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杰
摘要:对于长号学习者来说,想要提高自我的演奏水平都应该每天有规律、有步骤地进行基础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演奏的质量和效果。每天的练习可以分为以下的几部分:早上两个小时练习长音,吐音,各个调以及不同调性的音阶练习可以保证气息、音色和嘴唇发音灵敏度的提高;下午两个小时吹奏针对性的练习曲,可以保证吹奏的技巧;晚上两个小时吹奏乐曲,可以训练对乐曲音乐性的把握。这是比较科学的练习方法,可以保证长号吹奏水平逐渐提高。
关键词:长号演奏 气息运用 吐音 连音
有很多长号学习者也许会遇到以下的问题:吸气是吸足了,但是气息却一下子用完,在吹奏时出现气息不够用的现象;吐音过重、过硬或者过短,难以连贯吹奏,把握不了音乐的线条;在演奏连音时嘴型的变化过大,导致连音不连贯;吹奏时,嘴唇向左右两边拉得过紧,喉部肌肉不够放松,高音很紧,低音时靠鼓腮的方式来辅助发音,风口不稳定,易被气息冲散,低音太松。
在此,笔者通过对长期的演奏和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常见的长号演奏误区以及解决方法,并对此展开论述。
一、关于呼吸的误区
呼吸可以理解为:气息的吸进与呼出。气息对于所有长号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如果把长号的演奏比喻成一个“生命体”,那么气息将会扮演着“血液”的角色,在演奏乐曲的时候起到主导的作用。
在长号的学习中学会控制气息,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呼吸方式是一门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课程。科学的呼吸方法应该要有吸入量大、呼出时易控制,不易疲劳的优点。从呼吸方法的发展来看,在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的方法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复习法和胸腹式呼吸法。根据以上的特点来作判断,胸腹式呼吸无疑是目前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胸腹式呼吸方法的要领是运用腹肌、横膈膜向外扩张自然吸气,肺部参与辅助性吸气,达到最大的气息吸入量。在吸气过程中,喉咙要充分打开,全身要出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在呼气的时候,腹肌和横膈膜要保持支撑的状态和大气压强形成一组对抗力,来达到控制呼气力度、快慢的目的。
有很多的长号初学者可能有着一下的一些误区:
(一)吸气时身体紧张、气息吸入量不够
有时候,初学者在练习呼吸时,吸气的时候身体会出于一个十分紧张的状态,双肩耸起、喉咙肌肉收紧,这对初学者来说会产生一个错觉:似乎吸得很满,但是气却没有吸到腹部和横膈膜,没有达到最大的吸入量。因为吸气时喉部和肩部的肌肉已经僵硬,在呼气的时候因喉部肌肉紧张而导致堵塞,无法对气息进行良好的控制,最终造成气息不够用、音色干涩等。这种呼吸长期下来会对整个学习过程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若形成习惯更是难以改正。
解决方法:不管是演奏什么样的乐器,都会强调两个字—“放松”。在长号演奏的过程中,呼吸一定要处于一个十分放松的状态,先要学会如何放松,然后再到吸气的点。可以尝试一下的几个方法:a、平躺呼吸。在平躺时身体处于一个完全放松状态,此时的呼吸用到腹部和横膈膜,可以感受到吸气的点。b、弯腰呼吸。腰放松向前弯到尽头位置,双手自然下垂,此时进行呼吸也可以找到吸气的点。c、顶腹呼吸。用塑料瓶子一端顶在下腹(丹田)部位,瓶子另一端顶在墙壁上,身体向前微倾,此时吸气并用吸气时腹部扩张的力量把瓶子推开,这种方法同样可以感受到吸气时身体放松和吸气的点。
(二)只重视吸气的质量,忽略呼气的质量
在整个呼吸的过程中,吸气和呼气这两个步骤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呼气这一步骤往往会被人们忽略,若呼气时无法做到很好地控制,气息流失太快造成气息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气息的有效利用率,所以会出现演奏长音时无法吹够时值,或者较长的乐句时最后的几个音气时息不够用的现象。另外,很多初学者在发音时存着这样的问题:要用大量的气去启动嘴唇的震动,在遇到快速、连续的吐音乐句时吐音显得很笨拙。那是因为嘴唇的灵敏度不够,要用大量的气息去冲才能发音,从而造成气息的浪费。
解决方法:气息的控制归根到底就是对横膈膜和腹部肌肉的控制,所以应该通过一些辅助的练习来增强对横膈膜的控制能力。a、半蹲呼吸。在吸气饱满后,身体半蹲下来呼气。此时,除了腹部和腿部的肌肉外,其他的身体部位都应该要完全放松。此时腹部的肌肉会随着气息的呼出而慢慢变紧张,长期地反复练习可以达到锻炼腹肌的效果,加强都气息的控制能力。b、增加嘴唇灵敏程度。因人而异,找一个吹奏时最容易发的音,准备好嘴型,在号嘴里直接吹于该音高相应所需的气流速度,让嘴唇自然震动起来,从而使长号发出相应的音高。通过长期的练习,可以增强嘴唇震动的灵敏程度,从而增加气息的有用利用效率。
二、关于吐音吹奏时的误区
吐音是演奏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演奏技巧,是所有管乐学习者必需掌握的一门必修课。吐音的步骤分成以下几点:1、把舌尖放到上牙尖上,嘴巴自然合拢并做好发音嘴型,并把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放在上下唇凹进的部位的中间。2、在气息吹出的同时,把舌头往下方收拢,气息冲出口腔让嘴唇震动起来,发出“突”音。3、发音结束后,舌头回到原位,等待下一次发音。
