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翻译原型理论在中国的研究评述

2014-03-28 10:32崔中良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样例范畴原型

崔中良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引言

维特根斯坦在研究语言游戏理论时发现每种语言游戏都在这方面或者那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不能够轻易的将语言游戏进行范畴的划分,这是与传统的范畴观相冲突的,后来维特根斯坦就将这定义为家族相似性。在此基础上,Rosch通过对鸟的实证研究,她惊奇地发现,参试者在辨别最像鸟的鸟这个问题上达成十分客观、一致的认识,Rosch 把这种鸟叫做“原型”(prototype,章宜华,2009:126)。Rosch 认为原型理论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理论。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非常迅猛,这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因此,翻译理论家也开始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翻译,如:隐喻翻译理论、概念整合翻译理论等。当然,原型理论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2003年,李和庆、张树玲在《中国科技翻译》上发表《原型与翻译》一文,第一次将原型理论运用于翻译,在这之后,这一理论在中国迅速发展,不管是语言学界还是翻译学界都开始从不同方面运用原型理论对翻译进行研究。从2003-2012年间有这方面的论文53篇,其中有10篇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1篇博士论文和8篇硕士论文。本文拟就笔者所搜集的关于原型理论运用于翻译的核心论文、硕博论文和专著,从翻译原型理论的探索、翻译原型理论的应用和翻译原型理论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旨在厘清近十年来在中国原型理论运用于翻译的发展方向,并展望未来翻译原型理论的新趋势。

二、翻译原型理论的探索

第一个对翻译原型理论进行探索的是李和庆、张树玲(2003)的文章《原型与翻译》。这篇文章介绍了原型理论的四个特征,即归纳性、经验性、规约性和动态性;文本的七个特征,即意图性、接受性、情景性、信息性、连贯、衔接和互文性。根据文本的七个特征和原型理论的四个特征来分析翻译过程中如何在各个层面上寻找原型并很好地认识原文、再现原文。

2004年王仁强、章宜华发表了《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一文。这篇文章从翻译本体、翻译准则和标准上探讨,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是翻译原型的研究。研究表明,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对源语语篇及译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更为有效,翻译评价标准决不能理解为必要充分条件,而最好理解为原型范畴的各个属性特征。此外,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杂合理论也从一定程度上为翻译研究的原型观提供了佐证。把翻译看成是原型范畴的原型翻译观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深化我们对翻译本体的认识,从而打破一些人为设定的藩篱,指导我们的翻译研究,尤其是描写、 解释性翻译研究,并最终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此文在2005年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宣读并被收录,引起了翻译界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几篇硕士论文值得我们注意,这几篇文章都是同一个指导教师杨炳钧教授。在杨教授指导下,共有6篇硕士论文是关于翻译原型理论的,而这些硕士论文中,4篇是运用原型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探讨翻译问题,1篇是关于翻译原型理论的运用,1篇是对于近年大家对原型理论的误解的纠正。杨教授本人也写了多篇相关的文章。

易雪梅(2006)在其硕士论文《翻译本质的理论诠释》中探讨了原型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传统翻译观关于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阐述,指出:原型观下翻译的性质不在于科学还是艺术与否,而在于形成抽象的整合原型。透过原型范畴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证实了翻译研究的本质是翻译原型研究。

黎妮(2007)在其硕士论文《翻译原则的原型观》中运用原型理论系统考查了现有的翻译原则,结合翻译过程、翻译层次及翻译单位,认为翻译原则应以原型理论为基础,并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三条原则:(1)原作核心原则;(2)译作核心原则;(3)整合原则。

黄亚丽(2007)在其硕士论文《翻译可译性的原型理论解读》中运用原型理论对翻译的可译性进行重新解读,提出可译性研究的原型途径。文章认为翻译是试图通过目的语寻找一个最佳原型样例的活动。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关键在于是否有接近原作或译作原型的样例。认知层面是否可译取决与有没有接近认知原型的样例;表达层面是否可译取决于有没有接近表达原型的样例;同样,文化层面是否可译也要看有没有接近艺术原型的样例;艺术层面是否可译自然也要看有没有接近艺术原型的样例。

郭亚丽(2007)的硕士论文《翻译等值的原型理论诠释》认为,翻译等值是指原文读者对原文整体认知与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整体认知对等,也就是原文原型与译文原型对等。等值具体体现于原文与译文原型最佳样例的关系中。等值既是目标又是理想,说其是目标是翻译任务使然,而原型的抽象性使其成为理想。

谭载喜(2011)在其《翻译与翻译原型》中围绕“翻译原型”这个主题,就翻译范畴属性、翻译标准、翻译本体及其本体理论等若干关涉翻译本质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指出翻译范畴呈现出原型范畴的特点;对翻译进行原型定义,可以很好地突出翻译自身的独立完整性;翻译标准需具有足够的“弹性”和涵盖力,允许不同阐释的存在;将翻译本体定位为翻译原型,围绕翻译原型的研究也就是翻译本体理论研究,能够解除现在翻译研究面临翻译范畴过于泛化,翻译本体无所适从,进而导致翻译学“归结”为无学科属性的危险(吕俊,2004 ; 王洪涛,2006)。

