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古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忠实记录者,自甲骨文发现至今,对古文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而基础研究,也就是研究一个个独立的汉字的原义,对于古文字学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文本的研究发现,对甲骨卜辞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文字——干支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①,虽然学界对干支字义的考释已经比较全面,但大多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天干、地支虽然都源于祭祀并服务于祭祀,但它们是分属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分别代表了上古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重要内容:祭祀天神与祈求繁衍。因此,文章提出:大量的干支用字是先民占卜的卜辞中记录的重要内容,这些干支用字都源于祭祀又各有其来源,并分属两个系统。由于先民祭祀成俗,生活中的很多事务均与祭祀相关,祭祀体现着先民的生活气息,干支用字来源于祭祀,因此了解干支用字的来源也是进一步了解先民生活状况的一个桥梁。当时不同仪式的祭礼各有其祭法,时间久了便使得祭名渐成该祭日的日名,这是干支确立的方式。
文章首先通过分析天干、地支这22个字的来源来界定每个字形成的本源,从而类比分析总结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分别指向两个不同的祭祀系统。其次,文章将对这两个系统的关联性加以说明。
现今,我们在公元记日的同时也仍然在农历中以干支记日、记年,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独特性与民族性,且具有科学性,因为即使现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将农业带入现代化的时代,仍不可忽略农历与农时、农事的关联,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另外,易学文化中的卜算也是以干支、阴阳为基础的,民间很多地方对此十分信奉。因此,如果找出那些汉字的真正本义,必将有助于弄清干支的本质、起源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从而更好地认识、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
甲:甲骨文中甲为一横划与一竖划相交,在古文字中甲与数字“七”同形,具体在卜辞中据意义来加以区分。远古人类以头壳为器,这也是小篆中甲字像头顶戴甲之形的依据。因为“甲”像头形,与割头有关,因而天干之“甲”源于割杀之祭祀。《说文解字》“一曰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的解释是正确的。
乙:甲骨文中乙的字形是一种远古人类用于割杀挖刻的勾形器。天干用为日名,来源于祭日禳旱(囿于天时对远古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祭日禳旱是他们很重要的一种祭祀,因而干支用字中多出现以器具命名的祭祀,如戊、戌)。对于乙为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新生体的说法是牵强的,《说文》“乙承甲,象人颈”的说法也是不对的。
丙:甲骨文丙为砭之本字,源于以砭为法器的祭祀。
丁:甲骨文中的丁字形为方形,填实或空心,为人头之象形,《说文》“象人心”的说法是错误的,丁源于人头祭典。人为万物之灵长,而头又为人之端首,远古人类自然认为人首拥有至高无上之神力。他们将以人头为祭视为最高祭典。
戊:甲骨文中的戊像斧钺之形,义在灭邪除祸,以求无灾。因而戊也源于祭祀。
己:甲骨文中的己为人跪形,为供祭的人牲,是俘虏来的奴隶。因而己本于人祭。
庚:甲骨文中的庚为双手持杆,古人猎杀之武器,当取手持武器守护防卫之义,亦为逐日禳旱之巫祭。
辛:甲骨文中的辛为宰杀割刺之利器,当源于先民的巫咒仪礼,今彝族毕摩仍用竹木签等为法器。
壬:甲骨文中的壬与工同,工以长骨为本义,改读为壬是取工有神力可以任事之义,壬即任本字。天干之壬与工本同,其用于巫祭,乃借以攻邪除恶,祈求吉祥。
癸:甲骨文中的癸与巫本为一字,同样本于祭天禳旱之巫祭。
天干十个字表现的是与天、日相关之祭祀,许慎对十天干的解释多数是正确的,但是他将天干字符的字形同人体各器官联系起来,如像人头、人颈、人肩、人心、人胁、人腹、人脐、人股、人足、人胫等的说法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这种解说认为这些字是依据人体器官形态而创造出来的,是不合理的。
有学者认为天干十个字恰恰吻合了怀胎十月,“是商民根据‘玄鸟生商’的史实,用一种特定的符号组成一个系列,记载他们祖先契的问世,后来演变成文字,即成十干”②。笔者认为十天干应与巫祭相关,关于十月怀胎相关之说有附会之意,如其认为“甲”之横画表示阴性,竖画表示阳性,“甲”表阴阳结合、雌雄交配,有附会许慎之嫌,认为天干字与阴阳之说的关联是有待考证的。
