川宣抚崔与之言:参贪婪深刻,济以驵侩;酉仲凶狠贪残,勇为不义; 伯恕轻浮躁竞, 济以奸险。”[60]卷之三八九四,4089此次对涪州知州胡酉仲的处理较轻,将其降一官“权知涪州”,即代理知州。半年之后的八月十日,胡酉仲终因 “任根括之事,刷钱入己”[61]卷之三八九四,4090而被朝廷罢黜。
巴地历来文化教育事业不发达。早在汉晋时期,就全国而言,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就比较落后。就涪陵郡来看,也是 “少文学”[63]卷之一,6。唐代,随着玄宗、僖宗入蜀,带动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蜀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两蜀时期统治者的重视更加快了蜀地的发展。宋代,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蜀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蜀地人才辈出,蜀学兴盛。相比之下,地处古代巴地、宋代属夔州路的涪州在宋代以前仍然是教育、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北宋时期涪州易学的繁盛对当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到南宋,几任涪州知州筑阁刊书,积极地推动了涪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自北宋程颐在涪州长江北岸注 《易》讲学,弟子遍布巴蜀,涪州逐渐成为著名的易学中心。绍兴五年 (1135年),涪州知州李瞻于普净院建 “伊川先生祠堂”。嘉定元年 (1208年),知州范仲武又添塑程颐像供祀,并建造致远亭、碧云亭;嘉定十年 (1217年)又请建为北岩书院,又有四贤楼、三畏斋和三仙楼等的兴建。书院成为涪州乃至川东、黔北等地区重要的学术聚集之地、人才培养之所。此后,各地学者名流,频来此处瞻吊,感慨之余,纷纷在岩壁题咏,历经宋、元、明、清几代的发展,涪州北岩书院成为川东易学圣地、涪陵第一名胜。
绍兴年间 (1131-1162年),眉州人程敦书两度出任涪州知州,眉州为巴蜀地区文化教育事业非常发达的地区,程氏以进士起家,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因此,在涪州任上,程敦书创筑涪州经史阁,收藏典籍,供学子学习。
淳祐 (1241-1252年)年末,在涪州颇有政声的知州赵汝廪,刊刻 《易学启蒙》于涪州。《易学启蒙》,由朱熹、蔡元定师生合撰,该书与 《周易本义》互为表里,成书于淳熙十三年 (1186年)。该书围绕 《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作论,虽名为 “启蒙”,但并不是仅给初学者开蒙之用,更多的是为了阐发九图的哲学意义,系统地发挥了朱熹的象数之学。赵汝廪知涪州,感怀涪州突出的易理文化,“贤而乐道,常遣其子今重庆节判 (赵)崇权,从某 (阳枋)问启蒙,而乐其说……祠莲荡于北岩。”
[64]卷之八, 赵使君汝廪刋易学启蒙于涪属予为跋莲荡, 莲荡即渊, 理学大师谯定的三传弟子,更是史学大家李焘和理学大师朱熹的嫡传弟子,是享誉巴蜀的理学家、教育家。渊出任涪陵北岩书院堂长,传道授业20余年,淳祐十年 (1250年)去世,促成了朱熹学说在四川的传播,即所谓 “闽学入蜀”,并且使此时的北岩书院,与著名的东湖、濂溪、象山等书院并闻于朝野,过往达官显宦、名流学者无不频来瞻吊,盛极一时。渊逝世后,其弟子阳枋绍师遗德,以古稀高龄主讲北岩书院达5年之久,并与涪州知州赵汝廪讲学论道,过从甚密。赵氏在涪州刊刻 《易学启蒙》,即由阳枋为之题跋。该书的刊刻,促进了涪州易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了涪州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
到南宋末年,涪州地方教育、文化事业更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夔州路诸州中,尤为突出。阳枋云:“某壮岁盘桓北岩,观书匮矗涪之北,程(颐)、谯 (定)、尹 (焞)三先生此焉阐明神《易》,太史 (黄庭坚)扬之,莲荡 (渊)续之,而涪以 《易》重。清江出涪之东,尔朱白石,此焉羽化,帽仙踵之,郑仙继之,而涪以仙显。由是仕于峡者, 咸以涪为荣。”[65]卷之六,贺赵守札
总之,利用白鹤梁题刻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参校、相互补充,不仅可以对南宋涪州知州进行编年考察,还可以对其相关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社会发展意识等进行有益的探讨。
[1][宋]黄岩孙,编;[元]黄真仲,重订.仙溪志[M]//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清]李清馥,徐公喜,编;管正平,周明华,校.闽中理学渊源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3][清]吴廷燮,撰;张忱石,点校.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7][8][1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6][宋]尹焞.和靖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9][10][15][16][宋]晁公遡.嵩山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11][宋]喻汝砺.晁具茨先生诗集序[M]//续修四库全书(13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2]陈典.冯檝考[M]//胡文和.西南石窟文献(第四卷).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编委会.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八辑)[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13][30][36][56][清]常明,修;[清]杨芳灿,纂.四川通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17][22][28][31][32][58][59][60][6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8][宋]周必大.文忠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19][宋]汪应辰.文定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0][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1]佚名.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3][33][46][清]吕绍衣,等,修;王应元,傅炳墀,等,纂.同治重修涪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46).成都:巴蜀书社,1992.
[24][宋]曹彦约.昌谷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5][宋]魏了翁.鹤山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6][27][宋]度正.性善堂稿[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9][宋]祝穆,编;祝洙,补订.宋本方舆胜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4]何凤桐.宋代长江水文题刻实录[J].贵州文史丛刊,2002(1).
[35][47][明]李贤,[明]彭时.明一统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7][38][39][40][64][65][宋]阳枋.字溪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41][49][57][6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2]高文,高成刚.四川历代碑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43][44][45][元]王应麟.四明文献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8][明]曹学佺.蜀中广记[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0][51][5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3][54][宋]欧阳修.文忠集[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5][宋]赵善括.应斋杂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63][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丹 涪]
K245
A
1674-3652(2014)06-0020-08
2014-05-08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水文记录与社会意识:中国古代洪水枯水题刻研究”(13YJAZH090);2012年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白鹤梁题刻文献汇集校注”(1221);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平台“白鹤梁石刻文化研究中心”项目(2014XJPT02)。
王晓晖,男,甘肃武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文献学和唐宋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