在吐音练习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常见误区:
(一)吐音过重、过短
有些学员在演奏单吐乐句时存在把音“吹死”的现象:把每一个音的音头吐完后,舌尖过早地放回上牙尖下,堵死了气流的流通,吹奏者可能误以为这样吹奏能够把音头完成得更果斷、更好有力量感,甚至把有所音符都演奏成了跳音。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这样演奏出来的效果显得非常生硬,同时无法把握乐曲的音乐线条和音乐风格。
解决方法:吹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气息为主导,气息自始至终都应该保持向外呼的状态,舌头是辅助发音,在吐音后不必过早把舌头放回准备的发音的位置,因为这样会人为地把吐音的气息切断,导致吐音过短、过重。在练习时,先把所有音都看成是保持音,用软吐连贯吹奏并找出乐句的音乐线条,以情带声地演奏,然后再用正常单吐断开演奏,以达到吐音与吐音之间连贯的效果。
在《a小调奏鸣曲》(约·恩·加里亚德)第二乐章出现大量的八分音符,如谱例1。若演奏时吐音过短、过重,将无法正确把握曲目的风格,此乐章在练习的时候应该要先把每一个音符看成保持音,先慢练,在把握乐句的音乐线条后再断开吹奏。
谱例1:
(二)吐音摇晃不稳
有些演奏者在吐音时有出现这样的问题:音头后连带着一个往回收的声音,类似于“突呃”、“突呜”的声音。在听觉上给人一种很“脏”的感觉。这种情况总结出一下两种原因:1、吐音时,喉咙肌肉紧张,每吐一个音舌头就往舌根方向收一次,喉结部位有明显往下沉的动作。因舌头的动作过大使气息在呼出过程中发生晃动,造成在音頭后连带出来一个杂音。2、每吐一个音,腹肌都向外扩张一次,扩张后因气压作用反弹收缩并失去对横膈膜控制力,造成气压气息晃动,再连带出来一个杂音。
解决方式:对于舌头往后缩的误区,则调整舌头,避免舌头动作过大和往后缩,用手触摸喉结部位练习吐音,直到喉结部位没有明显的动作,并保持此状态。对于每吐一音腹肌向外扩张一次的误区,要说的是,吐音是靠气息连贯和舌头点击动作协作完成的,横膈膜的收缩是一口气由始至终的,腹部不需要添加其他的动作。
三、关于连音吹奏时的误区
连音即音与音之间主要靠气息连接,做到连贯不断地演奏。由嘴唇控制风口大小,腹肌和横膈膜肌控制气流,使音高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长号的构造所以区别于其他按键类管乐器。如小号在做连音时则做到以上要求,并根据不同音高的指法按下相应的按键即可。长号是通过改变拉管的长度来改变音高,容易把连音演奏成滑音。所以,要演奏好长号的连音则要比其他乐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长号的连音可以分为同泛音级连音、同泛音列不同泛音级连音、不同泛音列不同泛音级连音等三种。在这里主要提到的是在演奏连音时嘴型变化过大的问题,这个毛病在演奏同泛音列不同泛音级连音中。嘴型变化过大会造成连音不准确,高泛音级演奏困难并且造成嘴部肌肉过早疲劳。这是一个最常见、比较顽固,并且常常给人们忽略的演奏毛病。
解决方法:在著名的美国小号演奏家、教育家James Thompson的著作The buzzing book ①演奏连音时要从小风口并从弱奏开始,风口和嘴型的变化完全取决去气息的流量和流速。换句话说,嘴型的变化是被动的,气息是主动的。
谱例2:
如谱例2所示,练习从低音区开始,用小风口和小气息量启动嘴唇震动。发音后,逐渐加大气息量使嘴唇产生被动的控制力,从而改变音高。通过此方法,可以调节风口与嘴力之间的平衡,从而改善在练习连音时用嘴过多的问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嘴力减少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出现爆鸣声,这是正常的现象并证明已基本做到这项练习的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爆鸣声会减少,持之以恒会提高嘴唇的灵敏度和演奏耐力,同时改善嘴型变化过大的问题。
四、结语
大部分的长号学习者在学习长号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上面所讨论的相关问题,有一些学员可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有一些学员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在演奏的过程存在着什么样的小毛病。这些小毛病绝不是形成于一霎,而是形成于长期不规范的练习的过程和忽视基础练习的重要性,希望本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能帮助长号学习者纠正一些练习和演奏上的小毛病。
参考文献:
[1]赵瑞林.长号演奏入门与提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鞠传海.长号初级教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
[3]夏添.跟我学长号[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注释:
①[美]詹姆士·汤姆森:《The buzzing book》,美国:Editions Bim,2001年,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