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晅,詹 皓,郭 华,丁 立
近年来,随着国土防空、海洋维权等形势任务的需要,海军飞行人员的飞行训练强度增大,脑力、体力负荷增加,飞行疲劳问题突显。为进一步完善我军主战机种卫生保障措施,本文设计《海军飞行人员飞行疲劳情况调查表》,针对海军多个机种飞行人员飞行疲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航卫保障建议。
1.1调查对象 2008年对多个海军航空兵团飞行员、空中机械师、领航员等飞行人员共158名进行调查,平均年龄(30.2±5.3)岁,总飞行时间(917.5±620.8)h,平均飞行年限(9.0±5.0)年,涉及直升机、轰炸机、歼击机等机型。
1.2方法 根据以往飞行人员及航医反映的飞行疲劳症状特点并参阅相关资料,编制《海军飞行人员飞行疲劳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飞行工作负荷、飞行活动中的主要疲劳症状及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含睡眠状况)及缓解措施等部分,其中工作负荷包括日累计飞行时间、连续飞行架次;疲劳症状包括体力和脑力疲劳症状,如全身倦懒、肢体及腰背酸痛、思维不集中等,症状发生频度分为“无、偶尔、较多、经常”,除选择“无”外,均界定为疲劳阳性。
面向海军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答卷前由专业人员给予指导语,受调查人员独立完成,调研结束后即刻收回。共发放问卷209份,回收158份,回收率75.6%,符合预期的受访人数和回收率。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使用多元方差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为显著差异水平。
2.1飞行工作负荷与飞行疲劳的关系 飞行人员出现飞行疲劳的日累计飞行时间和连续飞行架次在机种间存在较大差异(F分别是9.945 和13.581,P<0.01),出现疲劳的日累计飞行时间最短的为歼击机,最长的为轰炸机;直升机飞行人员出现飞行疲劳的连续飞行架次最多,歼轰机飞行人员出现飞行疲劳的连续飞行架次最少,见表1。
表1 各机种飞行人员发生飞行疲劳的日累计飞行时间和连续飞行架次
2.2飞行活动中及结束后的主要疲劳症状 飞行人员飞行后困倦、打哈欠、全身倦懒等疲劳症状阳性率较飞行中显著增加(P<0.05或P<0.01),但思维不集中、厌于思考症状除外。见表2。
2.3各机种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人员体力疲劳感发生率 表3可见,低空、复杂气象、特技、跨昼夜等飞行条件下,体力疲劳阳性率总体较高。歼击机飞行人员在各机种中诉体力疲劳的平均阳性率最高,以特技、低空、复杂气象飞行课目突出;直升机飞行人员诉体力疲劳阳性率居其次,以跨昼夜、复杂气象、海上、低空飞行课目突出;歼轰机飞行人员诉体力疲劳阳性率总体较低。见表4。
2.4各机种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人员脑力疲劳感发生率 复杂气象条件下脑力疲劳阳性率最高,夜间、低空、特技飞行时脑力疲劳感较高。直升机飞行人员诉脑力疲劳的阳性率较高,尤以复杂气象、夜间、海上飞行时突出;歼击机飞行人员诉脑力疲劳阳性率居其次,以复 杂气象、特技飞行时突出;歼轰机飞行人员诉脑力疲劳阳性率总体较低。
表2 飞行人员在飞行活动中及结束后主要疲劳症状阳性率(%,n=158)
表3 各机种飞行人员在不同飞行条件下体力疲劳感阳性率(%)
表4 各机种飞行人员在不同飞行条件下脑力疲劳感阳性率(%)
2.5飞行疲劳的影响因素 产生飞行疲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噪声(86.1%)、飞行时间(59.5%)、振动(48.1%)、飞行前睡眠状况(47.5%)等。此外,本次调查显示,飞行人员对外场休息室环境的噪声指标不满意比例亦最高(71.5%)。非飞行日睡眠质量较好的飞行人员占91.1%,飞行日则降为71.5%,较非飞行日显著降低(F=22.943,P<0.01),且28.5%飞行人员会出现失眠或可疑失眠现象。
2.6飞行疲劳的缓解措施 飞行人员最愿意选择的疲劳缓解措施依次是尽早卧床睡觉(76.6%)、热水浴(72.8%)、听音乐(62.7%)、接受人工按摩(58.2%)、休息(但不睡着)(46.8%)、使用理疗仪或按摩椅(45.6%)等。
研究表明,飞行疲劳与飞行时间、睡眠情况和工作负荷密切相关[1]。据美国航空安全报告系统(ASRS)数据库统计,约1/5的航空事故与飞行疲劳有关[2]。美国海军对1977~1982年海军安全中心的数据分析显示,有300多起人为错误造成的空难均涉及飞行员在失事前24 h睡眠不足8 h[3]。飞行员一旦发生疲劳,便会使机组进入管道效应,视觉、听觉、注意力、操纵响应能力、决策能力等都有所损失,从而使飞行危险程度大大增加,发生飞行事故的风险增大[4]。因此,飞行人员疲劳严重危害着飞行安全。
飞行员产生飞行疲劳后,最初感觉全身乏力、倦怠、萎靡不振、精力分散,飞行能力明显降低;舰载机海上飞行疲劳症状则为头痛、头晕、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动作协调性降低、言语减少等[5-6]。本次受调查人员在飞行结束后,主诉困倦、打哈欠、全身倦懒、头沉、头晕、不爱动、不爱说话等症状阳性率显著上升,说明飞行活动会导致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状态疲劳,其特点规律与以往调查结果相似。