梁萍(2011)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英译个案研究:翻译原型取向》中更是提出了翻译方程式:AP =F(t)=at3+bt2+ct1+d;IP=AP1+AP2+AP3+……。通过对《道德经》这部经典著作第三十三章的四十九个英译本的分析,翻译原型的应用与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杨炳钧教授(2012)在其文章《翻译原型论的系统功能框架》中运用新的视角探讨了翻译原型理论。借鉴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学思想和有关社会文化的思想,构建翻译中现实原型的系统功能框架。语言层面的现实原型可以很好地通过“结构性AP”,“系统性AP”,“层次化AP”,“例示AP”,“元功能AP”等得以构建,社会文化层面的现实原型则可以很好地通过意义、活动、身份、关系、立场与策略,联系,符号系统与知识等加以构建。

但是随着翻译原型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广泛应用,一些学者认为人们对翻译原型理论似乎有所误解,对于原型理论也有所误解,因此就开始对翻译原型理论的内容进行澄清和纠正。如刘孔喜(2010)在其硕士论文《翻译原型论理据考辨》中通过对原型概念的重新考证表明,原型是整合范畴内所有成员特征的抽象表征;最典型成员即与本范畴内其他成员具有最大家族相似,它只是原型的样例。阐明在原型范畴下的翻译观:1.翻译样例的生成具有家族相似性与连续性;2.翻译理想原型的形成需要通过无数样例特征的整合抽象而来;3.特定时空条件下获得的译作最佳样例可当作(但不等同于)译作现实原型,充当其他翻译活动的参照点。

赵联斌(2012)在翻译原型论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原型—模型”翻译理论,阐述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7 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具体包括: ( 1) 模拟范式;( 2) 关联模拟;( 3) 原型属性;( 4) 模型属性;( 5) 译非被动;( 6) 读者中心;( 7) 适合/忠实。

因此,我们从上面的综述可以看出,翻译原型理论的探索经过了很长时间,在这十年中几乎没有停止,人们运用原型理论对翻译的各个层面、方面和内容都进行了探讨,证实了翻译原型理论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翻译原型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这也说明了原型理论的多义性,人们对原型理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这些研究本身也说明了翻译原型论的原型性,可以更好地产生原型理论。有研究者(刘孔喜,2010)尝试纠正人们对翻译原型理论的误解,试图寻找一个统一的解释,但是我们从他的纠正中并没有看到高明之处,这也说明作者对原型理论理解不全面,没有摆脱传统二元范畴的思想影响。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探索,翻译原型理论的实践运用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证明了翻译原型理论的正确性。

三、翻译原型理论的运用与展望

(一)翻译原型理论的运用

在四年的理论研究之后,人们已经逐渐认可了翻译原型理论,开始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不同的翻译实践。在这些理论运用研究中有1篇博士论文8篇核心论文。这些论文都对翻译原型理论进行了详细解释,同时还运用原型理论解释不同的翻译文本。

黄琼英(2007)在《原型与翻译中叙事语篇的范畴化——论鲁迅科学小说译作的叙事语篇范畴》中发现通过原型与鲁迅科学小说译作叙事语篇范畴关系的分析,在认知范畴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原型往往影响译者对原文的认知和理解,甚至限定了译者对译文建构的大致路向。因此,作者就提出在翻译实践中应积极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培养对新的原型范畴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以使译作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原型范畴特征。

于洁和田霞(2008)在《原型翻译观照下的汉英民族文化翻译的等值思辨》中运用原型翻译观对汉英民族文化的翻译等值问题进行解读,提出翻译实践中的“归化”或“异化”、“欠额”或“超额”处理的根本宗旨是为了努力达到译作原型的最佳样例,即最大程度的等值。从本体论上说,“归化”或“异化”、“欠额”或“超额”是一对翻译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是辩证统一体。

苏艳(2009)在《神话—原型批评视阈中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中,将神话理论与原型理论进行融合形成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视阈下论证将神话-原型批评引入翻译批评研究的合理性。借鉴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可树立文学翻译批评的层次意识和历史意识。在此基础上,同年6月她的博士论文《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一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中,也有相同的观点,并对《荒原》和《西游记》进行了文学译作评析。

王岩和吴丽萍(2009)在《运用原型理论构建英汉习语翻译模式》中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间具有共同概念基础和非共同概念基础的习语进行语料分析,构建一个基于概念基础、表层形式和语义的英语习语汉译模式。该模式由七个子范畴构成,以语料库作为辅助工具来对每个子范畴加以分析。本文进行的语料分析显示,在翻译习语时,要把握表层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可靠,即比较相关语言在多大程度上有相似的概念基础。相似的程度越高,直译的可接受程度就越高; 反之,翻译时就要建立一个共有概念范畴,在三种认知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习语语义,选择不同处理方式,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模式。

张继光、张蓊荟(2010)在《原型理论视角下的当代散文翻译研究》中,通过对50 篇英语散文及其译文,50 篇汉语原创散文,当代汉语平衡语料库的对比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当代汉语散文译文的原型特征。在词汇等语言的具体使用方面,译文具备更多的原创汉语原型特征; 在句子、段落、篇章等形式方面,译文表现出对原文英语的模仿,再现了英语的原型特征。

