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审美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2014-03-28 13:20高玉龙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美的艺术

高玉龙

(1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安徽 合肥 230011)

席勒曾说:“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这桥梁是审美教育,让艺术充当使人恢复健康、具有美的心灵和人性的教师。”[1]从理性与情感和谐的角度来说,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1 审美教育的内涵

艺术作为审美教育手段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孔子曾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尚书·舜典》中有“典乐教胄子”的论述;荀子也在《乐论》中提出“人不能无乐”。

审美教育即“美育”,1793年由德国诗人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一书中作为教育理论被明确提出。艺术审美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审美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审美教育过程中通过艺术的表现,启发审美主体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审美感知力等各项审美能力提高的同时,在思想与精神得到升华和净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使学生使心灵得到净化、避恶扬善、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2]。

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审美主体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审美感受能力是理解感知、情感想象的综合协调活动能力,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和领悟,从而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对审美主体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审美鉴赏力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美与丑的鉴别,对审美性质的评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是对审美对象类型、形态的领悟与鉴别,它需要理性参与,理性因素的程度决定审美主体的审美情趣。3、审美主体的审美创造力。这是一种表现美和创造美及鉴赏美的能力[1]。

人们了解和理解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人们研究社会的运作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行动。同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鉴赏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美的生活,审美创造力是审美的最高目标。由于审美创造要丰富自然美和艺术美、创造和升华生命美,因此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3]。

精神文明强调的是真、善、美,和谐校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部分,它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席勒说:“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力和精神力的整体。”[1]有趣味和美的教育便是指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帮助他们摆脱了片面的理性化的同时,还帮助他们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共存发展的完善的群体。校园文明建设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艺术的熏陶。他们对于美好事物就会更加向往,并积极去追求这些事物,提高学生内心的自主控制能力,弘扬正能量,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2 审美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

2.1 审美教育与学习动力

艺术审美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个体全面发展为基础。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成正比。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由于学校文化学习相对枯燥,故笔者认为,若想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则应该从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能力着手。例如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讨论形式为主,讨论结果通过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如介绍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具体背景,阐述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具体技术特点和作品所呈现的艺术特征。这样通过具体画的交流与学习,既形象、又具体。在培养艺术兴趣的同时,又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从中获得审美情操的熏陶。当学生对美术课程感兴趣的同时,他们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

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对艺术的想象力,以及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可以迁移到其它科目的学习当中。使学生在其它科目的学习当中更好地体会到所学科目的魅力,从而对这一科目的内容感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音乐方面的学习同样可以借鉴此类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大学一门声乐课程的学习当中,学生在学唱一首新的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在课下对乐曲相关背景资料的搜集过程,可以训练学生搜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在正式课程当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以及时补充自己没有搜集到的内容。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唱出来,发挥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并通过老师示范和讲解这首歌曲,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系统地掌握歌曲理论与演唱能力的同时,培养综合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迁移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当中,按照这一方式同样对其它科目感兴趣,更好地对其它学科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各个科目的学习都是相通的,如若这样,我们何不选择一门让我们容易感受到美的学科呢?艺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包含着非常复杂、丰富的内容,它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校园环境当中更是如此,学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等等得以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加快和谐校园环境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审美教育与人格塑造

近年幼儿教师虐童、大学生虐猫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否定也达到了一个高度。如今高校的“审丑”歪风肆虐,与高校艺术审美教育工作的缺失不无关系。高校需要弘扬真、善、美,这要求高校艺术审美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通过审美教育,陶冶情操,使他们逐渐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心灵,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灵魂深处,在生活中自然形成一种自由、积极向上的力量。

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审美在人们的心理文化结构中处于组成要素、促进人格结构优化中介力量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切实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系统的将美育融入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美、感受美的良好习惯,在美的熏陶中建立美的情操和人格。

除了充当健全人格、中介力量之外,审美教育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完善人格和终极关怀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一般都是体现时代要求,反映人们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想追求。大学生是思维极为活跃,思想和价值观渐趋成熟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求知欲推使他们对各种信息的接触面更加广泛且迅速,适时的、有步骤的以美术、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审美教育形式对他们加以影响,能更好的培养全面的、人格健全的、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有用之才,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4]。

2.3 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述了文艺属于一定社会中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我们强调艺术服务社会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再创造、再发挥。而精神文明科学概念的提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曾经论述过人类文明问题,研究了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阐述了与精神文明有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论述过思想文化建设的进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5]

校园文明需要艺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校,学生之间懂得什么是美好的、和谐的。学生之间懂得谦让,懂得互相帮助,学校管理起来相对自由和轻松,学校的整体素质直线上升。如果说一个学校没有艺术课程的设计,教师整天拉着脸上课,管理方式又非常严格。学生的压力就会非常之大,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发学生心理扭曲,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校是学生的福气,是老师的福气,更是广大社会的福气。加大艺术课程的开设,做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提高学校整体的文明程度。

3 审美教育的展望

如今,如何帮助以及引导高校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提升艺术审美能力,领悟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是困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课程建设中加入艺术教育的选修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和宗旨都是将审美教育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更有效地提高培训人才的质量。我们需要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本身个性的发展,激活思维的优势。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可以其特有的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缓解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6],足以见得审美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建设等统筹建设。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是很强的,对高校艺术选修课程也有很高的积极性,这从大量的社团活动和各种艺术展演中充分得以体现。但是如果能加以适当的干涉,有专门的师资、场地、适合的教材和有计划的组织,那么,高校的审美教育将会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同时,也会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推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全面进步。

4 结束语

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探索、去实践。人、事、物、景、情五个基本要素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变中心,这五个基本要素中,人是校园和谐最关键的因素,和谐校园中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校,在艺术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交流和了解,能更好地保持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衡关系。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艺术的熏陶以及培养必不可少。通过艺术教育,能更好的促进学校文明的构建与和谐发展。

[1]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姜敏.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2004,(5):55-57.

[3]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6.

[4]刘波亚.艺术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2):91-94.

[5]中共湖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192.

[6]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2.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美的艺术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