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2014-03-28 05:28刘中国
重庆行政 2014年3期
关键词:江北区

□刘中国

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刘中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下简称非公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越来越深入,二者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可以大有作为。

一、重庆市江北区社会治理的现实分析

重庆市江北区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江北区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各种矛盾和挑战。正如中共江北区委杜和平书记所讲:“江北区地处都市核心区,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交织、异常活跃,社会矛盾的易发、多发、高发势头,短期内还看不到下降和逆转的趋势。”仅2013年,流入江北区各个非公组织和建设工地的人员即达33.9万人,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主要原因是江北区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等。

从深层次来分析,江北区正处在社会经济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是由乡村向城市转型。全区正按照区委“六大组团”、到“九大工程”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江北区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但大量农民工向城市集聚,由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城市的管理、服务、保障等难以满足,导致城市负重加重。二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转型。封建主义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以及分裂势力等都以不同形式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侵蚀和影响,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迷失、思想道德沦丧,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严重扭曲。三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需要经历长期复杂漫长的过程和阵痛,导致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利益格局以及经济社会结构大调整。四是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手机互联网普遍使用,导致网络不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等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策源地、发酵池、传播场。

总之,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江北区要实现重庆市社会和谐首善区的压力大任务重。

二、非公组织是社会治理的短板,又是重中之重

放眼全国,我国有2.6亿左右的农民工向大中城市集聚,主要集中在非公组织领域,如制造、服务等行业农民工占比超过50%,建筑业中农民工占比超过80%。全国一直有个形象的“6789”的说法,即: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占了GDP和出口的60%,税收和投资的70%、社会捐赠的80%、新增就业岗位的90%。而且有3000万举家迁徙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近20%,他们在城市居住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北京为例,2008年底实际常住人口总数1972万人,有726. 4万人是在公安部门备案登记的合法流动人口。这意味着我国51.27%的城镇化率(真实的户籍城镇化率不到35%)统计中,有大概1.59亿的人还没有从根本上融入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更有超过7000万的流动人口,游荡在城乡之间和不同城市之间。[1]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还将有4亿农民将转变为市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将受严峻考验。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指出: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力量,是繁荣城乡经济的有力支撑。至去年底,全市非公组织从业人员总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66.5%,上缴税收占全市的66.1%。非公组织已成为财政增收的蓄水池、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推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就江北来讲,全区非公经济主体5万余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人,2013年实现增加值38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70%。[2]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论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的论断。这充分说明,非公组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有重要地位。正如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部长曾庆红所言:伴随非公企业依法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也将大量涌现,必将大大拓宽非公党建的范围和体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广大非公组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改革越是深入,越要打牢执政基础。当前,特别是一些敌对势力、非法组织把非公组织作为与我们党争夺群众、争夺阵地的主要对象,我们如不主动作为,敌对势力、非法组织就会乘虚而入。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清醒认识到非公组织是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庞大的非公组织的参与,社会治理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引导非公组织积极作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行为者,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3]

(一)要引导非公组织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在社会治理中只有党才能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作用独特而不可替代。

一是坚持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和主张,积极回应社会呼声和群众关切,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非公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治理的主体,责无旁贷,要在政治上与党同向,在发展目标上与党同行,在服务社会上与党同心,永远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非公组织守法经营、科学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是促进依法社会治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体现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决心,彰显了法治在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非公组织要促进政府转变社会治理的观念,促进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完善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社会组织和公众依法自治并参与社会治理。

(二)要促进非公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非公组织的协同作用

政府部门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减少微观管理任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都交给社会。

一是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成立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相关部门负责财务税收、信贷融资、社会保障、查处违法违规活动、审计等管理工作,简化手续,营造非公组织良好发展环境。

二是尽快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彻底脱钩。厘清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行政机关将适合行业协会商会行使的职能采用竞争方式转移给行业协会商会,去除行业协会商会的行政色彩,积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促进经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生态保护、社会协调、道德建设、促进公众参与的作用,构筑政府与社会组织多主体共商治理模式,形成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社会治理机制。

三是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这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社会参与意识、激发经济社会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方式。将政府的公共管理事项、服务事项、协调事项、技术事项等事务性管理服务,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委托经营、购买服务、补贴服务等方式来实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及时、充分地向社会公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内容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要求和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

(三)要引导非公组织解决职工合法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建设

每一个非公组织都是社会的单元细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非公组织要立足自身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竭力为职工群众谋福祉。社会和谐最主要的标志是人与人和谐相处,因此,社会治理的核心无疑是人。众所周知,非公组织是职工群众最为集中的领域,他们构成复杂多样、利益多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职工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非公组织不仅要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他们日益高涨的政治诉求,保障他们在获得经济实惠的同时,获得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政治权利。通过健全工资、保险、福利、晋升渠道等政策,进一步改善职工待遇,优化职工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职工来江北区扎根发展。江北区金科集团以服务职工群众为指向,开展“五必访”“四必查”“三化解”(“五必访”即:职工有喜事必访、有挫折必访、生病受伤必访、重大家庭变故必访、节日对老党员和困难职工必访;“四必查”即:经营发展任务必查、生产管理现状必查、安全隐患必查、职工实际困难必查;“三化解”即:化解职工之间的矛盾、化解职工与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化解职工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活动,为企业和谐作了尝试。

二是非公组织要围绕中心任务壮大企业。非公组织在参与“九大工程”建设、“六大组团”发展、实现江北转型升级中,要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赋予拆迁户和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共建共创活动。针对建筑工地农民工大量聚集,流动党员找不到“家”等问题,江北区城乡建委和建筑企业按照“六个一”标准建立“红心驿站”,对农民工和党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就业培训、协助联系子女就近入学、报销公共交通和午餐费、代购春运车票等承诺服务,拓宽社会服务链条,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作了有益探索,促进了非公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是非公组织要回归社区提升企业形象。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重点。非公组织要走出企业,融入社会,与机关、学校、农村、社区等结对共建,统筹使用社会资源,在扶贫济困、志愿服务、回报社会等方面主动作为,提升企业形象。江北区作为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在新形势下改进社会治理,非公组织需要有大思维、大眼界、大担当,进一步突出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条块联建、事务联商、活动联办、党员联管、服务联动”的区域化“五联”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1]叶一剑,来芙萍:从“乡村中国”到“城市中国”的历史性变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0.28.

[2]江北区工商联合会:江北区非公经济重要指标再创新高[N].新渝商.2014.3.5.

[3]陈家刚: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学习时报.2012. 10.22.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组织部、区委“两新”工委

责任编辑:惺睿

猜你喜欢
江北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一个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逢是缘
——重庆市江北区老年大学校歌
江北区中医院参加并举办众多大型活动,热烈庆祝第二个医师节
现场考察
重庆市江北区寸滩实验学校
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在江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