在对十二地支的溯源中,我们认为地支是与祭祀求子密切相关的,或与“玄鸟生商”的史实存在某些相关性。
丑:甲骨文中的丑像手形,丑的本义是手,用于祭祀,是以手求神庇佑,期盼生而有后且枝叶繁茂。
寅:甲骨文中的寅为箭矢之形,前期作“矢”,后形体变化殊异,有的于“矢”中段加以横画。箭矢的功能为射中目标,寅取箭矢投射之义,或隐喻顺利射中致孕之实义。另寅与引、孕二字音近,推论寅为求子之祭仪是有一定道理的。
卯:甲骨文中的卯与卵原为一字,其本义为人的睾丸。以睾丸献祭是远古人类生殖崇拜的一种反映,也是祈求繁衍之力生生不息的表现。
辰:甲骨文中的辰为商星,祭星本有祈求子如繁星之义,辰应与祭星求子相关。
巳:甲骨文中的巳写作子其中的一个字形“ ”,显然与商人子姓和殷人杀孕求子的特殊习俗有关。
午:甲骨文中的午即杵,是祭祀求子的法器。
未:甲骨文中的未,似禾黍或茅草全株的形状,即尚未成熟的壮苗,先民用于奉祭,是取其生、茂、长、全之义,当是尚生求育的祭仪。《说文》“未,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是正确的,像子孙繁育之形。
申:甲骨文中的申,起源于先民的雷神崇拜。申有伸展之义,与申、娠同音,故有申展、申张之义,也是为求多生多子之义。
酉:甲骨文中的酉为盛酒的器具,亦形似女腹,且酉音同有,因而酉祭蕴含求子有子之义。
戌:甲骨文中的戌与戊字相近,考释其音得戊为斧,戌为钺,为杀伐之器,为庆祝收成祈福之祭祀。
亥:甲骨文中的亥为骸骨之形,当是骸之本字,孩取亥声,当本于子为父母所遗骸。推论其为祈求子孙长全之祭祀。《说文》:“亥,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其意义指向也与生育相关。
十二地支也属于一个统一的体系,其祭祀的宗旨全部直接或间接地与生育相关,因此可以说十二地支源于求子祭祀。卜辞未见干支记月,十二地支可能表明商人的求子之祭是每月一行的,所以地支字义基本上与月侯吻合。当然,会有人提出先民曾使用的是十月历,这种可能也是有道理的,如李裕认为“十二支的巳(子)同首字子在形义上有所重叠,……‘申’是神名,与其它十一地支显然存在不相协调的组合问题,我怀疑这也是商人后来补充的。如果除去巳、申,正是十数,这与十月历也许不是巧合”⑤。
干支记日的论断早已形成,然而迄今关于干支得名及其源流,学界的认识不统一。首先,《说文解字》关于干支用字的释义有其合理之处,也多有附会之嫌。随着古文字研究的发展,我们认识到在肯定《说文解字》在文字释义方面的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的不足乃至错误之处。《说文解字》对天干、地支各字的解释如下: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
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乙承甲,象人颈。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一者,阳也。丙承乙,象人肩。
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象人心。
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肋。
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
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庚承己,象人脐。
辛:秋时万物成而熟;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辛承庚,象人股。
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象人怀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体也。
癸: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李阳冰曰:“子在襁褓中,足併也。”)
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
寅:髌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象宀不达,髌骨寅于下也。
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冒也。
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从乙、匕,象芒达;厂,声也。辰,房星,天时也。从二,二,古文上字。
巳: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
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
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吏臣哺时听事,申,旦政也。
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
