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民 刘勇(国务院国资委,北京10005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下)
◎李保民 刘勇(国务院国资委,北京100053)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明确了国有制不等于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股份制也是公有制,这是继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之后的又一次思想革命。同时,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明确了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以人为本、全面、均衡的发展观,同时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改革,这意味着中国改革或制度创新进入了全新阶段,即改革的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由此,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改革已拉开序幕,经济、社会及行政体制改革相互促进的态势开始形成。
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文件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准绳。2005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中小企业可以探索,大型企业不得转让,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同年5月,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国有企业改革既往的成功实践给予了积极肯定,并对各个环节的配套改革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制订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企业改制重组和产权转让的程序做了补充、修改和细化。
2007年3月,《物权法》首次提出“国家出资的企业,由国务院、地方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2008年10月,《企业国有资产法》通篇没有再出现“国有企业”这个称谓,而代之以“国家出资企业”的法律概念。虽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但反映的内涵极其深刻。以“国家出资企业”取代“国有企业”,实乃国有企业改革的又一个亮点和里程碑。同月,中央组织部、国资委党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的精神,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国家出资企业指的是国家作为出资人,直接出资持股的企业。这个企业既可以是国家百分之百出资,即国有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国家控股的企业或者国家参股的企业,都叫国家出资企业。在《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原有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已经被划分为四类国家出资企业,分别是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这是一个重大变化。
“国有企业”还多多少少带有特殊身份的意味,其所有制性质明显有别于普通企业。而“国家出资企业”的概念,又比“国有企业”的概念更进一步。它以资本结构为基础确定企业的称谓,国有资本主要是通过出资份额、股权结构和运作方式等产权制度跟企业发生关系。
国家出资企业,表明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是以国家出资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为基础的。而所有者权益完全是企业管理的财务语言,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这完全宣告,无论是独资还是控股或参股,国企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企”了。
国家出资企业,同时意味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以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来核定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而不是以过去落后的管理实物的老办法,更不是以行政权利对企业运行进行实质干预,来表达国家利益。
国家出资企业,还意味着,尽管国有企业目前也许还是我们国家最强势和最有可能获取竞争资源的企业,但在市场中,它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都以财务指标衡量,而不是以行政手段在市场上说话。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无论大小,无论性质,无论优劣,在市场上都处在同一个量化的标准中,更容易建立平等的企业关系。因为大家都要对出资人负责,都要按章纳税。这对培育企业法人在市场上平等的经营环境,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实意义是深远的。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60年,尤其改革开放30年,一路走来,国有企业不仅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探索走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