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云 周永红
摘要: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应与基础音乐教育保持一致。本文对照2011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结了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7项专业能力;分析了影响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专业课程设置弊端;进而提出了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整体优化的构想。
关键词:新课标 音乐学 课程设置 整体优化
2012年初,教育部颁布了2011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不仅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指导性文件,也是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因为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主要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理应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保持一致。而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课程体系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所以,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要与新《课标》的实施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
一、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结构要求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要顺利地完成这四大领域的教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以下音乐专业能力:1.歌唱技能;2.乐器演奏技能;3.自弹自唱技能;4.识读乐谱技能;5.音乐创作技能;6.指挥技能;7.全面的音乐专业知识。
以上是笔者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归纳出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音乐专业能力结构。而作为中小学音乐师资的主要来源,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否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二、 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现状分析
对照以上7项技能,看看我们现在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在校生与毕业生,就会发现真正具备这7项专业技能的学生实在是为数不多的。钢琴、乐器演奏技能娴熟和声乐演唱技巧高超的学生倒是不少。只是有些学生空有技巧,而他们将乐谱转化为音响的“二度创作”却不尽人意,缺少对音乐内涵的深入挖掘、对风格准确的把握。还有些学生钢琴演奏很棒而伴奏能力极差,更谈不上自弹自唱。更有很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匮乏,音乐创作能力低下。笔者作为一名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一线教师,深知这些现象在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中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扩招导致的生源素质降低;学生自觉性差,学习能力不强等。除去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作为一名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师,笔者认为现行的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三、 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弊端
(一)理论课程之间缺乏衔接
音乐理论课程是音乐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类课程。这些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识谱能力、感受音乐的能力,提供对音乐“二度创作”的依据,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可遗憾的是这类课程并没有充分發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理论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
例如,和声、曲式、复调、配器被称为作曲“四大件”。然而,学生在进行歌曲创作时却不会应用这“四大件”的知识。甚至有些学生压根就不认为这些课程有何关联。这就是专业课程教学时缺乏课程衔接和拓展造成的。
(二)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知识割裂
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体会不到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多学生专业能力不佳,无法演唱或演奏音乐理论教材上的谱例,甚至都没有听过。对音乐理论只停留在“语言的描述”,无法实践体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音乐理论是“纯理论”的看法,进而厌学。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专业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使得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缺乏。
就连《和声学》、《歌曲伴奏》这两门本该是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都暴露了类似的问题。钢琴伴奏教师抱怨学生和声基础差,似乎已经成了常态。在伴奏课上被问到和声知识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也是大有人在。学生学习和声知识为什么忘得这么干净?因为实践得少。有些教师加进了键盘和声的教学内容,可是课堂时间有限无法逐个检查学生的键盘作业,这无疑对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
现有的课程设置难以形成多门理论课程知识的融汇与贯通,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中的纵横联系也偏弱偏少。这种全方位的知识割裂极不利于学生形成本专业总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不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
鉴于以上分析,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绝不是单科课程改革或某一类课程改革能解决问题的。大到课程设置,小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计划、教学方法都要有全局意识。
四、 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构想
(一)统筹修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现行课程设置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课程之间的关联太少,导致某些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笔者建议在修订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时,不仅要形成每门课程内部严谨的逻辑体系,也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以新《课标》要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7项专业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理清各课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统筹安排、调整有关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内容和进度。联系特别紧密的课程可以采取协作教学的方式。例如,键盘和声的内容不仅要写进《和声学》的教学大纲,也要写进二年级《钢琴》的教学大纲,进度一致。这样,实际上形成了理论老师讲授和声知识,钢琴老师进行键盘作业检查的协作教学方式。既解决了《和声学》课程因为学生人数太多教师无法逐一检查键盘和声作业的问题,也加快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积极性,还为三年级钢琴伴奏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存在类似关联性的课程还有《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与改编》、《复调》等。
(二)自主编写补充教材
这里所说的“补充教材”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材,而是指作品分析谱例、视唱曲目等。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音乐分析谱例集》。将本校声乐、钢琴、器乐教学常用的曲谱进行归类、整理,在和声、曲式、复调教学时选用。学生再演唱、演奏这些曲目时,所学的音乐分析知识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再如,可以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史教材里的谱例、声乐教学常用歌曲整理汇编成《视唱补充曲目》。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之前,对这些音乐主题先有个早期印象,再学到时就有种熟悉感。
另外,钢琴伴奏可以选用学生經常唱到的声乐作品、中小学常用音乐教材里的教学曲目。这样的话,即使有些学生钢琴基础比较差,毕业后应该都能应对常规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三)教师要有全局意识,教学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渗透和衔接
每一个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都要非常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各环节中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只关注单一课程知识的纵向深度,而要注意做好相关知识的渗透和衔接。
例如,《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音乐理论课程,看似简单,却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影响重大。教师要用全局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的过程。切忌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单一的音高、节奏、调性听辨训练,而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知能力。为了给《曲式与作品分析》打好基础,可以介绍简单的乐句、乐段的知识,让学生尝试根据乐感划分乐句、乐段。多加强多声部视唱、多声部听辨的训练,这是为《合唱与指挥》课程做铺垫。讲授乐理知识时,要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讲,不仅仅介绍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节拍、节奏、音程、和弦等对音乐表现的作用,并且要有感性认识。这实际上就是在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打基础。
(四)专业课程考试形式多样化
1.音乐理论课程考试形式多样化
长期以来,音乐理论课程的考试大都以闭卷做题、开卷论文的形式为主。这样单一的考试形式不符合音乐专业的特点,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考前突击背诵复习要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的现象也大有人在。音乐理论课程亟需进行考试形式的改革,在终结性评价中加进实践考核的内容。作曲技术理论类课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键盘和声连接、提交自编钢琴伴奏谱、复调改编小品、合唱谱、中小学生简易乐队合奏谱等作为实践考核的内容。音乐史学、美学类课程可增加抽签口试的环节。不但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将自弹自唱作为伴奏课的考试项目之一
自弹自唱是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有些学校现在已经开设有《自弹自唱》课程。不论开课与否,都建议将自弹自唱作为伴奏课的考试项目,毕竟学生学习的相当一部分压力还是来自于考试。
(五)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周的作用
目前各学校普遍都有艺术实践周,但大部分局限于舞台表演的实践,缺少原创。应鼓励学生演出原创音乐、舞蹈作品及改编的合唱、合奏作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展示。艺术实践周也可以与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结合起来,采取将民间艺人和相关专家“请进来”的讲座方式和师生“走出去”的田野调查、民间采风等方式。
五、结语
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给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真正达到与基础音乐教育相统一。为了成功实现培养目标,应该统筹规划整个培养过程,实现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发挥整个专业的教学合力。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优化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207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02).
作者简介:
[1]甘小云: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系副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
[2]周永红: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