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华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杜玉华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院校经济业务的内容和形式日趋多样,高校财务管理出现了诸多复杂的问题,高校财务风险加大.系统地分析高校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是目前高校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资源的不断整合,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的财务管理出现了更为复杂的问题,高校财务风险加大.高校的财务状况与高校的建设发展是紧密相关的,而合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形成稳定的财务状况.因此,系统地分析高校财务风险,探讨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高校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及特定时间段内,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的偏离.它既可以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以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从事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发生偏离,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而高校财务风险指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环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
1.2 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环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高校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高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高校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风险,减少或防止风险给高校带来经济损失.
(2)全面性.高校财务风险存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及分配等财务活动.
(3)不确定性.高校财务风险受各种环境变化及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不确定性.
(4)隐蔽性.高校的负债不能完全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5)强破坏性.高校财务风险不但影响高校的持续健康与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
只要有财务活动,就会存在财务风险.而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高校内部原因
2.1.1 高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是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目前,许多高校利用发展教育的机会,盲目扩大规模、扩大招生,缺乏勤俭办学的思想,不能真正理解国家教育政策,于是加大校区发展,盲目扩大贷款规模,导致负债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加之,长期以来,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并处在国家预算的约束下,资金来源及运用按国家政策运行,在这样的模式下,高校习惯于按法定预算取得和无偿使用资金,对贷款资金缺乏必要的资金成本观念和风险意识.这种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防范意识重视不够,且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财务风险产生.
2.1.2 高校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目前,由于有些高校未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或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给滥用职权及贪污舞弊等行为造成可乘之机,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
第一,高校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高校内部环境控制在高校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虽然有些高校的内部控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及有章不循和违章不究等现象,从而诱发职务犯罪的可能.
第二,高校缺乏风险控制意识.一些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盲目举债,利息负担加重,远远超出了偿还的能力;一些高校职工由于政治思想境界不高,不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公款私存及挪用资金等等.
第三,高校缺乏科学的和规范的业务控制活动.高校的业务活动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高校对某些重要事项或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不强.如高校在编制预算时缺乏科学性,在资产管理方面缺乏规范性等等.
第四,高校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高校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有的高校没有建立信息与沟通渠道或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传递也不够及时.
第五,高校内外监督控制力度不够.有些高校的内外监督乏力,检查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对高校发展进行监督的需要.
2.1.3 高校缺乏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
高等学校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及捐赠收入等等,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和教育事业收入在高校收入中占的比例较大,而其他收入所占的比例较小,且科研事业收入不能改变用途,捐赠收入在我国占高校收入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相当部分高校对财政补助收入的依赖性较大,缺乏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
2.2 高校的外部因素
高校财务风险除受高校内部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高校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2.1 政府方面
第一,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有了很大的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逐步提高.但是,由于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过程中,对各项经费的需求较大,相对于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不足.一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落后于国际水平.我国2008年人均高等教育经费不到世界人均教育经费的一半,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本世纪末我国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自提出到实现,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且相关部门根据“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测算出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41%左右.而我国仅为4%,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另外,政府对社会投入高等教育经费鼓励不够,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的水平偏低.由于高校的收入主要是财政补助收入和教育事业收入,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学费标准又是社会无法承受,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大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第二,教育部对高校评估产生的影响.教育部每五年对高校进行一次教学评估工作,从宏观上讲,加强了高校的教育管理,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但是,高校为达到教育部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等的具体指标要求,实现高校评估的创优目标.大规模举债成为高校的选择.由于有些高校对贷款项目只凭主观分析或少数人的意见而盲目举债,盲目购买硬件设施,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理性的分析,从而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2.2.2 银行盲目贷款,高校超出债务承受能力
由于部分银行认为高校是由政府举办的,信用等级高,且政府是高校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所以高校举债的风险较小,也没有必要对高校的财力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盲目放贷,远远超出了高校债务的承受能力,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
3.1 构建完善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高校财务风险指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环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高校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使高校快速、准确、及时地了解财务运行状况,对高校财务运行中潜在的风险起到一种预警预报的作用,同时为高校领导层的宏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并采取相应措施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高校在现有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基础上,遵循合理及可比的原则,经过风险识别、风险测度和风险控制几个程序构建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循环图如下: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循环图
上图,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循环往复运行的系统.基本信息系统通过收集财务内、外信息,汇总成基本资料后,将这些资料传递给分析、监测系统.分析、监测系统在基本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高校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如偿债能力指标、运营绩效指标、收益能力指标及发展潜力指标),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判断高校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对财务风险水平达到或超过预警线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它是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财务风险控制系统是针对分析、监测系统对财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作出的预警,对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应及时根据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或化解措施,如财务风险回避、转移和承接.制定好风险控制措施后,应定期检查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重新对分析、监测系统作出的预警进行适当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的分析,对基础信息系统的财务风险信息进行修正,从而将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几个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发挥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
3.2 完善高校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高校内部控制机制对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内部控制需从以下几点完善.
第一,完善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完善人力资源的相关制度政策等等.这样才能更加明确权责、规范行为、管理严格、监督到位、运行有效.
第二,高校应强化风险控制意识.高校应建立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评估制度,实行以过程控制为重点,制度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
第三,高校应建立良好的业务控制活动.良好的内部业务控制活动是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保障,高校只有具备良好的业务控制活动,才能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目前,高校应重视加强预算的管理、建立实物资产保全制度及规范收费行为等等.
第四,高校应加强信息与沟通.高校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信息质量,增强信息共享度.
第五,高校应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外部检查与审计,对审计或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整改.
3.3 高校应采取多元化筹资的方式,提高自筹资金的能力
高校应在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采取多元化筹资的策略,提高自筹资金的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就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明确高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及社会各界捐赠等筹集办学资金.高校应积极发展成人和网络教育,通过开办各种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来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同时为高校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4 政府应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
保证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要依法承担此项责任,继续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政府应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政府应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合理分配高等教育经费,同时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协调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第二,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积极性.要求各地落实《教育法》及相关制度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高等教育经费预决算,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同时建立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将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强度的指标.第三,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政府应督促尚未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的地区尽快开征,并将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划出一定比例用于高等教育.第四,要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力度.省级财政应通过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来减轻高校的债务负担.此外,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对高校贷款要加强管理,要主动对高校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5 银行要严格放贷,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银行加强高校的贷款管理,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银行的经营状况.银行在给高校办理贷款前,一定要严格按照贷款申请受理.在贷款调查评估时,参照政府及财政的审批文件,通过系统分析高校的财务状况及招生情况,仔细研究高校贷款的用途,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额度与贷款年限.贷款过程中要严格审批程序.贷款后,要对高校贷款资金的使用与偿还过程进行跟踪检查,认真核实贷款资金的每一次使用,确保贷款资金不改变用途,及时评价高校的财力和信用情况,防止高校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而带来财务风险.
总之,防范和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是高等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高校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及构建完善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强化管理层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增强自身筹集资金的能力等措施,切实做好各种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大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银行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管理.使高校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最终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刘卫民,尹北晖.新时期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途径探讨[J].会计之友,2008(9).
〔2〕王庆凯,汪斌.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2007(7).
〔3〕徐紫娟,陈国旗.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模型的分析与实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11).
F230
A
1673-260X(2014)02-01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