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霞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拜伦一生以圣经故事和内容为题材创作了众多诗歌作品。本文所论述的圣经组诗,并不是指拜伦创作的全部的以圣经为题材的诗歌,它仅指比较典型的《扫罗王的最后一战之歌》、《耶弗他的女儿》和《致伯沙撒》。之所以将这三首诗歌通称为圣经组诗,除了它们的形成日期较为接近之外,主要是因为它们展现出的是一种比较统一的拜伦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取向。这三首诗歌,虽然吟咏的是不同的人物,阐释的是不同的思想,主张的是不同的审美情趣,但从其创作的根本和实质来看,却并没有超出对人性的范畴。
诗歌《扫罗王的最后一战之歌》的题材来源于《圣经·旧约·撒母耳记》。拜伦以圣经为题材创作诗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他成名后在英国居住的这一段时期,即1811年至1816年这大约5年的时间段内。好在《圣经》内容浩繁,题材多样,拜伦不用发愁找不到适合抒发自己胸臆的故事和人物:战士和酋长们!如果弓箭和利刃,在我率领主的大军时刺进我的心,别理会我的尸体吧,尽管我是国王,要把你们的钢埋进迦特人的胸膛!还有,无论谁拿着我的铁弓和盾,假如扫罗的士兵不敢正视敌人,那时就把我的血尸陈在你的脚下,让这命运是我的,假如他们害怕。和一切人告别了,但不能和你分离,哦,我心爱的儿子,我王室的后继!这王冠是灿烂的,王权将广阔无边,否则,今天就是死,让我们死得庄严![1]57—58
据《圣经》记载,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大败。以色列王扫罗和他的三个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逃跑。扫罗被弓箭射中,伤势严重。他命令身旁的人拔刀将他刺死,免得让敌人捉住蒙受羞辱。身旁的人不敢这么做,于是扫罗就自己伏在刀上自尽了。跟随他的三个儿子和士兵也都一同死亡。第二天,非利士人发现了扫罗和他三个儿子的尸首,就割下他们的首级,剥下他们的军装,把扫罗的尸首钉在伯珊的城墙上示众。
诗歌第一、二两个段落歌颂了扫罗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面对死神的大无畏气概。语言气势磅礴,抒情酣畅淋漓。诗歌的第三个段落笔锋一转,将描述的重心转向了“儿女情长”。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得整首诗歌在内容上显得丰富,在结构上显得技巧,在节奏上显得从容。
将扫罗的三个儿子说成是王室的后继,这只是拜伦写诗的一种虚构。事实上,由于扫罗在执政时做了许多违背耶和华意愿的事,耶和华早已将他的王位交给了以色列人的另一位先知——大卫。也正是由于耶和华抛弃了扫罗,不再支持他做以色列人的王,扫罗才有了这次战斗的失败。“虽然扫罗是以悲剧的角色出现,其人格之复杂性仍令人疑惑作为士师衣钵的公认继承人,扫罗具有很好的潜力,但他承担的使命太重,超出了他承担的能力。”[2]65
拜伦在这里以扫罗的故事为基础,对英雄和英雄主义进行了热情的讴歌。整首诗歌虽然被一种悲壮与凄美的气氛所笼罩,但却并不使人产生悲观与绝望的情绪。失败的英雄扫罗带给人的是豪气、勇敢、忘我和多情,而不是萎缩、狭隘、自私与寡义。事实上,在扫罗执政的晚期,在对待上帝为他选定的王位继承人这一问题上,扫罗一直心存不满,“加上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纵观扫罗的一生,他不愧为一位存在主义的英雄。”[3]181也许是猩猩相惜,拜伦对扫罗的这些不足之处全都视而不见,专门截取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对这一失败的英雄进行毫不吝啬的赞美与颂扬,反映出了拜伦内心深处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耶弗他的女儿》也是一首取材于《圣经》的故事。据《圣经旧约士师记》记载,耶弗他的父亲叫基列,母亲是个妓女。基列除了耶弗他,还有几个儿子。他们是基列和自己的妻子所生。基列的这几个儿子因为耶弗他出身低贱,就将他赶出了家门。当亚扪人攻打以色列人的时候,基列的长老就去请求耶弗他帮忙抗敌,因为耶弗他是个大能的勇士。
耶弗他回来后,耶和华的灵就降在了他的身上。在准备出发去攻打亚扪人的时候,基列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现上为燔祭。”[1]49—50在耶和华的庇佑下,耶弗他打败了亚扪人,攻取了二十座城池。当耶弗他回到自己家中的时候,他的独生女儿拿着鼓、跳着舞出来迎接他的父亲。耶弗他十分悲伤,但他既然已经向耶和华许了愿,自然就不能反悔。耶弗他的女儿在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决意为父亲和祖国献身。她对父亲说道:“父啊,你既向耶和华开口,就当照你口中所说的向我行,因耶和华已经在仇敌亚扪人身上为你报仇。有一件事求你准许,容我去两个月,与同伴在山上,好哀哭我终为处女。”[1]49—50
