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的集体性焦虑与前瞻

2014-03-28 10:54许建俊
传媒 2014年8期
关键词:卫视传统媒体受众

文/许建俊

中国电视这个勃发于上世纪90年代,鼎盛于新千年之初的“后传统媒体”,如今却步履沉重。曾经星光灿烂的卫视频道已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资料显示,除收视排名前十的电视频道收益颇丰外,排名靠后的勉强维持甚至举步维艰,更有许多地面频道哀鸿满地。即使原本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的城市台,当下也大多哼起《国际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自从来了新媒体,这些年,业界关于电视媒体的命运讨论一直在纠缠中。为寻找突围之路,眼下,电视媒体的诸位掌门各出奇招。全媒体融合、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思维……一个个新名词扑面而来,各种新招你方唱罢我方登台。为转型自救,界中有识之士不乏壮士断腕之气,堪称可歌可泣。然而平静下来,似乎还有重新再议发展对策之必要。

其实,如果不为“网络威胁论”和“电视悲观论”观点所左右,而冷静梳理一下电视媒体当下所处环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己原先接受到的很多关于电视生存之忧的信息是芜杂而不真实的。这正如许多事件留给人的启示:现代社会,似乎越是通讯发达,信息也就越发泛滥得扑朔迷离。

事实上,近年来很多调查显示,电视依然是人类获取信息、分享娱乐、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2013年3月7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发布的一项国人经济生活习惯大调查显示,电视仍是中国人接受新闻的主渠道。同年3月28日,英国BBC也发布了号称“在数字媒体时代最大的一次全球新闻消费情况调研”结果:电视仍然是人们新闻消费的主要渠道。笔者所在的常州市科协对18~69岁的1000个样本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也显示:传统媒体仍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尽管有人说,网络的兴起正在和电视媒体争抢着受众,不常上网的群体注定将成为电视的留守一族,“白骨精”们(白领、公务员、精英)则成为网上的新居民,而非电视的“粉丝”。但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此种认为电视已经沦落为只是空巢族们精神伴侣的结论是片面的。

另外,即使电视的受众越来越老龄化,也并不意味着电视吸引力的衰落。相反,城市居民日趋老龄化与电视受众同样日趋老龄化特征的高度重合,也预示着面临新媒体,中国电视的收视之忧虽然存在,但结局起码不会像一些过度热捧新媒体者所喊的那样惨烈。至多只是蛋糕的切分问题,或是越来越受到同行的攻城略地威胁而已。相对一个区域而言,网络对某一电视机构受众市场的分割,远不及电视同行间的“相煎太急”。这就是为何眼下央视凭借政策、信息源、人才、技术、资金、频道等众多优势越来越稳坐江山,而强势卫视一掷千金在某个特殊时段的原因。

狭路相逢勇者胜。新千年前后这20年,中国电视无论喉舌功能发挥还是产业开拓都业绩骄人。央视通过全面覆盖,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使得收视大数据连年飘红;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因地因时造势,群雄逐鹿;深圳、苏锡常等江浙一带的城市台因地制宜,稳打稳扎,浪沙淘尽始见金。分析这些台勇立潮头的原因,着眼于媒体融合、瞄准大势,积极推进人才革命、机制优化、节目升级、产业前瞻恐怕无一例外。而这些,似乎正是破解全国电视媒体现今面临的诸如资金吃紧、创新不足、收视低迷、创收下滑、精英乏人、产业与节目形态克隆等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那么,当下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又有哪些顽症呢?一是新闻业态同质化严重,一种节目形态成功立即遭致各台效仿;二是专业人员青黄不接,尤其学院派与实践派之间新闻理念严重脱节,直接造成了新闻院校和专业虽然越办越多,但新闻机构缺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三是通讯越发达、交通越便利,记者越难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或第一时间找到新闻当事人;四是大多数“90后”“00后”的传媒新人,为生计整天在网上扫贴或线上征集,民生新闻泛滥,严重掣肘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升;五是身份鸿沟难以突破体制有限的“天花板”,以致新闻民工泛滥成灾。再者,一些电视媒体决策层为渡一时难关和得一任政绩,重创收、轻自采,将创收、发行作为采编人员的重要任务层层加码,最终形成一些版面、栏目采编乏人,一旦离开转摘、网传和爆料,内容则难以为继。

如果上面这些痼疾不作根本性改变,电视媒体的融合之路注定会很艰难。面对大势,电视媒体转型发展是根本,借势融合是路径,同时,导向是底线,内容是王道,创新是动力。唯如此,才能真正走稳走快走好。

猜你喜欢
卫视传统媒体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