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楠
摘要:随着琵琶学习爱好者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使琵琶文化和儿童琵琶爱好者克服困难,坚定不移的循序渐进的学习,为此我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儿童 琵琶学习 琵琶教学
墨丘利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使神,传说有一天墨丘利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脚下碰到异物,发出婉转美妙的声音,墨丘利捡起,发现是一个空龟壳里面一条干枯了的筋发出的声音,墨丘利从中收到了启发,发明了弦乐器。中国民族乐器源远流长,琵琶属于中国民族器乐中的弹拨乐器,琵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发展,形成独特地民族器乐文化,由于特殊的构造,对于儿童有很大的难度,由于年龄小,对手指的控制不好把握,再加上要左右手的配合,左右手每根手指的独立性,对音高音准的理解区分等,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节奏节拍、速度、音准音高、音色、旋律、力度、对音乐审美的感知、音乐情感的处理等音乐素养进行培养。为了让琵琶学习进行下去,不因为困难停滞不前甚至放弃,循序渐进,攻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启发性教育
在琵琶教学中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启发性教育,而不是充满弊端的填鸭式。填鸭式教育是一种以强制性为突出特征的教育方式,是机械地、单方向对儿童进行教育,忽略儿童在琵琶学习中的的主体地位和其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以一种强制的形态使琵琶学生被动接受,这是填鸭式教育的核心弊端。而启发性教育是老师对儿童进行引导,让儿童自己在琵琶学习中进行摸索,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提醒和帮助。比如当一首曲子的一个段落需要运用强音,老师应该跟学生说明这段是要表现千军万马或者战争激烈,这是儿童通过思考联想战争激烈必然会由内而外表现强音,这是通过想象性思维启发学生;同时老师需要进行示范,用不同的手型和不同的触弦位置来示范同一段,让儿童通过视觉和听觉对琵琶把位音高进行理解和分析,进行观察来分辨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手型等等;在初学琵琶的时候,儿童对于坐姿和持琴姿势感到新鲜和好奇,这是由老师进行示范,介绍琵琶基本构造等一系列问题,满足初学者的好奇心,并且规范演奏几首熟悉好听的琵琶小曲,激发琵琶初学者的学琴兴趣,并且鼓励让其有自信。同时简单讲解一下如何产生好音色,让学生分辨音的强弱和时值长短,规范而正规的示范会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重视琵琶演奏技巧和基本功的训练
老师应强调基本功对于琵琶学习的重要性,在左手训练中,24 指序、保留指练习、手指按弦力度、品位的按实程度、手指独立性、换把位感觉和按音准确等问题都是需要重点进行联系,右手技巧最基本弹跳、轮指、折分、颗粒性、力度、速度等等,要求左右手手型正确稳定打好坚实基础,做好这点受益匪浅。强调音阶和练习曲的联系,这是弹奏乐曲前的必经之路。练习基本功和技巧不是单纯的动手,还要动脑用耳,找到每个技巧最适合通透的音色,熟能生巧。同时要求儿童琵琶初学者左右手在弹琴时保持松弛有度,这是持久联系的关键,切忌手部肌肉过度紧张。音域和音色变化为演奏必须换把,换把要强调正确的方法,反对强上强下,要腕子主动、手指与手腕同步,换把要有心理准备、果断到达。
三、进行演奏情感和感知能力训练
“以情发音,以音传情,以情动人”这种领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没有情感的演奏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演奏没有感染力,音乐史表达情感的语言。在学琵琶的过程中讲究演奏的神韵,神韵是要通过学生自身感悟而得到,在学习乐曲前,首先要对乐曲的基本背景进行讲解,将此曲想要表现的情景感情进行说明,给学生营造一个画面感,通过“联觉反应机制”,联觉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情感自然激发,在这种背景下对乐曲进行处理,举手投足间表达出情真意切。乐曲可以通过高音低音、强音弱音、速度节奏、发音速度、紧张度来表达情感和情景;比如战事激烈就要速度快、音量大、节奏复杂等来表现。这就要求学生以联觉的心理反应机制为依据,充分把握表现对象和画面与音乐音响之间的联觉对应关系,得以成功实现音乐表现的目的。对音乐作品感知过程是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是一种音乐思维培养的过程,体现了音乐的创造性。
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很弱,理学表明,“感觉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是认识过程的开始,心理活动的基础便是感觉”;“知觉是各部分器官特别是大脑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整体所进行的直接反映,是大脑形成整体性映像的认识过程”。感性认识过程包括知觉和感觉,两者都存在的限制条件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人在感知美和审美的过程中,最初要以知觉的形式把客观事物反映出来,,客观事物在审美主体意识中是作为整体反映呈现。人通过进行大脑运动的作用,并且依靠多种分析器官的共同分析与参与,多种多样的客观现象的特征和属性被反映。所以需要老师在琵琶上面进行具体点演奏,不仅仅要求学生多听还要多加训练,在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曲选择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有目的切忌急于求成,对每一首乐曲仔细分析,逐渐积累。
以上是个人对儿童学习琵琶的一些个人见解,如何才能让儿童在琵琶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大,是研究琵琶教学策略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李唯.论灌輸与灌输式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0,(01).
[2]张蔚.儿童琵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校园歌声,2008,(09).
[3]王佳佳.儿童琵琶教学中绿色评价的作用[J].中小学教育,2011,(03).
[4]殷惠麟.幼儿琵琶教学的探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02).
[5]刘子娟.幼儿琵琶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初探[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