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基于西部12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4-03-27 02:49:52马子红常嘉佳
关键词:第二产业进出口产业结构

马子红,常嘉佳

(云南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提升,进口、出口总额从1996年的558.28亿元、636.76亿元增长到2011年 4 906.97 亿元、6 970.69 亿元,增幅达778.01%和994.70%.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的三次产业实现的产值分别较1996年增长了2.85倍、9.61倍和7.69倍,实现了由“一、二、三”结构向“二、三、一”结构的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外贸易尤其是货物进出口贸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货物进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近年来,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借助于“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对厂商区位选择的空间差异做出了新的解释.国内较早的一些研究侧重于理论分析[1-4].近年来,国内学者侧重于实证分析[5-12].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究了货物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问题,但这些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大多强调资源禀赋的重要性,较少关注技术溢出效应;大多强调贸易基础和产业演化之间的关系,较少考虑贸易规则和产业演化之间的关系;大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较少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法.本文将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充分考虑货物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加入WTO”的制度约束,选取1996—2011年西部12个省区的相关数据,利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究货物贸易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1.1 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效应,本文假设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每个产业部门都服从传统的C-D生产函数:

(1)

其中,Yjit表示i省j产业在第t年的总产值,Ljit表示i省j产业在第t年年末的就业人数,Kjit表示i省j产业在第t年年末的资本存量,Ait表示综合技术水平,αi、βi分别为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和资本产出弹性系数.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因素,将技术进步看作是由常数项Ait所表示的残值,通过全要素生产率(TFP)来测度[13].将进出口贸易影响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分为进出口部门相对于非进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优势、进出口部门对非进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2大类[14].假定西部地区的Ait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并由进出口贸易及其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所内生决定的,本文构建了将货物进出口贸易作为内生变量的技术进步模型,表示如下:

(2)

将(2)式带入 (1)式,可得:

(3)

对(3)式两端同时取自然对数,得到:

(4)

当lim[ηi(Eimit+Eexit)]=0时,

ln[1+ηi(Eimit+Eexit)]≈ηi(Eimit+Eexit),

则(4)式可以近似表示为

(5)

其中,Emxit=Eimit+Eexit,式(5)是本文的基本理论模型.

1.2 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97—2012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商务年鉴》等.其中,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年平均汇率将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贸易额换算成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额,并使用当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换算成实际进出口额,记为IM和EX;对3次产业增加值也使用CPI换算成实际增加值,分别记为Y1、Y2、Y3.由于没有直接的资本存量数据,我们借鉴李仁君(2010)[15]的研究方法,使用Goldsmith的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来测算西部各省区3次产业的资本存量Kit:

(6)

其中:Kjit表示i省j产业在第t年的资本存量;FAIjit表示i省j产业在第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FPIt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出于数据可得性考虑,在这里使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δt表示资本折旧系数.

表1是西部地区1996—2011年间所有变量的基本统计值.由于所选变量的标准差相对较大,表明西部各省区具有较强的个体异质性,因此,我们选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分析.

表1 变量统计概览

2 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对进出口贸易与西部地区3次产业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考虑到加入WTO对我国贸易体系产生的总体规模提升效应和外部冲击效应,本文在检验1996—2011年总体样本的基础上,以2001年和2007年为分界点将研究期间进一步细分为1996—2001年、2002—2007年、2008—2011年3个阶段分别进行检验.运用Stata 12.0软件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进出口贸易与3次产业的相关性检验

注:***表示在置信度(双侧)为1%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可知,1996—2011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西部地区的进口贸易与3次产业的相关系数都很大,分别达到0.890、0.928、0.922;出口贸易与3次产业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且差异不大,分别为0.792、0.788、0.773.这表明: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远甚于其他产业.2002—2007年,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度均出现了小幅上涨,进口贸易对3次产业的影响程度由“三、二、一”的次序变为“二、三、一”的次序,出口贸易对三次产业的影响程度依旧保持了“二、三、一”的次序,表明我国入世后遵循的国际贸易规则,促使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断增强.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将加入WTO前后2个时期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技术外溢效应、制度创新效应两个方面来分析货物进出口贸易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

2.1 进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

本文以(5)式为基础,考虑货物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将全要素生产率的残余项Bit放入随机误差项中,并加入每个省(市、自治区)的固定效应δi和常数项cit,运用Stata 12.0软件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分别按(7)~(9)式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估计结果见表3.