诗歌的第一个段落首先赞颂了耶弗他的女儿深明大义,说明她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选择了死亡。第二个段落将女儿对父亲的爱当成了讴歌的重点,同时也道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眷眷深情。虽然女儿眷恋于故乡的山峦,对生命有着无限的留恋,但为了报答父亲的爱,她宁愿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第三个段落着意渲染和描述了女儿的处子之身和纯洁无瑕的思想。深明大义的女儿向父亲和耶和华保证,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没有被尘世污染,自己有绝对的资格做父亲献给耶和华的燔祭。在第四和第五个段落里,善良的女儿担心父亲因为自己的死而过度悲伤,她劝解自己的父亲,说她虽然死亡了,但她的死却早已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因为在此之前,她为以色列赢得了战争和自由。女儿被当做祭品献给了上帝。“从此以后,以色列人中多了一条规矩:以色列人女子每年都要穿着丧服,为耶弗他的女儿哀悼四天”[4]128。女儿对父亲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她最后嘱咐父亲,在她死后,希望自己留给父亲的美好回忆能缓释父亲的痛苦,虽然她本人不能再在父亲膝下承欢尽孝了,但她却愿意将自己往昔的身影环绕在父亲的身旁,让他得以享受天伦之乐。最后一句“别忘了我死的时候含着笑”虽是嘱托,却又仿佛是临死前的呐喊,这里面包含了让人无法忘却的凄惨柔美之情,反映了作者对死者的美好祝愿和无限眷恋。多情的拜伦愿意相信,耶弗他的女儿在承受父亲致命一击时一定是无限幸福和满足的,她的死因为含着笑而显得无比美丽。
和前两首著名的圣经题材类诗歌一样,《致伯沙撒》也是取材于旧约圣经。
据圣经记载,巴比伦王伯沙撒和他的一千大臣在一起设摆盛筵。欢饮之间,他吩咐将他的父亲尼布甲尼撒王从耶路撒冷掳掠来的金银器皿拿来饮酒,不仅如此,他还赞美自己的神。耶和华对伯沙撒王的所作所为非常生气,决心给他以重重的惩罚。于是,就在伯沙撒王和众人畅饮的时候,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出现了一个人的手指头在写字。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伯沙撒问遍国内哲士,却无一人能够讲解清楚其中的含义。经皇后介绍,先知但以理被请到王前。根据但以的解释,这段文字的意思原来是:神已经数算到了伯沙撒的王位到此终结。当夜,伯沙撒果然被杀,灭他国的人受了神暗示的玛代人大利乌。
拜伦选择这一题材创作诗歌,其本意当然不是为了声讨伯沙撒王的罪行。他借用圣经中这一典故,是为了警告当局重蹈伯沙撒的覆辙,当心耶和华的手指头有朝一日也会出现在他们王宫的墙上。而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指靠违背历史规律的人为因素,而是出于天意和民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涂油,即圣经中常用的字“膏”。当一个人在耶和华跟前或王跟前蒙恩时,耶和华和王将油脂弹在他的头上和身上。显然,此处的“涂油”和“加冕”意义相通。“最弱,最坏的一个”既是对当局的藐视,也是实指伯沙撒王本人。和他的父亲尼布甲尼撒相比,伯沙撒残暴有余,勇猛不足。据圣经记载,当伯沙撒看到有手指头在墙上写字时,竟然吓得“变了脸色,心惊意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伯沙撒名人给但以埋披上紫袍,挂上金链,并宣布他在王国内位居第三。当天夜里,巴比伦王伯沙撒被杀。六十二岁的玛代人大流士夺取了王位”[5]21。“伯沙撒的盛宴和书写之手的故事,也是说明人不可以亵渎神,否则就会受到惩罚”[6]200。诗歌的第二个段落和第三个段落已经由对伯沙撒的声讨和讥讽开始悄然向当局的最高统治者转移。真可谓一语双关,鞭辟入里。白发和玫瑰、王冠和玩具等词语的巧妙结合,既反映了拜伦仇视荒淫、藐视权贵的性格特征,也显示出了诗人极高的诗歌创作天赋。读后让人过目难忘。本诗创作于一八一五年二月,此时距拜伦被迫离开英国到欧洲大陆漂泊时间已经很近。诗歌尖刻而辛辣的语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拜伦和英国统治阶级的矛盾已经到了完全不能调和的地步。
圣经组诗阐释的是人的本性,那么,在拜伦的眼里,人性的基本特征究竟是怎样的呢?根据传统观点,拜伦虽然饱受生活煎熬,但却并未失去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这样的观点乍看有理,其实却未必经得起推敲。根据拜伦在圣经组诗中的描述,诗人对于人性在很多时候其实并未有一个明晰肯定的论断,虽然圣经组诗对真诚等人类优秀品质进行了毫不吝啬的赞扬与褒奖。可以这样说,圣经组诗的创作打破了人们对人性的传统认识,挣脱了人性“非恶即善”和“非善即恶”的窠臼,对于我们探究人性的真相具有重要意义。
[1][英]拜伦.拜伦诗选[M].查良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
[2]张艳.论以色列第一代君王扫罗及其悲剧命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65.
[3]刘军.一位存在主义的英雄——论《圣经》中扫罗的人物形象[J].安徽文学,2008(7):181.
[4]林延麒.流传千年的圣经故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128.
[5][著者不详].世界经典名著宝库·圣经故事[M].全元尚,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200.
[6]刘乃银.英语诗歌《净洁》中的尼布甲尼撒和伯沙撒[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