以往调查显示,机种、专业不同,海军飞行人员疲劳程度明显不同[7]。调查结果证明,飞行疲劳与机种、机组人数、单架次飞行时间以及飞行任务等因素有关。总体来说,歼击机、直升机飞行疲劳发生比率在不同机种中较高,歼击机座舱狭小,飞行员飞行中坐姿相对固定,加之有特技飞行等课目,受高载荷影响,易发生疲劳,飞行疲劳出现时间早于其他机种;直升机属非固定翼飞机,飞行中振动大、噪音高,且常中低空飞行执行搜救任务,脑力及体力负荷均较强,飞行疲劳发生比率亦较高,但由于单次飞行时间较短,所以发生飞行疲劳的日连续飞行架次最多。轰炸机属多乘员机组,飞行中飞行员坐姿可适当调整,且不执行特技飞行任务,载荷较低,出现飞行疲劳的时间较晚,飞行人员飞行疲劳发生比率居中。歼轰机飞行任务强度不及歼击机,且操控较方便,体感舒适,飞行疲劳出现的时间较晚,阳性率最低。有调查显示[8],某部航空兵战斗机组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及疲劳总均分高于直升机组,与本次调查结果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军种及执行任务不同等原因引起。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噪声是引发飞行疲劳的重要诱因。噪声不仅造成听觉损害,还能导致感觉、运动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下降[6],噪声太强时还可引起视疲劳[9]。飞行过程中飞行人员已承受舱内较大噪声,而在飞行间隔时段内,外场休息室未能有效降噪,飞机起降造成的强大噪声对飞行人员仍持续造成损害,不能有效保证休息质量,影响了飞行疲劳的缓解,也是导致飞行疲劳的因素之一。飞行人员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着飞行活动中的脑体功能及作业能力,睡眠不足或质量下降是引发飞行疲劳的重要原因[10]。飞行前睡眠不好,起飞时就有疲劳感的飞行人员,在空中对缺氧、加速度、颠簸等的耐力低于正常水平,容易产生错觉。有调查显示[11],38.4%的海军飞行人员睡眠一般和较差,主要睡眠问题为睡眠不够和质量不高。本次调查表明,飞行活动与睡眠质量有关,部分飞行人员飞行日存在失眠问题,睡眠质量的降低又可加重疲劳感和其他多种节律功能活动的紊乱[1],说明睡眠障碍不但会影响疲劳的恢复,也会导致疲劳[12],是引起飞行疲劳的又一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如下:(1)加强飞行员睡眠管理,科学合理安排飞行计划,尽可能缩短夜间和凌晨时段的工作时间。在睡眠节律频繁打乱或不能长时间睡眠时,安排小睡或打盹是充分睡眠以外的最佳抗疲劳方案[13]。(2)定期健康疗养可消除飞行疲劳,是提高飞行耐力、迅速恢复战斗力的有效手段。资料表明,我军现行的疗养制度对消除疲劳具有明显效果[14]。(3)飞行后应用综合物理治疗方案对快速缓解飞行疲劳引起的肌肉酸痛、功能失调及炎症等相关症状疗效良好[15],热水疗法、穴位中频电刺激以及吸氧疗法等措施,可促进飞行疲劳恢复[16]。(4)改善外场休息环境,降低噪声干扰。
【参考文献】
[1] 胡文东,马进,韩文强.飞行疲劳的预防和监测手段[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42-543.
[2]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Pilot workload and fatigue:a critical survey of concepts and assessment techniques.NASA TN D-8365[R].Washington:NASA,1976.
[3] Klein KE,Bruner H,Holtmann H,et al.Circadian rhythm of pilot's efficiency and effects of multiple time zone travel[J].Aerosp Med,1970,41(2):125-132.
[4] 刘俊杰,靳珊珊,高扬.飞行疲劳风险综合评价量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7):85-90.
[5] 韩文强,胡文东,文治洪,等.飞行疲劳的生理心理因素及对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4):379-381.
[6] 陈伯华,王敏.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卫勤保障特点分析[J].人民军医,2012,55(9):820-822.
[7] 熊波,孙国栋,陈晶晶,等.海军飞行人员疲劳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5):336-339.
[8] 刘涛生,潘霄.某部航空兵官兵疲劳状况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1):1085-1087.
[9] 龙翔.飞行员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克服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3,24:190-193.
[10] Caldwell JA.Fatigue in the aviation environment:an overview of the causes and effects as well as recommended countermeasures[J].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7,68(10):932-938.
[11] 马贵喜,李鸣皋,李靖.等.海军飞行人员主要生活习惯、睡眠情况及体重指数调查[J].武警医学,2013,24(1):5-10.
[12] 罗显荣,张红梅,王真真,等.歼击机飞行员疲劳及睡眠质量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4):349-351.
[13] 詹皓.飞行疲劳评价方法与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J].空军医学杂志,2011,27(3):153-157.
[14] 熊波,孙国栋,唐艳超,等.海军特勤人员疲劳改善程度与疗养时间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1):51-52.
[15] 梁岚萍,马里,卫芬,等.飞行疲劳相关症状的综合物理治疗[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9,20(4):270-273.
[16] 陈勇,王琪瑞.军事飞行疲劳综合评定与快速消除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3):152-155.