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 余 姬 刘小鹏
美元走势及影响分析
●中国农业银行 余 姬 刘小鹏
由于美国与欧、日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以及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预期不同等原因,近期美元汇率大幅走强并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波动上升趋势,可能导致大量资本回流美国市场,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也可能出现较快回落。我国要抓住美元走强的时机,趋利避害,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美元走强 国际资本流动 大宗商品价格
近几个月美元汇率大幅走强,5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涨幅超过7%,截至9月26日达到85.64,为2010年7月份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兑欧元汇率上升8.5%,兑日元汇率上升6.4%。
从目前情况看,推动近期美元走强的动力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美国与欧、日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这是美元走强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之一的美国表现最为突出。美国经济一季度受气候影响出现下降,但二季度明显反弹,当季GDP环比折年增长4.6%。就业、制造业和房市继续回暖,8月份失业率为6.1%,处于近5年来的低位;制造业PMI升至59,创2011年4月份以来最高;房屋新开工、二手房销售均处于较高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升至2007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位,为92.4。这些都表明美国内需增长动力逐渐增强。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对未来经济走势表示乐观。
与美国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日本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减弱。欧洲经济中断了持续一年的复苏进程,再度陷入停滞,二季度欧元区GDP环比零增长。在经济总量最大的德、法、意三国中,德国环比下降0.2%;法国连续两个季度停滞;意大利环比连续两个季度下降,重陷衰退。与此同时,欧洲失业率仍处于高位,低迷的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抑制了经济的活力,8月份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初值同比仅上涨0.4%,连续11个月低于1%;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的时间也将近一年。日本经济也在经历大起大落,“消费盛宴”助推一季度日本经济大增,但受消费税提高的影响,二季度GDP环比下降1.8%,为2011年日本大地震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居民消费下降5.1%,下拉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随着消费税上调影响减弱,日本经济可能在震荡中恢复增长,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比较分析,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形成了支撑美元走强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是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的不同预期,这是推动美元走强的重要因素。美欧日增长态势的差异直接导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的分化,突出表现为“一紧两松”。美国坚持放缓量化宽松步伐,根据9月份议息会议纪要,美联储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但QE规模已缩减至150亿美元,并且有望在11月份结束历史性的定量宽松政策,同时还明确了未来退出宽松政策进程的具体细节,使得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持续强化。
与美国继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低迷的经济以及物价,欧洲央行采取降息、负利率和定向长期再融资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加大货币宽松力度。“安倍经济学”继续主导日本宏观经济政策,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0-0.1%的水平,继续推行“无限期资产购买计划”,并且用基础货币量取代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作为货币市场操作的主要目标,截至今年8月末基础货币量已达到242万亿日元。
此外,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也为了应对物价高涨、资本流出等而不得不紧缩货币政策。比较分析,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不同取向以及不同预期推动了美元走强。
从目前情况分析,虽然制约美元升值的因素依然不少,但推动美元走强的力量在增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美国经济形势前景较好,而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偏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美、欧、日分别增长1.7%、1.1%和1.6%,但明年为3%、1.5%和1.1%,基本面继续分化调整。
二是美国货币政策有望稳步收紧,而欧日可能将维持甚至继续放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不排除下一步走上量化宽松的道路。日本方面,尽管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减弱,特别是日元贬值在对出口拉动作用下降的同时,造成进口成本不断提升,并且持续出现大幅逆差。但考虑到日本货币政策走向与其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在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态势尚未确立、通缩尚未彻底摆脱的情况下,无论美、欧政策如何调整,日本央行维持当前政策力度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经济再次出现萎缩,不排除再次宽松的可能。
三是美元的适度走强可以促使国际资本回流,缓解可能因取消量化宽松政策或加息产生的国内流动性紧张局面,同时这也符合美国“再工业化”等战略需求。
综合上述分析判断,下一阶段美元汇率可能呈现波动上行态势。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品种,其走势给世界经济、全球投资贸易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等带来较大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对以下两方面应予以重视。
一方面是国际资本流向可能发生变化。美元汇率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风向标。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入调整期,美元走强可能会使大量资本回流美国市场,受此影响美国资产价格将会回升,而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可能继续下降,从而使部分国际资本进一步从新兴市场国家撤离。例如,去年5月份美联储逐步释放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的信号,市场资金大幅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以印度卢比、印尼盾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遭受重挫。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并逐步启动加息进程,在美元走强作用下,新兴经济体可能还将面临资本流出压力,虽然出现系统性蔓延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个别国家发生危机,特别是部分新兴经济体经常项目逆差较高、外债规模较大,加之外汇储备较少,最容易遭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其国内资本市场、本币汇率乃至宏观经济的波动风险也较大。
另一方面是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可能出现较快回落。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这既有供需基本面变化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美元持续走强造成的。从IMF预测来看,明年初级产品价格将大幅下降,其中原油价格比今年下跌4.3%,非原油产品价格下跌3.6%。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利于缓解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但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等国家仍面临较大的物价下行压力,通缩阴影挥之不去,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会使得部分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通缩压力。
此外,目前国际贸易中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仍然占大多数,美元走势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这些商品的价格。考虑到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美元走强可降低美国的进口成本;同时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下跌,部分出口导向型国家的贸易条件可能会有所改善。
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美元适度走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总的来看是利大于弊,特别是对我国优化国际资源配置、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美元走强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如一旦出现外汇资金持续大量流出,可能会对金融、房地产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
当前,我们要抓住美元走强的时机,趋利避害,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新的竞争优势。(1)扩大对美国的出口。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等金融政策的扶持作用,抢抓美国订单,进一步增加对美出口。(2)加快“走出去”。伴随美元走强,一些拥有丰富矿产、石油等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可能会因资本流出而变得更加困难,欧洲、日本对外国资本流入的需求也更加强烈,这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会。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各项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到境外开发资源、承包重大工程、设立研发机构和分销网络。(3)用好外汇资产。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近4万亿美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美元资产。在美元波动升值的过程中,优化外汇资产结构,并利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回落的时机,适当增加进口,充实国家战略储备,实现部分外汇资产向实物资产的转变。(4)防止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出。近两年我国国际收支盈余增加,其中有一些异常流入的资金投机国内的房市、股市。随着人民币升值放缓,国内房市、股市不振,美元走强将促使这部分资金加快撤离。要密切监测外汇流向动态,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健全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用制度监管提高热钱流入和流出的成本,避免国内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短时期内急剧波动。■
蔡宗武、陈琳娜、方颖.2012.人民币汇率的半参数预测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