韩世霞(2011)在其论文《原型理论观照下歇后语的可译性限度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歇后语翻译为例》中,运用原型理论观照下探讨歇后语的可译性限度。通过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方法的选择非常相似,使用直译的比例较高意译次之,借用英语习语的比例较低,两译者都有省略整个歇后语的现象,且为相同的两个歇后语。两译者各种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译性限度,并不能消除可译性限度。文章还指出,“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任何一个译作中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可译性限度。然而,语言的发展,文化的相互渗透,译者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目标语读者审美能力的加强都将有效地降低可译性限度。任何一个原作都处于开放的状态,没有绝对权威的译本,只有随着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有更接近原型的译本出现”。

冷慧、董广才、董鑫(2011)在《“新被结构”的原型语义分析及英文翻译初探》中,探讨了“新被结构”,认为这一结构超越了传统汉语被动结构的语义范畴,成为本身具有原型性的新语义范畴。探讨了翻译“新被结构”的三种路径1.借用英文新词;2.不要直译;3.添加注释类词语进行意译。

从上面的分析和综述可以看出,翻译原型理论总体上还是发展得比较慢,应用的范围还比较小,主要运用在文学翻译、文化差异翻译、习语和歇后语的翻译等方面。由此可见,翻译原型理论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翻译原型理论的展望

纵观当前翻译原型理论发展情况,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研究取向。翻译原型理论的深度研究还不多,对翻译原型论到底是什么及包括的内容还有很大的争议,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对翻译原型的深度研究需要加强,期待以后能够达成一个相同的观点。可以通过实证或者实验研究来证实相关的理论;或者运用语言哲学的内容来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翻译原型理论可以与其他新的翻译文本和翻译方式相结合。上面提到了与文学、散文的翻译等,我们还可以运用翻译原型理论与诗歌、对联、字幕、广告等翻译文本进行解释。翻译原型理论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可以结合认知心理学、逻辑学、神经科学等探究翻译过程、推理及神经运行方式等,还可以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口译、机器翻译和翻译教学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地判断翻译原型理论的脉络以及发展方向。翻译原型理论研究的方向主要在:1.纵深的研究、对理论框架和内容的深入研究;2.结合其他学科及理论的研究及综述;3.与其他新的翻译文本和翻译方式的结合。

参考文献:

[1]Rosch, E.PrinciplesofCategorization. In E. Rosch and B. Lloyd (eds),Cognitionand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J. 1978. 27-48.

[2]郭亚丽. 翻译等值的原型理论诠释[D]. 重庆:西南大学,2007.

[3]韩世霞. 原型理论观照下歇后语的可译性限度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歇后语翻译为例[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4]黄琼英. 原型与翻译中叙事语篇的范畴化——论鲁迅科学小说译作的叙事语篇范畴[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52-55.

[5]黄亚丽. 翻译可译性的原型理论解读[D]. 重庆:西南大学,2007.

[6]毛明勇. 基于原型的翻译等值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4):90-94.

[7]冷慧,董广才,董鑫. “新被结构”的原型语义分析及英文翻译初探[J].外国语文,2011,(5):84-88.

[8]黎妮. 翻译原则的原型观[D]. 重庆:西南大学,2007.

[9]李和庆,张树玲. 原型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3,(2):9-12.

[10]梁萍在.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英译个案研究:翻译原型取向 [D]. 重庆:西南大学,2011.

[11]刘孔喜. 翻译原型论理据考辨[D]. 重庆:西南大学,2010.

[12]刘孔喜,杨炳钧. 文学作品复译的原型观[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5):89-92.

[13]苏艳. 神话——原型批评视阈中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J].外语学刊,2009,(2):104-107.

[14]苏艳. 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一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 天津:南开大学,2009.

[15]谭载喜. 翻译与翻译原型[J]. 中国翻译,2011,(4):14-17.

[16]王洪涛. 超越二元对立的致思模式——当代译学格局之批判与反思 [J]. 外语学刊, 2006 ,(3): 98-10.

[17]王仁强,章宜华.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105-109.

[18]王岩,吴丽萍. 运用原型理论构建英汉习语翻译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 (5):144-147.

[19]王寅. 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4):17-23.

[20]易雪梅. 翻译本质的理论诠释[D]. 重庆:西南大学,2006.

[21]杨红. 论翻译的事件分析模式[J].外国语文,2010,(3):87-90.

[22]杨炳钧. 翻译原型论的系统功能框架 [J]. 山东外语教学,2012,(4):17-23.

[23]于洁,田霞. 原型翻译观照下的汉英民族文化翻译的等值思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3):108-111.

[24]章宜华. 语义认知释义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5]张继光,张蓊荟.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当代散文翻译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0,(5):110-114.

[26]赵联斌.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上海翻译,2012,(2):17-21.

猜你喜欢
样例范畴原型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样例呈现方式对概念训练类别表征的影响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包裹的一切
“样例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基于样例学习研究的几点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