(7)

(8)

(9)

表3 进出口贸易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的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内的数字为标准差.

2.2 “加入WTO”的制度创新效应

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规则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往往十分显著.在此,我们引入虚拟变量“加入WTO”来分析制度创新效应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程度.

以“加入WTO之前”为参照组,将虚拟变量Dummyi分别与Emxit、lnIMit、lnEXit相乘,采用广义最小二法的协方差分析法 (ANCOVA回归),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分别按(10)~(12)式进行回归分析:

(10)

(11)

(12)

从表4第2 ~ 4列的估计结果可知,(10)式中的Emxit×Dummyi项,(11)式中的劳动力就业lnL2it和lnEXit×Dummyi,以及(12)式中Dummyi分别与Emxit、lnIMit、lnEXit的乘积项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将其剔除后再作回归,得到第5~7列的估计结果.结果表明,加入WTO而引起的贸易制度创新,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进而影响了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从第一产业来看,加入之前,出口部门对非贸易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大大超过了进口部门;加入之后,进口部门对非贸易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却变得非常显著. 从第二产业来看,加入WTO之后,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行转变,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力就业对第二产业产值的贡献率,导致lnL2it不再显著. 从第三产业来看,西部地区政府主导型投资大多侧重于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而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弱,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表4 加入虚拟变量后的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效应的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度下显著;“( )”内的数字为标准差.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充分考虑货物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加入WTO”的制度约束,针对货物进出口贸易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和相关建议.

1) 货物贸易部门通过对非贸易部门的正向技术外溢,推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因而,要进一步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通过调整进出口关税、简化货物通关手续、优化外贸信贷融资政策等,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西部地区企业及时增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产品的进口,增强其对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提升出口对3次产业增长的带动力,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接的作用.

2) 进出口贸易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偏低,表明贸易部门对3次产业的产值贡献有限,甚至会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提高西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量,优化贸易部门的生产技术,成为促进产业结构长期升级调整的必要举措.通过淘汰过时的、陈旧的生产线,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稳步推进出口部门产品、质量及技术含量的整体提升;通过新科技、新知识、新技能的注入,大力推动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资源型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知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引进,填补西部地区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通过调整现行的外资引进政策,优化FDI结构,增强其对当地的技术溢出效应.

3) 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规则引入,使得西部地区第一产业进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显著,第二产业进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有所减弱,第三产业进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微乎其微.因此,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先进种植技术、优良种苗等的引入力度,加速实现第一产业进口部门对非进口部门的技术外溢,切实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出口部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第二产业进口部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切实推动产品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转变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提升服务业贸易品的进出口总额.

参考文献:

[1] 肖云.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对外经济的战略选择[J]. 贵州社会科学,1994(5):15-19.

[2] 蒋昭侠. 产业组织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王丽萍. 试析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成长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 2000, 4(5):73-76.

[4] 李勇,仇恒喜.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贸易研究,2007 (1):149-159.

[5] 冯正强,胡耀华.外贸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J]. 科技广场,2008(6):139-141.

[6] 张宇,吴瑾. 我国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 国际经济合作,2010(3):90-94.

[7] 李荣林,姜茜. 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产品附加值的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1-9.

[8] 王兵. 外贸对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66-72.

[9] 聂元贞,孟燕红. 中国西部地区贸易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以甘肃省为例[J]. 财贸经济,2006(8):41-46.

[10] 裴沛. 对外贸易结构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 农机市场,2008 (2):59-62.

[11] 黄庆波, 冯林. 大连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2006 (10):90-94.

[12] 郑凌霄. 重庆市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考察[J]. 商业时代,2009( 3):117-118.

[13] 包群, 许和连, 赖明勇. 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3 (3):3-10.

[14] LEVIN A, RAUT L K.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exports and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the semi-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7,46(1):155- 174.

[15] 李仁君. 中国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测算[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28(2):47-52.

[16] PERKINS D H. Reforming China’s economic system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8, 26 (2):601-645.

[17] 郭庆旺, 贾俊雪.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 经济研究,2004(5):31-39.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进出口产业结构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 19:16:42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8:04:47
京津冀第二产业结构趋同性研究
产业结构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