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戊含一。
亥: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怀子咳咳之形。
《说文解字》对天干、地支的释义是有可取之处的,如“人头宜为甲”“丑,纽也,象手之形”“未,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的解说经考证是正确的。但是《说文解字》根据小篆字形掺杂阴阳五行来解说干支字义是有误的,后来诸多学者也对此提出辨伪。也有学者考据《史记》《释名》,看到《史记》《释名》对于干支的解释与《说文解字》的解释大同小异,认为十天干是“十日”,即一昼夜中十个不同时段的太阳,以及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的对应关系,这种说法是可取的。另有学者逐一详细分析天干地支的字形,认为其均与“玄鸟生商”的史实相关,指出这二十二字都与生育、孕育相关。笔者通过对干支的字义进行考释并加以整理分析,提出十天干源于对天帝和太阳的祭祀,十二地支源于与生育相关的祭祀,即求子祭祀。
古人由于其生存时代的生产力条件与生存环境的限制,他们崇“木”、崇“火”、崇“雷神”等等,将“天意”视为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因此,他们创设的文化必然打着远古人类生存的烙印,这也是天干地支用字最基本的来源。
综上所述,干支二十二个字的来源均与祭祀紧密相关,又分为两个系统:十天干为祭祀天日,十二地支为祭祀求子。对这两个系统分别作区分性解释意在说明天干、地支各一脉相承地反映了这两个方面的祭祀,而不是一概而论的。另一方面,这两个系统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共同反映了上古时期祭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也是干支得以产生乃至沿袭的最主要原因。干支指向的这两个祭祀系统也分别体现了古人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天神崇拜,繁衍需求。
这两个系统分别指向祭祀天日和祭祀求子,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左传》中记载:“国家大事,在祀与戎。”这是说,在那时,国家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战争,可见祭祀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可谓是头等大事。在上古时期,科技不发达,很多自然现象得不到正确、科学的解释,人们心存疑虑,于是就把很多自然现象同神灵、老天联系在一起,所以,祭祀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天日,也就是天干系统自然成为祭祀的主要部分。在《说文解字》中,许慎的认识是带有浓重的敬天畏神的意识的,代表了先秦和汉代人对祭祀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上古时期人类的生存条件恶劣,人类自身的繁衍不仅代表着后代的生生不息,更是生活得以改善和生产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祭祀求子自然也是上古时期人们祭祀所求的重要方面,是祭祀天神的重要目的,这也是两个系统的关联所在。如地支中的“申”(⑥)字,古文字中,申、神、电都是一个字形,像雷电之形,由于古人不知道那是闪电,因而说那是天神,一闪一现,是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
总之,天干、地支分别指向两个祭祀系统,而这两个祭祀系统是古人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天日祈求庇佑,祭祀求子也是祭祀天日来庇佑子孙长全,是祭祀天日的所求之事。这使得天干、地支得以形成并反映古老的远古生活。
注释:
①笔者在对《英国所藏甲骨集》进行字频统计的过程中,得出干支用字的数量是占很大比重的,并结合其他文本的阅读,得出以上结论。
②祝家君:《甲乙丙丁是谁,说个子丑寅卯——解读天干地支》,《阴山学刊》,2006年第6期,第5页。
③④⑥彭邦烱、谢济、马季凡:《甲骨文合集补编》,语文出版社,1997年,第96页,第3页,第68页。
⑤李裕:《干支字义考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第82页。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9:308-314.
[2] 李裕.干支字义考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72-82.
[3] 祝家君.甲乙丙丁是谁,说个子丑寅卯:解读天干地支[J].阴山学刊,2006(6):5 -16.
[4] 蔡先金.地支字原义初探[J].东南文化,2002(1):55-58.
[5] [日]成家彻郎.干支的起源[J].王震中,译.殷都学刊,2001(3):21-24.
[6] 蔡英杰.十二地支的文化解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